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假假真真

bookmark

本以爲可以憑藉糊弄對方矇混過關,沒有想到城上的曹軍今天竟然認真的不得了,這樣說也不給一點面子:“兩位就不要難爲我了,你們有沒有見過我,我是不知道,但我卻從來沒有見到過二位,韓將軍已經下令要嚴防奸細,就算是夏侯將軍回來了我們也需要先向他稟報再開城門,不然就要用軍法來處置我們,希望二位就不要再爲難我們了。——如果再靠近,小心弓箭無情。”

最後這句話卻是向兩人身後準備趁此機會靠近城門的徐州軍說的。兩人相顧一眼,心知詐城已然成爲空談,如今之計,還不如趁着敵人援軍沒有到直接攻城,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於是呂曠高叫一聲:“兄弟們,敵人馬上就要追上來城裡卻不給我們開門,怎麼都是死路一條,還不如拼了。殺啊,殺進城去躲避敵軍啊!”

邊喊邊縱馬往前衝,城上的敵軍再開始的時候還真的被忙了個手忙腳亂,城牆上的偏將還想挽回這個局面,對城下喊道:“兄弟們冷靜一點!冷靜一點!”

此時的城下卻哪裡有他的兄弟,徐州兵一擁而上有的馬上就要到護城河邊,那人實在感覺與其冒着喪命加受罰的危險還不如拼了至少韓將軍現在還可以爲自己擋風,於是一咬牙喊道:“放箭,放箭!”

縱然需要頂着敵軍密集的箭雨,可現在呂氏兄弟已經別無他途,爲了完成主公得計劃,現在受到的損失比較起敵軍警覺以後的損失還是略微要少上一點。雖然只是千餘人,在促不及防的情況下還是對敵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眼看就要就要突破敵軍的防守可以到達城門下,韓浩卻突然出現在城牆上。一看到眼前的形勢,他已經可以斷言面前的人定然不會是夏侯敦帶走的兵馬,於是他對這些正在被動攻擊的曹軍喊道:“大家聽好了,面前的敵人並非是大將軍的兵馬,每射殺一個都是有功無過,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來,不要被敵人鑽了空子!”

他帶來的除了鼓舞和命令,更重要的是還帶來的身邊的數百人馬,有了這些人的加入,現在城牆上的曹軍就已經多於下面攻城的人馬,密集的箭雨馬上將徐州軍正在前進的步伐阻擋住,衝在最前面的人馬上就倒在地上成爲刺蝟。

呂氏兄弟又指揮人馬進攻了幾次,發現再堅持下去,只是徒勞的損傷自己的實力,不得不悻悻作罷,收攏兵馬等待程玉和他帶領的主力到來。

後軍與他們的距離也並非是很遠,程玉原本的目的就是想用二呂這些人馬騙開朝歌的城門,然後自己帶領人馬殺到,自然就可以輕鬆的解決戰鬥,沒有想到竟然出了這樣的岔頭。聽說敵人已經有了防範,程玉深深的自責自己小看了敵人,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自己就等打敗夏侯敦以後一路追殺到朝歌了,恐怕也比硬攻所受到的損失要少一點。看看城上嚴陣以待的曹軍,程玉還是無奈的嘆了口氣,從長計議吧。

所謂的從長計議大多是說毫無辦法的等待機會,就連程玉也不能例外,經過觀察,他發現自己還不是一般的小看了韓浩,朝歌城對他的進攻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原來當日韓浩苦諫夏侯敦不成,反而被留下防守朝歌,他就知道夏侯敦的主力部隊定然難以逃脫失敗的命運,從敵人處心積慮的想將他調離這裡來考慮,說不定敵軍的目標實際上是朝歌城,即使現在不會馬上的進攻,在夏侯敦戰敗以後,敵軍的進攻也會馬上開始,與其到時手忙腳亂的做準備,還不如先將防禦的準備做好,到時候更安全一點。

於是韓浩才命令手下兵馬準備守城器具和糧草,然後封鎖四門,免得被徐州軍偷襲。

他這點準備果然不是杞人憂天,原本在心中略有懷疑的曹軍見到如今徐州兵的進攻,都不由的讚歎韓浩高瞻遠矚,對他更是欽服,執行起命令來也是一點也不敢含糊了。

一直以來,程玉最怕遇到的就是烏龜型的敵人,但他的運氣也不知道是好是壞,雖然大多數的時候都可以想出解決的辦法,可老遇到這種問題也就夠讓人頭痛的了,不知道這次能不能再有神佛保佑,讓他一路順利。

