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成都

bookmark

“成都一切如故!”

這座城市讓李靈感到格外親切,那些市張列肆的街巷,兩江邊深秋嫩綠的垂柳,還有氣味:空氣中的蜜糖味道,以及慢悠悠又極具人情味兒和生活氣息。

李靈的家族,早已深深紮根於蜀地:他大父是李冰,父親則是李仲,後世稱之爲李二郎,也就是二郎神的原型……

父子二人相繼爲郡守,修築了湔堋,也就是都江堰,引水灌溉,消除水患,澤被千里,使得蜀郡殷富。

李靈也自小長在蜀郡,一口蜀音,爲蜀人敬重,承祖、父之業,繼續從事水利之事,帶着人上山下河,穿石犀溪於岷江南,通笮汶井江,經臨邛與蒙溪分水白木江,自湔堤上分羊摩江等。

因此功績,八年前,李靈被巡視蜀郡的秦始皇帝挑中,任命他做了“上河農都尉”,秩六百石,去賀蘭山報到,幫北地郡尉黑夫在修渠灌溉新開闢的田地……

在北方的功績自不必言,只是在胡亥繼位後,李靈也以“通黑”之罪被囚禁,直到章邯起兵,纔將他放了出來,稍後回到咸陽,被攝政任命爲“少府少監”,作爲張蒼副手,前往巴郡,轉移龐大的巴氏資產——寡婦清的遺產,已被巴氏的親家母葉氏一手包攬,大方充公,靠了這比巨資續命,黑夫才能放開手在關中賄民。

但在前些時日,又被緊急調派,使其與巴郡守周昌一同西進。

“關西已定,而蜀中未安,蜀郡不能亂,望李君能接手蜀郡!”這是黑夫寫給李靈的信。

眼下李靈隨周昌手下的巴卒開入成都,與小陶匯合,一路皆無阻攔。

蜀郡空虛,郡兵多在隴西,縱有一些常頞幕僚聲稱:“無常君之命不敢開城。”但經由李靈出面一通勸說,又亮出新的郡守印綬,說明常頞已入咸陽爲相後,最終還是屈服了。

李家人對蜀郡貢獻太大了,冰之孫的身份讓他被蜀人崇敬,常頞故吏的經歷,則讓李靈能夠規勸一些頑抗的舊僚,是接管蜀郡最合適的人選。

眼下,安撫完成都父老後,李靈回到郡府,進入廳堂,卻見中尉小陶,巴郡守周昌,此次行動的主將副將一言不發,都埋頭在紙上寫着東西。

氣氛異常沉默,旁邊的長史、幕僚們也大氣不敢出。

“這是……”

李靈心裡咯噔一下,這兩位莫非是鬧了矛盾?

他一路與巴郡守周昌相處,此人乃是治粟內史蕭何當年從豐沛帶來的人,在南郡統籌糧秣有功,是個執拗的人。

而小陶,一向只聞,他乃武忠侯最信賴的舊部,性情溫和,爲人堅韌。

這二人若是生隙,到了話都不願說的程度,對安定蜀郡十分不利啊。

好在小陶的長史,一個安陸人在李靈耳邊道:

“中尉與巴郡守皆吃,言談交流不便,遂書字而談……”

李靈這才恍然大悟,二人都有口吃的毛病,很難控制言語,小陶在軍中發號施令,便以言簡意賅而聞名,一句話不超過四個字,不喜長篇大論。

周昌亦然,原本的歷史上,他還會和鄧艾一起,合力貢獻“期期艾艾”這一成語。

一人口吃便如此,兩個口吃碰一起,那是怎樣的場景,恐怕會兩人一起臉紅脖子粗,憋了半天都聊不完一句話吧?

