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章 荀

bookmark

“母親大人倒是不用擔心,沂兒在家裡過的還是挺好的。”董明笑着回道:“前些日子她回也回去過一次,應該也跟家裡說了纔是。”

荀爽擺擺手:“老頭子相信你的爲人。”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直到整齣戲唱完,才停了下來。全都是聊的家長裡短,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家都愛嘮叨,荀爽說起來沒完,而且總能找到新的話題。

“戲演完咯。”荀爽笑眯眯的站起來:“該咱們上去演一齣戲了。”

董明聞言對荀爽鞠了一躬:“理念之爭,還望勿怪。”

荀爽大笑起來,竟然上前拍了拍董明的肩膀:“其實老夫根本就不在乎輸贏。”

董明更意外了。

“世人都以爲老頭子是來給儒家找場子的,其實並不是。”荀爽緩緩開口道:“我老了,時間不多了,只想找個機會將胸中所學都傳給後人。至於儒學.....不說也罷。”

見董明臉上有些茫然,荀爽笑道:“你忘了,老頭子姓什麼了?”

“荀.....”董明下意識的說道。

說完就反應過來,這肯定不是問他的,而是給他的提示。問姓氏,自然就是收出身了。荀爽乃是荀子後人....

想到這裡,董明忽然明白過來了。

在後世,荀子一直都被稱之爲儒家的代表人物,更是被稱爲後聖。但是身處如今這個時代,董明才明白,荀子的思想在儒家內部其實就是自成一派的。前文說過,儒家內部派系爭鬥很厲害,而荀子的思想就經常會成爲其他學派攻擊的靶子....

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就知道了。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孔子和孟子這兩位大佬在修身與治國方面提出的實踐規範和原則,雖然都是很具體的,但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成分。

孔子竭力強調“克己”、“修身”、“爲仁由己”等。而孟子則以“性善”爲根據,認爲只要不斷擴充其“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復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實現“仁政”理想。

而荀子呢?相較於這兩位,荀子更加的現實。在禮儀道德這一塊,他跟孔孟一樣非常的重視。但是與此同時,他也不盲目相信禮儀道德,反而強調“法”的作用。要不然他一個儒家大佬,也不至於培養出法家大佬了。

而在天、天命、天道這一諸子百家都很關注的問題上,荀子又走出了跟孔孟等人不同的路子...

商周兩代的時候,“天”、“天命”是被作爲人格神看待的。簡單地說,在商周兩代,天可以理解爲有人性的神,有喜怒哀樂、有慾望、有感知力。

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親親之情論仁德,而視天命爲一種盲目的主宰力。

孔子之後,其弟子和後學力圖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貫通,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獲得存在論的支撐,另一方面又將“天”、“天命”、“天道”義理化、價值化。

荀子又取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觀的成分與孔子對天道的闡述相結合。然而它的理論宗旨卻不在於走向自然主義,而在於凸現“天人相分”,然後以“天人相分”爲基礎,建構自己的“人道”學說。

什麼叫天人相分呢?

荀子在《天論》中曾經闡述過這個概念:“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啥意思呢?在荀子看來,天爲自然,沒有理性、意志、善惡好惡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陰陽風雨等潛移默化的機能叫做神,把由此機能所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萬物自身運動的結果。

聽起來是不是特別的科學?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認識觀。

但是,自董仲舒以來,儒家講究的都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而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一點更是成了政治正確,而荀家的後人,自然不鳥這一套,繼續跟着老祖宗的路子走。

所以,也就導致了,荀家在大漢的學界,其實一直都受到了排擠。好在,荀家畢竟底子厚實,每代都能出現一個甚至多個風華絕代的人物,一直把持着話語權。

事實上,從荀子的思想上來看,荀家應該跟新學更親近纔是。只不過這種事情又不是上大街買大白菜,看着合適就買了。荀家這麼多年延續下來,自有其選擇盟友或者說站隊的考量。不能夠光親近,就拖家帶口跟着董明一條路走到黑啊。

從荀家這些對董明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了,荀家是第一個允許董明在自家講學的世家;荀家也是唯一個願意將自己家的嫡女嫁給董明的世家;同時荀家也是這些高門大戶中第一個讓自家精英子弟跟隨董明的。

東西說着很多,其實董明腦海裡也就過了一遍,弄清楚了之後,他立刻就放鬆了不少。荀爽既然不是來跟自己死磕的,那這一場,他贏定了。

大概是感覺出來董明的樂觀,荀爽又補充了一句:“不過你也不能大意。老頭子怎麼說也得爲自家人考慮,也得爲荀家考慮。再怎麼說,荀家也是孔子後學,儒家不能栽在老頭子手裡。這一場,老頭子會全力以赴的。”

董明笑了笑道:“晚輩知道了。”

“那就這樣吧,看樣子我要上去了。”荀爽指了指舞臺上。

此時,舞臺上多了兩個一人高的高臺,高臺上面各有一個蒲團,還點着香,看起來甚至莊重。鄭玄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上去了,就坐在左邊的高臺上,閉目養神。

董明對荀爽點點頭:“晚輩送您。”

“不用。”荀爽笑着擺擺手,然後雙手揹負在後面,邁着輕快的步伐,上了舞臺。走到自己的高臺前,拾級而上。

上了高臺,坐在蒲團上,與鄭玄相視一笑。

這個時候現場變得熱鬧起來。

“終於要開始了!”

“某家可期待了好久!竟然能同時見到康成公和二龍先生講學,實在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這一次,某一定要將兩位先生說的都記下來!今年科考的考場上,說不定能夠考進前一百名!”

