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

劉備聽到這兒,簡直眼睛都直了:臥槽!原來歷史該是什麼樣的、背後是這麼個邏輯!

朕這些年的歷史書都是在用膝蓋讀的麼!博士們給朕講了這麼多遍,朕一直覺得《五帝本紀》是個無聊的家譜和籍貫戶口簿!

裡面居然還有那麼多詭詐的設計!

讀書人跟讀書人的段位真的是不一樣啊!那些太學博士的水平,跟太傅一比,簡直……

劉備血壓飆升,坐立不安地來回踱了幾步:“爲今之計,如之奈何?”

蔡邕捻鬚淡定說道:“考據國故、尋找新的依據,指出太史公修《史記》時,所借鑑的史料有所殘缺。

然後,我朝便可補遺《史記索隱》,在《五帝本紀》之前,再加《三皇本紀》。炎黃之父少典,在《國語》上還有什麼別的兒子,陛下想加就加。

可以讓他們如‘納東夷女所生’、‘納蜀山氏女所生’一樣,陛下想要把漢統拓展到哪裡,就讓他們是少典與哪些蠻夷戎狄女所生。又或者是如夫差編造《吳太伯世家》那樣,說夏商周某一代人君有幼子/庶子/旁支,開枝散葉流傳到哪兒。

如太史公認爲匈奴先祖爲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維、居北蠻一個道理。占城人中的黃膚黑髮者也可以是華夏子孫,鮮卑、扶余,只要陛下滅得掉,老臣總會想到他們是少典的哪個支系或者夏商周哪一代聖王分支出去的。

不過,此法也要小心,畢竟那些蠻夷被認爲是少典之子、炎黃的兄弟之後以後,他們也能以華夏自居。春秋末期時,吳越入中華便是典型,而當時如果吳越成功統一天下,那周人的天下觀就成了爲他們打造的了。

同理,若是大漢武運不隆,暫時無法擊滅那些蠻夷,卻又編造了那些蠻夷的譜系分叉源流,也容易被那些蠻夷找到‘夷狄之有君弗若諸夏之無也’的證據。所以最好還是循序漸進,滅一個,編一個。

反正老臣這裡隨時都可以出土新證據,不用急。今日之言,便是朝堂上也不能提的,陛下應該清楚。今日再無六耳,老臣自知垂朽,纔敢如此直言不諱。”

劉備改容正色、正襟危坐:“朕當然知道其中輕重,除了朕、太傅、伯雅知道其中奧妙,嗯,或許還有令嬡,當今世上,不該有第五人掌握。

太子年幼,還未到學齡,朕也不會告訴他的,哪天確定要把皇位傳給他了,纔會面授機宜,口耳相傳,讓他傳之後世子孫。其他不能繼承大統的皇子,也不能與聞。

不過,太傅剛纔警示朕製造擴張藉口不宜過速,還提到‘吳人編造太伯世家’爲教訓。《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第一》朕倒也略讀過,一開始覺得跟《五帝本紀》一樣,只是個籍貫家譜流水賬,沒有興替教訓,按太傅所言,這竟是後人編造……”

蔡邕見劉備確實基礎差,雖然道理講清楚了,似乎還得做道練習題鞏固一下,反正時間也多,就再點撥劉備兩句:

“太史公著《史記》,本紀的第一篇和世家的第一篇,往往爲讀史以求鑑者所忽略鄙棄,覺得人名譜系地名遷徙累贅。

但太史公把他們放在第一篇,不是沒有道理的。這些人名家譜和地名遷徙,都是在證明這些地方是華夏。

按吳太伯世家所說,吳太伯及其弟仲雍,皆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所以是周王季歷的兄長,是周文王的伯父、周武王的伯祖父。

這說明什麼?說明吳王的世系,比周文王周武王一系還要尊貴!他們的祖先是文王的伯父,是本該繼承天下的,卻跟伯夷叔齊一樣是至德聖賢,推位讓國。

所以,到了春秋末年,闔閭、夫差的時候,假如吳人真的是滅楚吞齊成功,甚至覬覦天下九鼎,那時候,他們說‘我們是曾經推位讓國的嫡房長孫、取代周天子那是以兄代弟,名正言順’,衰落的周天子還能抵抗麼?