這便有了寫字交流的一幕,小陶好學,聽了黑夫勸他們“餘常讀書,自以爲大有所益”的告誡,十年時間,竟從不識字的文盲變得下筆如飛。

只是出於習慣,小陶連寫在紙張的話,也多以3,4,3這樣的斷句爲主……

周昌稍慢一些,但畢竟早年是做過泗水郡卒史的,字也不錯。

寫完一篇,二人交換,點點頭,又繼續在紙上“交談”起來。

李靈哭笑不得,卻見二人交流的,是關於成都的佈防問題,爲了效率,遂讓人將地圖拿來,由他來講解算了。

“二位將軍。”

“成都形制,與秦武王時無二,分少城、大城。少城在西,便是官署所在,大城在東,居住黔首商賈。”

“城門有八,其中大門爲二,皆在大城,北曰咸陽門,南曰江橋門……”

之所以叫江橋門,是因爲出了南門,在其西邊、南邊,便是成都最重要的兩條河,郫江與檢江(府河、南河),河上有七座橫跨江水的木橋,方便商賈行人出入城邑市肆。

“大父爲郡守時,穿二江成都之中,築七橋以爲便,又因城內之市太小,擠佔里閭,遂將集市遷至兩江之中的空地,是爲新市。”

這新市位於當時成都近郊,以“二江”爲界,橋爲門、喉,便於控制管理,也方便貨物從水路往來。每天按鼓聲,按時開市與閉市

“故曰,兩江珥其市。”

這就是這時代,成都的格局,“城”像人之頭部,而“市”像一隻珥飾,安放在城外南邊緊臨的“二江”之間。

李靈自己做官時,又奉常頞之命,鑿了石犀溪穿過兩江,以連接檢江以南的錦官城、車官城兩座官營工坊,讓新市成了梁州地區最大的貿易中心。

本地的農夫們通過市場賣出大量餘糧,換回自己需要的鐵具、食鹽等。商賈則以糖、鹽等物,從蜀西的氐羌部落處,換回大量牲畜和皮革,笮馬、旄牛,銷售到成都。南方的西南夷帥長們則在戰爭和攻殺中爲成都提供另一種貨物:奴隸!

天下商賈也雲集於此,將蜀地特產運往外部,五大拳頭產品是蜀錦、漆器、糖、井鹽、枸醬酒和奴婢,此外還有姜、丹沙、竹、木之器,在這進行的貿易,每天都能爲蜀郡創造數萬市稅!

黑夫在任命李靈爲蜀郡守時說得很清楚。

他需要的不是一個殘破凋敝的蜀郡,而是能不斷產出大量糧食,並創造財富的大後方。

所以,小陶和周昌需要派兵維持這裡的秩序,不但要守住城池及各們,還需要維繫市場,讓蜀地人安心,儘快從政權交接的動盪裡恢復,源源不斷爲關中輸血……

和過去百年間,蜀郡做的事一樣。

除了城邑市場,那些蜀郡的重要資源點,也得分兵控制。

周昌仍是寫字交流:

“巴郡兵浮江而來,江陽(瀘州縣)至資中(資陽縣),兩岸蔗田工坊皆安然無恙。”

這就能保證糖業繼續運轉,隨着南郡幾乎全民皆兵,頂多能保證糧食不絕產,手工業必將受影響,蜀郡或將取而代之,變成全國的產糖中心。

“我將南行。”

小陶則指着地圖上兩個縣,那是接下來必須控制在手的目標。

“臨邛。”(邛崍縣)

“嚴道!”(滎經縣)

這都是李靈當年曾戰鬥過的地方,他曾去當地勘查,通笮汶井江,經臨邛與蒙溪分水白木江,都是爲了方便開發這兩處大礦山。

……

“臨邛有鐵山。”

李靈尤記得,秦始皇滅趙那年,蜀郡臨邛發現了大鐵礦。

而始皇帝也使趙國邯鄲的鐵匠世家卓氏遷蜀,大多數遷虜都希望不要走太遠,爭相賄賂蜀吏,得以安置在葭萌關,唯獨卓氏卻認爲葭萌狹薄,居民又衆,以後日子恐怕不好過,而成都人雖衆,但他們這些遷虜地會爲人所欺,長期處於下層,反而請求遠遷。

於是卓世被安置到了臨邛,利用自己的手藝,如今已當上了鐵官。

一同被安置到臨邛的,還有關東冶鐵家族程氏,有了這些人技術支持,臨邛鐵官,也成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冶鐵中心。非但滿足巴蜀漢中,連關中亦需仰仗。

