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

“陛下,若要南狩,並不是不可以。但卻需要提早準備。現在,魏軍近在咫尺,而我倉皇南遷的話。能帶多少兵馬?能有多少錢糧?又有多少大臣一起南下?這些東西都沒有的話就南下…….陛下,南中之人,本就非我族類,若是陛下孤身南下,臣恐有不忍言之事也!”

譙周的意思很明確:你要跑南中啊,可以的。但是你帶什麼東西去呢?啥都不帶就這麼去?你是鎮不住那裡的異族的。就是平常老百姓搬家都要折騰十天半個月的,更何況是皇帝搬家——那起碼得準備上一年半載。可現在鄧艾就在綿竹,不可能給你準備那麼長的時間啊。因此,去南中是不可行的。

“漢、吳爲盟友。陛下便是要外狩,也可以去東吳。”說這話的是尚書令樊建——宗預之後他曾一度負責與東吳的外交,所以提出了這條建議。

“哎,長元此言大謬。”譙周很是輕蔑的搖了搖頭道:“敢問龔襲,若是陛下去了東吳,是陛下向吳皇下跪呢還是吳皇向陛下下跪呢?”

答案當然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陛下去東吳,將會受到階下之辱。”

“那,難道如允南所言,降魏就不會受到階下之辱了嗎?”

“當然會。”譙周的嘴角不自覺的彎起一個弧度。但很快的就隱秘不見:“可是諸位,若是捫心自問。若是今日漢終亡焉。剩下的魏、吳兩國孰強孰弱?顯而易見,未來,魏可吞吳,吳絕不可能吞魏。陛下降魏,不過受一次階下之辱。若是奔吳,則是要受兩次階下之辱。”

看着連劉禪在內,元從派、荊州派已經啞口無言,譙周面色莊重的一拱手:“而且今日我若降魏而東吳尚存,則魏國爲了將來征伐吳國順利。必會裂土封王以厚待陛下。若是此時陛下奔吳,若將來吳亡,則陛下不過吳國之臣,魏國又何須厚待陛下呢?”

劉禪童鞋,別掙扎哪。快點投降吧。你現在投降呢,第一你是皇帝,第二曹魏還要給東吳做個榜樣。所以你可以賣個好價錢。若是你現在跑了,等到將來曹魏消滅東吳的時候再投降,那時候你既不是皇帝也當不成榜樣了,這價錢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哦。

絕境!真的是絕境了!

打,沒兵了——至少剩下的兵都不想打了。逃,沒地方逃了。關鍵是,這朝堂之上,一開始還勉強出來爭辯一番的荊州派大臣們,在聽完譙周的論斷後居然都不吭聲了。

不過此時心智已經大亂的劉禪,根本沒有注意到,朝堂之上元從派的代表張紹、糜照這個時候居然面色極爲鎮定。非但很鎮定,而且還偷偷的通過各種暗示向大殿外的個別衛士發出各種信號。

“陛下,光祿大夫所言。實爲保全皇室之最佳議案。臣附議!”

“臣等附議!”

一大批的蜀漢朝臣,以益州派爲主,不少東州派乃至少量荊州派官員都參與其中,全部表示了對譙周提議的支持。

什麼是絕望?這纔是真正的絕望。

“那就,降了吧。”

坐在龍椅上的劉禪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那具虛胖的皮囊,猶如泄了氣的皮球,迅速的萎靡了下去。突然之間,似乎有什麼東西,從他的身體裡,永遠的離開了。

“父皇!不可啊!萬萬不可啊!”一個挺拔壯碩的身影從朝臣堆裡奮勇而出。卻是劉禪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諶。

“父皇!先帝篳路藍縷,輾轉漂泊半生,不知受盡多少苦難,方纔創下如此基業!父皇怎可如此輕易棄之?!”

這會兒的劉禪聽到劉諶的話,不由得羞怒攻心:“國家大事,豈是你這豎子可以參合的?剛纔列位臣工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戰不能勝,出不能走。你說要朕怎麼辦?!”