只是吳人編造得早了一些,他們武力最終不濟,又樹敵過多,爲勾踐所滅。而齊楚等國當時見吳人捏造吳太伯世家過於囂張,也樂於聯合越人,坐視其成。

吳人沒有取代周天子,而只是把自己從原本的蠻夷體系擠入了華夏體系,最後反而沒有奪權而和平融合了。

《吳太伯世家》篇末之處,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餘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

太史公這句話翻譯一下,隱含的深意是什麼:第一,吳太伯事蹟的來源,太史公名言他是從孔子的《春秋》上看來的。這說明什麼?

善見微知著者,就不僅要從這句話上看出‘出自《春秋》’,更要看出‘沒出自《尚書》’。

《尚書》爲孔子所集,春秋爲孔子所編,一字之易,說明孔子對尚書只是選擇其可信的古篇,集結百篇而成,孔子沒敢改。《春秋》是魯史官所記,孔子編寫,是有所改易的。

而《尚書》中既有《周書》,《尚書》的《周書》對文王的伯父“太伯”記載不甚詳,到了《春秋》中卻忽然詳細了,還寫了“太伯”遷居吳地。

這說明什麼?成書越晚的史料,卻多出了成書更早的原始史料裡沒有的東西。而且這段產生新史料的時間,恰恰是在《尚書》與《春秋》成書的時間間隔之中。

對應看一下這段時間差具體是什麼時候,可知正是吳王闔閭在位的前後幾十年間——所以,太史公這是隱晦地在告訴我們,吳太伯是周文王之伯父,是吳人得勢後自己造勢宣揚的。

但孔子爲了‘華夏’範圍的穩定和擴大,採納進了春秋,讓吳人也成了華夏的一部分。

要是孔子不認,太史公也不發掘,那說不定就會再遇到老臣前面說的‘如果蜀山氏和東夷氏女沒有嫁給黃帝之子,說不定東萊和益州的人也不會自認炎黃子孫’的情況,無非這次被分離的是吳越。

所以,自古以來,‘華夏’和‘夷狄’的界限其實一直是在模糊變動的,帝王有需求,華夏的定義便會擴張。具體怎麼擴張、讓後人潛移默化信服,需要的正是孔子、左丘明、太史公之類的人。”

劉備聽完,再次覺得自己的膝蓋都不夠拍了,今天一天之內,他的歷史觀被連續拔高了好幾次境界和格局。

蔡邕乘勝追擊,在說完吳太伯的編造史之後,又說了越國人的措施:“同樣,尚書的《夏書》裡面,也沒提夏第七代王少康中興之後,少康諸子詳情。

但是到了《國語》裡面,提到了少康庶子無餘遷居越地,爲越王后裔。顯然,這個傳說的形成,比吳太伯更晚,因爲《國語》比《春秋》更略晚一些,太史公最後從《國語》裡採信的這則材料。

說明這是越人滅吳之後,爲了壓過吳人編的吳太伯,要找個比吳太伯更早更正統的祖宗。吳太伯是周祖,要再早就只能是夏商了,商爲周所滅,不是繼承關係,所以越人越商尋夏,成了少康之後。”

蔡邕說的這種情況,其實在華夏正統史發展上,多次重演過,而且越是亂世越需要這麼編。

比如後世最有名的就是五代十國時期,連續六次朝代更替,樑唐晉漢周,看國號字面都看得出,他們要繼承的古代王朝一個比一個古。

你認唐爲祖,替代你的就認晉爲祖,再替代晉的認漢,替代漢的認周——連最後替代周的宋,其實是追認的商,因爲商亡於周之後,商的遺民被周改封爲宋國。

要正統融合,就要後打進來的政權,說自己比前一個政權的血統,高貴分支節點更早。

也可惜李素今天不在場,他要是在的話,聽了老丈人這番話,肯定也會瞠目結舌:

臥槽!這不是《歐陸風雲4》上面的“先打下領土,再拼命花外交點數造核心”麼!

