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

bookmark

親兵們吶吶不言,而軍中將士卻撇向韓紹文,節度使這是要與來賓城共存亡?

他們關心的不是韓紹文的忠貞,而是關心自己,若是韓紹文這位節度使率軍突圍,雖然可能死在突圍的路上,但最少還有生機,可若是與宋軍正面抗衡,最終的結果定然是城破人亡。

如此一來還不如突圍而走,最少能有一線生機!

王圭和王鶴二人很快便轉移了策反的目標,既然韓紹文不願歸降大宋,那自然有人願意歸降,不如從側面打開缺口,於是乎大宋的勸降使者再次出發,只不過這一次卻是王鶴這位軍中司馬親自去的。

王圭在知曉後大驚失色,拉着王鶴的手道:“此去凶多吉少,兄三思而行!”

王鶴哈哈大笑,甩開王圭的手道:“就許你立功封賞,不許老夫得個軍功?!將軍稍安,遼人不敢奈何,若身死,將軍可夷平來賓城!老夫得道也!”

王圭目瞪口呆的看着王鶴一人一車高舉宋軍旗幟便向來賓城而去,顯然他是要用身家性命博得一世名聲,不,萬世之名!

王圭無奈,誰讓人家是文臣?誰讓人家站在了大義一方?搖了搖頭,長嘆一聲:“有此功勞可抵某殺敵數萬…………”

韓紹文對於王鶴的到來有些猝不及防,顯然眼下宋軍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但這時候派人前來勸降豈不是畫蛇添足?這偌大的軍功不比勸降要來的重要?

但韓紹文不知道,其實宋軍根本就沒辦法用火炮屠城,最少是沒有藉口,真正的戰事依舊需要大宋的將士用命去拼,攻下一座城池可要比毀滅一座城池付出更多的代價。

短兵相接,五萬對三萬,即便遼人不擅步卒作戰,宋軍依舊要付出巨大的傷亡,要知道,這來賓城可是來州州城,亦是中京道的一座駐兵之地,否則也不會有三萬守軍。

現在的宋軍沒有一人傷亡,若是能不費一兵一卒的拿下來賓城,那可就是天大的功勞,而且策反韓紹文對遼朝的擊打極大,非戰爭能取得。

看着對面毫無擔憂之色的王鶴,韓紹文冷着臉道:“司馬就不怕身遭萬劫?”

王鶴毫不在意的揮了揮手道:“王鶴賤命一條,家中老父母已去,妻兒託付朝廷,無可掛念,唯有累世清名可求,若是還身死,丹青史書必有一席之地,爾卻要遺臭萬年,划算,划算!”

韓紹文冷笑道:“莫不是想要清名想瘋了?!”

“你不會殺老夫,也不敢。除非你希望整個來賓城數萬軍民與我同葬,能與卿共赴黃泉,雖死無憾矣!”

用自己的性命來威脅別人,這就是無賴之舉了,還是如此冠冕堂皇的說出來,簡直……簡直臭不要臉!

韓紹文氣的發抖,而一旁的遼朝將領卻驚恐的瞪大眼睛,從王鶴的話中他們聽到了威脅,若是他死在了來賓城,宋軍便要屠城,而且很可能用火器屠城!

韓紹文不害怕的事情不代表別人不害怕,原本是來恐嚇王鶴的武將和刀斧手們表情僵硬,這時候還有誰會動手?除非是要和韓紹文一起與王鶴陪葬。

而王鶴這時候卻起身觀瞧韓紹文親兵身上的甲冑兵刃,一副來參觀學習的模樣讓韓紹文牙根癢癢,大宋號稱漢家正統,儒學傳承,居然還有這樣的文人?!

王鶴確實在仔細觀察遼軍的甲冑,他雖然是文職的軍中司馬,可這麼多年來從軍,早已對軍中的一切瞭如指掌,說句不好聽的,即便是王鐵鞭戰死,他也能從容管束軍隊。

一邊觀察韓紹文的親兵鎧甲,一邊開口道:“君子不利於危牆之下,眼瞧着遼朝大廈將傾,非將士不用命,非百姓民不聊生,而是國力不濟,大勢所趨,即便聖出也回天乏術矣!”

王鶴的話讓衆人默默不言,即便是韓紹文也不能反對,顯然是這樣,這時的安靜讓王鶴更加智珠在握,望向韓紹文笑眯眯的說道:“可否與節度使促膝而談?”

廳堂之中安靜許久,所有人都盯着韓紹文看,顯然他的話這時候決定了來賓城的命運,也決定了城中數萬軍民的命運。

“紹文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

就知道他會這麼說,王鶴笑道:“好!好一個事無不可對人言!那王鶴便來說道說道!眼下來賓城已經是困獸猶鬥,即便是駐軍三萬也無力迴天!我大宋北伐志在必得,遼主固守中京道豈能分兵來援?這來賓城雖是中京道東線重鎮,可惜若是沒有援軍,必定城破!而我大宋十萬背嵬鐵騎遊走與外,即便有援又能如何?!”

王鶴之聲如洪鐘大呂般在廳堂之中迴響,勸降就是這樣,擺事實講道理,從根本上擊潰敵人的心理防線,若是連這點手段也沒有,那就乾脆不要去說項,免得偷雞不成蝕把米。

不過當着遼人將領的面說出這樣的話來,王鶴自己也是捏了一把汗,但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繼續開口道:“狡兔三窟,諸位難道就沒有想過給自己留條後路?”

韓紹文哈哈大笑:“後路?某看是一條死路!我等家人親眷皆在遼朝,如何能有後路?一旦歸降大宋,少不得有族滅之危!”

這下便算是說出心裡話,也說出了他們的顧慮,也就意味着有的談,王鶴笑了笑:“韓家出自幽州燕雲故地,如今亦是我大宋之土,舉家北上便在中京道錦州落腳,而諸位將軍亦是中京道之人,若是歸附,可保爾等家族在我大宋北伐之中萬全,爾等亦可成爲我大宋之將,加官進爵便在今日!”

王鶴的話充滿了誘惑力,而起也是事實,韓紹文稍稍好一些,可那些契丹將領卻議論紛紛,對於他們來說,作爲將領率兵作戰,還是和大宋作戰,深知大宋的兵甲之利,不得不承認遼軍在宋軍的面前越發的處於下風了。

即便是騎兵對決也很難有所勝算。

但廳堂之中最爲動心的不是別人,確實表面裝作若無其事的韓紹文,他出自韓家,通曉政事,知道遼朝現在面對的威脅,更是知道大宋的強大,眼前有恃無恐的王鶴便是最好的說明。

待他出恭之時,王鶴甩開親兵跟上,在起背後小聲道:“韓公,眼下局勢並非明晦難辨,就算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世家所想,愚忠大謬矣!今不歸附更待何時?莫不是等到我大宋虎狼之兵盡出,攻伐上京道之時?識時務者爲俊傑,我大宋官家可是說過,若是不歸也無妨,只不過再無此道矣!”

韓紹文並沒有回答王鶴的話,而是默默的走了,剛剛他的話便說明了一切,愚忠是要付出代價的,很可能就是整個家族的前程盡毀…………

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
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五百八十九章春風吹,戰鼓擂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兩千一百九十六章奎大的蹤跡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零七十六章人到死路必果決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年關之亂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三百七十四章大宋,大不同!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一百二十四章假戲成真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