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

“罪將句安,拜見大將軍!”

大範圍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四處都是屍體和鮮血。暴雨如注下,血水混合着雨水在地面形成了無數條顏色怪異的溪流。

雙腳站在血紅色的溪流中,姜維神色複雜的看着自己面前,身上帶着多處傷痕,頭壓得極低的中年男子。

良久,長嘆了一口氣後,姜維終於還是開了口:“孟靜辛苦了。”

聽到姜維的這句話,句安忐忑不安的一顆心鐺的一下落了地。

然後,他的情緒又馬上的活躍起來:“大將軍,雖說這寨子是拿下來了,但是剛纔戰場極爲混亂,末將不敢保證是否有晉軍士兵趁亂突圍前往長安報警。”

剛纔的戰鬥持續時間很短,但是打得極爲慘烈——不是雙方都傷亡慘重,而是蜀漢單兵能力最強的突將隊面對毫無組織各自爲戰的晉軍,在打出了一比二三十的高交換比局面下,晉軍士兵居然仍有大部分在其軍官的率領下死戰不退。這樣的戰鬥精神,着實讓姜維都覺得驚詫。但也正因爲如此,所以精銳的突將隊也無法完全把控戰場,這到底有多少人趁亂溜走向長安退去,還真的說不清楚啊。

“嗯,孟靜,現在長安的大將還是杜預杜元凱麼?”

“正是此人!”

“此人軍略、膽識如何?”

“哈哈哈哈~~~大將軍不必擔心。此人乃是長安本地世家子弟。因爲長期患有瓔病,所以身體極爲瘦弱,居然連馬都騎不得。出行都是靠牛車。嗯,此人調撥兵糧,處理民政還是一把好手的。但說道軍略,根本不值一提。大將軍對上此人,要拿下長安……”句安說到這裡,伸出一隻手翻了翻:“易如反掌。”

“原來是個病夫。哼~~~”老頭子很是傲嬌的用鼻子發出一聲輕蔑,然後對身後自己的親兵道:“傳令下去,突將隊儘快打掃戰場,肅清頑敵。派出人手聯絡後續部隊,就說前路已通,後隊儘快跟上。今晚大家在寨子裡歇息一日,明日全軍去取長安!”

“諾!”

……

二十六日深夜,被句安極爲貶低的杜預在長安城自己的宅院中被叫醒。

“杜長史,大事不好!蜀賊酋首姜維率軍突襲子午谷,守將句安叛變投敵,現在谷口的寨子已經丟了。末將等拼死廝殺才殺了出來。還請長史早做決斷!”

在堂下深深俯首的軍侯,其預料之中的驚歎並沒有在上空中響起。相反,迴應他的是一個很沉穩的聲音:“知道了。”

不等他有下一個動作,這個沉穩的聲音再次響起:“來人!伺候本官更衣。爾等先去議事廳,敲聚將鼓!”

“諾!”

此時的長安城裡還是有不少官員的,但大多都是不善於戰陣的文官。在聽聞長史府的聚將鼓敲響後,大家都難免驚疑不定。

“諸位,剛纔接到戰報。子午谷口的城寨,已經被蜀賊的姜維突破了。蜀賊這一路兵,估摸至少在五萬以上!”

大家急匆匆的從城內各地趕來,剛剛入座還沒來得及互相寒暄招呼一下,坐在主位上的杜預就拋出了一顆炸彈。

原本就不太安靜的議事廳嗡的一下子就變得嘈雜起來。看着麾下那些在交頭接耳的官員們,杜預也沒有更多的呵斥,反而專心致志的對付起了身旁的茶水。

少頃,在大家注意到主官的動作,都自覺的安靜下來後。杜預才清了清嗓子繼續開口:“長安,國家重鎮,必須守!長安,前方二十萬大軍的後路,必須守!本官已經下定決心與長安共存亡!”

哎喲誒,我的長史誒。你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錯。可是怎麼守啊?長安,巨城,方圓近百里,沒有十萬人能守住?可是現在長安城內軍隊多少?一萬餘人而已!這麼點人,撒到城牆上到處都是漏洞!

可是杜預根本沒有去理會下面竊竊私語的一些官員,反而啪的一聲把腰間長劍摔在了案几上:“現在發佈命令,事態緊急,本官接下來的命令,不管理解還是不理解,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否則殺無赦!”

這是一向好脾氣的杜元凱麼?我們不是走錯地方了吧?

可惜,這樣的疑惑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爲就在杜預摔劍之後不久,一隊杜家的全副武裝的私兵就殺氣騰騰的涌進了會場。

“少季!”

“下官在!”

“本官對你的命令是兩條。第一,立刻向郿縣的大司馬和潼關的王韜發信,告知這裡的情況。爲了以防萬一,你的急件不管是送哪裡,都要派出一百人以上的騎兵一起送信。調兵命令就在本官這裡,已經給你用好印了。”

“下官領命,請長史接着說下一條。”

“召集你韋家在長安城內的所有私兵,統一交給本官指揮!”

“諾!”

“善,你去做事吧。接下來,子盛!”

“下官在。”

“第一,交出你張家的所有私兵,由本官統一指揮。第二,打開武庫,通告全城百姓:蜀賊將至,所有百姓都有義務登城防守。從即刻起,所有年齡在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必須在一個時辰之內到武庫領取武器。然後全部登城防守。一個時辰之後,你親自帶一隊士兵在全城巡查,有違令未登城的男子,一律殺無赦!”