要不說P社四萌纔是最真實謀略的戰略遊戲——打下領地不難,但穩定擴張帝國版圖很難,不造宣稱則厭戰爆表,不造核心則反叛爆表。

造核心領土怎麼造?就是讓外交家和歷史學家合謀醞釀“怎麼樣的自古以來證據最好用”,而且要配合考古出土來證明。

所以,最高級的同化和融合,是要慢慢潛移默化到當地人都相信他們源自同一個祖宗,分離傾向也就弱多了。

最優秀的狀態,就是可以把其他西南夷,跟“蜀山氏之後”的益州本地人一樣,都洗成覺得自己真是炎黃子孫,也就沒人想搞事情了。

劉備這時代,你去問一個成都人或者江州人,他們會覺得“因爲我們不是堯舜之後,所以不是華夏”麼?

同理你去問一個吳郡、會稽郡的人,他們會覺得自己不是中國人麼?

不可能。

這就是孔子左丘明司馬遷造核造得成功的鐵證!潤物無聲,當地人都不覺得他們歷史上千百年前曾經被造核過。

只不過,這種事情越隱蔽越好,所以哪怕這些人建立了對民族有百世之功的殊勳,但這方面不好細說,只能是變着法兒吹吹他們別的領域的成就。

同時,也很可惜,歷史上沒有幾個頂級的外交家兼文學家兼歷史學家的人,能夠走上政治舞臺的巔峰,產生這個級別的貢獻。

所以司馬遷之後兩千年,華夏外交家史學家成功的“學術理論界大規模造核心”運動,非常稀少,新造的核心也不多,也找不到合適的藉口。

後世李世民、朱棣雖然也算武功不錯的君主,但是確實“略輸文采、稍遜風騷”,武力打下來後不知如何細緻地搞教育造核,否則後世還哪來的越南朝鮮?

文事佳者,必以武略濟之。

武略強者,何嘗不需要以文事繼之、以建立對新增領地的穩固統治!

以蔡邕原本的實力,他其實未必能對造核這事兒理解得那麼透徹。

但主要是他招了個女婿,前世專門修正統論,連大學裡修的歷史課地理課、一切“自古以來”的伎倆,都是爲了服務於“領土造核”。

蔡邕跟李素交流學問多了之後,這方面也就更加學壞、融會貫通了。

蔡邕的文史底子畢竟比李素強多了,把思路一吸收,立刻如同一個原本就內力爆表的高手,借鑑了李素“獨孤九劍”的招式一般,威力暴漲。

而且,蔡邕今天跟劉備提到的事兒,其實也是水到渠成,外部形勢到了這個份上了,需要有人去做這個事情。

歷史上,蔡邕被王允搞死了,他只是沒時間,馬日磾惋惜蔡邕之死時那幾句話,普通人或許看不懂。

但如果細細挖掘深意,馬日磾說“如此恐不長久”,怕不是在說“不知造核造天命造正統,則僅靠武力怕是也不長久”。

如果大漢重新統一,成爲一個擴張的長期帝國,新一波的造領土核心幾乎是必然發生的事情。

蔡邕今天提的在《史記》的第一篇前面再加《史記索隱》、加《三皇本紀》,其實後世原本歷史上,到了唐朝初年就有人幹過。

唐人爲什麼要這麼幹?那是因爲漢到唐之間,幾乎沒有長時間的大統一王朝,分裂的南北朝自己的固有領土都收復不完,不需要新造核心。晉、隋都太短命,也來不及造核心。

而唐跟漢一樣重新實現大一統擴張了,所以要造核心,也來得及造。

唐人的《史記索隱》加戲的部分,從動機角度翻譯一下哦,其實就是解決了隋唐統治階層的鮮卑化血統混血問題——

漢朝人寫的造核心歷史書,不需要面對鮮卑人的問題,當時他們纔剛出現,還是蠻夷呢。

唐朝人不能不解決這個問題,不然北朝統一南朝後的正統性危急就始終會有隱患,因爲畢竟南朝纔是“秦漢第一帝國”法統一直傳承有序繼承下來的。

所以唐人重修三皇之後,就發現不論是鮮卑人還是高句麗人,都成了也是三皇以來某個犄角旮旯分出去的,這樣大家就都是華夏,沒有心理負擔了。

當然,唐人這麼修了之後,高句麗問題倒是沒有徹底解決,也留下了後來的一個歷史隱患——因爲你都說了高句麗也是華夏的一部分,是很古早分離出去的,然後到了現代,韓國人就說一切都是他們的。

