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賑濟災民

bookmark

劉玄德又送走了一批人,這批士子與其他士子一樣,滿意而歸。

同樣是送書,董卓送書就會被人羞辱,自己送則會被感激。這種差別對待讓劉備也忍不住很無奈。

不過考慮到就算幾千年後,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還在互相鄙視。甚至總結出了無數的“鄙視鏈”,劉備又覺得這樣很正常。

只是,還是有點難受。

儘管在後世歷史中,董卓通常是以一個瘋狂殘暴的形象出現的。但是至少目前,與董卓有過交流的劉備不認爲後世歷史記錄的完全真實。

或者,後世的歷史記錄,評價,只是“部分真實”。

更不用說他現在所處的世界與原本的那個“歷史”,似是而非。

“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儘管在做出判斷與決定時仍舊準確,甚至冰冷。但在不涉及這些時,劉玄德的思想邏輯仍舊過於感性。

這個時代有太多事情,讓撫軍中郎將忍不住感嘆的了。

“大哥,又出了什麼事了?”

走在劉備身邊的張飛,忍不住這麼問。

“沒什麼,在想仲穎兄的事。”劉備隨口回答:“他們大概已經過了黃河吧。”

“那羣涼州人人品可不怎麼樣。董卓倒是個重情義的漢子。”張飛這樣評價說。

“身上的血腥味太濃。”而另一邊,關羽則給出了不同的評價。

“我們是武人,身上有血腥味不是很正常嗎?二哥你哪次上陣不也一身的血,然後再下來的?”張飛有些奇怪的詢問。關羽則搖了搖頭,好像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說太多。

劉備也一樣。

“說點別的吧。”劉備轉移了話題:“我們比一比怎麼樣?比一比這一天誰賑濟的災民更多。輸的人請贏的人喝酒怎麼樣?”

“好啊!”張飛一拍大腿:“比就比!誰輸了都不許賴賬啊!”

另一側的關羽,忍不住用憐憫的目光看向他這個腦子有問題的義弟,並且思考應該要他請自己喝什麼酒才合適。

而事實也證明了,關雲長的預測沒有錯。

三兄弟各自負責一處施捨攤位。巨大的鐵鍋裡熬着糜子,粟,穀子混成的雜糧粥。

因爲糧食緊缺,所以劉玄德最後決定,採用這種後世常見的方式,來賑濟災民。

每天早,晚各發一次。粥熬得非常爛,雜糧有不少熬成了糊,以至於顯得很粘稠。喝下去的感覺也不錯。

實際上,粥裡的糧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

熬爛的粥是騙肚子的好材料。喝了一碗就能暖洋洋的捱上半天。

只是騙肚子終歸只能是騙肚子。

勉強提供一點飽腹感,並不能代替真正的能量。這裡的災民們仍舊非常虛弱。

兩餐,一點雜糧粥完全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所以以工代賑也無從說起。

讓這些嚴重營養不良的災民從事體力勞動,與謀殺他們沒什麼區別。

當然了,還有希望。

冀州並不是沒有糧食。

只是這些糧食並不在官方掌控之下。

身爲中原地區最大的產糧區,冀州的世家倉儲中有着大量陳糧。事實上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向外地販賣糧食,都是冀州世家最常用的商業策略。