人羣中的一個角落裡,二十多個人圍在一起,也在閒談。這一批人都是董明的學生,以高尚、郭嘉等人爲首。

他們官職太低,還沒有資格上臺子上,只能圍在這裡。

“老師一會兒也會上臺吧?”說這話的是高尚。

郭嘉聞言點點頭:“如今這個情況,老師想不上臺都不行。若是老師不露面,那朝堂上的百官一定覺得我新學不如人了。老師不但要登臺,還得辯駁倒兩位先生才行。”

“這....難度有些大了吧?”一旁的王志倒吸一口冷氣:“我倒是覺得,這一場老師能與兩位先生平分秋色就是勝利了。”

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029章 圓周率142章 慢慢來312章 從科考到科舉制070章 奔赴冀州(下)110章 學田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340章 身在局中237章 第二場(一)206章 和十常侍的會面207章 荀沂315章 劉宏,不行了422章 蔡邕請辭288章 董卓的小心思和李儒的小算盤044 馬明的眼淚221章 這一章好漫長(二)260章 科學司的生財之道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099章 推廣130章 隨俺來091 附屬小學計劃197章 董家127章 孫挺的野望421章 計劃通367章 有人作弊?167章 中平五年,春正月217章 殺無赦322章 荀爽應召,劉宏後手182章 太常董明226章 建設兵團213章 楊賜去世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76章 王佐之才142章 慢慢來094章 結親?(求首訂!)076章 東中郎將董卓070章 奔赴冀州(下)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333章 武舉豐收、進士風波2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049章 我,劉備,喜怒不形於色128章 幷州官場第一鐵憨憨160章 破案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412章 變化051章 留待後人去說便是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37章 第二場(一)258 袁家錢莊330章 蒸汽機的可能276章 王佐之才235 科考(二)166章 看雲識天氣197章 董家345章:張儉覺得胸口好疼啊356章 新學爲什麼被儒學針對227章 劉宏在想什麼呢074章 解圍和被圍305章 楊隆...好像赤化了?072章 留守鄴城118 潛移默化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286章 請給我正向的反饋163章 穿越衆都是無賴202章 茶涼了,換杯熱的便是289章 一張大網298章 戰起273章 他劉宏,無能啊346章 董明的反應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075章 戰而克之018章 袁家兄弟053 章 彭城來人291章 這是要開戰啊348章 洛陽反應189章 董明劉宏,各得其利238章 第二場288章 董卓的小心思和李儒的小算盤018章 袁家兄弟136章 董明回新野,許能種水稻369章 武舉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147章 孫挺三問370章 有一說一,趙雲第一?258 袁家錢莊335章 嚴佛調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245章 變法第一槍(二)165章 劉備的兒子056章 給劉備求個官(感謝寵獸導師的打賞)162章 青銅遮面237章 第二場(一)297章 起火了200章 皆大歡喜
220章 這一夜好漫長(一)029章 圓周率142章 慢慢來312章 從科考到科舉制070章 奔赴冀州(下)110章 學田359章 一波三折的講學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340章 身在局中237章 第二場(一)206章 和十常侍的會面207章 荀沂315章 劉宏,不行了422章 蔡邕請辭288章 董卓的小心思和李儒的小算盤044 馬明的眼淚221章 這一章好漫長(二)260章 科學司的生財之道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099章 推廣130章 隨俺來091 附屬小學計劃197章 董家127章 孫挺的野望421章 計劃通367章 有人作弊?167章 中平五年,春正月217章 殺無赦322章 荀爽應召,劉宏後手182章 太常董明226章 建設兵團213章 楊賜去世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76章 王佐之才142章 慢慢來094章 結親?(求首訂!)076章 東中郎將董卓070章 奔赴冀州(下)282章 劉宏派人刺殺董明333章 武舉豐收、進士風波218章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049章 我,劉備,喜怒不形於色128章 幷州官場第一鐵憨憨160章 破案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155章 學醫救不了大漢人176章 多了一批死忠粉412章 變化051章 留待後人去說便是253 做老師和做改革者的糾結(二)237章 第二場(一)258 袁家錢莊330章 蒸汽機的可能276章 王佐之才235 科考(二)166章 看雲識天氣197章 董家345章:張儉覺得胸口好疼啊356章 新學爲什麼被儒學針對227章 劉宏在想什麼呢074章 解圍和被圍305章 楊隆...好像赤化了?072章 留守鄴城118 潛移默化179章 明德書院,沒了.....286章 請給我正向的反饋163章 穿越衆都是無賴202章 茶涼了,換杯熱的便是289章 一張大網298章 戰起273章 他劉宏,無能啊346章 董明的反應010章 即將而來的旱季075章 戰而克之018章 袁家兄弟053 章 彭城來人291章 這是要開戰啊348章 洛陽反應189章 董明劉宏,各得其利238章 第二場288章 董卓的小心思和李儒的小算盤018章 袁家兄弟136章 董明回新野,許能種水稻369章 武舉396章 人手又不足了147章 孫挺三問370章 有一說一,趙雲第一?258 袁家錢莊335章 嚴佛調268 軍屯出問題(二合一)191章 驚蟄(祝大家中秋節快樂)418章 爲了大運河設立一個新的衙門?255章 孟德兄,你害苦我也245章 變法第一槍(二)165章 劉備的兒子056章 給劉備求個官(感謝寵獸導師的打賞)162章 青銅遮面237章 第二場(一)297章 起火了200章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