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爲子孫計

“敢問聖上,若此戰得勝,您打算如何安排突厥?”

啥意思,有點兒沒聽懂。不止李世民這個反應,大臣們聞得此言都疑惑地看向王珏。見王珏並未再出言,怕李世民回答錯丟臉,程咬金瞄了一眼激動記載的起居郎,他站出來說道:“打完仗之後扶持一個新可汗上去,只要那人心向大唐,他們自然就安分了。”

對對對,就是這麼個道理!大臣們先是讚揚地看了一眼程咬金,而後將視線再次移向王珏,齊齊等待她的下文。見王珏挑眉,脣邊勾起一抹嗤笑,便知她的想法果然與大家不同。李世民忍不住又看了一眼程咬金,真是朕的忠臣啊。

“打敗一個頡利,再培養出另一個,然後再去打敗嗎?”

大臣們聞言不樂意了,他們也知道很有可能是這樣的結果,但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突厥人口不在少數,各部落間的關係也複雜,並且大小部落一堆。若不找個他們自己人推上臺,難道要大唐去治理?就算這麼做了,人家願不願意,服不服管教也是一說,畢竟大唐的武力還是不夠對付所有突厥人的。

尉遲大黑熊撇嘴道:“薛延陀、回紇、拔也古諸部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爲真珠可汗,他已接受聖上冊封,又有□□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頡利排擠暗中與咱們聯絡,表示願意歸附大唐。我看夷男這人有情有義,若他當可汗怎麼也能保二十年太平。”

其餘人聽得他的言論皆頷首,大家當官這麼久都有幾分相人本事,推夷男爲可汗已經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了。並且,咱們已經給人家冊封,突利那也有暗信往來,現在改變主意似乎有背信棄義的嫌疑。再說,還不知王珏使得什麼餿主意呢。

王珏可沒想將突厥一次打盡,除非是急功近利瘋了。然而,若在這個重要轉折點上動點手腳,也保不齊做到再不打仗便能在十年內逐漸吞食突厥。

“自漢末開始,百姓們便沒過幾天太平日子。逐年戰爭,致使人口大量減少。總說鬧天災缺糧,南方乃多產之地,爲何不到那去種植糧食?全因那裡荒蕪兼之氣候不適應罷了。如今雖天災濺過,然而亦有百姓食不果腹。若突厥之戰得勝,何不將頡利所部的普通百姓移到南部歸爲唐民?”

嘶——,這個想法還真有點兒意思。然而,突厥人性子向來野,恐怕將他們弄進關內不服管教啊。再有,他們多用突厥文並且抱團,萬一再在大唐境內弄出個國中之國其後果簡直無可想象。

很多大臣們想到此種危險的可能,又有人生出其它想法,隨着王珏話落,殿內開始響起討論的嗡嗡聲。坐在首位的李世民眉頭緊鎖,面容掙扎着也在權衡利弊。作爲一個統治者,一個能幹掉兄弟架空老子的陰謀家,他思索後可以想出王珏爲何如此提議。只是,誘惑大的同時,也伴隨着很大的危險。

王珏知道這種時候不好連續進言,待殿內的討論聲漸弱後,她剛想再出言解釋便被雙手握拳的李承乾搶了先。依王珏的考慮,若她的計劃成功必然會名聲上升並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然而李承乾身份特殊,她並不想讓弟子冒這麼大風險來積累政績。

可惜作爲弟子的李承乾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自拜得王珏爲師,拜師那日的情景便深深烙印在腦中。關於老師所說如何對待並同化異族的話,他從未忘記並且時常想起,一直等待着機會的來臨。

原本以爲恐怕要到自己繼位時才能施行,沒想到老師自接到黃師弟的來信後便生出這樣的想法。他激動的同時也有擔憂,此事在運作中必然會出現問題,光突厥人的性子來說也得鬧幾次事兒。想到每次出事時可能帶來的輿論壓力以及敵人的背後捅刀,他就不由得爲老師擔心。

自家老師寒門出身,可以說她的根基就是累積起來的名望與他們這些弟子和盟友。若名望有損的情況下便要盟友來分擔壓力,然而作爲大唐的太子作爲老師的首徒,老師爲了民族和大唐的未來冒如此風險怎能默不作聲,因此他深思熟慮後選擇在事情開始時就站出來分擔。

