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一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bookmark

高大的府門,寬廣的院牆。

府門門楣上,高懸一塊匾額,上書三個大字“侍中第”。

大門兩側陳列着門戟、上馬石。兩輛馬車停在大門前的空地上。

溫大雅和封道言分別下了馬車。

封道言看着溫大雅。

溫大雅撣了撣袍袖,氣度沉凝地看着封道言。

封道言上前躬身施禮道:“見過溫尚書。”

溫大雅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得到消息了?”

封道言點了點頭,興奮的道:“剛剛得到消息,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率領三萬精銳,前往靈州平叛。”

說到這裡他擡起頭,一臉希冀地望着溫大雅道:“溫尚書怎麼說?”

溫大雅卻沒有回答他的問話,抖了抖袍袖子:“進去吧,莫讓老侍中久候!

說着,他邁步上了臺階。

封道言的臉陰了一下,也甩了一下袍袖,跟着溫大雅進了府門。

……

宇文士及坐在書案前,壽眉低垂。

溫大雅和封道言侍立在兩側。

封道言一臉的不能置信,質問道:“老侍中,難道陛下此時調尉遲敬德出京,不是好事?”

溫大雅瞥了他一眼,淡淡答道:“我大唐戰將如雲,名將如雨,區區鐵勒叛賊,何須堂堂左衛大將軍出馬?”

封道言重重質問道:“你是說陛下早已有準備……那你如何不勸鄭公稍安勿躁?”

他頓了頓,接着道:“若是陛下早有準備,我們區區不足十萬私兵,若是能成事,那才叫怪事。”

溫大雅眼皮耷拉着,平靜地問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難道我等都要束手待斃?”

封道言當即道:“一着不慎,滿盤皆輸,我們關東同道,恐怕難以善全!”

溫大雅不動聲色地說道:“現在只是懷疑,成大事者,需不拘小節……”

封道言攤開手道:“滎陽鄭氏,如今正是後族,貴不可言。若是鄭公包藏禍心,引誘我們上當,天子正愁找不到機會削弱我等世族,如此機緣,豈能放過?”

宇文士及緩緩開腔道:“天子還沒糊塗!”

封道言一愣。

溫大雅低了低頭道:“老侍中說的是。”

見封道言依然不解,他解釋道:“鐵勒叛亂,所有經手人已經滅口,不可能找到證據。”

封道言怔住,訕笑道:“無罪而誅,如何堵天下悠悠衆口?”

溫大雅微微一笑道:“在陛下看來,這完全可能。自當年太原王氏與朝廷隔閡,太原王氏隨即輔佐劉武周,瞬間糜爛整個河東,後來河北世族相助劉十善,三個月糜爛整個河北三十九州,這是我們世族門閥慣用的伎倆,陛下不需要證據,猜測也能猜測出來!”

世族門閥與朝廷的關係,就是董事長與股東的關係,他們有合作也有爭鬥。

這次事情,按照慣性思維,也可以猜測到真正的原因。畢竟,朝廷已經盡力削弱鐵勒部,現在鐵勒十一部叛亂,所用的甲冑之精,兵刃之良,舉世罕見,鐵勒人根本就不應獲得這些資源。

封道言深吸了一口氣道:“所以陛下就調尉遲恭去靈州,來查辦此案。所以陛下還是想要虛弱我們世族!”

他的語氣中飽含憤憤不平之意。

宇文士及深深吐出一口氣道:“關鍵其實不在此處。”

溫大雅和封道言一愣。

宇文士及站起身,二人上前扶住他的臂膀。

宇文士及緩緩走到書房外間,輕輕捻着鬍鬚,道:“關鍵在於,太上皇的意思如何!”

溫大雅和封道言臉上同時變色。

封道言失聲問道:“難道太上皇不願意?”

宇文士及嘆了口氣道:“你們是不瞭解咱們這位太上皇,也不想想,若是事情泄露,太上皇與陛下之間還有緩和的餘地嗎?”

