第一八三章 鬥將

稍加休整,王稟便命人清理戰場。

待到未時末刻,戰場清理完畢。此次作戰,這三萬西軍僅付出不到二千人的傷亡,便擊殺二萬五千義軍有餘。與之前不同,此次戰役沒有一個義軍潰散而逃,也沒有一個義軍棄械投降。想起這些義軍當時衝鋒的架勢,楊帆腦海之中忽然出現後世義和團高呼“刀槍不入”而衝向槍林雨之中的情形。

望着戰場之上遍地狼藉的屍體,楊帆心情也異常沉重。不管自己立場如何,這些死去的義軍絕大多數都是平日裡老實的百姓,若不是看不到希望,他們怎會跟隨方臘造反?可如今他們的死非但沒有引起朝庭的重視,反而成爲朝庭軍隊的戰功,他們死得實在是太過冤枉。

清理好戰場之後,下午已經過半,王稟便命大軍尋了一處合適的曠地安營紮寨,準備過夜。

接下來的幾天雙方進入一種相持階段。方七佛的七萬大軍折扣二萬五千餘人之後,士氣低落,已無力再攻城或是與王稟的三萬西軍進行野戰。他們撥營而起,後退三十里,然後將所有將士收攏入新紮營寨,並在營寨外圍廣佈拒馬、多置弓弩,擺出一副防守的姿態。

而王稟的西軍方面,面對方七佛大軍的防守,亦沒有采取強攻措施。王稟知道,方七佛這樣固守自己的營寨不會堅持很長時間,義軍的糧草本就不是很足,如今再派騎兵斷了他們的糧道,不出幾天,方七佛必然會尋求與自己決戰或是主動撤退。但不管怎樣,那時再與打他們交戰,可比強攻營寨要有利得多。

而且,王稟也已得到消息:由童貫押陣的九萬後續部隊已經抵達了蘇州,不日便可與自己會合。介時,這方七佛可就沒有一點逃掉的機會了。

……

二月初七。

江南的此時已漸有春意,荒蕪的土地之上隱隱已有嫩綠的草芽鑽土而出。若在往年,此時已是萬千百姓準備春耕的時候,然而今年的此時,廣闊的江南大地依然是野荒民散、百業凋敝。

秀州之南的野外,楊帆看到這副情形,禁不住地心道:“必須要儘快結束這場戰亂了,如果快的話,這江南百姓也許還耽誤不了春耕。否則,不知多少人即便倖存於戰亂之後,也會死於饑荒之中。”

便在昨日,方七佛部義軍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終於決定向杭州方向撤退。而等待他們的是早已卡在他們必經之路上的三萬西軍。

七日傍晚時分,兩軍在嘉興城南的運河橋邊相遇。望着擺開鶴翼陣死死卡在橋頭的敵軍,方七佛忙令大軍結陣應對。

見官兵擺出的是攻守兼備的鶴翼陣,方七佛便知敵軍不但是要阻住他們的去路,而且還要儘可能地消滅他們。鑑於兩軍第一定交戰的結果,方七佛知道此時若要硬拼,那結果很可能會是全軍覆沒。

“傳令!所有士卒緊隨將領,不可慌亂奔逃!”方七佛知道此路不通,但若調頭就走,很可能會不戰自潰。

便在他剛剛下達完命令之時,那邊敵軍陣中卻傳來一陣陣的喊話之聲。

“父老鄉親們……皇上有旨,廢除花石綱……”

聲音隨風隨來,高亢而有力。

方七佛單手遮陽,循聲望去,卻見官兵的陣前有十幾個士兵每人拿着一個喇叭狀的東西,放在嘴邊朝這邊大喊着。

“父老鄉親們……”

聲音還在不斷地隨風飄來。義這陣中不時地傳出一些咕嘟聲:“孃的!官兵何時這麼客氣過,還父老鄉親……”

