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

“鐺~鐺~~鐺~~~”

洛陽,晉國宗廟裡,樂工把編鐘敲得極爲婉轉悠揚,司馬炎及其司馬家宗室兩百餘人,神色肅穆的在樂聲中對着司馬懿等人的靈位祭拜。

大陸澤之戰,晉軍冀州方面軍全軍覆沒。敵軍的東路軍面前再也沒有任何阻礙。從大陸澤到任縣到鄴城到黃河到兗州,已經是一路暢通。國家已經拿不出一支有分量的部隊去阻擋他們了。

現在,敵軍還在黃河以北稍作調整、協調地方關係。但是一旦這支部隊南下渡過黃河,那麼,現在在幷州一線的部隊全都會被抄襲後路。

所以,牽一髮而動全身,幷州方向的部隊,已經沒有駐紮在那裡的意義了。

敵人主力已經從東、北兩面而來。所以,西面的潼關,也沒有駐守的意義了。

現在,若是不想就此投降的話,全國上下,唯一可以倚仗的,就只有洛陽這座當世第一大城而已,而已……

司馬炎的問題在於優柔寡斷,但作爲王元姬的兒子,智商還是足夠的。這些問題,他當然看得明白。所以,在大陸澤的消息傳來後,經過和裴秀等人短暫的商議,他還是做出了放棄各路防線,全軍固守洛陽的決斷。

這是垂死的掙扎了吧?

怎麼會這樣呢?我大晉才立國不到十年啊。曹魏都有四十多年的國祚啊,而立國到滅國只經歷了一帝的國家,好像以前只有新朝吧?可是新朝都有十五年國祚啊!立國不足十年就滅亡的國家,只怕古往今來,都是沒有的吧?

心緒不寧的出得宗廟,近兩百宗室一起來到朝堂: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以前只有親王、郡王纔有參加大朝會的資格。可是現在不同了,國家危亡之際,大臣們已經靠不住了——他們以前大多數都是曹魏的臣子,更有極少數還是劉協的臣子。若是晉國滅亡了,再換一個皇帝對他們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別的不說,就說前些時候河北的大撤退吧。這賈充居然派了一千進奏曹進入鄴城,想要把曹氏宗親全部殺光。還好當時坐鎮鄴城的趙王司馬倫及時發現並有效阻止了這一行動。如若不然,若是將來洛陽城破,漢室倒可能按照舊例給予司馬家優待,而曹氏則是要對司馬家不死不休了。

雖說賈充此舉也根源於司馬昭當年做的爛事。但這行動,表明臣子已經開始不受皇帝的控制了。

所以,這個時候,最能依靠的,只能是宗室。

“唉,諸位叔伯兄弟,列位臣工。國家的現狀,朕就不想多說了,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堅守洛陽,若是能夠守上三年兩栽,逼迫漢國退兵。那麼,國家還有一線生機。只是,這如何守城,還請大家議一議。”

司馬炎說完這話後,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如司馬攸、司馬駿、司馬瑰、裴秀、賈充、杜預、衛灌、羊祜、馬隆等人,全都神色怪異。

這場仗打到現在,敗得如此慘,你這皇帝心裡沒點數麼?!

一開始敵軍在潼關發動攻擊的時候,我們就說這是佯攻,不用管。你不聽,非要太原王調兵兩萬南下。結果司馬瑰前腳剛走,後面關彝就順勢拿下太原。

關子豐剛到太原的時候,糧道不通,不敢把十五萬主力全部涌入幷州。那時候他麾下兵力始終不足十萬。我們說趕緊把中軍開出,會同幷州部隊一共二十多萬人在幷州和關子豐打決戰。結果潼關城牆上掉下幾塊夯土,你就嚇破了膽,不準中軍開出。坐看關子豐在幷州慢慢站穩腳跟。

姜伯約發兵幽州,我們勸你把中軍開到幽州支援孟叔時、苟道將。結果你又因爲漢軍衝上了潼關城頭,還是不敢把中軍開出。結果孟叔時力戰而亡,苟道將更是死得無比憋屈。

好不容易潼關那邊的漢軍力盡退兵了,你終於捨得讓中軍開出了。但是那時候戰機已失,唯一能做的就是對耗。我們也到處找外援,在東吳搬來了糧食和援軍。可是你又急吼吼的催促陳休淵出兵決戰,結果呢?陳騫、王渾、胡烈、楊肇、蔣班、焦彝……全都是國家難得的經年大將啊!就這麼一下,全都敗光了!

可以說,在每一次可以選擇的時候,你都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如果不是你這麼瞎指揮,我們或許會敗,但絕不會敗得這麼慘!兩年之內,頂天就是丟掉幷州,最多還加上幽州。哪裡會像今天這樣,只有困守洛陽這一座孤城!

