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

bookmark

上京城這座城市和大宋的神都很像,蕭撻裡這是打算把遼朝這個由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轉型成農耕民族的漢家王朝,原本上京城的城防可是除了城牆就沒有別的東西的。

可現在卻完全不同,上京城的規模在不斷的擴大,這並非是蕭撻裡主動干預造成的,但也是和經濟中心的集中分不開,上京城已經成爲遼朝最大的經濟中心。

而南方不遠的地方就是大宋的北京道,大定府已經成爲宋人對遼貿易的重要州府,隨着大宋疆域的不斷變化,大宋的州府也在發生着改變。

原本的大同府乃是宋遼西夏三國的貿易中心,可隨着西夏的消失,大宋的北伐,大同府的地位早已今非昔比,但它仍然作爲大宋北方的貿易樞紐在繼續發展。

大定府這座州府在蔡伯俙的開發下,成爲大宋北方的貿易重鎮,每年有無數的商品從這裡流入榷場,流入遼朝之中,最主要的集散地便是上京城。

趙禎看着勞役不斷增加的上京城城牆微微感嘆,蕭撻裡真的是什麼都在向漢家王朝學習,連城牆都不放過,城牆上的勞役顯然是遼朝從西域或是各地抓捕來的奴隸。

這是遼朝慣用的手法,也是和大宋最大的不同,大宋是在不斷的吸納外族,把他們融入到大宋的之中,同化他們,給予他們大宋百姓和漢家百姓所有的同樣待遇,雖然現在在戶籍上稍有不同,但也沒太大的差別。

而遼人則不一樣,依舊是高高在上,依舊是把失敗者作爲奴隸來對待,比如城牆上餓的都快走不動的西域人,這還能有什麼工作效率?

本可以用半個月工期完成的城牆,怕是三五個月都完成不了。這還不說單單是效率低下的問題,更是不安定的因素。

看到這一切,趙禎十分感慨,也爲大宋而驕傲,他的帝國已經成爲各民族大團結的熔爐,無論原本和大宋之間是什麼態度和關係,只要進入大宋之後,利益就被捆綁在了一起。

他們需要從大宋獲得工作,獲得薪水,獲得糧食,就必須遵守大宋的律法,奉天水趙氏爲正統,認自己這個皇帝!

如此他麼的生活纔會更好,吃得飽,也能穿的暖,還能有工作可做,有工錢可拿,任何一個外族,無論是党項,女真,高麗,倭人,只要踏上了大宋的土地,都會不約而同的希望大宋繁榮,希望大宋強大。

因爲這些人很快就成爲了大宋的一份子,而國強則民強的簡單道理誰都懂!

至於奴隸的問題,趙禎也考慮過,但卻沒有走上那條血腥的道路,一旦資本接觸到了奴隸之後,所帶來的好處是無法抵擋的,但理智和人性卻會逐漸喪失,最終走上毀滅。

爲了國家的崛起,蕭撻裡採用了奴隸制度以挽救遼朝,這是一種極端的制度,因爲奴隸的成本更久就不用去計算,若是奴隸龐大到一定程度,甚至不用去管他們的死活。

而現在,遼朝的重活,累活,髒活都是由奴隸去做的,奴隸在這個王朝完全沒有地位,只要有一口飯吃,能活下去就是極好的了,而且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做勞役,沒有休息,一旦生病,基本上就等於死亡。

這讓趙禎想起了慘無人道的奴隸貿易,而眼下遼朝正在朝着那個方向前進。

雖然但也有奴隸,可這些奴隸都是罪囚發配的官奴,作爲大宋勞動力的一種補充,這些人只要刑滿釋放後,還是可以消除奴籍的,當然有些罪大惡極之人就沒有這個機會了。

大宋律法已經規定,傭關係形成的主僕關係不再視同於良賤關係,而是作爲服務關係存在的,他們雖然是僕從關係,但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時大宋的律法也禁絕了私屬奴隸、也不允許將良民賣爲奴隸。

而在遼朝卻完全不相同,遼朝的律法不但不懲治這種可恥的行爲,甚至大加鼓勵,越多的奴隸獲得的免稅幅度也將不同,甚至還能獲得朝廷的嘉獎。

趙禎明白蕭撻裡爲何要這麼做,顯然用這些外來人口大量彌補遼朝人口不足,生產勞動力不足的缺口,那些“高貴”的契丹人怎麼會從事低賤的行業?

趙禎微微閉眼,蕭撻裡爲了使遼朝“趕上”大宋,基本上是無所不用其極!

不過對於趙禎來說這也是個好消息,遼朝的這種不擇手段,終究會有一天使得其內部爆發奴隸的起義,誰也不可能忍受這種凌辱。

這還是其中一點,奴隸制度會讓人產生一種依賴,會使得遼朝出現一種依賴,因爲奴隸的成本很低,大多是戰爭中的戰俘,或是搶來的人,這些人是戰利品,不需要計算成本。

對於遼人來說,既然有奴隸做工,爲什麼需要僱傭普通人?僱傭普通人的成本多少?!

而在這種基礎上,遼朝的奴隸主甚至不關心生產技術改進,精緻的工具說不定會使得奴隸對強制勞動的反抗,這導致奴隸主只給奴隸使用粗笨的不易破壞的工具。

在某種程度上也阻礙了遼朝的技術發展,即便再學習大宋又如何?

沒想到蕭撻里居然會走到這一步,把本就不應該存在的奴隸制度在遼朝發揚光大了,當然這也是極爲合適的,遼朝本就有一部分的奴隸制度保留了下來,現在重新拾起來也沒有什麼不好。

短期內肯定會有成效,但時間越長隱患就越深,但現在的蕭撻裡沒有選擇,即便是知道這是在飲鴆止渴她也會去這麼做。,契丹人的人口基數實在太低,再加上這麼多年來大宋不斷的對遼朝的騷擾,侵蝕和進攻,能撐到現在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

在遼人眼中,想要發展經濟,就需要大量的人口,而大宋就是因爲人口衆多而成功的。

遼朝可以用奴隸來填補人口的空缺,也可以用奴隸來填補勞動力的缺失,甚至可以用奴隸來填補武力上的不足!

而在遼朝,奴隸制度也有着自己的律法,有着詳細的規定,只不過針對的不是奴隸而是奴隸主!

律法要求奴隸主必須看管好自己的奴隸,不得有逃奴的出現,更不得無故的消耗奴隸,朝廷會定期派遣官員前往檢查,因爲這些奴隸屬於奴隸主的同時,也屬於大遼的朝廷………

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
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五百零五章東西方的區別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五百三十九章無法拒絕的理由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三百九十三章夜襲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三百一十七章四夷之況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無奈的平衡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