“……對面的弟兄們,不要再替方臘賣命了,立即停止抵抗,放下武器……”

“……對面的弟兄們,你們的老婆孩子、父母親人正在家裡等着你們呢,放下武器,快回家去吧……”

“……皇上大赦,投降的弟兄既往不咎,還發放回家的路費……”

“……”

緊繃的氣氛似乎被這一連串溫言撫慰的話語給悄悄化解,義軍陣中的士卒不是面面相覷,便是竊竊私語,那種不死不休的決心,明顯的出現鬆動。

“呔!”正值此時,方七佛突然大喝一聲,“所有將士聽令!這是官兵擾我軍心的奸計!不要聽信官兵那些騙人的鬼話。你們想想,這些年裡官府何曾放過一個犯上的百姓?若是咱們此刻放下兵器,對面那些如狼似虎的西軍便會立即衝過來讓我們身首異處!”

他這一番應對聲如洪鐘,如佛陀獅吼一般將許多義軍喚醒。畢竟朝庭之前的德行人盡皆知,前車之鑑讓人驚警。

“日之煌煌,誰掩其芒。凡我弟子,同德同志。聖火昭昭,普照四方。凡我弟子,不離不棄……”方七佛帶頭吟誦起明教的教義。受他的感染,義軍其他的將士也和着他開始誦讀起來。這誦讀之聲,如波浪一般向四周鋪開,聲音逐漸壓過官軍之中的勸降之聲。

一遍明教教義誦完,這四萬多義軍的聲音彷彿還在天際縈繞。整個義軍士卒的眼中也開始發出亮光。

“聽我號令,一會與這些狗官兵決一死戰!”方七佛見衆士卒重打精神,忙趁士氣漸漲之機,下令道——在他看來,這也許是戰勝這批官軍的最好時機。

方七佛言罷,將手中的大戟一揮,雙腿一夾跨下戰馬,率先向敵陣衝去!

見自己的主帥一馬當先衝出戰陣,義軍之中一片歡呼。方七佛縱馬來到陣前,舉手止住屬下的高呼,然後揮戟指向官軍的大陣。

“哈哈哈……楊大人這擾敵軍心這計似乎沒有起到作用。”王稟看到這種情形朝楊帆笑道。

楊帆點點頭:“本來也沒指望立馬有效。不過我相信一會大戰之中,定有賊軍會選擇投降。”

“這倒可能。畢竟憑這幫泥腿子,想與我軍交戰,無疑於雞蛋碰石頭……啊對了,一會若有賊軍投降,真如大人所言,饒他性命?”

“這個自然!請將軍下令,擅殺俘虜者,軍法處置。”楊帆堅定地道。

“唉!如此一來,我手下的這幫兔崽子可就少了很多軍功了!”王稟嘆道。

“哈哈!這軍功以後有的是,將軍應該也知道皇上與童太傅的志向不在這江南,而在那北方。這江南之亂,越快平定越好!莫說勸降,便是招安,也未必不可!”

聽到楊帆打出趙佶與童貫的幌子,王稟忙和道:“大人說得是!本帥這便傳令下去!”

楊帆心中長出一口氣:唉!明教的徒子徒孫們,本教主能幫的可就這麼多了,若真能活着回去,可別再跟錯了人。

不消片刻,王稟便將軍令傳下。而此時兩軍之中忽然傳來一陣高呼,楊帆看時,卻見那邊方七佛一人縱馬向前,而這邊西軍之中亦有一人疾馳而出。不過,兩軍其餘將士則無人行動。

“他們這是……”楊帆驚奇地朝王稟問道。

“呵呵,方七佛這是想要鬥將,只是沒想到他居然會親自出馬!”王稟道。“鬥將?就是單挑吧,這打仗還真有此種情形?”

