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總統的野心

bookmark

在“泛亞共同體成員國首腦會議”上,黎平寇提出,以共同安全爲基礎,利用市場一體化推進經濟一體化,然後依靠全面的經濟合作,推行共同的防務與外交政策,更有效的維護所有成員國的利益。

這絕對不是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要知道,地區間的經濟競爭,早已取代國家間的經濟競爭,任何依附於大國的小國都無力制訂單獨的經濟政策,而且其根本利益也必須得到大國的保護,不然在國際舞臺上根本沒有發言權。

維護經濟利益的手段,正是防務與外交政策。

如此一來,要想維護共同的經濟利益,就得采取共同的防務與外交政策,而不是各行其是,更不是各自爲陣。

至於成立政治共同體,那是更加久遠的事情。

說得簡單一點,只有在經濟、外交與國防共同體機構開始發揮作用之後,纔有成立政治共同體的基礎。

大會舉行了一週,取得了圓滿成果。

在最後一次大會上,九個既定成員國一致同意接受泰國、印度尼西亞與斯里蘭卡爲成員國,並且在第二次首腦會晤上,商討菲律賓、印度與尼泊爾的入盟請求,而埃及與阿曼則升級爲觀察員。

在此期間,牧浩洋與埃及軍方代表進行了三次私下會晤。

因爲埃及已經升級爲觀察員,所以軍事援助不再有任何問題。關鍵只是,埃及是否願意接受中國提出的援助方案,即由中國派遣軍事顧問團,對埃及的軍事機構進行改革,建立全新的作戰體系。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三次會談下來,埃及軍方代表都沒有做出讓步。

對此,牧浩洋也非常理解。

如果接受中國的援助方案,等於要完全按照中國的標準進行改革,也就必然對很多人的利益構成威脅。要知道,黃峙博搞軍事改革的時候,就動了很多人的蛋糕,如果不是得到了高層全力支持,恐怕早就失敗了。與中國當時的環境相比,埃及領導人缺乏足夠的威信,也缺少必要的支持,特別是軍隊基層官兵的支持。如果不能妥善改革產生的問題,那麼失敗就是可以預料的事情了。

事實上,連牧浩洋都覺得,埃及不具備進行全面軍事改革的基礎。

原因很簡單,埃及已經快五十年沒有經歷過戰火考驗,現任與未來潛在可能成爲國家領袖的政治家都沒有足夠的威望,也就不大可能獲得軍隊的效忠與支持,盲目搞改革,必然是死路一條。

問題是,不搞改革,埃及就永遠別想統一阿拉伯世界。

針對這個問題,牧浩洋在十月十日飛赴開羅,與埃及總統納傑夫會晤。

因爲之前去過幾次埃及,也與納傑夫見過幾次面,還專門找李明陽要了資料,所以牧浩洋對這位總統有比較深入的瞭解。

從某種意義上講,納傑夫是近二十年來,埃及最有威望的總統。

作爲納賽爾的直系後裔,納傑夫的家族背景十分強大。與衆不同的是,納傑夫沒有直接從政,而是首先參軍。退役時,他已是埃及陸軍裝甲兵上校,主導了從中國引進新式主戰坦克的工作,在軍隊中很有威望。受軍旅生涯影響,納傑夫從政之後,不但清明廉潔,還保持了一貫的強硬作風。當選總統後,納傑夫連續視察了各支基層部隊,非常重視部隊的建設工作,特別是官兵待遇。這些,都爲他贏得了部隊、特別是基層部隊的支持,也使他成爲中東地區有名的軍政強人。

問題是,這也爲納傑夫樹立了不少敵人。

要知道,在他擔任總統之前,埃及奉行了數十年的親美政策,從政府到軍隊,絕大部分高層與美國的關係都非同一般。別的不說,納傑夫在軍火採購政策上,就使不少軍政要員遭受了損失。