“父皇!雖然如此。可是炎漢四百多年的基業,在今朝終焉。難道我劉家就沒有幾個有血性的人爲其殉葬麼?父皇,便是這衆人都要降,我等父子,也該率領羽林出陣,與那僞魏的鄧艾大戰一場。便是我等父子兵敗身死。在地下也有臉面去見先帝了!”

啥?!你居然要朕發動自殺式衝鋒?你這個逆子到底是怎麼想的啊?雖然這皇帝做不成了,但就如譙周所言,老子可以去洛陽做個混吃等死的寓公啊!好好的活着有什麼不好,爲啥要去自尋死路?

還沒等劉禪開口,身爲太子的劉璿就呵斥起劉諶來了:“北地王,你到底是何居心。居然要置君父於危難之中?”

“是啊,五弟,剛纔的話,實在欠妥。爲兄也不能同意啊。”

“是啊,皇侄,你剛纔確實說的太過分了!爲叔也忍不住要說你兩句了……”

“哈哈哈哈哈~~~先帝啊。你若在天有靈就睜開眼看看吧。您英雄一世創下如此基業。誰知道您的子孫卻是如此不堪……先帝啊,您看看吧……這就是我劉家的子孫……”

“住口!來人啊!快來人啊!”劉禪氣急敗壞,嗓音沙啞的指着劉諶:“殿前衛士,快將這個狂徒與我亂棍打出去!”

“哈哈哈哈哈~~~不勞殿前衛士了。”劉諶滿臉淚水,收拾了一下衣裝後對着劉禪大禮參拜:“父皇,自炎興以來。傅僉、趙廣、董明、諸葛瞻、諸葛尚、黃崇、閻宇、李球以及無數的大漢將士爲了這個國家血染沙場。直至今日,大將軍仍然還在劍閣抵禦僞魏的主力。我大漢的臣子如此的忠烈,若是這個國家要亡,怎能沒有皇族殉葬?父皇要降,兒臣無法阻止,兒臣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性命,去祭奠先帝,爲這個國家殉葬!父皇、諸位皇叔、皇兄,永別了!”

整個大殿隨着劉諶的訣別之言,陷入了一片可怕的寂靜。劉氏皇族成員是滿臉羞慚,益州派爲主的朝臣們則是滿臉嘲諷之色。樊建、龐宏、董厥等人,則是淚流滿眶。而張紹和糜照,好像,他們倆反而鬆了一口氣。

看着跌跌撞撞的走出大殿的劉諶,劉禪心情極爲複雜。但是不管怎麼說,劉諶並沒有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那是要他劉禪去死啊!這怎麼可以?不就是沒有權力做高級囚犯麼?朕以前在那諸葛村夫還活着的時候,可是做了幾十年的高級囚犯啊!所以,投降吧!不就是再一次本色演出麼?

“朕意已決,着立刻派出使者去綿竹向僞……呃,向魏國徵西將軍投降。諸位臣工,誰來起草降表?”

開始還滿臉激動的益州籍大臣們這時候全都不吭聲了:這羣婊子以後是要立牌坊的。這個鍋他們不想背。

“呵呵~~”輕輕的笑了兩聲:“那就請郤令先(郤正)執筆吧。”說完這話,劉禪又冷冷的掃視了一遍大殿上的羣臣,牙齒縫裡吐出了冰冷的字眼:“誰都不準走。待會令先寫好了,人人都在上面簽名。有敢不從的……哼哼,朕現在還是皇帝。雖說當不了幾天了,但夷滅幾個三族還是能辦到的。”

MB的想讓老子一個人背鍋?不行。這終身之恥,誰都跑不了!

就在大殿上皇帝、大臣們氣氛詭異的看着郤正寫降表的時候。北地王劉諶神情恍惚的走出了宮城。

擡頭看了看CD冬日裡難得看到的太陽,劉諶慘笑了一聲,搖搖晃晃的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北地王要去哪裡?”