“自然有的,這方七佛是想通過鬥將取勝而提升賊軍的士氣。哼哼!就憑他們的裝備與素質,即便將士氣提升到最高,又豈會是我軍的對手?這方七佛只是垂死掙扎耳。”

遇着這後世影視劇中常見的橋段,楊帆也禁不住挺挺脖子,着有意味地看着場上兩人PK的情況。

那出戰的西軍將領並不知名,在方七佛的手下沒過二十個回合,便被打下馬去。眼見方七佛便要取他性命,官軍之中忽有人大喝一聲,縱馬奔向方七佛。那首戰而敗的將領撿回一條性命,忙狼狽逃回陣中。

楊帆眯起眼睛,卻見這名出戰的官兵身着下等軍官服飾,官階並不高。不過此人也十分年輕,不過二十歲左右的樣子。

這名年輕軍官使了一柄鐵槍,瞬間便與方七佛糾纏在一起。兩人幾來幾往,便見火星四濺、白光閃閃。

方七佛乃是江南武魁,武功在義軍之中可謂頂尖。然而這名西軍年輕將領居然能與他平分秋色,楊帆也禁不住朝王稟問道:“此將何人?當真年輕有爲!”

王稟思付片刻,道:“似乎是王淵帳下一名小校。似乎名喚吳玠,剛纔出戰的則是他的弟弟吳璘。這吳家兄弟在我們西軍之中也算是小有名頭。”

“難怪!”楊帆心道,“又是一名未來名將,可得瞅機會將他拉至自己帳下。”

這吳玠與方七佛鬥了五十幾個回合,竟不分勝負。此時義軍之中又有一人縱馬而出,卻是其前鋒將官吳邦。

“車輪戰算什麼英雄!佛帥且下去休息,讓我來對付這小子!”