封道言滿臉驚異之色。

溫大雅凝眉沉思,眼中神光閃爍不定。

宇文士及嘆息一聲道:“真若如此,如若事敗,太上皇必然意暴斃,陛下不是新登基的幼主,他已經做了多年的天子了,大小相制、異論相攪,這是祖制。國家命脈重地,由一黨獨踞。那樣的情形,是陛下願意看到的嗎?天下事,總是有得有失,欲得,就要捨去。”

溫大雅不是封道言,他比封道言更瞭解李淵,李淵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沒有看到政變成功,他絕對不會站出來。一旦成功,李淵一定會給他們作背書。

……

“影子”其實並不是指替身,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世族門閥放在暗中的棋子。

自永嘉喪亂,中原大亂,華夏衣冠南遷。天下世族門閥就分成了南遷支和留北支。

當時留在北方非常危險,生命朝不保夕,所在各個家族不約而同將庶或偏支作爲留北支,留下打理北方的宅院和田地,而南遷支則是嫡系嫡支。

魏晉南北朝動亂三百年,說是諸胡侵略中原,其實不如說是留北支與南遷支的鬥爭。這可是真正的同室操戈,自相殘殺。

如果不是高詡輔佐慕容皝,鮮卑慕容部只能在遼東放羊,如果沒有青城範氏範長生與範賁支持氐族李特、李雄,他們只是一支流寇。如果沒有張賓、荀綽、裴憲輔佐石勒,羯族依舊是馬奴。

當然,眼下的情況下與當初不同。現在天下一統,隱匿的暗處的留北支子弟,名面上與沒有什麼關係,他們卻是世族門閥最核心的力量之一。

就像侯莫陳氏,雖然人丁凋零,依舊分爲明宗和暗宗,侯莫陳虔會是明宗,而侯莫陳旭只是影子。

張道宗從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份,也知道自己爲什麼會把好好的王氏改爲張姓,他隱名換姓的進了左屯衛,如今成爲了左屯衛翊一府中郎將。

在太原王氏的人看來,什麼世代相傳的承所制度,簡直就是跟笑話一樣。作爲太原王氏子弟,作爲任城郡公的孫子,想當官其實太容易了,就算成爲一州總管還不是輕鬆簡單加愉快?

但是他卻像普通士兵一樣,從大業十三年開始進入左統軍,成爲李淵麾下一名普通小兵。

十一年後,他歷經百戰餘生,終於升到了左屯衛翊一府中郎將,雖然這個官職不大,只有正五品上,然而能從一個小兵,升爲正五品寧遠將軍,事實上已經到了庶民最高的高度。

畢竟,不是誰都可以成爲陳應。

更不可能成爲驃騎大將軍。

張道宗的能力毋庸置疑,他既沒有接受太原王氏的任何幫助,全靠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地位。從九歲開始改名換姓,他已經二十七年沒有接到了太原王氏任何命令。

直到今天,張道宗才接到了家主派心腹傳來的口信。

張道宗知道家主爲什麼連一張紙條都沒有用,而是命人傳來口信——這事兒的危險程度太高了,高到九族都危險。

帶兵攻打成安宮,迎接李淵復位。

此事幹系太大,一旦成功,太原王氏自然可以獲得李淵的友誼,還有巨大的利益。當然,一旦失敗,死的只是張道宗一人,而且絕對不能與太原王氏扯上任何關係。

但是張道宗的心中連半點兒的掙扎都沒有,就已經做出了選擇。在皇帝和家族之間,或者說在國家和家族之間,張道宗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家。

家國天下,有家纔有國。

打發走了家主派來的心腹,到了剛剛入夜時分,張道宗就命人召集起了整個左屯衛翊一府的一千五百餘名士卒。

一根根火把還有火盆,將整個校場照的通明,仿若白晝。

一身戎裝的張道宗直接騎着馬就登上了點將臺,掃視了臺下的士卒們一眼後,揮了揮手吩咐道:“端上來!”

