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國君侄兒

這一年春節,明溯註定要在異鄉度過。

聞說當朝第一等的侯爺竟然遭遇了海嘯,流落到了自己治下,當地的縣令也不敢懈怠,一邊派出得力手下飛馬趕往國中首腦人物臨時安置的所在報告,一邊精心挑選出守卒軍中健馬百餘,豪華車駕三乘,一併親自送了過來。

“櫃縣令陳遵拜見侯爺!”

這聲音才稍許歇了一下,還沒等裡面作出反應,外面卻又是一陣激烈的馬蹄聲傳了進來,轉瞬連續三聲大喝在院子外面響起:

“琅琊國劉君諱熙拜見侯爺!”

“琅琊國相陰德拜見侯爺!”

“琅琊國尉檀謨拜見侯爺!”

這些徐州的地方官兒也真是有趣,不來則已,一來就是一大羣。

此地便是櫃縣治下,縣令親自趕來拜見倒也罷了,可那琅琊國不僅國相、國尉二人連袖而來,就連最大那個主兒,國君劉熙都親自趕了過來,這也算是給足了明溯面子了。

既然當地官員如此的識趣,那明溯再顯擺架子就有些不知進退了。接二連三的聽到外面大聲的通傳聲時,明溯正毫無形象的扒了那還有些潮溼的皮靴,在里長的陪同下坐在榻上摳着腳丫子。

聞聲,明溯也顧不得整理儀表,直接將靴子往地上一扣,倒搭着就這麼吧嗒吧嗒的奔了出去。

諸人好一陣寒暄之後,明溯亦是老實不客氣的暫且佔據鳩佔鵲巢,以主人的身份將四人一起讓了進去。

“劉君親自到訪,本侯倒是受寵若驚了。”

沒辦法,不是明溯客套,實在那劉熙儘管自己的治所開陽被黃巾賊人佔據了,可朝廷御封的王號擺在那裡,不容得明溯不去倒履相迎。

聞言,那劉熙先前微微頷了一下首,算是默認了明溯的說法,然而卻是突然站了起來,恭恭敬敬的按照晚輩的禮節對明溯行了一禮,同時口稱:“營陵侯之後,順王之子熙拜見姨丈大人!”

營陵侯劉澤在呂后時被封爲琅琊王,自此之後,其後輩也一直繼承了這個位置,至於順王,則是劉熙的父親劉容,此人一聲唯唯諾諾,無功績亦無過錯,死後則被朝廷諡號“順”,史稱琅琊順王。

劉容與劉宏、劉瑩本是同一輩的人物,明溯是長公主劉瑩的夫婿,見了明溯,劉熙私底下自然應該稱呼一聲姨丈。

好不容易纔弄清楚了這其中的複雜關係之後,明溯在那琅琊國相陰德的示意之下,頓時恍然大悟,緊忙上前一步扶起劉熙,順帶以長輩的身份託大勉勵了幾句。

本來,明溯也是因爲突然成了長輩,所以才裝作老氣橫秋的表達了對子侄的關心,不想那劉熙一聽到這些話之後,頓時眼圈兒一紅,險些便落下淚來。

說實在,劉熙也的確十分委屈,按照常理說,他祖祖輩輩一直忠誠於漢室,自己也算是個根正苗紅的紅x代了,可是這琅琊國到了自己手上,卻是磨難不已。

先是張角在冀州起事,琅琊國因爲距離青州比較近,就被青州黃巾越境好生肆虐了一番。好不容易,張角被朝廷拿了下來,事情平息了之後還沒等琅琊國完全恢復生產,卻是突然又有黃巾餘孽在徐州鬧起了事情。

按理說,這一次劉熙應該是高枕無憂的,畢竟叛賊最開始的目標就是拿下州治所在,奈何巴只病退之後,陶謙這個強勢人物換了過來。這下子,劉熙簡直是欲哭無淚:明明自己一直是偏安東北一隅,不曾想陶謙拜了臧霸、孫觀爲騎都尉,領兵征伐黃巾賊時,卻是一路將賊人盡數驅逐進來自己的屬國。