這是造核過促、文事佳而武略不濟的典型了。書寫早了,武力征服沒跟上。唐太宗的時候覺得自己征伐高句麗成功了,可以一勞永逸吞併,結果後來沒造完還是吐出來了。

不過,這也跟唐朝人再來補史記造核、公信力有所下降有關。

畢竟距離司馬遷都七百多年了,你說你出土了新的證明司馬遷當年缺漏了的竹簡,世人也不信啊,這教育效果就差了。

但現在不一樣,蔡邕和李素,距離司馬遷還不到三百年,都還是漢朝。而且有李素參與的話,這個“竹簡出土”的過程肯定會更縝密,不容易被人看出漏洞。

更關鍵的是,李素和蔡邕有這方面的操作經驗——遠的不說,這樣的事情,李素和蔡邕其實已經幹過一次了。

那就是蔡琰縮編《漢書》爲《漢紀》,並且新修《後漢書》。

在《漢紀》和《後漢書》裡,《西南夷列傳》這篇就是蔡琰按照老爹和丈夫的暗示,調整過的,那些滇黔南中地區的民族,出身血統已經比一開始《史記.西南夷列傳》裡更高貴一些、也更融入華夏了。

前些年,劉備還只是權攝漢中王、益州牧的時候,就已經讓歷任建寧太守、滇州布政使的顧雍,負責教那些蠻夷部落酋長家的小孩讀書時,讀的蔡琰寫的新版《漢紀.西南夷列傳》。

效果非常不錯,所以顧雍當上布政使之後,南中地區從未反叛過,也沒武裝抗稅抗服役過。

孟嘗孟信這些老一代的酋長不識字、錯過了讀書的黃金年紀。

但他們的子侄孟獲等人,就是跟着顧雍學的蔡琰編的西南夷歷史書。

目前來看,同化效果拔羣。

蔡邕蔡琰李素顧雍既然操作過一次這事兒,再想模式複製、形成一套制度,就容易多了,總結之前的試點成功經驗就行。

……

“原來太傅和令嬡以及伯雅、元嘆,你們之前已經潛移默化幹過這事兒了!只是沒有總結出成體系的經驗教訓,現在只是總結一下就能推廣到各個異族身上了!”

劉備聽完蔡邕暗示的“歷史記錄操作經驗”,這才愈發振奮,對這事兒充滿了信心。

他摩拳擦掌越想越興奮,還推開車窗吩咐護衛隊加速前進。

“加速前進!爭取車隊日行二百里,不要擔心顛簸,朕要早點到雒陽,跟伯雅商討如何具體實施此萬年大計!” шωш_тt kān_℃O

吩咐完之後,劉備依然閒不住地在車廂裡來回踱步:“沒想到元嘆這人說話不多,教化蠻夷倒是潛移默化,每每切中要害。他在太傅諸弟子中、在伯雅到來之前,位列第一,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爲大漢武力開疆拓土當封賞,讓武力開拓的疆土上的人民,相信他們自古就該臣服於漢,這心治之功,也該封賞。

太傅,到了雒陽之後,朕會勸伯雅與令嬡再多多努力耕耘的。令嬡若是再能誕下一子,就讓他隨母姓,繼祧你們蔡家血統吧。

《史記索隱》完善之日,若是果真能把朕這一生能征服的蠻夷全部納入華夏體系,你們蔡家自當爲陳留郡公。

如今郡公五縣起封,就以太傅故鄉的陳留、汴梁、外黃、管城、雍丘爲封地。”

