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毀滅

bookmark

調整戰爭計劃,首先得搞清楚新的戰爭手段。

離開總參謀部後,牧浩洋去了陸雯的單位,與陸雯一起去拜訪早已退休、在家裡過清閒日子的錢仲泰。

“前兩天,黃總來找過我,提到了這件事。”

牧浩洋很有禮貌,沒有打斷錢仲泰的話。

錢仲泰年近八十,身體遠不如當年。如果不是健康上的問題,他還會留在高能物理學實驗中心。從陸雯那裡,牧浩洋知道一些錢仲泰的事情。最初兩年,錢仲泰很不適應退休後的生活,還得了一場大病。病癒後,陸雯請他擔任戰略科技顧問,給他找了些事情做,主要是指點年輕科學家,算是給他一點心理安慰。大部分時候,錢仲泰都在家裡,只是偶爾有人登門拜訪。

“要用的話,肯定有問題,關鍵是誰的心裡都沒底。”

“錢老,你的意思是……”

“如果只是一場超大規模的太陽黑子爆,問題還不大,最多是軌道上的人造衛星、以及部分無線電設備受到損失。也許會對高壓輸電線路造成影響,但是可以防範,能把破壞降到最低限度。”

“還有第二種可能?”

錢仲泰點了點頭,說道:“如果理論計算值存在較大的負偏差,引發的就不是太陽黑子爆,而是毀滅性的太陽風暴。”

牧浩洋立即鎖緊了眉頭。

“說得簡單一些吧,太陽除了產生紅外線、白光、紫外線等光輻射之外,還有輻射出各種射線,比如γ射線,以及帶電粒子。”錢仲泰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這些輻射直接到達地表,任何生物都不可能存活。我們能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除了大氣層之外,主要就是地球磁場。”

“磁場?”

“也就是常說的地磁。由地心運動產生的磁場籠罩着整個地球,屏蔽了絕大部分對生命有害的輻射。”錢仲泰笑了笑,說道,“知道火星上爲什麼沒有生命嗎?我們早已發現火星兩極存在固態水,而且在大約十億年前,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可是大概在十億年前,火星的磁場消失了。”

“也就是說,火星上曾經存在過生命。”

“很有可能,只是現在還沒有證實。只有一點可以肯定,火星現在的樣子,與磁場消失有直接關係。”

“這與太陽風暴有什麼關係?”

錢仲泰喝了口水,說道:“正常情況下,地磁場的強度足以保護我們,可是當遇到更加強大的輻射時,地磁場就不能屏蔽所有輻射了。也就是說,如果引發了太陽風暴,我們所有人都要遭殃。”

“這……”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曾經發生過。”

牧浩洋一驚,有點不敢相信的看着錢仲泰。

“考古學家已經證明,大約四億年前,即生命誕生初期,一顆超新星爆炸產生的γ輻射正好擊中了地球,導致百分之八十的生物物種滅亡。當時的生物物種還非常原始,適應性遠遠超過高等生物。如果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恐怕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百分之九十九的物種都會滅亡。”

牧浩洋更加震驚了,顯然不大相信。

“當然,不是立即滅亡,而是在隨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災害中逐漸消亡。比如超大規模輻射,能在瞬間摧毀臭氧層,在接下來的半年之內,將有百分之六十的人死於皮膚癌,剩下的人也只能生活在地下室裡。因爲無法耕作,所以僥倖逃脫的人中,大部分也會餓死。隨着整個人類文明崩潰,即便有少數人能夠倖存下來,也要面對長達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存考驗。在此期間,自然災害將是家常便飯。越是高等的生物,越難以適應自然災害,滅亡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錢仲泰嘆了口氣,說道,“可惜的是,人類是最高等的生物,也就最容易滅亡。也許,在一千年之後,老鼠、蟑螂將繁衍壯大,甚至成爲新的萬物之靈,可是人類絕對挺不過去。”

“比核武器還要厲害?”