果然他的運氣好到自己不用去找機會,機會就會撞上門來。剛剛圍困朝歌沒有幾天,突然有警戒的哨探回來報告,東北方出現曹軍的人馬旗號,似乎是夏侯敦回來了。剛剛聽到這個消息,不由嚇了程玉一跳,自己不是已經封鎖了朝歌的消息嗎?爲什麼夏侯敦還能再這麼短的時間內趕回來,也不知道趙雲帶領的伏兵有沒有劫殺,現在的曹軍實力究竟如何。

不過後面的詳細探報讓他的心稍微可以放回肚子裡去了,想不到眼前的敵軍竟然再魏郡城下慘敗而歸。自己在魏郡並沒有留下多少人馬,管亥趙雲兩個人竟然依靠數千的人就成功的打敗了夏侯敦,相比較之下,自己這裡數萬的大軍卻哪眼前小小的朝歌沒有辦法,真是讓他面上無光。

眼前的夏侯敦倒是突然讓程玉又有了靈感,也許上天真是照顧自己,每次都可以把合適的工具送到自己的手中,讓自己不再受到一點牽制。因爲夏侯敦的出現,程玉心中又有一條妙計在逐漸形成。

夏侯敦聽到士兵回報城下已經被徐州軍包圍的時候,也是不知道情況的緩急,曹操將這裡交給他,要是被他一意孤行而輕易的丟失,以後又有什麼面子回長安去面對自己的這些兄弟們啊,見到妙才的時候更要被他嘲笑看不起了,不行,最起碼也要保住朝歌,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吧。

爲了能夠順利的突破重圍回到朝歌,夏侯敦也是對城外徐州軍的狀況做了細緻的調查,最後終於在城北找到了一個略微薄弱的地方,如果集中全部兵力在這裡猛攻的話,憑藉眼前的這點敵人應該是沒有辦法抵擋的住,反正自己的目的也並非在消滅敵軍,只要能夠回到朝歌,就算程玉有天大的本事也應該沒有辦法僅僅以一倍左右的兵力就能攻破朝歌這座堅城吧?雖然自己沒能得到什麼戰功,又受到了不少的損失,不過這些比較起失地來說,面子上起碼好看了一點。

趁着月色的掩護,夏侯敦帶領手下全部人奔徐州軍的軍營而去,就算程玉詭計多端,畢竟也有露算的時候,何況任誰也沒有辦法用這樣有限的兵力面面俱到的防守每個方向。夏侯敦與自己的近萬人馬輕易的就殺進了徐州軍的軍營。

怕過多的戀戰,會影響到自己的衝營大計,夏侯敦全然沒有停留,更沒有時間去注意一些細節,他身邊的曹軍不但沒有找到什麼損失,反而隱隱多了不少。

夏侯敦哪裡會注意到這些,現在他的心思全都放在了闖營成功的喜悅之上,眼前朝歌黑糊糊的城牆在他的眼中分外的親切,夏侯敦在面前可以夠的到的地方就開始喊:“城上的人聽着,我回來了,快給我開門。”

正沉浸在喜悅之中的夏侯敦,猛一回頭,發現自己的人馬卻沒有全部離開敵營,不知道什麼時候,敵人的援軍已經趕到現在將曹軍的一部分死死的拖在了外圍,夏侯敦更是着急,拼命的叫城。

此時韓浩也已經在城樓上,這些天他一直沒有好好的休息過,徐州軍營剛剛有波動的時候他接到了手下人的稟報,也不知道是不是敵人搞的什麼花樣,於是親自到北門上觀看。

一聽到夏侯敦叫城,韓浩還哪裡想的起什麼私人恩怨,就要命令手下人將城門打開,突然間韓浩心中感到了一絲不妥,據高勢下看到了徐州兵哪裡有一點像被偷襲的樣子,正在圍攻自己人的兵馬進退之間井井有條,似乎一邊將後面的人拖住,另一面卻在壓迫前面的自己人靠近城門。

