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

聲,帶着金屬的質感,從我鬢邊冷冽劃過。

遠處樓上鐘鼓沉沉,花深柳暗處杜鵑啼咽,我把臉埋在他懷,不敢擡頭。

如果,我聽到的只是風聲,鼓聲,鐘聲,鳥聲,該有多好。

他的手指輕拈我的下巴,擡起我的臉,沉靜的注視讓人如對泓涵秋潭。

“嗯,那個,是這樣,歷史或許是可以改變的……”聲音乾澀了,背上細細生出薄汗,“比如……比如……”天吶,情急之下我居然想不到例證!

他若有似無地:笑,目光依然溫和,卻瞬間照徹了我心底最深密的角落,他又問了一遍:“宗訓即位時多大年紀?”

暮色柔軟了他面上剛峻輪廓,成熟男人特有的沉穩醇烈如美酒一樣濃漫出,漠漠醉x了天邊晚晴,我恍惚開口:“明年他幾歲?”說完猛醒,我慌亂地補充道:“歷史或許可以改變!史書也不見得都靠得住,我都能穿過來,其他的事自然也可以生,一切都有可能……”

他曼聲道:“明……”略一沉吟,問道:“死因爲何?”平靜得如同在談論別人。

“是……是病……”那個倒底說不出口,我囁嚅着,只覺鼻子酸,又不想在這時流下眼淚,只強忍着解釋道:“史書上只是說生病,具體什麼病卻沒有記載……可是你看,你身體這麼好,比常人還好,平時根本都不生病的,怎麼可能突然……對了!我專門問了小彌,他也說你身體很好呢!所以這個未必靠得住!你不要多想……”

如果,有~未來地人我說我只有一年壽命,我能做到不多想嗎??忽然後悔得不行,我爲麼要對他說我來自未來!爲什麼要告訴他我知道以後的事!如果不用親口說給他聽,我就可以繼續做鴕鳥,繼續當它不存在……

再忍不住眼中淚意。在它們奪眶而出前。我扎進他懷裡。緊閉上眼。緊咬住脣。

“傻丫頭……”一隻熱地大手撫着我地頭頂。他抱住我。沒有說話。

靜默片刻。他捧起我地臉。憐惜地抹去我頰上水痕。柔聲道:“日後究竟怎樣還未可知呢。怎地此刻便爲我哭起來?”說着笑了笑。

他竟然在安慰我……我胡亂擦擦眼淚。用力點頭。“嗯!一定不是這樣地!一定不是!”猛地又想起一根救命稻草。我大聲說給他聽。也說給自己。“小彌去請他師父了!等老妖精來了讓他給你看看。讓他做你地私人保健醫生。一定沒事地!!”

“不可。”他皺眉搖頭。

“爲什麼?!”

榮哥挑眉睨我,“他的師父……可是你極喜歡的那個老……”搖頭假裝一嘆,“他進了京,叫我放心不下的人豈不是又多了一個?”

破涕爲笑,他還能開玩笑呢,心理承受力倒是比我強。

我太沉不住氣了,無論如何,他一貫身體健康,完全看不出任何生病地端倪,我現在人憂天也是無用的,不如等着老妖精來了請他看看,嗯,這纔是正理!

我垂下頭,輕拭眼角,不好意思地想到,估計眼睛又象熟透的桃子了。

他拉起我的手往回走,夕陽將兩個人影子拖得狹長。

“丫頭,若是……”他頓了頓,低聲道:“若是明年我……安然無恙,你就嫁我,隨我進宮,可好?”