如今黑夫將與六國虎爭天下,而關中無大鐵山,兵器冶鑄,恐怕要依靠蜀郡和南陽、衡山三地了。

至於嚴道,則有一座大銅山,所蘊含的礦藏究竟有多少無人知曉。只知道從古蜀國的蠶叢氏開始,蜀人就爲了它,與周邊部族發生了無數戰爭,而開採後冶煉剩下的礦渣,漫山遍野都是。三星堆、金沙那些璀璨文物的銅料,多是來源於此……

這是秦滅楚之前,整個秦朝鑄造兵器和半兩錢的主要原料來源,到了漢朝時,漢文帝的寵臣鄧通來此鑄錢,仍有諺曰:“鄧氏錢,遍天下”,可見其重要程度……

黑夫已控制了衡山郡的銅綠山,又有江東不斷開採鉛礦,加上嚴道銅山,足以在戰爭前,將兵工廠的馬力開足,生產數以萬計的兵刃,鑄造數萬萬的錢幣……

“但嚴道如今爲嚴氏控制,其麾下有邛兵、僮僕上千,恐怕不易對付。”

嚴氏是秦惠文王之弟,素有智囊之稱的樗裡疾後代,樗裡疾封於嚴,其子孫是在朝野影響最大的公族,遠的有前任會稽郡守嚴慶,近的有那個欲遊說常頞反黑的嚴今。

隨着嚴氏一而再再而三與新政府作對,這個家族也被攝政判了死刑。

只是李靈覺得有些可惜:“嚴君疾對大秦有功,族內一二人反對攝政,不意味整個嚴氏欲爲亂。與其兵戎相見,不如讓我派吾子前去勸其歸順,如此便能順利接管銅山。”

“可。”

小陶說道,但這個一向溫和的黑夫死忠,卻又放了狠話:“不從。”

“必族!”

燁燁震電,不寧不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爲谷,深谷爲陵

在這個時代,舊有的公族轟然毀滅,亦有人從庶民小吏,爬上權力的巔峰。

並非說前者一定奢靡無能,後者一定節儉幹練。

只是時代浪潮打過時,不論善惡對錯,只看成敗!

……

蜀郡交接的陣痛纔剛剛開始。

而咸陽城裡的宴饗,卻已接近尾聲。

“李靈已至蜀中。”

“更有一萬大軍作爲後盾。”

“常君覺得,他能否勝任?”

常頞默然,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講條件的資本。

接受事實,老老實實留在咸陽,哪怕只作一個裝點門面的無權丞相,這便是他唯一的選擇。

於是在旁人眼中,這場晚宴上,但見黑夫爲常頞親自執盞,可謂是殷勤備至。而席間倆人相談,從食物聊到治郡,甚至西南夷,常頞越談越高興,當場感慨,攝政對時局的看法,竟與自己很相似。

他當場讓人拿紙筆來,致信去蜀郡,告訴自己的舊部僚吏們:”吾與攝政相談甚歡,只恨太晚相見。“敦促舊部們尊新郡守之命,儘快促進蜀郡和關中、南郡的政令統一。

“今日之大秦,惟有交攝政治理,方能安定!”

還暢想道:“尉公任攝政,執國事,統兵百萬;而我則爲君宰輔,料理諸事,大秦必將再統天下,終至中興!”

等筵席結束時,已有些醉的常頞,竟開始稱讚黑夫爲:“天下第一人物”了。

黑夫亦殷切地送常頞出府,常頞雖被挾持,但一些親信仍得追隨,他們在府邸外如坐鍼氈,此刻見常頞出來,都迎了過來。

“常君!”

他們護主心切,卻爲黑夫的親兵所阻,遂高呼之,聲音不免大了些,眼看就要發生衝突。

“放那些蜀中壯士過來。”

黑夫讓親兵們放常頞親信稍前,領頭的是一個大漢,身材高大,臉上留着美鬚髯……

黑夫不由一愣,好似看到了一位久未謀面的故人,還以爲自己喝多了,再定睛一瞧,你別說,身形相貌還真挺像,幾能以假亂真。

他特地指了那大漢,使其近前五步,才發現不是。

黑夫遂做出吃驚狀,指着那人問常頞:“敢問這位壯士如何稱呼?”