“呃……”

“有何疑問?”

“長史方纔的命令,是包括在座諸位同僚的家僕和私兵麼?”

“然也!”

“下官明白了。”

“嗯,告訴百姓,登城防守的,此戰結束後,每人十石糧食。受傷的,依據傷勢程度,每人三十至五十石。陣亡的,一人一百石!”

“喏!下官領命!”

“樊顯、尹林、杜圭、周奇!”

“末將在!”

“長安城內現有軍隊一萬三千餘人(含前方傷兵歸建),爾等各率兩千五百人,以此爲骨幹,組織登城百姓連夜完善城防。之後盡最大可能多樹旌旗。並且徹底關閉長安所有城門,嗯,所有城門都要用條石封閉!去吧!”

“末將等領命!”

“龐定!”

“末將在!”

“統御最後的三千人,爲預備隊,戰事一起,哪裡吃緊就補防哪裡。”

“末將領命!”

安排完了這些,杜預長出了一口氣:“至於剩下的諸位,爲了大家的安全起見,從今夜起,到本次戰事結束,都不要回家了。來人啊,去給諸位上官安排房間!”

看着杜預行雲流水般的發下各條指令,會場之中的皇甫晏只覺得內心一陣發苦。

作爲京兆地區的二流世家,皇甫家早就和關彝達成了協議。在前一階段的作戰中,皇甫家也對蜀漢的軍隊做了有力的配合。在剛剛聽聞姜維率軍突破子午谷的時候,皇甫晏心裡還很高興:趁亂打開長安城,迎接蜀漢大軍入城。立下如此大功的皇甫家,在以後蜀漢掌控下的雍州,其利益不是更有保障了嗎?

可惜杜預完全不給他們這些人任何機會!

看看他今晚重用的都是些什麼人吧。

韋熊韋少康,前曹魏涼州刺史韋康之孫,當代韋家的家主。

張殷張子盛,前曹魏雍州刺史張既的曾孫。當代張家的家主。

韋、張二家,乃是雍涼地區的超級世家。韋家暫且不提,就說這張家吧,想當年張既的孫女嫁給了曹魏皇帝曹芳,司馬師廢曹芳爲齊王。張既的兒子,曹芳的老丈人張緝密謀誅殺司馬師。失敗之後,司馬師也只敢殺張緝和張緝的兒子。什麼夷三族之類的提都不提。

是司馬師不想嗎?不是的,是不敢!因爲張既的遺澤實在是太深厚了:楊阜、胡遵、龐延、龐淯這些雍涼籍貫的名臣,全都是張既舉薦的。張家就是雍涼世家的總舵主!司馬師敢對張家夷三族?整個雍涼都要反!

作爲這裡的頂級世家,這兩家最討厭的政權是誰還用問嗎?當然是堅持保護自耕農抑制世家的蜀漢了哦!所以,就算司馬家對張家有殺父之仇,在面對蜀漢的時候,張家的忠誠度完全不用懷疑。

至於樊顯、尹林、杜圭、周奇這些人,全都是杜預的部將,或多或少對京兆杜家有人身依附關係。杜預要抵抗,他們就決然堅定抵抗。而龐定呢?呵呵,他父親叫龐德……

所以,讓這些人負責守城,把剩下的所有官員不分青紅皁白的全部軟禁,同時把各傢俬兵全部打散分配後。長安,從內部,已經是牢不可破的堅城了!而在蝗災仍然肆掠的當下,用糧食吸引長安百姓守城——哪家百姓不會踊躍從軍?

嘿!這個杜元凱,我們以前都小看他了!他哪裡是不通軍略的文弱書生。就今晚的表現,完全不輸晉國的任何一位名將!

PS:

史載龐德有子四人,長子龐會,其餘三人史書未記載名字。所以龐定之名,爲隨手杜撰。

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擊(二)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
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三四零章 國家的未來(二)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二二三章 吾乃司聞曹(四)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三二五章 都是牆頭草(一)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九十四章 鍾會的運氣(一)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三一九章 詭異的建業(一)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三八九章 局面的反轉(四)第一三一章 誰敢比我慘(二)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四二一章 一戰取晉陽第三六五章 曹魏再揚旗第三八五章 西城之反擊(二)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五三零章 橫掃如卷席(四)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一七六章 希望的田野(一)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五三七章 橫掃如卷席(十二)第三六四章 金色的麥浪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六十三章 原來是這樣第三十一章 深耕涪陵郡(八)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七一章 現在二對二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四五二章 一退和一進(二)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二九七章 晉國有新銳(六)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零六章 戰後的餘波(六)第一二四章 復興反擊戰(六)第一三三章 復興殲滅戰(一)第二七六章 關中大決戰(一)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二七七章 關中大決戰(二)第一四五章 戰爭與和平(一)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四零八章 改元求一統(一)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九一章 關中大決戰(十六)第十三章 捕獵大隊長第五一四章 糖是要給的第四零二章 如此之政變(四)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五零章 將軍馬下亡(二)第三三三章 世家的方向(三)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十一章 來個下馬威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二八九章 關中大決戰(十四)第三八一章 進擊的關索(一)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關於2018年的更新說明第一零四章 前面是江油(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二七三章 中線和東線(一)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一四四章 復興殲滅戰(十一)第十五章 壽春第三叛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四六零章 君臣一心否(一)第八十五章 風雲初涌動(三)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三十六章 蝴蝶的翅膀(二)第四一八章 表裡之山河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