一詫轉頭,正對上他溫柔的注視,春日陽光般和暖,並無任何強迫之意,但在他的眼底,有深深的期盼在隱忍涌動……

一如他對我開口的每一次。

心忽然就如那桃花汛時的冰,帶着清泠地消融聲化成了一汪水,我望着他,頭輕輕點了下去……

霎時,一個明朗的笑容盛開在他臉上,他一把抱起我,大笑着轉了幾個圈,熱熱的一下右一下地落上我的面頰。

我勾住他的脖子,埋在他的頸窩,羞澀微笑。

……

傻瓜,你不知道嗎,我經不可能嫁別人了……

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眨眼到了端午。

京師習俗,以五月初一爲端一,初二爲端二,以此類推,初五即爲端五,據說在唐朝,每月五日是都可以被稱爲端五的,不知怎麼慢慢就變成了特指五月初五字也演變成了“午”。

今年端午節,京中士庶除了傳統的慶祝方式,又添一項新娛樂。

話說在京城西門外的柳池,將上演水嬉和龍舟爭標的節目,龍舟爭標想來就是賽龍舟,水嬉聽着倒是新穎,經內部消息豐富地流雲描述過,我才明白,水嬉就是模擬的水戰演習啊,看她們一個個興奮得不行,流雲一貫好熱鬧倒也罷了,居然這回連碧溪都攛掇我去看,聽說近來街頭巷尾最熱的就是這話題,到時怕是要萬人空巷呢。想來是北方人不大有機會能看到真正的水戰,所以對這模擬表演特別感興趣。京城這些年

治理的安定而富庶,百姓解決了基本地生存問題,自關注生活質量,對娛樂活動的興趣然也大大增加了。

如果我去看這水嬉和龍舟爭標,碧溪流雲就可以師出有名地跟着我去,我猜她們打地是這主意,暗笑,畢竟是女孩子心性,我索性就湊一回熱鬧,帶她們一起去好啦。

到了端午節當天,我破天荒早早起了牀,吃過早餐,我們出西城門,直奔柳池。

榮哥最近在忙着頒《均田圖》,沒工夫出來玩,我也自覺地不去騷擾他。身爲皇帝,吃着納稅人的供奉,那就是人民公僕嘛,做好本職工作是應該地,娛樂還是往後排啦,我就不逼他陪我玩了,否則難免有禍國殃民的奸妃之嫌,笑。

聽他說前幾天夜裡讀書,見到唐朝元稹地《均田圖》,大讚“此致治之本,王之政自此始”,(1)於是要在全國推廣。均田制特別適合戰亂後無主土地和荒地增多的情況,比如隋末,戰亂四起,人口大減,土地荒蕪,唐朝建立之初便推行均田令,成效顯著。

~;君畢是明啊……

裙羅襪桃花岸,薄衫輕杏花樓。

柳池的風景,上次我和杜他們來遊湖時就已經領略過了,上次給我地感覺,這個大湖是都市中難得的安靜去處,清雅如一盞明前的碧螺春,可這回再來,老遠就瞧見湖中舟船旗幡招展,岸上游人接踵摩肩,耄老,垂髫幼童,白衣綸巾的青年公子,濃妝素裹的紅粉佳人,各色人等,熙熙攘攘,滿坑滿谷!

怎麼跟趕廟似的,我不免反省,不就是爲看個模擬水戰、龍舟表演嗎,我在淮南還坐過真地戰艦呢,跑來和人家擠,真是……

我們三人到了岸邊,找塊略清淨的地方站住,四下一望,貌似水嬉和龍舟爭標還沒開始,周圍遊人三五相熟的聚在一處,有小孩舉着花巧畫扇、香糖果子嬉笑打鬧,看人的,閒聊的,張家長李家短……咦,看人的?哈,有那自命風流的年輕公子做出一副瀟灑樣,只顧站在美嬌附近擺更有年齡不詳容貌各異的女子,一雙雙秋波只往那些美少年身上瞟……

原此!忽然釋然了,這時代的民風遠沒有盛行程朱理學的明、清時那麼迂腐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不禁”(《周禮。地官。媒氏》)有點過了,但要是能涌現出幾段“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詩。衛風。木瓜》)地佳話來,倒是不枉熱鬧一場呢。