“你說呢?”

牧浩洋一愣,這還真把他難住了。

“核武器的毀滅性不在於其巨大的威力,即便是一億噸當量的核彈頭,最大破壞半徑也不會超過五百公里。以現在各國主要裝備的二十萬噸級核彈頭來說,要想摧毀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至少需要五枚。也就是說,即便在美蘇冷戰的高峰時期,全球的四萬枚核彈頭也只能摧毀人類的主要居住地。因爲人類並不是全部集中在城市裡的,所以核戰爭之後,肯定有幸存者。”

“可是……”

錢仲泰壓了壓手,又說道:“真正的毀滅性在於後繼效果。比如四萬枚核彈頭,能把大約二十萬億噸粉塵送入平流層,遮擋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陽光,導致全球氣溫在一年之內降低二十度以上。惡劣的嚴寒,將在極短時間內奪取大部分生物的生命,而且沒有任何一個物種能夠適應如此劇烈的氣候變化。要知道,歷史上最大的冰河期,每年的降溫幅度也沒有超過零點二度。其他生物滅絕了,特別是人類賴以爲生的農耕作物無法生長後,人類自然無法生存。”

牧浩洋長出口氣,神色顯得很嚴峻。

“事實上,核戰爭也只能毀滅絕大部分人類,肯定有少數人能夠生存下來。”錢仲泰又喝了口水,說道,“更重要的是,核冬天的持續時間在二十年左右,最多不超過五十年,因此人類文明還有可能在此之後復興,而不會徹底滅絕。太陽風暴產生的影響,至少會持續兩百年。”

“也就是說,人類將因此而徹底滅亡。”

“即便沒有滅亡,也很難恢復元氣。此外,太陽風暴還有可能對生物產生影響,改變生物基因,導致物種大飛躍。”

“什麼意思?”

“考古學家已經證明,正是四億年前的那次超新星爆炸,加快了生物進化的速度,並且由此產生了生物的多樣性。說得簡單一點,如果沒有那次超新星爆炸,也就沒有我們,沒有現在的地球。”

“這是持續影響,至少幾百年內不會看到結果。”

錢仲泰笑了笑,說道:“四億年前爆炸的超新星離地球大約四十億光年,即那顆超新星是在四十四億年前爆炸的。太陽離地球有多遠?雖然太陽風暴產生的輻射強度遠遠比不上超新星爆炸,但是將有更多的能量集中到地球上,產生更加明顯的影響。說得簡單一點,沒人知道太陽風暴會對物種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只是可以肯定,只要產生了影響,人類就是受害者。”

“爲什麼?”

“作爲高等生命,人類的進化空間遠遠低於其他物種。即便有少數人能夠倖存,也將面對更加慘烈的生存競爭。”

“也就是說,人類文明有可能因此滅亡。”

錢仲泰點了點頭,表示就是這個意思。

牧浩洋稍微沉思了一陣,問道:“那麼,引發太陽風暴的機率有多大呢?”

“根據之前獲得的計算結果,大概在千萬分之一左右。”

“這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發生了,那就是必然事件。對八十億人來說,千萬分之一的比例不算低。”錢仲泰看了牧浩洋一眼,又說道,“當然,還有可能存在偏差。這是十多年前的計算結果,而當時的計算機性能並不先進,所以……”

“如果重新計算,需要多少時間?”

“資源充足的話,只需要三個月,就能把計算精度提高一個數量級。”

“行,我去安排。”牧浩洋想都沒想就說道,“我們用軍方的名義調用計算機資源,重新演算太陽模型。”

錢仲泰愣了一下,說道:“牧將軍,這……”

“錢老,你也知道黃總的態度,所以我在這裡懇求你,無論如何也要做好這件事。這不僅僅是爲了我們,也是爲了所有人。”

錢仲泰長出口氣,說道:“行,我這個老傢伙總算還能發揮點餘熱。”

“陸雯,錢老的事……”