這個國家的建立,是你祖父、伯父、父親奠定的基礎。你做的無非就是讓曹奐那個傀儡退位而已。這種事情,只要是個姓司馬的都可以完成,不是非你不可!老夫們當年跟着你祖父、伯父、父親披荊斬棘,爲了這個國家的創建在腥風血雨中艱難前行,其付出比你多得多!你有什麼資格這麼敗家?

可惜了那些爲了這個國家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諸多將士!

不過呢,現在敵軍很快就要兵臨城下,我們也沒必要這時候去換皇帝落個妄意廢立的惡名。但是啊,我們現在很不爽,所以,你的問題,我們不回答!

在整個朝廷一陣難堪的沉默後,一聲嘆息響起,卻是司馬炎留下的弘農楊氏種子,尚書僕射楊珧楊文琚站了出來。

“陛下,以洛陽爲依託進行固守。在臣看來,有三件事需要預先做好。”

“哦哦,文琚請講,朕洗耳恭聽。”

“不敢,陛下,臣以爲,第一件事,便是收攏洛陽郊外的百姓入城。之後在這些百姓中抽選壯丁登城協防。陛下,諸位王爺、諸位上官,臣在尚書檯主管戶籍,這洛陽周邊,極盛時有口六十餘萬(曹叡時期),即便是現在也有口四十萬(反覆中軍大規模損失)以上。從這裡面抽調出五萬精壯,不是問題。”

“可,請文琚繼續。”

“謝陛下,這第二件事呢,便是收集糧草。四十萬百姓,十餘萬戰兵,還有衆多王公大臣及其親屬、下人,滿城人口只怕不下六十萬。一月糧耗接近百萬石。根據尚書檯的數字,目前洛陽城內的糧食庫存不足千萬石,所以,這點糧食,是撐不到一年的。”

“那麼,如何收集呢?”

“陛下應該下旨,讓兗州的陳留、豫州的許昌、荊州的宛城三地的庫存糧食全部轉移到洛陽。徐州那邊距離過於遙遠,估計是來不及了。此外,還要緊急傳訊東吳,讓其迅速的再支援我們一批糧食。力爭在四月以前,把洛陽庫存的糧食儲備到兩千萬石以上。待得戰事起後,我們可以在中途與漢國商議,就說城內糧食不足,我們主動放出百姓在田間就食。以關子豐虛僞無恥的本性,想來對方是會答應的。如此,單從糧食這一點來說,我們大概可以支撐三年。”

“文琚大才,朕準了!此事,就由尚書檯全力督辦,嗯,齊王,此事由你負全責。”

“呃……臣弟領旨。”

哎呀,這個楊文琚還真是不錯啊,比起他那個總是出餿主意的兄長強多了,朕以前怎麼就沒發現呢?早知道如此,就用他來做楊家的代表牽制齊王等人了。

“文琚,第三條呢?”

“第三件事,援兵。陛下,守城最忌悶守。時間一長,士氣低落不說,守城將士也會生出很多異樣的心思。所以,若是守城將士知道城外還有援兵,其意志就會堅定許多。當今之世,在各親王衛隊已經三次奉獻國家的情況下,只有吳國纔有能力對我大晉進行有效支援。陛下應該派出有分量的使者緊急出使吳國。我大晉會以洛陽這座堅城消耗漢國的力量,但是吳國的主力部隊應該屯駐在離我洛陽不遠的地方,待得漢國師老兵疲之時,兩國聯手反擊,若是祖宗庇佑,漢國損失慘重的話。則本次大戰我大晉失去的東西,可以全部一戰索回!”

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被荒草章推了……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一五七章 權力的遊戲(一)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
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被荒草章推了……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第二一三章 羣鴉的盛宴(九)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五四章 一路向西行(九)第四九零章 關東之精華(一)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三九二章 文明的交匯(二)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三四二章 國家的未來(四)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三六二章 漢都歸長安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二六五章 蝗災如約至第三一二章 關中的復甦(六)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五二三章 第一次科舉(一)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四八五章 晉祚今終焉(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五零四章 小衛求學記(三)第三二四章 大司馬一家(二)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一九七章 真彩雲之南(一)第四三零章 幽燕多壯士(三)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五零零章 魂兮歸來兮(一)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三七零章 我要打兩個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三六三章 閒子變重子第四十章 蝴蝶的翅膀(六)第二八八章 關中大決戰(十三)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一五七章 權力的遊戲(一)第四二八章 幽燕多壯士(一)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七十三章 開始暴兵吧(二)第四零一章 如此之政變(三)第一三七章 復興殲滅戰(五)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二三章 復興反擊戰(五)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第二九八章 異族的未來(一)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二七五章 中線和東線(三)第二零零章 真彩雲之南(四)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一九一章 大司馬很忙(二)第八十八章 天地已變色(二)第一六八章 司馬家的人(二)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一五四章 戰爭與和平(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