再看距離城門比較近的地方,似乎影影綽綽有可疑的人有些異動,雖然遠遠的看起來似乎是自己人,但行動之間卻感覺有一絲不妥。

莫非這是敵人的一計?韓浩的心中突然冒出這樣一種想法,下意識的反映就是阻止手下的人再去開城門,對他們一擺手說:“不要急,再看一看。”

城下的夏侯敦正等的焦躁,一直不時的擡頭向城上觀看,剛好發現了韓浩。他雖然不能看到韓浩所看到的東西,卻能夠看到他的動作,一見韓浩擺手阻止,心頭火起,以爲韓浩居心不良,準備將自己害死在這裡,氣的火沖天門,指着城上罵道:“好你個韓浩,枉我如此對你,竟然狼子野心!——兒郎們,隨我殺出去。”

韓浩不明就裡的埃了一頓罵,想解釋,一時間卻又不知道自己需要解釋一些什麼,當場呆在那裡。夏侯敦確是又轉身殺回了敵營,韓浩終於想通夏侯敦生氣的原因,想要解釋,卻已經離自己太遠,想出城幫忙,卻發現那些僞裝的敵人還在虎視耽耽,只能長嘆一聲對手下說:“堅持住,什麼人也不能給他開城門!”

第一節第10節 合兵第5節 破城第五節第6節 險地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3節 誓約第2節 不撓第4節 死地第10節 盟約第5節 陡遇強敵第7節 反目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7節 反目第1節 單福第4節 喜憂第1節 擁立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5節 狂歡第2節 還政第8節 劫殺第5節 戰果第6節 虛兵第10節 維谷第6節 派系第4節 變第9節 山口第9節 貂嬋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八節第6節 逃敵第3節 管亥第1節 勝利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十六節第3節 脫險第十五節第10節 盟約第1節 假假真真第8節 悔悟第9節 選擇第2節 煉丹原料第2節 試練第3節 理念第3節 借兵第3節 鬥志第8節 條件第9節 詐城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9節 二喬第3節 退敵第10節 先兆第1節 誤中第3節 二馬第9節 緩衝第5節 驕兵第1節 刺殺第3章 求死第1節 軍師第6節 失地第5節 家常第10節 盟約第9節 避禍第4節 副將第6節 派系第十三節第1節 除患第三節契子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10節 內應第10節 漁人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4節 奇襲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9節 諾言第2節 不撓第8節 劫殺第10節 謹慎第9節 內鬥第7節 襲殺第9節 二喬第3節 誓約第8節 無功第3節 抵達第9節 惺惺第6節 改道契子第1節 試探第3章 求死第4節 徐州第二節第3節 破陣第4節 大戰第5節 異狀第10節 先兆第4節 北伐第3節 借兵第3節 別離
第一節第10節 合兵第5節 破城第五節第6節 險地第2節 空城待吳軍第3節 誓約第2節 不撓第4節 死地第10節 盟約第5節 陡遇強敵第7節 反目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7節 反目第1節 單福第4節 喜憂第1節 擁立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5節 狂歡第2節 還政第8節 劫殺第5節 戰果第6節 虛兵第10節 維谷第6節 派系第4節 變第9節 山口第9節 貂嬋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八節第6節 逃敵第3節 管亥第1節 勝利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十六節第3節 脫險第十五節第10節 盟約第1節 假假真真第8節 悔悟第9節 選擇第2節 煉丹原料第2節 試練第3節 理念第3節 借兵第3節 鬥志第8節 條件第9節 詐城第4節 曲高人難辨第9節 二喬第3節 退敵第10節 先兆第1節 誤中第3節 二馬第9節 緩衝第5節 驕兵第1節 刺殺第3章 求死第1節 軍師第6節 失地第5節 家常第10節 盟約第9節 避禍第4節 副將第6節 派系第十三節第1節 除患第三節契子第1節 力擒雙蠻首第10節 內應第10節 漁人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4節 奇襲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9節 諾言第2節 不撓第8節 劫殺第10節 謹慎第9節 內鬥第7節 襲殺第9節 二喬第3節 誓約第8節 無功第3節 抵達第9節 惺惺第6節 改道契子第1節 試探第3章 求死第4節 徐州第二節第3節 破陣第4節 大戰第5節 異狀第10節 先兆第4節 北伐第3節 借兵第3節 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