如此一來,不僅是琅琊國勞民傷財,好生的爲軍糧供應出了一番血,就是那國治所在開陽,亦是被賊人趁亂奪了過去,弄得劉熙現在是有家不能回,只得暫且借住在治下的櫃縣一所軍屯之中。

我勒了個去,本來是過來順路打打秋風的,不曾想卻是惹出瞭如此多的事情來。明溯心中無奈的咒罵了一聲,臉上卻還是裝作一副與悲俱焉的模樣,像模像樣的好生安慰了劉熙這個突然冒出來的侄兒一番,順帶拍着胸脯子保證到了徐州府之後,一定督促陶謙儘快將賊人驅逐出境,還琅琊國民一個安寧、幸福、祥和的生活環境。

本來,劉熙親自趕了過來拜見明溯這個素昧平生的長輩,就是想借對方的勢頭,爲自己爭得一個公道。現如今明溯都說得十分漂亮,一時之間,堂中賓客俱歡,只是苦了旁邊不住的對着明溯打着眼色的那個里長,再是內心焦急,卻是怎麼都插不上話來。

其實,明溯本來還有事情要擺脫劉熙的,不曾想卻是被對方搶了先,現如今晚輩都落到如此悽慘的境地,自己這個姨丈若是還給他找麻煩,那可真的就說不過去了。

里長擺脫明溯的事情極爲簡單,就是爲他的兒子打個招呼,免得地方官兒心中嫉恨。

先前,陡然聽到趙昱的名字時,明溯也是爲之一驚。

在里長眼中,自家兒子趙昱可謂是頑劣不堪,實在不適合在官場廝混,可是明溯卻是對趙昱其人的故事十分了解。

說白了,這可是陶謙任職徐州以後的左膀右臂之一。

據說這趙昱十三歲時,母親生病了,先後拖延了足足三個月之多。在此期間,趙昱慘慼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禱泣血,鄉黨稱其孝。

後來母親痊癒之後,趙昱拜東莞綦毌君爲師,專攻公羊傳,繼承了師父的衣鉢之後歷年潛志學習,不窺園圃,一些遠方親戚都很少能夠見到他的面。

在苦讀期間,趙昱每次拜見父母,都是須臾即還書房之中,枯坐領悟聖人言語。

歷史評價中,趙昱此人高絜廉正,抱禮而立,清英儼恪,莫幹其志;旌善以興化,殫邪以矯俗。

正因爲如此,其老家所在櫃縣、琅琊國都先後徵召他爲屬官,甚至於當時的國尉檀謨、縣令陳遵一起上門徵召,他都託病不應。

就在前些年,趙昱終於回心轉意,被舉爲孝廉後願意出去任職了,便被朝廷任命爲了莒縣長,到任之後極力宣揚教導百姓向善,政績在整個琅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不過,因爲先前太過於執拗,趙昱這個人在琅琊一直得不到重用,這便是其父親,也就是此時正在堂中的那個里長拜託明溯幫他打打招呼的原因。

其實,不是明溯不願意爲其出頭,而是趙昱此人在歷史上也是聲名顯赫。陶謙到任徐州之後,很快就徵辟其爲別駕從事,當時趙昱依然一副刺毛頭的模樣託病請辭,後來還是陶謙拜託揚州從事會稽吳範宣旨,並且恩威並施,說明若是再不接受朝廷徵辟的話就給予刑罰處理,趙昱這才勉勉強強的出來爲陶謙做事。