災難對於普通人來說只是災難,但對那些擁有極多資源的人來說,則是機遇。

通過放貸,吸收災民,以及其他方式巧取豪奪,掌握大量田產,土地,以及囤積糧食的世家,豪族,總能在災難中獲取足夠多的利益。

他們現在瞄上了這些災民。期望能好好的吃上一頓。靠着幾十萬災民的血肉彌補在之前黃巾起義的損失。

或許是愚蠢,或許是乾脆不喜歡。在戰火中被黃巾軍殺戮的那些士人,豪族,世家,被他們選擇性的遺忘了。

他們好像完全不在乎這些災民再一次被聚集起來,然後殺他們全家。

或者他們認爲這是冀州牧盧植的責任,與他們關係不大。

所以在盧植四處求告,希望這些人拿出足夠的糧食,以賑濟災民時,這些世家豪門絕大多數都推三阻四的。

或者推說自己沒有足夠的糧食,又或者只拿出一點點,象徵性更大的糧食。甚至有人反過來,希望盧植賑濟自己,讓盧植哭笑不得。

這些貴族無論再怎麼落魄,至少飯還是吃得上的。然而他們想要更多,下限是恢復戰亂前的奢侈生活,上限是在盧植的幕府獲取一個好位置。

當然也有一些世家願意拿出糧食。只是他們的糧食不白給。

除了需要支付更高的價錢外,他們還預備用這些糧食與盧植討價還價,交換更多利益。

有關這方面的談判,老盧植不打算放手太多。他與劉備的計劃,是將冀州打造成他們的基本盤。所以不會放手太多利益。

州幕府內的要職,會拿出一部分來給地方實力派換取他們的支持。但前提是不能讓他們反客爲主。

前者不說,後者的談判進行的非常艱難。目前真正給盧植幫助的只有中山甄氏。

他們出於莫名的原因,將儲存的大量糧食無償捐獻出來。這讓盧植非常感動,並且預備在幕府裡,給甄氏留一個好位置……

當然,最終這個計劃無疾而終,因爲中山甄氏目前的狀況非常糟。

這個世出兩千石的士族目前人丁稀少。家族嫡系沒有一個男丁。旁系中也沒有出彩的人物。

這讓盧植感到有些可惜,他原本想要將這個家族樹立成一個典型的。

雖然甄氏給出的糧食,仍舊不夠災民吃太多。

不過希望仍在。

通過公孫瓚的關係,從遼東調集的大量牲畜與糧食已經在路上了。只要再過一兩個月,一切危機都會解決的。

這一系列消息都是公開的,在冀州各處,難民中,城市,世家不斷傳播。

尤其是在第一支運糧的隊伍進入冀州之後。

在歡呼聲中,這些糧食被迅速輸送給了當地災民。災後重建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

按照劉備的計劃,這些災民將與戰後,那些無人認領,直系繼承人斷絕,或者“被斷絕”的土地一起,成爲冀州公產。

他決定執行的計劃包括土地國有(州政府所有),土地耕作權承包,減免雜稅,農具,包括耕牛的出租以及小額農業貸款。

無論如何,這比某些人吹上天的屯田(農奴)制強得多。

這些災民將變成自耕農&官方佃農的混合體。他們的勞動熱情會比屯田制下的官方農奴更強,生活更好。出產自然也會更高。

他們的利益將與州府掛鉤。官府在獲得一定糧食,以及人力資源外,更會獲取他們的忠誠。

按劉備的計劃,這數十萬災民將成爲州府的利益共同體。足以選拔數萬忠誠的士兵,經過足夠的訓練,配備足夠武裝後,他們將成爲一支勁旅,爲後日的征討天下奠定基礎。

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四章後宮擴充第十二章攻守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三十二章預備卷末小結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六章不存私心?第十九章沒錢第十一章獲勝了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五章末路?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十章混亂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十二章對小孩子說謊不利於教育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三十四章這就是偉大第十一章獲勝了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十二章對小孩子說謊不利於教育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三十一章天下英雄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十一章獲勝了第十一章獲勝了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四章千里之外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五十一章信任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八章遮蔽戰場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七章禁軍統領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二十一章鏖戰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
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十一章新人舊人(第四更,四千字!求訂閱!)第四章後宮擴充第十二章攻守第五十五章劉備時代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三十二章預備卷末小結第二十五章武力建設第六章不存私心?第十九章沒錢第十一章獲勝了第二十七章諸方反應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三十二章奪纛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五章末路?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十章混亂第三十八章第一個出局者第十二章對小孩子說謊不利於教育第九章再見董仲穎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三十七章我們都是認真努力地人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三十四章這就是偉大第十一章獲勝了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五十三章轉瞬之間第十二章對小孩子說謊不利於教育尾聲:不同的世界第三十一章天下英雄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四十五章日新月異的冀州第十一章獲勝了第十一章獲勝了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四章千里之外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五十一章信任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四章安北將軍公孫瓚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八章遮蔽戰場第六十二章長槍的山地戰陣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四十二章第三個,出局者?第二十八章公孫之殤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十四章穩步推進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四十五章西域幻想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七章禁軍統領第三章另外兩個同盟的封賞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二十一章鏖戰第二十一章劉備的精銳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十五章工兵的殺傷力第十六章整軍經武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