常頞道:“蜀中勇士,紀信也,爲我親衛,素來直勇,還望攝政饒恕他冒犯之罪。”

黑夫搖了搖頭:“這位壯士,容貌身形,好似我一位故人。”

他扼腕嘆息,作思念狀,只差在頭頂插根茱萸了:“只是多年未見了。”

黑夫有時候會想,自己對老劉是不是太狠了?

“哦?是何人能讓武忠侯如此牽掛?”

黑夫嘆道:“他叫劉季,過去只是個沛縣的無名小輩,在膠東時做了我門客,後至海東駐守。”

“可現在,此人卻做出了一件膽大包天之事!“

黑夫話音一轉:“想來常君也聽聞,關東有傳言,說公子扶蘇復起於海東,率戍卒連克遼東、遼西,外逐東胡,內攻燕地,並稱了召王……”

“是聽聞了,只不知真假。”這是件敏感的事,席上老常甚至沒敢問。

“假的!”

黑夫卻一揚手,直接給此事定了性。

“過去一年多裡,這世上打着扶蘇旗號舉事者不知凡幾,譬如我麾下的都尉吳廣,便曾與人在陳地反抗胡亥時,詐稱公子扶蘇,只爲借其名耳……”

“至於遼東的‘扶蘇’,也是如此,我已讓身處膠東的典客陳平去查過了,常君猜猜,事實如何?”

無關事實,這只是黑夫要講的諸多小故事,之一。

“如何?”

黑夫笑道:“原來,不過是我那故吏劉季,爲博得海東戍卒支持,找了一相貌相似者,冒充詐稱罷了!”

常頞壓根就不相信黑夫,但還是咋舌做驚訝狀:“這劉季,果然大膽。”

“可不是。”

黑夫道:“遼東的假扶蘇,只是劉季的傀儡,至於真正的長公子……”

他朝昏沉的天空拱手,眼中無半絲波瀾:

“早在兩年前,去南方投奔我的路上,便病故了!”

……

PS:四千大章,待會還有一章。

第182章 鮦陽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424章 初雪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579章 兩戰第546章 青島第946章 粉飾第425章 三窟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66章 七閩第109章 羔裘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917章 萬人敵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187章 共敖第651章 常識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02章 殺人第347章 法術勢第488章 農家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964章 越兵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981章 籍田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1007章 贏家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62章 七何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667章 文明第248章 言志第309章 南昌第304章 六百石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290章 燈下黑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991章 鍾離眛第526章 停下!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86章 出關(上)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288章 不要臉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91章 良弓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551章 朕安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14章 蜀道難第997章 泗水第255章 行矣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868章 昭穆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61章 奸生子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84章 奴隸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963章 泥潭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7章 喜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72章 秦墨第64章 投書者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71章 遲來一步第459章 大丈夫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8章 袍澤們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37章 順杆爬第919章 魚龍第366章 解夢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26章 軍將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
第182章 鮦陽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424章 初雪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579章 兩戰第546章 青島第946章 粉飾第425章 三窟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66章 七閩第109章 羔裘第932章 多多益善第917章 萬人敵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187章 共敖第651章 常識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602章 殺人第347章 法術勢第488章 農家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964章 越兵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981章 籍田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1007章 贏家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62章 七何第683章 好整以暇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497章 魚入大海第667章 文明第248章 言志第309章 南昌第304章 六百石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290章 燈下黑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991章 鍾離眛第526章 停下!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986章 出關(上)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288章 不要臉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22章 什長黑夫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91章 良弓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551章 朕安第559章 脣亡齒寒第814章 蜀道難第997章 泗水第255章 行矣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868章 昭穆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61章 奸生子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684章 奴隸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963章 泥潭第9章 法家都是處女座強迫症第7章 喜第276章 當我們的旗幟插滿山崗!第852章 逐君側之惡人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142章 千古奇冤?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72章 秦墨第64章 投書者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71章 遲來一步第459章 大丈夫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438章 無懼無退第18章 袍澤們第525章 取之於無形第37章 順杆爬第919章 魚龍第366章 解夢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426章 軍將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