“放心吧,我來安排。”陸雯一直沒有插嘴,“先讓錢老休息一天,我明天親自過來接他去上海。”

“其他人員……”

“我派人去接,反正一切包在我身上好了。”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三個月後,我將向元首提交修改後的戰爭計劃,你們提交的計算結果,將成爲是否採用新計劃的決定性因素。”

“差不多,我們會抓緊時間。”

話到此,牧浩洋沒再耽擱時間,叫上陸雯起身告辭。

回家的路上,兩人都有點心有餘悸。

雖然錢仲泰的話有點聳人聽聞,但是兩人都知道,以錢仲泰的身份,不可能拿騙孩子的話來應付他們。更重要的是,探日工程是錢仲泰的畢生心血,也是他在過去幾十年間所有努力的結果。

回到總參謀部,牧浩洋先向騰耀輝彙報了情況,但是沒有提到錢仲泰說的那些事。

在他看來,沒有必要製造恐慌情緒。不管怎麼說,軍人不是科學家,在騰耀輝眼裡,千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根本算不了什麼。拿到新的演算結果,再去找騰耀輝等人也不遲,說不定能說服黃峙博。

當然,牧浩洋得爲此制訂兩份戰爭計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兩種情況。

。.。

第85章 矛盾爆發第63章 朋友第24章 空中打擊第43章 試探第21章 粒子風暴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59章 遺贈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57章 戰爭決議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80章 援助第20章 保持沉默第54章 反擊第14章 掃帚星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章 鋼鐵鯊魚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87章 警鐘第29章 選將第24章 變數第32章 成果第46章 大戰略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8章 風馳電掣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1章 防空攔截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7章 利誘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58章 搶先一步第71章 新理論第40章 援助戰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4章 無聲對抗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303章 幸運兒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85章 矛盾爆發第72章 炮擊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9章 猶豫不決第47章 前哨第52章 預料成真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16章 強渡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62章 彈雨第95章 情報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7章 經貿競爭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8章 出人意料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15章 遭遇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36章 消耗戰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55章 決戰在即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2章 炮擊第20章 逼婚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85章 科技戰爭第5章 來晚了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74章 反擊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44章 防空火網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75章 主戰場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9章 餘輝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42章 分兵合進第6章 錯失先機第10章 重在過程
第85章 矛盾爆發第63章 朋友第24章 空中打擊第43章 試探第21章 粒子風暴第32章 分兵攔截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59章 遺贈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52章 統一意見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45章 艦隊的歸宿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57章 戰爭決議第70章 忙裡偷閒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126章 多種手段第80章 援助第20章 保持沉默第54章 反擊第14章 掃帚星第2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7章 鋼鐵鯊魚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87章 警鐘第29章 選將第24章 變數第32章 成果第46章 大戰略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28章 風馳電掣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81章 防空攔截第33章 最後反擊第27章 利誘第233章 革命性技術第157章 將星隕落第155章 將計就計第58章 搶先一步第71章 新理論第40章 援助戰第37章 抽絲剝繭第14章 無聲對抗第12章 戰爭推動者第303章 幸運兒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85章 矛盾爆發第72章 炮擊第79章 盲目猜測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59章 猶豫不決第47章 前哨第52章 預料成真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16章 強渡第203章 正面強攻第162章 彈雨第95章 情報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17章 經貿競爭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28章 出人意料第94章 戰略價值第115章 遭遇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236章 消耗戰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176章 關聯因素第125章 挑戰困難第55章 決戰在即第60章 艦隊北上第72章 炮擊第20章 逼婚第255章 最後方案第85章 科技戰爭第5章 來晚了第256章 取勝的基礎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07章 非洲之角第174章 反擊第53章 誘餌的效果第44章 防空火網第21章 次優選擇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78章 船隊的喪鐘第75章 主戰場第212章 竭盡全力第33章 超級航母第39章 餘輝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42章 分兵合進第6章 錯失先機第10章 重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