我自娛自樂:想着,便覺得等待的時間其實也不那麼枯燥,再瞧碧溪流雲,替我擋開四外飛來的登徒子的秋波,忙的不亦樂乎,尤其是流雲,還立了眉毛瞪回去,我笑,無視就可以了,這麼“禮尚往來”,萬一趕上會錯意的,平白讓丁尋同學擔心。

不一時,一通鼓響,水嬉開始,只見湖中船舫迴旋,逐浪弄濤,出沒聚散,縱橫如意,似是在模擬水戰的陣法。周圍百姓看得目不轉睛,彩聲如雷。我也不禁暗暗點,這船上水手莫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水軍?變換陣法很是純熟呢。

國古代打仗最講究排兵佈陣,看演義小說動輒就是某將“點齊人馬,列陣迎敵”,並不是象現在某些電影裡演的那樣,一上來兩軍士卒一聲喊,就跟打羣架一樣亂哄哄叉在一處了。陸戰講究佈陣,水戰也是如此,都是極看重陣型和團隊合作,所以“亂了陣腳”往往是潰敗的先兆。

水嬉演習罷,船隻魚貫退去,忽聽一陣鑼鼓響,動靜又不同於剛纔,只見一隊小龍舟,粗粗點來大約有二十隻左右,船上地軍士都身着緋衣,打着旗,敲着鼓,每船有一名軍校舞旗,看着象是指揮的樣子。

之後又有虎頭船十隻,船上也有指揮,穿了錦衣,執着小旗,立在船頭,其餘的人都身著色短衣,裹了頭巾,整齊地划着槳。

後是飛魚船二隻,彩畫間金,裝飾極爲精巧,船上人都身穿彩衫,間列着雜色小旗、緋,按着鼓點節奏左右招舞,有樂手敲打着小鑼鼓鐸之類,一時鑼鼓喧天,鐸相和,好不熱鬧。

這些綵船尾相銜,列隊排出各種花樣,難得配合有度,整齊劃一,岸邊觀衆大呼過癮,喝彩聲震天價響。

如此熱鬧了一會,小舟紛紛退開,兩隻大龍舟緩緩登場,我這才明白,剛纔那些花巧不過都是正式比賽前的“墊場賽”啊。

看那兩隻大龍舟,龍頭上有人舞旗,船身左右各排列了六槳,須臾,兩舟並列,旁邊水棚上有一名軍校手舉紅旗,便如令槍般用力一揮,龍船上鑼鼓咚地響起來,舟上船槳齊唰唰撥打水浪,兩舟離弦箭一樣破浪而出,遙望就同飛騰一般。再瞧遠處,早有小舟軍校執了長竿,上面掛着錦彩銀之類,插在水中,當做標竿,兩隻大龍舟鳴鼓並進,比的是速度,快得標,周圍小舟上鼓聲大作,岸邊百姓地吶喊聲

聲驚天動地,身在其中,只覺血脈賁張,不由就被這,成爲中的一員。

……

爭標三次,這轟轟烈烈地水上節目纔算結束,大小舟船在觀衆的歡呼聲中退回船塢,遊人也漸漸散去,我和碧溪流雲一路聊着剛纔地盛況,一邊往回走。

流雲手撫喉頭訴苦道:“奴婢方纔可是把嗓子都喊啞了呢!這會兒說話還吃力!”說完又嘰嘰喳喳地聊起剛纔龍舟奪標地一瞬她有多麼激動,我還沒來得及笑她,就見她腳步驟然一停,眼睛水汪汪地瞟着邊上,臉上掠過兩朵紅雲。

我順着她地目光望去,丁尋正和幾個青年說笑着從旁邊經過,他一眼看到流雲,便也紅了臉,和他同行的人明顯都是知情的,笑呵呵拿拳頭捶他的胸口,勾着他的肩膀和他打趣,丁尋極力繃着臉皮,不說不笑地酷,可面上地顏色卻越紅了。

我笑道:“流雲啊,我忽然想吃梅家鋪子的雕花蜜煎了,你替我跑一趟腿,你這就去吧,我和碧溪先回去了。”對碧溪使個眼色,丟下後面笑鬧的一幫人,我們兩人先行回家去。

一路竊笑,我還是有做媒婆的潛力呢,不對,這只是**之美,倒還算不上做媒,嗯,碧溪這丫頭似乎還沒主,我不如拿她小試牛刀?