再過幾年,靈帝駕崩,獻帝即位之後,陶謙也正是聽從了治中從事王朗與別駕趙昱的建議,派趙昱趕往帝都向獻帝進貢以表示對漢室的支持,獻帝接到陶謙的奏章後大加讚賞,不顧當時掌控了朝中權柄的董卓反對,執意升了陶謙爲徐州牧、領安東將軍,趙昱因爲與獻帝打過照面,混了個臉熟,就被任命爲廣陵太守,王朗則被任命爲會稽太守。

現在,趙昱不過就是個莒縣長,而且還不爲上官待見,所以里長爲了自家兒子前途,這才私底下重禮拜託明溯爲他向國中頭頭腦腦說情,素不知假以時日,他兒子很快就能成長爲與今天這些人相提並論的顯赫人物,而且以廣陵的重要位置,某種程度上,州府召集下官開會的時候,趙昱所排的位置還遠遠在那老上官琅琊國相陰德、國尉檀謨的前面,更是甩了櫃縣令陳遵好幾條街遠。

悄悄的給那裡長遞了個放心的眼神之後,趁其上來請示用餐安排事宜的時候,明溯輕輕的言道:“貴公子這般情況,如果留下琅琊國,委實有些屈才,我準備到徐州府親自向陶恭祖推薦,先弄個別駕從事的職務混混資歷,說不定日後就是一郡太守之類的人物了。”

趙昱本身對仕途沒甚麼興致,不過他老子,也就是這裡子可是熱衷於此,只恨不能拿把刀架在兒子頭上,逼着他去當官。

見明溯描繪的前程極爲美好,那裡長頓時心花怒放,一時之間卻是忘了向其餘諸人請辭,就這麼屁顛屁顛的小跑步奔了出去,吩咐下人殺豬宰羊,準備食材去了。

“此人甚鄙,不若侯爺移駕小縣,也能讓下官好好儘儘地主之誼。”那櫃縣令陳遵本來就不喜歡趙昱,此時見了其父親無禮,微微皺了一下眉頭之後,便嚮明溯等人提議道。

對於陳遵的美意,明溯感謝了一番之後,便正色言道:“本侯初上岸時,飢寒交迫,正是此人收容了本侯,若是就此棄之而去,豈不讓世人嗤笑本侯見利忘義,過河拆橋?”

聞言,在座諸人立即想起了明溯的傳說,當即一個個附掌讚賞道:“侯爺大義矣!”

這句讚賞是典型的廢話,當年就連劉宏都被明溯三言兩語給忽悠得龍心大悅,當衆稱讚其大義,並且御封爲仁義侯,若是此時連這點邊角的細節都留意不了,那明溯就真的算是有名無實了。

時間就在寒暄和無聊的等待之中慢慢的度過。等到諸人酒足飯飽之後,劉熙卻是將明溯扯到一旁,誠懇的言道:“熙想請姨丈陪同往州府一行。”