劉備這是把從陳留到後世開封、鄭州這些地方都許諾封給蔡邕了。

考慮到大漢的雒陽新城會東遷,經濟中心已經到了虎牢關內的成皋。而從成皋再往東、在滎陽出了虎牢關後,基本就是蔡邕這個陳留郡公的封地了,也算是非常靠近中樞的肥沃富裕之地。

第636章 黃蓋被俘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613章 堂堂之師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705章 諸葛瑾進京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58章 跟海盜講什麼江湖道義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598章 刺蝟呂蒙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86章 此功當浮一茂才第64章 賊改不了走空第811章 東出虎牢關,光復全大漢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802章 鄴城落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32章 羣賢畢至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第395章 沿着歷史長河一路碾壓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97章 驚天猛料番外第12章 想總結叛亂成功規律的人都得完第326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0章 瞞天過海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71章 斬太守祭鉞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8章 跟海盜講什麼江湖道義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51章 被人跟蹤了都不知道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840章 連封三公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42章 遍地賊情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473章 噴瘋了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508章 有歷史能抄我就安心了
第636章 黃蓋被俘第750章 博望坡到底是劉備打的還是諸葛亮打的第343章 被踩得懷疑人生第45章 我守居庸關,敵在八達嶺第37章 劉縣令棄官第438章 人非聖賢,都會衝動第613章 堂堂之師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705章 諸葛瑾進京第54章 收服典韋只是開始第58章 跟海盜講什麼江湖道義番外第16章 公孫康:西扛太史慈,北拒趙子龍第132章 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131章 兩線作戰貪一波第268章 炒期貨的下場第598章 刺蝟呂蒙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128章 劉瑁中毒暴斃,釣魚城投降第154章 你算過奉天子的好處到底值幾塊錢嗎?第497章 微妙的二袁恩怨第86章 此功當浮一茂才第64章 賊改不了走空第811章 東出虎牢關,光復全大漢第335章 假裝這是一場靜坐的戰爭第802章 鄴城落第779章 重回桃園張翼德第32章 羣賢畢至番外第52章 漢化東胡草原第395章 沿着歷史長河一路碾壓第168章 讓!全都可以讓!第550章 天下數學家盡入彀中矣(八千六百字大章)第463章 西行漫記第59章 使匈奴中郎將李素第255章 諸葛子瑜可爲大司農第16章 高考移民舉孝廉第668章 光復河內、上黨第97章 驚天猛料番外第12章 想總結叛亂成功規律的人都得完第326章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40章 瞞天過海第645章 袁紹親征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71章 斬太守祭鉞第553章 我見猶憐,況老賊乎第248章 出來混久了回家還債第427章 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58章 跟海盜講什麼江湖道義第426章 猝不及防的最高形態第185章 沃倫.荀的能力邊界第539章 四渡黃河越鬼門番外第23章 漢地十八州第589章 你回不到夏口了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207章 咱不主動打仗,咱只是來修路的第169章 大漢忠臣朱內應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839章 曹操:所有籌碼全押了,跟他堵命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671章 自絕退路的周瑜第120章 釣魚城圍城第73章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陽平關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428章 三方齊集殺關羽(五千字大章)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715章 文化交流不光是紙面的第776章 焦觸迎擊張翼德第665章 袁紹:孤怎麼看誰都像內奸第584章 遲必有變第51章 被人跟蹤了都不知道第219章 當你覺得我還要謙虛一下,這個要價就不算高了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706章 打着修理的旗幟,走着拆除的路子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第187章 你這不是出賣朋友,是治病救人第253章 南蠻物種大交換第468章 什麼都略懂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第41章 歷史的輪迴第302章 馬超過街亭第375章 人才爭奪戰第850章 劉曹對決-下第226章 吳蘭不愧漢將軍第840章 連封三公番外第1章 中興六公爵第848章 劉曹對決-上第86章 李素用過的詭計,換層皮還能用第191章 尋找自貢第755章 首先排除一個正確答案第223章 紙包不住火第42章 遍地賊情第758章 曹子和突圍遇關羽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473章 噴瘋了第256章 有錢大家賺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14章 定個親有什麼好墨跡的第508章 有歷史能抄我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