媒婆之魂熊熊燃燒,我正開口,忽然一陣狂風大作,剛纔還晴空萬里的天空剎那間烏雲密佈,烏雲後,有雷聲沉悶滾過,碧溪叫道:“不好,怕是要下大雨!那邊有家酒肆,小姐,咱們先避一避可好?”

“!趕緊跑!”我,一路跑進路旁酒肆。

雨聲,在我們進酒肆大門的一瞬,噼裡啪啦地在身後響起來,我回頭看,黃土地上一片坑坑點點,象是剛被機關槍掃射過,激起的塵土,混着雨水,有一種溼潤的土腥氣。

就聽身後有女子的聲,“客官裡面請!”

回,一個女子,身着絳色衫子,大紅石榴裙,五官很有些異族風味,看着是個胡姬,她笑盈盈招呼我,“小娘子請上樓,樓上雅間潔淨。”張口是字正腔圓的漢話。

也好,與其冒回去,不如先喝點茶,避避雨,夏季地天氣和美女的心情一樣說變就變,雨來得快,往往去得也快,回家倒是不急在這一時。

此處還是城外,應該算是近郊,這是間不大的酒館,此時店裡空空的,沒有其他客人,生意看來不怎麼樣。外面黑雲翻墨,店裡也是一片晦暗,想是因爲雨來的突然,這胡姬沒來得及點燈。

“小娘子請稍候,待奴家掌燈。”胡姬甜甜笑着,走到櫃上摸索了一會,挑了青布簾兒從一個小門出去,很快捧着黃豆大的一點光亮回來,還沒到近前,已先是一股子油燈氣。“二位請隨我來。”她殷勤給我們照着腳下,引我們走上樓梯,一路就聽腳下樓梯板吱吱扭扭的響。

上到二樓一間單獨隔出的房間,她把燈放在桌上,不知從哪兒摸出塊布在桌上抹了幾下,又麻利地撣撣椅子,笑道:“二位請坐。”

巴掌大的屋子,半新不舊的陳設,不過總算比樓下顯得乾淨些,我坐下,~溪不敢坐,斂手立在我身後。

胡姬未語先笑,“您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地小姐,小店小,您若是叫上等酒菜可愁死奴家了,晴天倒還罷了,派小的去左近分茶採買便是,這會兒下着雨,酒菜買來怕是也吃不得了……”

我微笑打斷她,“無妨,你店裡有茶嗎?撿好茶上一壺來就是。”

她合掌脆生笑道:“可不是有麼!您可還要果子蜜餞?”