“歷朝都在承受邊關騷擾,這些外族非常可恨。當我們強時他們會稱臣,搖尾作態地討好處。當我們弱時便伸出爪牙,進關後殘虐燒殺。

就說有漢一朝,高祖繼位時呂后需寫信討好匈奴人,至文武之治後武帝屢次對匈奴出戰。然而,他們就像野草一樣生命力頑強。只要不斬盡殺絕,他們休養生息後便會再次出手。

漢末戰亂致使人口急速減少,那時外族便已開始借關內大亂頻繁騷擾。到魏時政局不穩,給他們逮到機會便是五胡亂華。我們對他們足夠仁慈,然而他們進關後以漢人爲屠戮對象實施種族滅絕,以漢人爲牲畜喜食‘兩腳羊’。

今日我們強,便可維持一二十年的太平,若他日子孫不成器呢?我們的後代要再次成爲別人的口中餐嗎?”李承乾緊握雙拳,紅着眼眶死死地看着首位上的李世民。

大殿內無人再說話,細聽下除了李承乾將拳頭握得咯咯響,還有衆多握拳聲與喘息聲。王珏悄悄擦了擦眼淚,猶記得李承乾初拜師時的稚嫩,如今那擋在她面前的少年郎已經長大了。

沒人說李承乾危言聳聽,若他只是做出一種假設,保不準有老學究跳出來說他將人性設想的太惡。然而,五胡亂華是歷史上真實出現過的事情,且時間離如今並不遠,甚至有人家就在那時慘死過親人,他們聽得此言怎能不動容。

似李世民這種幹掉兄弟軟禁親爹的人,聽到別人會用殘忍手段來害他,並且還是有例可尋的殘忍手段,人性中的兇殘一面立刻被引導出來。大部分官員與他想法相同,從來都是老子去害人,哪有被人加害的道理!

通常,也只有魏徵敢打破這樣的平靜了。他算是比較冷靜的人,故此又將思路調回王珏說完話後的疑惑模式,“外族手段殘忍,若以收爲己民的方式來削弱他們,要如何保證外族百姓心歸大唐呢?”

等得就是這樣的問題,王珏非但沒嫌魏徵反駁自己,反而給了他一個友好的笑容。

“外族百姓多受部落首領與高層壓迫,再有邊關氣候的惡劣和近年天災,他們的生活與大唐百姓相比乃是天地之別。若給他們土地與大唐戶籍,準其享有跟大唐百姓一樣的待遇,他們的孩子日後亦可參加科考或從軍,想來少有人會不願意。

雖旱災已過,大唐境內亦有食不果腹者。將這些人與外族百姓混合雜居,教與外族漢語的同時再讓那些百姓與他們通婚。每個村落設立嚴厲的監察制度,有想挑事者斬立決。如此這般,幾代後他們哪還會記得自己是突厥人?

只是,若如此做,少不得要做好經常鎮壓的準備。頡利的百姓可以成爲我們的戰利品,至於那些其它部落,這次不宜有大動作。對付他們我亦有妙招,咱們可以在草原上設立都護府駐兵,先將他們的行動置於眼下。

突厥人之所以兇悍,全因邊關惡劣的生存環境與他們主要的生活方式。若將那些牧馬放羊的人變成手工作坊的小工,想來不用兩三代他們就會變得與關內人無異。我有方法可以使草原上特產的物品高價賣到海外,到時他們做工來跟大唐換鹽糖等物資,也少了長久的資源之爭。

等出海的船隻回來,看過他們帶回的東西與對海外的描述後,便能知道我所言非虛。如此,既穩住突厥,一步步弱化他們,又能以廉價的本錢購入他們的東西到海外換金子,豈不是一個有效的循環之法?”

隨着王珏話音落,大殿內再一次安靜下來,大家都在分析她話內的可信性。主要在於她要怎麼變廢爲寶,海外是否真的對她所制物品有需求,能否像她說的做到用廢換寶。

若真能做到如此,那偶爾發生的小範圍暴動又算得了什麼,這完全是不用武力而是以計謀瓦解敵人的有效辦法。再聯想到王珏從歸唐後的一系列神奇表現,與她平日從不無的放矢的爲人處事方法,少有人對她說的變廢爲寶再存有疑慮。

想明白後,大家看着王珏的眼神與表情也各不相同。程咬金咧嘴直搓手,這傢伙把王縣伯給厲害的,幾句話間就是一個滅族計謀呀。李孝恭和房玄齡也開心,兒子交給王縣伯這樣的人,就算不成人精也能做到無人敢惹了,就衝着有如此老師和大師兄擋在前面,對他們下手都得仔細思量。