第147章 老是逆推第265章 怎麼稱呼第483章 星夜舉兵第278章 被看光了第31章 故人齊聚第197章 舌戰羣少第219章 光桿司令第76章 遊騎女兵第417章 對陣南郡第350章 樹敵太多第354章 又起疑雲第220章 屯衛練兵第668章 深藏功名第77章 兒童團長第566章 血腥屠城第324章 狼王之爭第475章 軍師神勇第453章 新年團拜第562章 惟你我也第351章 反向突圍第12章 惡客叩戶第521章 追悔莫及第674章 敲山震虎第358章 除惡務盡第725章 動了胎氣第136章 又遇逼婚第129章 羣賢匯聚第700章 劍門雄關第560章 煮酒論雄第710章 夜遇不測第444章 臨陣封將第327章 真遇襲了第47章 肅反運動第360章 天威難測第168章 被逆推了第626章 山雨欲來第684章 益州劇變第304章 賣刀漢子第504章 初戰告負第510章 繞道豫徐第488章 高層劇變第375章 禍起蕭牆第640章 儘儘人事第146章 鄂候夫人第696章 同牀異夢第684章 益州劇變第318章 圍魏救趙第717章 雞飛狗跳第630章 跌宕起伏第495章 不做不休第348章 迷霧籠罩第231章 暗度陳倉第314章 囤積糧食第270章 一路向西第747章 新年團拜第469章 驚心動魄第151章 橫生變故第318章 圍魏救趙第560章 煮酒論雄第706章 初會劉焉第726章 第一名醫第265章 怎麼稱呼第193章 有女投奔第443章 蝴蝶效應第571章 想改嫁麼第84章 百里奔襲第762章 亂象先生第250章 風雲變幻第310章 荒山追擊第590章 誰睡誰了第488章 高層劇變第624章 賜名明月第549章 奉旨敲詐第670章 各奔前程第222章 兄弟同心第217章 三大調整第573章 跳進黃河第264章 借顆人頭第614章 刀法探秘第155章 初入帝都第728章 斗食之吏第482章 未雨綢繆第405章 獨臂太守第61章 郡管官兒第176章 棋中高手第361章 轉戰千里第421章 羣賊紛至第152章 半老徐娘第759章 恨屋及烏第727章 惆悵而去第470章 朋比爲奸第706章 初會劉焉第550章 弟離屬散第151章 橫生變故第620章 虎落平原第725章 動了胎氣第208章 殺豬刀法第562章 惟你我也第223章 進駐七州第467章 株連無辜
第147章 老是逆推第265章 怎麼稱呼第483章 星夜舉兵第278章 被看光了第31章 故人齊聚第197章 舌戰羣少第219章 光桿司令第76章 遊騎女兵第417章 對陣南郡第350章 樹敵太多第354章 又起疑雲第220章 屯衛練兵第668章 深藏功名第77章 兒童團長第566章 血腥屠城第324章 狼王之爭第475章 軍師神勇第453章 新年團拜第562章 惟你我也第351章 反向突圍第12章 惡客叩戶第521章 追悔莫及第674章 敲山震虎第358章 除惡務盡第725章 動了胎氣第136章 又遇逼婚第129章 羣賢匯聚第700章 劍門雄關第560章 煮酒論雄第710章 夜遇不測第444章 臨陣封將第327章 真遇襲了第47章 肅反運動第360章 天威難測第168章 被逆推了第626章 山雨欲來第684章 益州劇變第304章 賣刀漢子第504章 初戰告負第510章 繞道豫徐第488章 高層劇變第375章 禍起蕭牆第640章 儘儘人事第146章 鄂候夫人第696章 同牀異夢第684章 益州劇變第318章 圍魏救趙第717章 雞飛狗跳第630章 跌宕起伏第495章 不做不休第348章 迷霧籠罩第231章 暗度陳倉第314章 囤積糧食第270章 一路向西第747章 新年團拜第469章 驚心動魄第151章 橫生變故第318章 圍魏救趙第560章 煮酒論雄第706章 初會劉焉第726章 第一名醫第265章 怎麼稱呼第193章 有女投奔第443章 蝴蝶效應第571章 想改嫁麼第84章 百里奔襲第762章 亂象先生第250章 風雲變幻第310章 荒山追擊第590章 誰睡誰了第488章 高層劇變第624章 賜名明月第549章 奉旨敲詐第670章 各奔前程第222章 兄弟同心第217章 三大調整第573章 跳進黃河第264章 借顆人頭第614章 刀法探秘第155章 初入帝都第728章 斗食之吏第482章 未雨綢繆第405章 獨臂太守第61章 郡管官兒第176章 棋中高手第361章 轉戰千里第421章 羣賊紛至第152章 半老徐娘第759章 恨屋及烏第727章 惆悵而去第470章 朋比爲奸第706章 初會劉焉第550章 弟離屬散第151章 橫生變故第620章 虎落平原第725章 動了胎氣第208章 殺豬刀法第562章 惟你我也第223章 進駐七州第467章 株連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