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正式的就職

bookmark

爲什麼要用阿道夫的稿子,李煜當然要營造出個人崇拜的氛圍。唯有他得到了最大的聲望,才能夠以此獲得更多的聲望點,進而購買更多的東西。

此刻,在系統之中清楚的顯示,有987人已經成爲了他的崇拜者,每2天可以爲他賺取1點聲望值。其中12個是其他村子的村民,他們回到他們的村子之後,必然也會把李煜的演講和理想帶回去。

“村長,你就算是要造反,我們也跟着你!”年輕人已經徹底沸騰了起來,或者說他們比那些中年人更明白尊嚴的可貴,尤其是在這種年輕氣盛的年紀。

中年人則有點猶豫,畢竟他們更加成熟,知道造反的後果。很顯然,到時候祖橫的悲劇,也會再次發生在他們身上。只是李煜還沒有發話,他們只能這樣看着檯面上的那人。

“造反?各位認爲出路只有那麼一條了嗎?”李煜笑了笑,“吳越地區地廣人稀,漫長的山林地區都沒有官府涉及,這裡完全是權力的真空,但同樣也是我們的希望所在!”

說着,他指了指身後,那裡是山林的更深處。他也沒有說謊,如今大漢雖然在江南的平原地區都有設置縣城,但還有大量的山林,幾乎可以說從豫章南部到會稽西部大片區域內居然完全沒有任何的縣城存在。

換算到現代,從撫州到贛州兩地以東,撫州到福州以南這片區域,一個縣城都沒有!甚至以北也有大片的山區裡面根本沒有縣城的存在,除了少數山民和生番,幾乎就是原始的生態情況。

反過來呢?這裡根本就是無政府的狀態,在這裡發生任何事情,官府也沒辦法知道。就算知道也沒辦法派兵過來,非戰鬥減員就是個噩夢!

對於山民來說卻無所謂,那麼多年在山林生活,些許瘴氣或者蛇毒什麼的他們都懂治理。沒有進入深山,主要是由於物資不足,要下山兌換不容易而已。

“村長此話怎講?”李煜說完自然有人提出了疑問。

“自治!既然大漢朝廷管不着我們,那麼我們就在這龐大的山脈裡面,建立一個越人自治區!名義上屬於大漢,法律和官員都由我們吳越之人來制定!”李煜第一次把自治區這個概念提了出來。

在華夏漫長的封建時代裡面,南方就有不少的部落保持着很大的自治性。就算是在現代,也有不少的自治區、自治縣和自治村存在。

“朝廷會承認嗎?”村民們頓時商量了起來。

“現在的問題不是朝廷願不願意承認,而是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也是我們應該努力和爲止奮鬥的方向!”李煜朗聲高呼道。

“村長英明!”不管李煜說得是否正確,但他的確是給大家指明瞭一條道路。自治,建立由吳越之人管理的城市,由吳越之人擔任官吏的城市,這纔是他們真正的出路!

“夢想從現在開始起航,我們的第一座城市就在這裡建立!即日起,我們這座村子將全面升級,這裡將是屬於我們吳越之人的第一座城池,希望之城!”李煜再次高呼道。

在大漢,私自建立城池是違法的行爲,甚至可以當成造反。但是在深山老林這種三不管的地區建立城池到底算不算違法這點,只怕就算是劉宏都要頭痛吧?更別說,這個城池名義上還歸大漢統御,平白無故多了一座城池,甚至還能收攏山民的心,這筆買賣划算啊!

“山下的人們看不起我們,爲什麼?”李煜繼續發話,“他們認爲我們沒有教養,認爲我們是目不識丁的野蠻人!那些世家更是壟斷了九成以上的知識,爲了奪取我們的土地,更是不斷的抹黑我們!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讓他們看看,到底是誰纔是真正的野蠻人!從今天開始,本村長將正式開設夜班,所有族人只要是想要認字,想要學習的,都可以來上學!沒有誰是天生的野蠻人,也沒有誰永遠都只能當白丁!知識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修養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來獲得!我們吳越之人,也不必那些中原之人差!還是說,你們自己都放棄了自己?”

“絕不放棄!”這個時候祖郎振臂高呼起來,這裡李煜取了個巧,讓祖郎在這個時候幫忙做了一回‘托兒’。

但事實上,這些百姓也的確需要一些挑動和帶領。有了祖郎這個‘前’少村長在那裡帶頭,不管是真心不想繼續被人看不起,還是礙於祖橫時代的情分的人,都紛紛高呼起來。

本來也不需要什麼帶動,對知識的渴望,現代條件好姑且不說,封建時代那是所有百姓靈魂深處最大的渴望。只是世家壟斷了知識的來源,再加上文化載具昂貴,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去教書,以至於普通百姓甚至一輩子都沒辦法接觸到書本。

如今,李煜給了他們讀書認字的機會,若是錯過了,那他們纔是真的無可救藥了。對於李煜來說,他可是很清楚的,天地君親師,這是一個尊師重道的時代,有了師徒這層關係,他們已經徹底被自己拉上了戰船,卻尤未自知!

“好了,說了那麼多的虛的也不是件事!本村長若是隻會動動嘴巴,那也沒什麼用處不是?”李煜雙手虛壓了一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

他的話讓大家很奇怪,不知道李煜要表達什麼意思。

“本村長的意思的,我有另外的途徑,弄到大家需要的商品!作爲本村長的上任見面禮,還有實力的證明!本村長宣佈,立刻把兩石鹽分發下去,每個人都有份!”李煜高呼。

與此同時,就有兩個村民把兩袋粗鹽給拿了上來,和那種張家賣的,摻了沙子的粗鹽不同,這些粗鹽的品質甚至比正規市場出售的還要好得多。

那一瞬間,所有的村民眼睛都看直了。要知道張家那邊買的粗鹽,品質不好也就算了,還摻沙子,一石鹽大概只有一百斤左右是粗鹽,二十多斤都是沙子。就是這種品質的玩意,都要售價二百貫!換個角度來說,這兩袋鹽,在山民這裡至少也值五百貫啊!

村長真是大好人啊,五百貫說發就發了!不少村民都哭了,從上次祖橫下山,他們家都快斷鹽了,這鹽來得太及時了。

要說務虛是精神方面的提升,那麼務實便是物資方面的震撼。實際上這個時代所謂的有能力,不僅說的是武力強悍,能給村民帶來實際的好處,這也是實力的證明。

這一瞬間,李煜的領袖地位,已經是牢不可破!

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3章 荒唐的戰鬥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8章 大軍入豫州
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3章 荒唐的戰鬥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59章 甘寧的震撼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9章 制度的推行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86章 廬江自治區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45章 祖郎部請援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9章 強殲兀突骨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32章 合併與塢堡第69章 劉辯被死亡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11章 李文戲孟獲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0章 李文VS李懿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48章 武夷山部落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37章 趙雲初入伍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26章 初見卞玲瓏第35章 趙雲私訪記(上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166章 戰爭的陰雲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79章 商人的雲集第8章 大軍入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