大家皆有意動,尤其是聽到換黃金後,那些保守派都保守不住了。只有李世民依然眉頭緊鎖,他心裡想的是一個王珏沒提到的問題。咳,都怪老天太看重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嘛,所以總有一些造反的想苦他筋骨。

若在平日也就算了,如果趕上戰時又有境內的不安定因素在,那時造反對朝廷來說還是會行成很大威脅的。他也不是有被害妄想症,就王老大一家的死而收上來的手中留書,使得他對某個人充滿濃濃的懷疑。

結果派人探查之下,發現那人果真有異動。若不是王老大家的事情,真的很難發現此人有什麼不同尋常。李世民接到探子的回報後那幾日簡直是寢食難安,他控制不住自己去思考一個問題,似這樣隱藏起來的狼子還有多少?那些平日以他爲主的人,看似謙恭忠誠又有多少是暗藏禍心的?

王珏自然不知道李世民的內心活動,她瞧着上首那位聽到解釋後依然不動,也是非常詫異茫然。按她腦中的幻想,李總現在應該想象出他稱霸大陸的情景纔對,怎麼會如此呢?

大臣們也急啊,首先如果能滅掉突厥,那得是多大功績呀。再有那海外黃金的事情,他們都跟墨家下了訂單準備下次出海呢,變廢爲寶什麼的不要太有吸引力。然而,就算他們再贊同王珏的說法,也得聖上點頭不是?

不知道老大又犯了什麼精神病,咱們先來探探底。最近被程咬金他們坑慘的崔智賢,瞧着那些在朝的世家子都把眼神往自己這邊飄,他只能硬着頭皮往前站。沒辦法,享受了大唐第一世家的地位,必然要在某些類似於這樣的時刻做出表率來。

“聖上,微臣覺得王縣伯的想法很好。只是微臣見識淺薄,許是還有沒顧慮周全的地方,您可否指點一二?”這話說得崔智賢膽戰心驚,實在是沒有臣下逼迫聖上說話的道理。

大臣們都隱晦地讚賞着崔智賢,只有百家派與墨家派的人怒視他。去你孃的見識淺薄,我們研究出來的東西管你什麼事兒呀,用得着你小子貶低賣好?你等着,這事兒沒完!

崔智賢滿臉崇拜地看着李世民,好似一個求學者等待老師的答案一樣。那虔誠的眼神看得大家想吐,其實他自己心裡也不好受,但是演戲演全套啊。他剛纔用餘光看到某些人憤怒的表情,這個時候必然要抱緊老大的大腿。

李世民心裡苦啊,這幫人太不是東西了,人家不願意說話偏讓人說。你讓他說啥,他能說總有刁民想害朕嗎?!王珏也是的,大家關係那麼好,怎麼就不考慮考慮關於他的外在因素呢!

得,王珏確實沒考慮到,但他這便秘一樣的作態,倒是讓一些近臣在這會兒時間裡琢磨出答案了。長孫無忌與李績是打死都不動彈,開玩笑呢,閨女親事還沒辦。房玄齡那樣的也乾瞪眼,自家兒子也是百家派的,咱不上。

大家相互對視下,最後杜如晦硬着頭皮站出來了,反正咱得罪王縣伯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怕再攢點仇恨值。他舔了舔嘴脣露出一個牽強的笑容,“王縣伯的方法雖然很好,但是咱們大唐初建還有些反骨者好造反,恐怕不適合將外族放在關內呀。”

我去,原來是因爲這個!好些沒想明白李世民爲何一直不說話的人,聽到杜如晦的說辭全都恍悟了。便是沒有忍不住發笑的都趕緊低下頭,就怕這個時候看上面那位,讓他的小心眼對咱產生啥不好的想法。

不提的話咱還真沒仔細思索這個事情,這自聖上繼位以來可真是不少人造反,先前柴紹不是剛平了個樑師都回來嘛。這人跟人也是真沒法兒比,歷朝歷代都沒出現過這麼招人恨的帝王,聖上真是非常人啊。

王珏也有點懵,狼狽三人組皆是張大嘴巴對視,他們確實是沒考慮到此點。也不是說沒考慮造反者,只是似聖上在位期間的這種頻繁造反情況還真沒考慮到。人都容易受外界影響,若大唐境內頻繁出現反賊,也保不齊那些外族百姓會動了心思。

