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

bookmark

原本充滿期待的官員看着手中的粥碗目瞪口呆,僵直的坐在座位上不懂筷子,趙禎穿行在他們其中道:“諸位臣公怎麼不吃?涼了可就不好吃了!”

呼嚕嚕的喝粥聲響起,寇準微微皺眉可還是仰頭喝了下去,而丁謂卻吃的香甜,趙禎穿行在羣臣之間用餘光掃視着衆人的表情,大多數人是仰着頭喝下去的,只有極少數人是神色淡然,可見他們是吃慣了這種糙米粥。

趙禎這麼做不光是讓羣臣體會災民的感覺,更多的是用一碗小小的糙米粥來辨別朝中官員,有些寒門出身的年輕官員居然連糙米粥這樣的食物都吃不下去,可見他是得到世家大族資助已經在錦衣玉食的生活中淪陷了。

趙禎看向衆人道:“知道朕爲什麼要讓你們吃這些米粥嗎?”

面對官家的發問,自然有聰明人回答。

戶部侍郎劉宇起身道:“陛下是讓我等體會災民之苦不忘……”

“錯!大錯特錯!”劉宇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趙禎粗暴的打斷。

“災民的苦你們會不知道?還用朕去提醒?朕是不知道的,所以纔去龍門鎮親眼見識一番!你們都算是兩朝老臣了吧?先帝朝時你們就應該見識過災民的模樣!”

寇準摸了摸鬍鬚上的水漬躬身道:“陛下聖明!其中寓意我等確實不知。”

見寇準說話,趙禎微微點頭道:“寇相坐下吧,既然不知那朕就爲爾等解惑!說實話你們都是京朝官,知道國庫充盈,山珍海味什麼的朕可以大把的賞賜,但你們不配!”

趙禎當着百姓的面怒斥官員,這讓許多人坐不住,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今日官家當着這麼多百姓的面打臉,讓平日裡清高的士大夫如何能受得了?

一時間羣臣交頭接耳,圍觀的百姓更是炸開了鍋。

趙禎笑道:“你們肯定要問爲什麼不配,原因很簡單,食君之祿分君之憂,此次旱災如此兇猛,但你們爲朕分憂了嗎?中書省發往西京的奏報是什麼?是天下太平!”

趙禎越說也憤怒:“朕現在還記得奏報上的內容,鄧州汝州兩地年遇旱災,兩地知州援請朝廷撥款發糧以賑饑荒,就這麼短短几句話,甚至還有些相公上疏僅僅兩州之地受災,鄉鄰州府便可救濟,無需東京城千里馳援。”

“可實情呢?卻是鄧州,汝州,均州,光化軍,唐州等四州一軍之地受災,饑民遍野!朕就想知道你們平日裡都在幹些什麼?爲何五州受災到了你們這裡卻變區區兩州!?”

一時間羣臣寂靜,沒人回答敢回答官家這個問題,其中牽扯的範圍太廣,尤其是世家大族利用這次旱災導致的饑荒大肆囤糧擡價,多少人和世家大族有利益糾葛誰也說不清。

消息傳播的越慢,朝廷的賑災就越慢,對世家大族的糧食生意就越有利,靠旱災發國難財已經是世家大族的習慣。

這是土地兼併導致的惡劣後果。

趙禎恨這些官員和世家大族攪在一起壓榨災民,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光靠一碗稀粥顯然是不行的,趙禎讓三才取出蔡伯俙所畫的饑民圖送給官員們傳閱,另外所有和救災相關的部門罰俸一年。

他也只能做到這種程度了,如果全數撤職查辦,大宋的行政機構便會癱瘓。

由此可見多少人牽扯其中,政治上的博弈永遠都是連鎖反應!

雖說是如此,可對官員們來說卻比罷官貶職還丟人,官家在百姓面前怒斥他們的素食餐位,這讓許多官員掩面而走,相比起官位來所名聲更重要。

百姓自然會指指點點,彷彿無數的小道戳在他們的身上,這讓愛惜羽毛的士大夫如何能受得了。

寇準臉色漲紅的望着趙禎離去的身影道:“官家這是要幹什麼?”

一旁的丁謂則是滿不在乎,反正他在百姓中的名聲本就不好,此時看着同僚被人指指點點他反倒舒坦了許多。

輕巧的轉頭笑眯眯的對寇準道:“寇相公難道看不出來嗎?官家這是在警告你們別做的太過分,他報復起人來可是不擇手段的!”

“丁相公到是看了一場好戲!”寇準一甩長袖便離開,他豈能看不出丁謂眼中的嘲笑之意。

“世家豪族也該壽終正寢了,什麼千年不墜的門閥世家,只不過是些目光短淺之輩!”丁謂看着寇準的背影小聲嘀咕道,在他眼中世家豪族就是個笑話,他沒有接受朝廷中任何一個利益集團的拉攏,無論是將門還是世家豪族。

丁謂聰明的看出,官家明顯是要把這些抱團的人全部從朝堂中剔除出去,現在離他們越近就越危險。

趙禎登上車駕把一幫朝臣甩在門外,這些人已經嚐到了被圍觀的滋味,身上的遮羞布被無情的扯掉,下面就該黑手造勢了,自己已經敲響了世家大族的喪鐘。

寬闊的御街上滿是迎接趙禎回宮的百姓,人們對這位愛民如子的官家充滿了敬意,從古至今有多少皇帝能向官家這般愛護子民的?

唐有太宗吞蝗自責,今有官家與災民同食罰己!這市井流傳的言語一時間不脛而走飛快的在東京城中傳播開向着大宋各地開始蔓延,同時和趙禎一起喝過粥的災民不在回去的路上不斷的加以宣傳,產生了空前絕後的影響。

一時間百姓紛紛給趙禎立下長生牌位祈求他益壽年年,而這樣一位仁德無雙的官家所斥責的人當然是有罪的!

趙禎把自己提升到道德的制高點的同時,也把所有反對他的人壓制在深淵。

這一切都是在爲大宋即將迎來的改革做鋪墊!

凡是文官出醜,武將必然慶賀,曹瑋看着四周的武將端起稀粥一飲而盡道:“痛快,寇老西這回是自找難看了,諸位今日也要收斂一點,平日裡和世家走的比較近的人現在給我躲遠些!”

折惟正知道這時候應該團結一致槍口對外,跟着冷聲說道:“誰要是害了別人休怪將門不念及舊情!”一羣將門子弟連連點頭,彷彿是黑社會的堂口在開大會,個個表態絕不和世家有所往來。

誰都知道官家把矛頭指向了世家大族……

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
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兩千二百五十三章包拯的擔憂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道阻且長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