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

bookmark

仁欽桑波靜靜的看着這一切,其實這個房間中的各部頭人都是戰力不凡的勇士,若是他們沒有強大的力量也不會被部衆所承認。

剛剛的他們或許還有擒殺角廝羅的機會,可現在絕對沒有了,膽氣一旦被擊潰便很難在聚集起來,世界上哪有人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那些角廝羅的甲士剛剛衝進來的時候已經有人悄悄拔出了隨身的佩刀,可那又如何?沒有一個人願意出頭最終的結果就是始終沒有人出手。

這一幕更加堅定了仁欽桑波內心的想法,吐蕃太過需要一個強大的頭人帶着他們走出困境了,這些頭人是不成的,他們沒有作爲贊普的資質。

而身邊這個臨危不懼,一行一動皆有策應的角廝羅卻不一樣,他是吐蕃人中的異數,不光有謀略而且還有膽識。

眼下這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這是自己押他會成爲大讚普的原因,人羣就這麼安靜的坐着,仁欽桑波很滿意,這說明頭人們要比尋常的吐蕃人要剋制和冷靜的多。

“我思麻部貴族願以角廝羅爲吐蕃大讚普,從今之後歃血爲盟,以其馬首是瞻!”

屋裡都是人精,眼瞧着仁欽桑波第一個向角廝羅效忠,其他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看着角廝羅身後的甲士,看着地上不斷匯聚的鮮血,一衆頭人幾乎齊聲開口:“我願以角廝羅爲大讚普,歃血爲盟,從今往後以其馬首是瞻!”

“咔嚓,咔嚓!”角廝羅沒有說話,而他身後的甲士不斷的用手錘擊着胸甲,不斷的發出勝利的吼叫,一時間斯文的角廝羅和狂暴的戰士之間形成鮮明對比,四周人望向角廝羅的目光充滿恐懼。

眼看大勢已成,角廝羅站起身在衆人面前道:“我角廝羅說話算話!青塘部的人從不會欺騙,只要你們擁護我,那你們手中的權利也將得到保障,同時我也會盡到一個贊普所應該有的責任!”

一時間所有的頭人都已心悅誠服,角廝羅本就是吐蕃贊普的後裔,若是他沒有能力也就罷了,可他現在確實有重整吐蕃的能力,又能保證自己的權利不變,如此還有什麼不臣服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眼下的局面角廝羅掌握了所有的主動,雖然不想承認但頭人們都知道自己的性命就捏在他的手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纔是吐蕃贊普該有的手段和魄力。

一旦他們補充,失去性命是小,可失去頭人的部族便會成爲一盤散沙,角廝羅可以毫不費力的各個擊破,到時的損失只會更大。

既然眼下臣服是最好的選擇,那各部的頭人當然會這麼做,他們的效忠也意味着吐蕃再次開啓部盟形勢上的統一。

對於吐蕃來說這很正常,雖然地域遼闊但他們的人口卻並不多,地域也並不都適合耕種或是放牧。

所以吐蕃人才會在廣袤的高原上分成大大小小的部族,要想統治整個吐蕃,只能進行部盟之間的會盟。

“贊普在上,請發號令!”

這是吐蕃人會盟的規矩,在推舉出大讚普之後便要請其進行第一次的發號施令,無論這是什麼樣的命令他們都要遵從,爲的是彰顯贊普崇高地位。

“各部頭人聽命!即日起各部會盟與邏些城,各部勇士皆要前來見證會盟!”

“我等準吐蕃大讚普之令!”

“還請大讚普設下官制,盟約!”

這也是吐蕃的規矩,吐蕃歷史上雖然只有一個帝國的出現,但卻留下了自己獨有的規矩和制度,會盟便是其中之一。

吐蕃的頭人們是在向角廝羅索要他們對應的權利和官職,每個部族的頭人都應當有所獲得,這樣才能讓各個部族融入到整個王朝之中。

“大相論茞由思麻部仁欽桑波擔任、其他人從各部頭人中抽選,副相論茞,扈莽,各一人由,主管王朝外部,管屬部及對外偵察、征討等事務的官員是都護悉編掣逋一人。

主管王朝內部事務官內大相曩論掣逋、內副相曩論覓零、內小相曩論充各一人。主管王朝司法事務的官員是整事大相喻寒波掣逋、副整事喻寒覓零逋、小整事喻寒波充各一人。”

仁欽桑波微微皺眉,在吐蕃王朝的歷史上大相論茞輔佐贊普乃是常設官職,但副相非常設職,這些職官的設置,受到唐朝官制的影響。

至於整事大相或譯刑部尚書,擁有相當大的權利,也就是說角廝羅在大力的拉攏這些頭人,同時也在分散自己這位大相手中的權利。

果然是早有預謀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在角廝羅的謀劃之中,但現在不能指摘他的不是,否則所有受益者都會把矛頭指向自己。

仁欽桑波得了吐蕃大相之位本就已經是收穫最大的那個人了,雖明知角廝羅的手段但卻也只能嚥到肚子裡去。

從眼下各部頭人之間的推讓和抉擇來看,角廝羅的手段非常成功,各部頭人之間居然真心實意的推舉合適的人坐上該做的官位。

待一衆官員之位被分配到各個部族之中後,仁欽桑波起身行禮道:“還請大讚普定下地方之制!”

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影響到各部的所有人,那些頭人無不從剛剛的喜悅中回過神來,豎起耳朵認真等待。

角廝羅點了點頭,他就知道仁欽桑波或有所反擊,自己乘着這個機會分散了他大相手中的權利,他也一定會給自己一點麻煩。

清了清嗓子道:“如今我吐蕃剛剛合衆,各部都有自己的規矩,但沒有一個統一的朝廷和地方都不行,諸位已經拿了朝廷的官職,那地方上的事情便有我來定奪了,但諸位不必擔心,我自有分寸。

稍稍停頓后角廝羅開口道:“自當以七官制爲要!設立域本,瑪本,齊本,岸本,楚本,昌本,司本,用之管理!司本由各部頭人暫代!”

七官制!

此言一出一衆頭人長舒了一口氣,但想想也是理所應當,這七官制乃是當初松贊干布定下的,他雖不是第一位贊普,但卻是吐蕃的開國之君。

他定下的七官制最是有利於吐蕃,也有利於現在的局面。

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
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一千八百四十章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