爲此,納傑夫還遭到了人身威脅。

二零三三年初,在當選總統後不久,納傑夫就遭人行刺。萬幸的是,忠誠的總統衛隊長替他擋住了子彈。這次不成功的刺殺行動,不但沒有嚇退納傑夫,還讓他抓住機會,進行軍政大清洗。當年,就有三十八名將軍與二十七名高官因貪污受賄等罪名,受到埃及最高法院審判,其中十一人被處以死刑,二十三人被判終生監禁,其餘的都被判處十年以上的徒刑與監禁。

只是,納傑夫的鐵腕手段,還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國內矛盾。

說得準確一點,他的做法只能激化矛盾,無法消除矛盾。

牧浩洋不得不佩服納傑夫,可是他也非常清楚,這位強硬派政治家如果一直這麼處理國內矛盾的話,下場不會好到哪裡去。

“總統閣下,我的建議是,貴國的軍事改革應該從長計議。”等翻譯官說完,牧浩洋又說道,“在過去十多年內,貴國的軍事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貴軍有足夠的能力保衛國家安全。爲了更加遠大的目的着想,必須有足夠的耐心,而不是急於求成,更不應該不計後果的進行改革。”

“將軍,你得知道我們的處境。”

牧浩洋沒有開口,他的英語還算不錯,至少聽得懂,只是說起來有點費力。

Wшw_ t tkan_ c○

“不可否認,我們從貴國獲得了巨大的幫助,如果沒有貴國的支援,我們永遠也無法建立起一支能夠擊敗敵人的軍團。”納賽爾停頓下來,讓牧浩洋有足夠的時間理解他的話,然後說道,“可惜的是,我們的敵人非常強大,而留給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在這輪國際形勢大變革中,我們既有機遇、也有挑戰。雖然我相信貴國做出的安全承諾,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貴國有實力保護埃及,但是誰能保證,以色列已經銷燬了所有核彈頭?如果我們的國家安全受到致命威脅,我們就只能奮起抗爭,而不是在是否進行改革的問題上消磨時間,更不是看着敵人發展壯大。”

“改革肯定會進行,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

“問題是,我們沒有更多的時間。”

牧浩洋鎖緊眉頭,覺得納傑夫話外有話。

“我已收到可靠消息,以色列將從明年開始擴充軍事實力,而且很有可能藏匿了數枚核彈頭。”

“這……”

納傑夫壓了壓手,說道:“這還不是最大的威脅,如果美國的安全保障不足以讓以色列感到安全,那麼我們將很有可能遭到突然襲擊。”

“總統,我不懷疑你的話,只是……”

“覺得不可理解嗎?”納傑夫的目光在牧浩洋身上停留了幾秒鐘,說道,“三年前的那次刺殺,就是摩薩德策劃的。在以色列人眼裡,我是最大的威脅。相信你也知道,如果我遇刺身亡,恐怕在未來數十年內,埃及也無法對以色列構成威脅,更不可能團結整個阿拉伯世界。”

牧浩洋沒有開口,因爲他也獲得了李明陽提供的情報。

名義上,二零三三年針對納傑夫的那次刺殺行動是由埃及的反政府組織策劃的,可是有足夠多的情報證明,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埃及的反政府組織不過是傀儡。

以色列情報機構刺殺納傑夫的目的,就是阻止納傑夫推行大阿拉伯主義。

雖然刺殺行動失敗後,摩薩德有所收斂,但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只要納傑夫堅決推行軍事改革,以色列就不會手軟。

更加不容質疑的是,埃及不大可能出現第二個納傑夫。

沉思了一陣,牧浩洋長出口氣,說道:“總統閣下,元首已經命令我盡一切努力幫助貴國進行軍事改革,所以我完全遵照你的意思行事。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我在埃及,就爲閣下服務。”

“將軍,你的幫助,覺得會被每一個埃及人銘記在心。”

牧浩洋勉強笑了笑,說道:“總統閣下,你要我做些什麼?”