有一物,王珏並不希望它提前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爲了這次戰爭她也只是秘密製造了一點兒,並且想着事後無論誰問都不給出配方。然而在眼前的情況下,瞧着李世民那豁出臉面的表情,明顯的若沒有良好的應對頻繁造反策略,他就會放棄王珏提出的計劃。

也能理解李總的想法,無論是對內的善民政策也好,對外的擴張計劃也罷,都要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保證他的地位穩不動搖,保證李家的江山不受到威脅才行。

權衡利弊下,王珏呼出一口濁氣,嚴肅着臉再次上前說道:“微臣有一物,若用於戰場殺傷力極大,只是此物實在有傷天和,再者被敵人知道配方也是極大的隱患。”

臥槽,王縣伯到底有多少好東西呀!聽到大殺傷力武器幾個字,好些武將的眼睛開始冒賊光。有這樣的東西在,首先能少死不少士兵,其次若此武器真的有那麼厲害,開疆擴土啥滴那都不是夢!文官也高興,你們武將要功績就拿去,地方打下來之後得要我們治理吧?

文武大臣都樂了,李世民更是不知在幻想什麼,臉上呈現出複雜的賤笑表情。如果要形容現在殿中的情景,給他們配上那首《我的未來不是夢》就最貼切了。

“王縣伯怎麼不早說呢,朕覺得你的提議非常好!若有如此安排,咱們調兵遣將便要細細準備了。”李世民厚着臉皮自己一頓嘿嘿,完全不在意那些大臣可能在心中怎麼詆譭自己。

知道黃文在頡利身邊的人雖不多也還是有幾個,李績上前驕傲地說道:“關於如何勸說頡利所部百姓的事情並不太難,只要此戰能獲勝一切都好說。”

李世民心裡又不是滋味了,瞧人家這老丈人做的,女婿還沒立功呢就趕緊出來提醒。李總親緣薄,最羨慕也最看不得人家秀這個。心裡不舒服的時候往下面一掃,瞧着他大舅哥正看着未來女婿欣慰着笑呢,臥槽簡直太心塞。

無忌已經不是他一個人的無忌了,眼下正事要緊,待回去後再獨自感傷吧。

既然已有計劃,剩下的就是調兵遣將了。文臣們都等着戰後爭位置,現在主要是武將們來爭奪機會。剛纔還同心勸說、同仇敵愾、同進同退的人瞬間警惕地看着對方,這樣的變臉演繹讓好些人沒忍住笑場。

程咬金覺得吧,他從今早出門就開始演,並且期待這個機會已久,如果不帶他一份絕對說不過去。李靖就那麼氣場大開地站着,咱是大唐軍神,這麼重要的戰役不讓老夫上,那絕對是沒眼光。李績也有一些期待,想想女婿在外臥底,老丈人親自給接回,這絕對能成個千古佳話。

秦瓊開始上演苦肉計,他眼中蓄淚地看向李世民,自他傷好後可沒出過徵。一個無法爲追隨者出征的武將又有什麼用,聖上絕對能明白他的心!

尉遲敬德急得呀,比資歷與本事拼不過李靖,比理由沒有李績和秦瓊充分,若玩不要臉的那一套還有個比他更不要臉的程咬金擋着。這可如何是好呢,爲難之際人家靈光一閃,“我年歲小,若哪個哥哥出征了,我給打個下手。”

喲,大黑熊居然開竅了。他這麼一說算是往後退一步,如此一個副將的位置算是板上釘釘。

剛纔還一臉嘿嘿相的李世民又發愁了,他不要臉地感慨着,人家想派人出去苦於無將可用,他卻愁着手下能人太多不知該用誰。瞧着心腹們眼巴巴地看着他,那一個個渴望的小眼神,不讓誰去他都不忍心呀。

不敢再看他們的表情,李世民移了一下視線,結果移到侯君集身上去了。我去,差點沒吐出來,這滿臉深情是看誰呢。若不是還有點理智在,李總險些脫口而出派他去,趕緊哪涼快哪待着、有多遠滾多遠。

見李世民艱難移開視線,侯君集失望的垂下頭,怎麼往常慣用的方法不好使了呢……。

王珏也是對這些人無語了,這樣下去估計今天都不能決定出人選。孟襄也是這麼想,他站出來說道:“我與王縣伯時常暢聊,對大唐有諸多設想,就想着哪日能面見聖上說出來。聖上與諸位的野心,突厥只是一個開始吧?”