方臘明白,這鬥將只是大戰之前的小小序曲,自己可不能因爲一個毛頭小子而耗盡氣力,影響一會的決戰。見吳邦出陣,他便一戟格開吳玠的鐵槍,趁機回陣休息。

這吳邦身高八尺,體若金剛,武功所走的路數也是剛猛一途。與方七佛鬥了五十幾個回合的吳玠一遇吳邦明顯感到有些吃力。

此時夕陽已開始西沉,王稟令人朝陣前打了一個結束“單挑”,準備“羣毆”的旗語。收到訊息,吳玠亦是虛晃一招、擺脫糾纏之後,回到陣中。

兩軍所有將士皆知決戰的時刻到了。他們紛紛秉神凝氣,積聚力量,準備下一刻的生死之戰。

夕陽如血。

戰場之上的氣氛靜得令人害怕。一場楊帆來到這個時代之後所見到的最慘烈戰鬥馬上便要開始了……

第一六Ο章 分裂第一一九章 公道(下)第七十二章 風雲動第三三一章 燕雲會(十一)一四六章 谷底第六十七章 脈脈此情誰訴(下)第二二五章 風從四方來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二三七章 第一槍第二四八章 憤青第三八八章 機會(上)第一六一章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第三九一章 認知之外第八十一章 落幕第三五O 章 駙馬(四)第四十八章 六脈神劍第七十三章 金鼓鳴第三十五章 越野訓練的提議第三七八章 掌權 (下)第二OO章 是非成敗轉成空第三六O章 靖康(上)第二五七章 暗渡陳倉(四)第二O八章 京東新貌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十八章 綠野魔蹤(上)第一七七章 赴宴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二八O章 逆鱗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三一九章 燕雲會(二)第三O五章 蕭幹之計(中)第二二三章 大宋娛樂界的一姐第二九七章 奇襲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六十七章 脈脈此情誰訴(下)第二十一章 人約黃昏後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一七一章 困城之“魚”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八六章 “三昧真火”第三十五章 越野訓練的提議第一百〇六章 暴雨第一二二章 樊樓重裝開業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九十一章 撕逼大戰第三二八章 燕雲會(八)第一三九章 無敵風火輪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三一一章 意外的收穫(下)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一百〇三章 進退第二五五章 暗渡陳倉(二)第三七一章 風從北方來(下)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三十三章 詩會(下)第一五五章 神龍突擊隊第二三九章 美人恩(下)第八十九章 九死一生出使路第九十九章 不可能的任務(下)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第二章:任性的皇帝第一九八章 塵埃漸落第一八六章 兵臨崇德第八十六章 越獄第二O八章 京東新貌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三九四章 宿命第二八一章 難題第二二三章 大宋娛樂界的一姐第一百〇五章 君心第一二九章 危險的邊緣第一八五章 折將第三十九章 綠野魔蹤(下)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二六二章 問罪第三三九章 燕雲會(十九)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一三一章 東南第二五七章 暗渡陳倉(四)第三七五章 政變(中)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三七二章 去死吧(上)第一一二章 詭局(上)第二七六章 歸心急第一九四章 強攻、死守第二十八章 試驗第六十一章 辭歸第八十八章 使者歸來第五十章 還施彼身第十章 比試第二四一章 翹楚之詞第二七四章 神化與魔化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
第一六Ο章 分裂第一一九章 公道(下)第七十二章 風雲動第三三一章 燕雲會(十一)一四六章 谷底第六十七章 脈脈此情誰訴(下)第二二五章 風從四方來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二三七章 第一槍第二四八章 憤青第三八八章 機會(上)第一六一章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第三九一章 認知之外第八十一章 落幕第三五O 章 駙馬(四)第四十八章 六脈神劍第七十三章 金鼓鳴第三十五章 越野訓練的提議第三七八章 掌權 (下)第二OO章 是非成敗轉成空第三六O章 靖康(上)第二五七章 暗渡陳倉(四)第二O八章 京東新貌第九十八章 不可能的任務(上)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十八章 綠野魔蹤(上)第一七七章 赴宴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二一O章 釣魚執法第二八O章 逆鱗第一六七章 兵鋒將至,大戰伊始第三一九章 燕雲會(二)第三O五章 蕭幹之計(中)第二二三章 大宋娛樂界的一姐第二九七章 奇襲第三O六章 蕭幹之計(下)第六十七章 脈脈此情誰訴(下)第二十一章 人約黃昏後第九十三章 獻策第一七一章 困城之“魚”第二二四章 稀粥第三八六章 “三昧真火”第三十五章 越野訓練的提議第一百〇六章 暴雨第一二二章 樊樓重裝開業第四十六章 杜宅第九十一章 撕逼大戰第三二八章 燕雲會(八)第一三九章 無敵風火輪第二七O章 海寇覆滅第三一一章 意外的收穫(下)第二三O章 貓鼠(三)第一百〇三章 進退第二五五章 暗渡陳倉(二)第三七一章 風從北方來(下)第三九六章 獨裁者第三十一章 逃婚第三十三章 詩會(下)第一五五章 神龍突擊隊第二三九章 美人恩(下)第八十九章 九死一生出使路第九十九章 不可能的任務(下)第三五三章 平州(上)第二章:任性的皇帝第一九八章 塵埃漸落第一八六章 兵臨崇德第八十六章 越獄第二O八章 京東新貌第一五七章 又見聶雲裳第三九四章 宿命第二八一章 難題第二二三章 大宋娛樂界的一姐第一百〇五章 君心第一二九章 危險的邊緣第一八五章 折將第三十九章 綠野魔蹤(下)第一百章 斬首(上)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三三三章 燕雲會(十三)第二六二章 問罪第三三九章 燕雲會(十九)第七十六章 計中計第一三一章 東南第二五七章 暗渡陳倉(四)第三七五章 政變(中)第三十六章 神工樓第三七二章 去死吧(上)第一一二章 詭局(上)第二七六章 歸心急第一九四章 強攻、死守第二十八章 試驗第六十一章 辭歸第八十八章 使者歸來第五十章 還施彼身第十章 比試第二四一章 翹楚之詞第二七四章 神化與魔化第三五一章 無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