一個黝黑髮亮的箱子,被親衛抱着走上來。

張道宗一揮手,咔嚓一聲箱子打開,露出一疊疊錢鈔。全部都是十貫一張的錢鈔。

時至今日,陳應的大唐通利錢莊發行的錢鈔,已經獲得了百姓的認可,特別是發放俸祿以來,他們拿到的都是這種錢鈔。

咕咚一聲,點將臺前的士卒們喉結來回滾動之間,就吞下了一口口水。

他們的俸祿一年才七貫二百錢,而每個人卻放了足足二百貫錢鈔,是他們將近三十年的俸祿。瞬間面對,自己將近三十年的年薪,沒有人不會心動,

張道宗很滿意士卒們的反應,咳了咳嗓子道:“爾等都看見了?這是什麼?錢鈔,每人兩貫”

下面的士卒們都很好奇,往常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張中郎爲什麼會這麼大方的給每個人準備兩百貫。要知道一千五百將士,這就是三十萬貫。

別說相對普通士兵,就算是豪門大戶,三十萬貫也是一筆鉅款。

張道宗望着士卒們臉上怪異的神色,朗聲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如今需要我們盡忠的時候到了,本將軍上體天心,奉天子詔,誅賊。爾等隨本將軍打開城門,迎友軍進城,誅賊之後,各人賞錢三百貫!”

其實,張道宗的話錯漏百出,不過他們這些士兵已經被五百貫給迷住了心竅。

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五四章想做點壞事怎麼這麼難?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二六七章男子漢流血不流淚(二更)第二六一章李世民被貶爲庶民第一四一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一百零二章組建背嵬軍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第八十二章典妻秘聞(一更)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二八章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四十一章生米煮成熟飯第五十六章驚人的發現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二四四章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八十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十七章敲山震虎殺雞儆猴(三更)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七十五章陌刀之下壯士斷腕(一更)第二二零章新概念戰爭(二)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八十二章皆爲大漢之臣妾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分類強推感言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十六章百國會盟馬踏長安第一三一章縱有百萬何懼之有第八十三章侯爵儀仗(二更)第九十九章一箭雙鵰除隱患(一更)第二四四章天雷滾滾狼突豕奔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二十章給我拿下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四十四章始畢可汗之死(三更求訂閱)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一百零二章組建背嵬軍第九十四章你沒有機會了第二零八章陳應面前無堅城(月票五百加更)第二七八章秦王殿下許久不見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一一一章唯有鐵和血才能讓吐蕃粘合起來第九十五章大計劃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九十章族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五十七章安西大護府郭孝恪(二更)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四十九章天問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四章得妻如此夫婦何求?(二更)第一四三章不經意間觸摸到的真相第二十一章夏蟲不可語冰(二更)第一八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八十四章還有誰第一七一章奉旨抄家請配合一下
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二五四章想做點壞事怎麼這麼難?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二六七章男子漢流血不流淚(二更)第二六一章李世民被貶爲庶民第一四一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五十一章收還是不收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一九七章安西軍進擊第一百零二章組建背嵬軍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第八十二章典妻秘聞(一更)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二八章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四十一章生米煮成熟飯第五十六章驚人的發現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二四四章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一七五章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一五八章阿史那思摩大意失荊州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十四章文明星火燎原(一)(二更)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八十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十七章敲山震虎殺雞儆猴(三更)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七十五章陌刀之下壯士斷腕(一更)第二二零章新概念戰爭(二)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八十二章皆爲大漢之臣妾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分類強推感言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十六章百國會盟馬踏長安第一三一章縱有百萬何懼之有第八十三章侯爵儀仗(二更)第九十九章一箭雙鵰除隱患(一更)第二四四章天雷滾滾狼突豕奔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六十三章請君入甕第二十章給我拿下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四十四章始畢可汗之死(三更求訂閱)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一百零二章組建背嵬軍第九十四章你沒有機會了第二零八章陳應面前無堅城(月票五百加更)第二七八章秦王殿下許久不見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一一一章唯有鐵和血才能讓吐蕃粘合起來第九十五章大計劃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六八章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一更)第九十章族不爲己天誅地滅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五十七章安西大護府郭孝恪(二更)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四十九章天問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四章得妻如此夫婦何求?(二更)第一四三章不經意間觸摸到的真相第二十一章夏蟲不可語冰(二更)第一八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三十章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二更)第八十四章還有誰第一七一章奉旨抄家請配合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