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他日若遂凌雲志

bookmark

“‘在隴西都部署和隴西轉運使司的支持下,鴻雁協會正式成立,教育監教員陳孚先生當選爲第一屆主席。鴻雁協會將在陳教師的帶領下,繼續爲隴西將士代寫家書,讓每一名將士都能把自己思念傳遞給親朋,也能感受到親朋的思念與支持。’到這就沒了。”

一名青年放下手中報紙,看向坐在他側前方的另一青年:“這不會是同名吧?”

“應該不會。”那名青年,也就是陳衡,語氣帶着肯定,“有李相公在,不可能讓一個同名的被如此宣傳。”

“哈!這麼霸道的嗎!”一開始拿着報紙的符青嵐咋呼出聲。

“這就是權貴之家。”曾經的易經學習小組組長,現在的調查組組長楚芒十分冷靜地分析,“只要陳二郎想要有所作爲,必然不會允許在他之前有一個同名之人聲名鵲起。”【1】

楚芒看向自己的組員,繼續道:“否則的話,先入爲主之下,一提起陳孚,所有人的都會想到前一個,之後纔會疑惑,到底說的是誰。除非……”

他頓了頓。

“除非陳二郎的功勳成就遠超前人。但未能起居八座,能爲之事就那麼些,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遠勝同儕。”

衆人恍然,關於陳孚的討論到此結束,開始七嘴八舌地準備明天的計劃。

夜色漸深,各自回房,楚芒突然叫住陳衡:“時溪,我們出去轉轉吧。”

陳衡停住腳步,應了一聲好。

其他人沒湊熱鬧,楚芒關好門後,同陳衡一道下樓。

他們是以周山書院的名義出來的,已經履職教育監的曹驄給他們開了證明公文,讓他們得以享受一些便利。

只不過他們通常不怎麼使用這種便利,比如今晚入住驛站,只不過是一個掏錢一個收錢的正常商業行爲。驛站沒問他們要官方身份的文書,甚至還明示如果加錢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務。

與其說錢越來越重要,倒不如說錢在社會運行中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原先只能使用權力的場合,現在用錢也能達到同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以調查組衆人的視角來看,這樣的景象究竟有沒有後患暫且不知,至少各個地方倒是越來越繁榮。

走出驛站,入眼不是一片荒蕪,也非城中鬧市,而是一個集市。

這是圍繞驛館形成的集市,晚上不說燈火通明,可也有人點着燈趁着夜色交易。

陳衡等人好奇,卻又知道不能直接問。

今晚被楚芒叫出來,陳衡還以爲組長有了新點子能打探到其中隱秘。

只是楚芒卻沒有向星星點點的燈火走去,而是朝向集市邊緣。

“組長?”

陳衡有些詫異。

楚芒沒有回頭,也沒有停下腳步,只是用陳衡將將能夠聽到的聲音說道:“這是魏、李兩位相公在給二郎造勢吧?”

這一夥人關係很好,楚芒自然知道陳孚是魏仁浦的弟子、李明卿的外孫。

陳衡聞言,閉上嘴巴不再說話,跟在楚芒身後慢慢朝前走。

沒走多遠,楚芒停步轉身,看着不遠處的闌珊燈火,出聲道:“我其實很羨慕你們這些人。”

陳衡挑眉,他沒想到組長會這麼說。

稍一思忖,他開口道:“如果組長需要,我可以去找大人說項。”

頓了頓,他補充一句:“大人向來喜歡提攜才俊。”

楚芒愣了一下,無奈地轉身笑罵一聲:“小乙你啊!”

陳衡也露出笑容,然後輕聲道:“其實我並不在意。”

只是心中悵然若失。

這句話他沒說,楚芒也懂。

身爲陳家子,該有的從來不缺。

只是,因爲母家背景不同,陳孚會有一個宰相主動收徒,陳衡卻只是叫一個志同道合的老師看重。

除非十多年後陳孚不堪其用,而陳衡卻漸露鋒芒,那時候就沒幾個人會在意兩人的出身不同,都是前首相的兒子。

沉默一陣,楚芒再次開口:“我現在依然羨慕你們這種人。”

“嗯,我還是那句話。”

楚芒聞言笑笑,然後看着陳衡的雙眼,十分認真的回道:“但我希望以後所有人都可以不用羨慕。”

陳衡心神劇震,他看着楚芒,點點燈火映照在楚芒眼中,閃爍不息。

一瞬,又或者許久。

陳衡嘴角上翹:“我也是。”

短短的一番交談,陳衡不說心事盡去,至少沒再把這事放在心上。

次日一早,調查組衆人陸續起牀,今天的任務十分繁重。

他們所在的驛站叫馬鞍山驛,位於麗水縣和松陽縣之間的交通要道上。

因爲松陽以及更西邊的遂昌都位於山區,在遂昌通往龍遊的河道沒有開闢之前,馬鞍山驛所在的這條路是他們的與外界的唯一通道——足以供車馬行進的大道,山間小路不去說它。

時間一久,就以驛館爲中心形成了一個集市。

隨着商業的發展,通過馬鞍山驛的行商增多,這邊的集市也愈加龐大,驛館收入日漸增加。

管轄馬鞍山驛的松陽縣爲了驛館的收入,對此處安全極爲重視,特意安排一支十人團練,帶着一干時常輪換的民兵負責此處安保,團練隊長兼任驛館驛長。

而據陳衡等人瞭解,這驛長本身也是縣裡大戶人家子弟,上任才三年,就在馬鞍山驛養了一支百餘人的常備民兵。原先把他當成下屬棋子的縣令,現在跟他說話都客客氣氣,不是百里侯,勝似百里侯。

陳衡等人本是要去遂昌,路上得知驛長事蹟之後,臨時改變主意準備在這調查一段時間,看看這種奇特的政治環境下,松陽縣是如何運轉的。

他們已經在驛站住了兩天,能旁敲側擊的全都嘗試過了,如果不想叫驛長警惕,再待下去也沒什麼意義。

所以在商討後,他們決定朝松陽縣城去,在去縣城的路上一路尋找村莊打探消息。

路途遙遠只是身體上的磨難,路上村民們那聽不懂的口音纔是完完全全的折磨。

聽說教育監有意藉助軍隊識字計劃推廣正音雅語,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普及天下。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
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二十三章小意應對新同僚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三)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陰私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七十一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六)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三十五章快馬兼程赴歸州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四)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七百十三章 農事從來不簡單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一十三章攻石鏡首戰得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趙官家突訪書院第六百九十六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二百七十二章 日常如水多寡淡(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一百八十一章 當立殿前兩相制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九)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五百十六章 褒貶盡皆爲雕琢第一百三十四章 雨中攻城變故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一)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二章 論立場章鵬施計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