我和氣地微笑,搖頭道:“只就好了。

”開玩笑,要不是下着大雨,我估計剛纔就已經離開了,就面那樓梯,還有這油燈,我還真信不過她們廚上做的東西呢。

她笑着應了一聲,扭身出去,我目送她走到門口,忽見她回眸一笑,飛過來極嫵媚的一個眼波。

~~~~~~~~~~~~~~~~~~~~~~~~~~~

註釋:

1)《新五代史》卷一十二週本紀第十二:嘗夜讀書,見唐元《均田圖》,慨然嘆曰:“此致治之本也,王之政自此始!”乃詔頒其圖法,使吏民先習知之,期以一歲,大均天下之田,其規爲志意豈小哉!

《五代會要》載原詔雲:朕以寰宇雖安,蒸民未泰,當乙夜觀書之際,較前賢阜俗之方。近覽元《長慶集》,見在同州時所上《均田表》,較當時之利病,曲盡其情,俾一境之生靈,鹹受其賜,傳於方冊,可得披尋。因令制素成圖,直書其事,庶王公觀覽,觸目驚心,利國便民,無亂條制,背經合道,盡系變通,但要適宜,所冀濟務,乃勳舊,共庇黎元。今賜元所奏《均田圖》一面,至可領也。

第2章 朝來寒雨晚來風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17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第3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17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5章 卻恨青蛾誤少年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15章 晚雲知有關山念第20章 雪晴雲淡日光寒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1章 萬里悲秋常做客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4章 桃李不禁風第6章 勸伊好向紅窗醉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17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19章 疑是林花昨夜開第32章 長河無限舊雲濤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22章 平蕪盡處是春山第32章 誰將綠鬢鬥霜華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8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3章 白鳥驚飛,菰蒲葉亂第5章 歌響行雲止第14章 有婦顏如雪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9章 攬之不盈手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13章 月明如練天如水第9章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第3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6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15章 莫使金樽空對月第10章 露將花影到衣裳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4章 驚風亂颭芙蓉水第11章 三春行樂在誰邊第6章 水殿風來暗香滿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12章 露葉翻風驚鵲墜第15章 莫使金樽空對月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13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9章 白雲回望合第30章 寒山一帶傷心碧第3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8章 芳心猶卷怯春寒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1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第20章 卻話巴山夜雨時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8章 羅屏繡幕圍香風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2章 花褪殘紅青杏小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第16章 瀟瀟細雨聞孤館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12章 折腰爭舞鬱金裙第14章 有婦顏如雪第20章 憑君自解黃金鎖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7章 衣渡得荷香第23章 素手掬青靄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12章 花褪殘紅青杏小第18章 清露泣香紅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4章 萸房暗綻紅珠朵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1章 劍光照空天自碧第21章 萬里悲秋常做客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
第2章 朝來寒雨晚來風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17章 山明水淨夜來霜第3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17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5章 卻恨青蛾誤少年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15章 晚雲知有關山念第20章 雪晴雲淡日光寒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1章 萬里悲秋常做客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4章 桃李不禁風第6章 勸伊好向紅窗醉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17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18章 門前萬斛春夜寒第22章 階庭一笑玉蘭新第19章 疑是林花昨夜開第32章 長河無限舊雲濤第33章 煙浪遠,暮雲重第22章 平蕪盡處是春山第32章 誰將綠鬢鬥霜華第15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第8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3章 白鳥驚飛,菰蒲葉亂第5章 歌響行雲止第14章 有婦顏如雪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9章 攬之不盈手第12章 水仙齊着淡紅衫第13章 月明如練天如水第9章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第3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20章 風捲殘花墮紅雨第16章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第15章 莫使金樽空對月第10章 露將花影到衣裳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14章 驚風亂颭芙蓉水第11章 三春行樂在誰邊第6章 水殿風來暗香滿第29章 恨西園落紅難綴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12章 露葉翻風驚鵲墜第15章 莫使金樽空對月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13章 此情可待成追憶第9章 白雲回望合第30章 寒山一帶傷心碧第3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8章 芳心猶卷怯春寒第7章 誰家玉笛聽落梅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6章 三分黃葉二分塵第11章 風濤洶涌波澄後第13章 手捋紅杏蕊第16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2章 翠被曉寒輕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4章 四邊伐鼓雪海涌第20章 卻話巴山夜雨時第26章 清光千里同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8章 羅屏繡幕圍香風第9章 小樓一夜聽春雨第12章 花褪殘紅青杏小第19章 緗裙羅襪桃花岸第16章 瀟瀟細雨聞孤館第22章 戈鋌射月明霜鍔第12章 折腰爭舞鬱金裙第14章 有婦顏如雪第20章 憑君自解黃金鎖第5章 蒹葭楊柳似汀洲第7章 衣渡得荷香第23章 素手掬青靄第2章 飛花入建章第12章 花褪殘紅青杏小第18章 清露泣香紅第9章 梨花滿地不開門第6章 槍急萬人呼第4章 萸房暗綻紅珠朵第14章 一片閒雲任卷舒第7章 人遠天涯近第21章 劍光照空天自碧第21章 萬里悲秋常做客第10章 杜宇新啼燕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