納傑夫沒有急着開口,而是沉思了一陣,才說道:“年底,我將訪問大馬士革,向敘利亞總統發出建議。”

“什麼建議?”

“以我們兩國爲軸心,重新組建阿拉伯聯盟。當然,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

“幫助敘利亞收復戈蘭高地?”

納傑夫點了點頭,說道:“這是說服敘利亞總統、也是爭取敘利亞民衆的唯一辦法。只有收復了戈蘭高地,才能證明我們有能力挑戰以色列,消滅猶太復國主義,也纔有理由讓其他阿拉伯國家相信,成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是維護阿拉伯利益,實現阿拉伯民族復興的基礎。”

牧浩洋沒有開口,因爲他知道納傑夫接下來要說什麼。

“當然,我不會提出過高的要求。”納傑夫打量了牧浩洋一番,說道,“將軍提供的幫助將是我們取勝的關鍵因素,所以我們必須儘快完成軍事改革,並且制定幾套能夠實施的軍事計劃。”

“這……”

“也許,這超出了你的職責範圍,我可以向貴國元首提出來。”

“總統閣下,我會考慮你的建議,只是我覺得,現在說戰爭還太早了,畢竟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從未失敗過的敵人。”

牧浩洋用的是“我們”,讓納傑夫感到非常高興。

在納傑夫看來,似乎牧浩洋本人的態度更加重要,畢竟在現今的知名將領中,牧浩洋的聲望最高。

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章 經濟基礎第14章 拉力賽第54章 突然襲擊第6章 幽靈墜落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37章 回國第28章 屈服第39章 戰禍第284章 轉變第27章 精妙戰術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7章 打與不打第7章 太空戰第85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97章 警戒圈第306章 第一步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6章 轉折點第27章 山窮水盡第314章 大重建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8章 潛艇伏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62章 彈雨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80章 情況有變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79章 另闢蹊徑第17章 地區戰爭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53章 繼續打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章 不測風雲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0章 民間力量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章 戰略籬笆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56章 家宴第52章 統一意見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4章 宣戰第20章 混戰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1章 返航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56章 守株待兔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84章 戰略平衡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228章 導火索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章 離弦之箭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59章 起始點第19章 核戰爭第13章 無限制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3章 試探第11章 取經第120章 多面手第76章 作戰策劃第92章 怎麼打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0章 多面手第64章 直接證據
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31章 政治變更第26章 排兵佈陣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19章 人心所向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2章 經濟基礎第14章 拉力賽第54章 突然襲擊第6章 幽靈墜落第17章 運氣不錯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50章 關鍵技術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64章 千鈞一髮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37章 回國第28章 屈服第39章 戰禍第284章 轉變第27章 精妙戰術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17章 打與不打第7章 太空戰第85章 欲擒故縱第22章 備用計劃第297章 警戒圈第306章 第一步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26章 轉折點第27章 山窮水盡第314章 大重建第320章 宗教干預第58章 潛艇伏擊第51章 精密計劃第171章 八個半小時第24章 重大發現第162章 彈雨第25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80章 情況有變第65章 明智之舉第170章 戰爭的代價第77章 針鋒相對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79章 另闢蹊徑第17章 地區戰爭第85章 地區共同體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53章 繼續打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章 不測風雲第39章 積極備戰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50章 民間力量第48章 針鋒相對第106章 利益決定一切第6章 戰略籬笆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41章 統一大業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56章 家宴第52章 統一意見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14章 宣戰第20章 混戰第100章 鋼鐵洪流第55章 兩手準備第31章 返航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292章 量子理論第312章 個體與整體第66章 不可避免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56章 守株待兔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84章 戰略平衡第30章 全面對抗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271章 復員大潮第228章 導火索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章 離弦之箭第83章 歪打正着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59章 起始點第19章 核戰爭第13章 無限制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3章 試探第11章 取經第120章 多面手第76章 作戰策劃第92章 怎麼打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0章 多面手第64章 直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