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做推行分田之策以前的劉協。
或許還會考慮一下,不能將事情做的太過、太絕,導致局勢失控,無法收場。
但在經歷了雍州臣服,長安勳爵大清洗等多項事情後。
關於這方面的後顧之憂,劉協早已不再有。
一羣鬼鬼祟祟,只敢在背後耍花招的小人,真把它們逼急了,它們又能奈劉協如何呢?
碾死它們,對於手握長安軍,擁有雍州全境百姓高度擁護的劉協來說,並不比碾死幾隻螞蟻難多少。
那麼,既然它們不甘寂寞要作妖,劉協也不介意成全它們。
將此事交予錦衣衛去辦後,劉協就不再浪費精力關注了。
這些人困於長安,在城裡能搞些小動作,但當錦衣衛前去抓捕時,不過是一羣甕中之鱉罷了。
劉協現在要關注的,自然是雍州各地的戰況。
……
雍州,武都郡外。
先登營之兵,已遍佈武都郡城下。
“哈哈,又來送死?”
武都郡城牆上方,乃是袁紹五路大軍之一的呂翔部。
望見城樓下方先登營士兵結陣向城樓方向靠近,明火執仗的擺出了要攻城的架勢。
城樓上的呂翔麾下部將望之皆是大笑。
爲首一人,乃是呂翔麾下副將呂方,乃呂翔胞弟,深受其信任,故而負責守衛武都城樓。
至於呂翔本人,此刻卻已是入住了武都郡太守府邸,擄掠郡內貌美民女於府中作樂,晝夜不息。
“將軍,敵軍要攻城了,要去稟報大將軍嗎?”
呂方身旁,部將拱手請示。
“不必!點三千兵馬,隨我出城作戰迎敵,爾等守好城牆即可,至於哥哥,此等小事,何須驚擾?”
部將的請示全然沒有被呂方聽進去。
城樓下方的敵軍攻城已有三日,然而次次都是不到半個時辰便鳴金收兵,丟下百餘具屍體,其戰意之微弱,簡直連流賊也不如。
這讓原本還嚴陣以待的呂方,徹底放鬆了下來。
如此弱旅,便是所謂的長安軍精銳?真是可笑!
面對此等敵軍,固守城池算什麼本事?
唯有出城一戰將其擊潰,連撤軍逃遁的機會都不給他們,方可算是功勞!
城樓下方。
先登營軍陣中。
主將鞠義,橫刀立馬,站于軍陣最前方。
“將軍,計策奏效了,他們真的出城了!”
身旁副將望見敵軍開城出兵,大喜,忙對鞠義說道。
“哼,三日未出全力,果真引得城內守軍入彀了,全體先登營將士,此戰,我等當奮勇殺敵,一步不退!”
鞠義拔刀在手,振臂高呼:“報效大漢,報效陛下!建功立業!”
主將一聲高呼。
先登營將士同聲高呼:“報效大漢!報效陛下!建功立業!”
提振麾下士卒士氣後,鞠義毫不猶豫,當即下令焚燬營內戰鼓,並設督戰隊於後,告知全體將士:“此戰,唯有取勝,方可收兵,凡有掉頭回頭者,殺無赦!凡有怠戰不攻者,殺無赦!”
此言放出後。
鞠義翻身上馬,身先士卒,直衝武都郡城樓下方,出城迎戰的袁紹軍。
“見本將軍出城迎戰,還不退卻,竟敢返身來攻,那本將軍就成全你吧!”
呂方見敵軍軍陣非但不退,反倒是直勾勾向他衝了過來,頓時大喜過望,彷彿看到了近在眼前的功勞,忙下令衆將士隨他衝殺……
戰事不止一端。
天水郡外。
平虜營士卒聳立於城樓下方,嚴陣以待。
和先登營主將鞠義一樣,平虜營主將張郃,同樣身先士卒,事必躬親,數日以來,發動了數次攻城之戰。
只是不同於先登營的佯敗誘使敵軍出城作戰的方略。
張郃選擇了命平虜營將士持續攻城,不分晝夜。
“堅持住!第一梯隊退下來後就換第二梯隊上,速度要快,絕不可給城樓守軍半點喘息的功夫。”
“三面城池圍住,西面城池設下埋伏,敵軍若敢棄城突圍,迅速合圍,若有放走敵軍者,軍法從事。”
“天水郡內糧草稀少,這羣反賊撐不了多久的!”
陣地上。
張郃的喊話聲聲振於野,迴響不絕。
而城樓守軍,則是袁紹麾下五路大軍之一的王摩部。
不過王摩本人卻是率部駐紮於陰平郡,並不在天水郡內。
城樓上方,張郃的聲音借風送來,面對着城樓下方長安軍堪稱不要命的猛攻,王摩部將抵禦的非常辛苦。
一方面是長安軍給予的壓力太大。
另一方面則是天水郡內百姓並不配合他們的守城工作,即便是以屠刀、棍棒強令他們上城樓襄助,能發揮的作用也極其有限。
但是當聽到下方長安軍主將喊出的這番話後,王摩部將哈哈大笑。
“可笑至極,我家主公坐擁天下四州之地,糧草無數,這天水郡,別說一年半載,就是守上十年八年,也絕不會有糧食短缺之憂,諸將聽令,穩固城防,擊退敵軍,夜間飯食人人加肉一塊。”
此言一出,天水郡城樓上士氣振奮,又打退了一波平虜營的捨命進攻。
當然,在潮水般的攻勢下,一潮落下,一潮升起,戰事遠遠還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而於此同時。
帶着白龍騎士團在雍州大地上奔襲數十日,爲避開袁紹軍眼線,所行處皆是荒山野嶺的趙雲,終於找到了袁紹軍的後勤糧道。
數十日以來,輕裝簡行的白龍騎士團糧草幾近用盡,又遇難以行馬處,不得不棄馬前行。
到得今日,陣中大半將士,皆是衣衫襤褸,一眼望去分不清是乞丐還是士兵。
但當袁紹軍糧道出現在衆人面前後,積累數十日的疲累、沮喪,瞬間便一掃而空了。
“白龍騎士團聽令,重整旗鼓的時候到了,殺下去,搗毀袁紹軍糧道,能搶回來的就搶,搶不回來的就一把火燒了,敵軍有不降者,殺無赦,有投降者,收繳兵器,令其運糧。”
趙雲舔了舔有些發乾的嘴脣,目光深邃,沉聲道:“破了此處糧道後,再尋其餘糧道,若能將袁紹軍糧草供應盡數斷絕,汝等皆有功於國家,有功於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