“咦?誰在叫喚我呢?嗯?左將軍?安南將軍?我不是眼花了吧?怎麼會在CD看到他們?”

“北地王?北地王?”關彝溫和的對着劉諶道:“北地王,你怎麼一個人出來了?這會兒已經散朝了麼?”

“真的是左將軍和安南將軍?真的是左將軍和安南將軍!嗚嗚嗚~~~兩位將軍,你們來遲了一步。父皇他,已經決定降了!”

……

“陛下,降表寫好了。”

接過郤正寫就的降表,劉禪低頭看了一番後,抖抖嗖嗖的蓋上了玉璽,這心中的悲苦再也忍不住了。

“嗚嗚嗚~~~朕不能守住祖宗留下的基業,將來有何面目去見先帝啊!”

MB的怕沒臉去見大耳賊,就學你兒子劉諶去自殺啊?在這裡裝什麼裝?不過你這傢伙現在可千萬別想不開,不然你死了我們還得再推一個人出來帶頭去投降。那多麻煩。

“陛下,事不宜遲,還請快些安排人手,去綿竹遞交降表。”

“哼~”劉禪輕輕哼了一聲:“剛纔朕說得很清楚了。列位臣工都要在降表上簽名。”

“呵呵呵,陛下,何苦欺人太甚呢?”無數的益州籍官員這個時候連一丁點的僞裝都不想要了。直接亮明瞭態度:你都是快要下課的人了,何必非要在這個時候來得罪我們呢?以後你好好的去洛陽當寓公,我們呢,在益州稱王稱霸魚肉百姓。大家兩不相見,不是挺好的嘛。

“你們……你們…….大家君臣一場,到了最後就是如此嗎?!”

“呵呵。”“呵呵~~~”“呵呵呵……”

正當大殿內陷入僵持狀態的時候。殿外的衛士突然發出一陣聲響:“來者何人?議政殿正在進行朝會。無關人等,不得靠近!”

“本將乃大漢左將軍關彝!”

“本將乃大漢安南將軍霍弋!”

“有敢阻攔我等者,死~~~~~!!!!!”

兩位方面鎮守大將,身上都有着很多的人命。這時候把殺氣全部散開後,那些從未上過戰場的殿前衛士,全都偃旗息鼓,自覺的閃到了一邊。

“哐當!”關彝伸出一隻腳,粗暴的踢開了議政殿的大門。帶着鐵鉤的戰靴,鏗哐鏗哐的踩在了大殿的地磚上。

“剛纔我在門外遇見了北地王。聽說朝廷現在正在商議投降僞魏?本將就站在這裡問一句,誰在說投降?誰敢說投降!”

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三四三章 五原的商路(一)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五零八章 江山真如畫(二)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
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三零八章 關中的復甦(二)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四七一章 大陸澤之戰(六)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五零五章 小衛求學記(四)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三四一章 國家的未來(三)第三七五章 永安烏龜流(一)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一三四章 復興殲滅戰(二)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三九六章 扭頭向東顧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三八四章 西城之反擊(一)第二四一章 街亭爭奪戰(一)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一五八章 權力的遊戲(二)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六十七章 新鮮的血液(一)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九三章 新生的晉國(一)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一四七章 戰爭與和平(三)第三九八章 異族的準備第一七一章 鹽場拍賣會(一)第九十章 天地已變色(四)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六五章 無奈的晉臣(二)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四十八章 步家的黑手(三)第一一五章 反擊的準備(一)第二五八章 郿縣防禦戰(三)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一九二章 大司馬很忙(三)第三一一章 關中的復甦(五)第三六九章 不得不出兵(四)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三四三章 五原的商路(一)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五零八章 江山真如畫(二)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五二一章 長遠的佈局(二)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二四零章 洛陽與建業(二)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一八一章 希望的田野(六)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五一九章 世家的改變第二五五章 晉國的調整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五六章 郿縣防禦戰(一)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