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

bookmark

仁欽桑波和角廝羅的想法一致,世界上最絕對的事就是沒有絕對的事,強弱之間的規則不是容易打破的,但也確實存在。

宋軍的強大無疑是明擺着的事實,但弱點也顯而易見,其實趙禎從一開始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來掩蓋這個宋軍的秘密。

他建立了大宋最爲強大的後勤與運輸系統,不光如此,還把整個國家全部納入這個體系之中,所以大宋的基建纔會如此的驚人。

這是軍地兩用的不二法門,不光給軍隊帶來益處,更是給民生帶來的強勁動力。

事實也是如此,趙禎對大宋基建的擴展遮蔽了大宋軍隊的短處,世人只看到了大宋因運輸通常而帶來的繁榮,卻未曾見識到大宋對軍隊後勤的保障。

也不能說沒有人看到,畢竟這世界上最不缺的便是聰明人,但很可惜,即便是發現了也沒有任何手段,大宋的公路鐵路就在那裡,但錯綜複雜,這麼多年發展下來早已變得無法撼動,即便是損壞一條道路又有何用?

還有無數條可以抵達,然而就算是損壞道路,大宋也有專門的護養,各州府的衙門必須由專門的公廨負責,不過是花些時間便能清理出來,不需倆個時辰便又是通途。

就算是朝廷不下令,地方上的官員自己也會主動去維護道理,誰都知道沒有一個便利的交通,就算是家中擁有金山銀山也沒用。

金銀財寶變不成有用的東西,而精美的貨物也變不成交鈔。

所以地方上對公路的護養從未掉以輕心過,這不是爲了朝廷的大軍而護養,而是爲了地方上的百姓以及自己的前提在護養。

道理很簡單,大宋的上上下下都清楚的很,所以幾乎沒人去過多的關注這件事,但密密麻麻的交通網絡,卻使得大宋的軍隊成爲後勤保障最全面和快捷的軍隊。

捨棄了廂軍之後,大宋的禁軍戰力更上一層樓,擁有了超越這個時代的軍械後,宋軍的戰力愈發強大,再加上後勤保障,可以說現在的宋軍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對軍人的定義。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趙禎對兵制的改革,事實上無論是誰都不知道,趙禎對軍隊內部的改變纔是最重要的。

軍械的強大隻能讓軍隊少死人,多殺人,可這還是停留在戰爭機器的層面,軍隊不是冷冰冰的殺戮機器,他們還是一個個有血有人的人。

他們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價值觀和情節,有自己的認知和感情,當然也有自己的家庭。

趙禎利用四年的兵役制度給大宋的所有士兵進行改造,讓他們豎立更加純正的價值觀和榮譽感,只要三觀正,人就壞不到哪裡去,只要有榮譽感,人就有了進取進取之心。

現在的大宋軍隊中再也沒有了廂軍的序列,他們已經被返還家中,成爲良民,即便是再有囚犯也堅決不允許刺配從軍,以在獄中服刑勞役代替刺配從軍。

誰也不能指望一羣罪犯成爲保家衛國的勇士,殺戮不能用來贖罪,只能讓人慢慢的變成野獸,或是一羣渾渾噩噩的難民。

好不容易甩掉數十萬的廂軍,大宋不會再走老路,有災賑災,有罪服刑,往廂軍中塞做什麼?

禁軍是大宋最好的軍隊,雖然當初也不比廂軍強多少,但最少不是一羣災民或是罪犯組成的軍隊。

這裡面可供發揮的空間就多了去了,趙禎這麼多年來對軍隊傾注的心血可不少,宋軍早已從原本的國家兵器轉變爲子弟兵,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轉變,也是一種本質上的轉變。

但有一個缺點正在不斷的變大,不斷的變得麻煩起來,趙禎發現了這一點,卻暫時沒有辦法解決。

禁軍對後勤物資的依賴遠遠超過了原本的軍隊,即便是相比歷史上其他王朝的強軍也要相去甚遠。

現在的大宋防守綽綽有餘,但進攻便要麻煩許多,對天天竺作戰,糧食是完全依靠鵬珈羅的功績,也幸好鵬珈羅是熱帶氣候,糧食豐產,否則大宋單單是供給糧食便要耗費萬巨,更不用提那些軍械了。

大宋的戰爭形勢已經發生了改變,從比拼人命的多寡,轉變成比拼軍械,比拼物力財力,比拼技術高低。

這便是大宋的改變,也是大宋的弱點來源,因爲需要這些東西所以宋軍對軍械的依賴前所未有。

趙禎發現這個問題也沒有辦法,運輸的道路雖然已經改變,但運輸的工具卻還未曾變化,依舊是馬車爲主,火車爲輔。

而這兩樣東西都是在大宋境內最順暢,但越靠近邊境越是滯怠,尤其是吐蕃,大宋從一開始對吐蕃沒有那麼重視。

所以要想進兵青塘以及吐蕃,最需要的便是準備後勤,這是大宋在對青塘作戰的一塊短板。

之前無論是對付西夏還是對付遼朝,大宋都是依靠商賈開路,以商賈遊說當地官員建設道路,待大軍開進之後再派出勞役進行加固和建設。

但吐蕃是個例外,即便大宋和青塘通商,可青塘人並未答應幫助大宋修建道路,他們即便是看到了公路能給青塘帶來更多的財富也沒有動心。

至於高原上的吐蕃更是不可能,青塘人與吐蕃之間的交易仍然保留最原始的馬隊運輸交易,交易量並不大,最要命的是吐蕃人沒有道路建設的意識。

這就是最大的阻礙,而且吐蕃高原漢家百姓也上不去,即便是當初青塘幫助大宋拿下脫敢部,但脫敢部的大宋官員依舊是無法開始道路建設。

至於現在,脫敢部的大宋官員全部被召回,如此一來,大宋想要進攻吐蕃,所需的耗費和時間恐怕有萬巨之多。

到了大宋這樣的帝國,一旦發生戰爭便是一場物力財力之間的戰爭,國力纔是比拼的重點,可趙禎不是傻子,有些錢該花,有些錢不該花。

與其讓大軍艱難行進耗費財力,不如先一步建設抵達吐蕃的道路,把基礎打好然後再去考慮接下來的問題。

趙禎在此處還有進一步的打算,他要的是一個能夠被大宋掌控在手中的吐蕃而不是一個被大宋打怕了之後俯首稱臣的吐蕃…………

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
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沈括,時耶命耶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四百二十四章坐而論道?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