確實是這樣,有王珏在武德九年之言,李世民和官員們經常暗搓搓地研究周邊小國情況。因孟襄提醒,李世民也回過味來,“朕指派適合這次戰爭的人去,沒去成的也別灰心,下次再派你們去。”

得了,有這句承諾在,也不怕沒機會上戰場撈功績,只是大家依然寄希望於此次。

作者有話要說:

第271章 龜殼龜殼高人守則耐旱作物第136章 哭吧精第280章 小悲催加油第299章 阿綠歸來第152章 房遺愛顯才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第38章第312章第96章第307章 侯哥也宮鬥第92章第222章 無名章節第241章 探底行動第226章 阿綠在哪(一)池邊對答第243章 我滴天吶第293章 還差一個?第75章 11.28第235章 出使倭國(五)第249章 無名|章節第126章 所圖爲何第288章 超級大章上門請醫第202章 號外號外第202章 號外號外第84章 12.06第103章第178章 定襄定襄風起雲涌第271章 龜殼龜殼第43章第83章 12.06第77章 12.01第92章第303章 都是狠角色第164章 就這麼定了上門請醫第95章第79章 12.01第142章 老頑童第56章 53.01第118章 親自上陣第286章 更靠譜文武混戰第107章第164章 就這麼定了宴客場景第239章 水落石出(一)第237章 不太對勁第265章 餓漢子飢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第160章開國縣子第103章第98章 98.96.01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244章 三面間諜太子拜師第168章 你去從文吧第222章 無名章節第235章 出使倭國(五)第40章第55章 53.01第177章 臥底發力第280章 小悲催加油第294章 喲,認識呀?第214章 身世猜測第304章 就這麼定了第227章 阿綠在哪(二)第39章第197章 魔幻蹴鞠(二)第68章 67.01第279章 半路殺出個婦人第63章 62.01道明志向第220章 得講究技巧第115章 黃文訪李績第249章 無名|章節第57章 56.53.01第132章 黃文近況(一)第162章 妥善安排第172章 突襲行動(一)三顧南山第73章 11.28第158章 我們等你來第238章 浮出水面死皮賴臉第180章 縱橫家第229章 中藥配方第284章 鳩佔鵲巢第270章 阿綠在哪(七)第260章 來頭不小學術之爭(二)第45章第45章第152章 房遺愛顯才第109章 01.02第162章 妥善安排
第271章 龜殼龜殼高人守則耐旱作物第136章 哭吧精第280章 小悲催加油第299章 阿綠歸來第152章 房遺愛顯才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第38章第312章第96章第307章 侯哥也宮鬥第92章第222章 無名章節第241章 探底行動第226章 阿綠在哪(一)池邊對答第243章 我滴天吶第293章 還差一個?第75章 11.28第235章 出使倭國(五)第249章 無名|章節第126章 所圖爲何第288章 超級大章上門請醫第202章 號外號外第202章 號外號外第84章 12.06第103章第178章 定襄定襄風起雲涌第271章 龜殼龜殼第43章第83章 12.06第77章 12.01第92章第303章 都是狠角色第164章 就這麼定了上門請醫第95章第79章 12.01第142章 老頑童第56章 53.01第118章 親自上陣第286章 更靠譜文武混戰第107章第164章 就這麼定了宴客場景第239章 水落石出(一)第237章 不太對勁第265章 餓漢子飢第148章 黃文近況(三)第160章開國縣子第103章第98章 98.96.01第120章 裝模作樣第244章 三面間諜太子拜師第168章 你去從文吧第222章 無名章節第235章 出使倭國(五)第40章第55章 53.01第177章 臥底發力第280章 小悲催加油第294章 喲,認識呀?第214章 身世猜測第304章 就這麼定了第227章 阿綠在哪(二)第39章第197章 魔幻蹴鞠(二)第68章 67.01第279章 半路殺出個婦人第63章 62.01道明志向第220章 得講究技巧第115章 黃文訪李績第249章 無名|章節第57章 56.53.01第132章 黃文近況(一)第162章 妥善安排第172章 突襲行動(一)三顧南山第73章 11.28第158章 我們等你來第238章 浮出水面死皮賴臉第180章 縱橫家第229章 中藥配方第284章 鳩佔鵲巢第270章 阿綠在哪(七)第260章 來頭不小學術之爭(二)第45章第45章第152章 房遺愛顯才第109章 01.02第162章 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