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死國可乎?

bookmark

“君侯爲何能夠篤定,始皇帝已崩?”

營帳內,利倉一邊幫黑夫披上厚重的甲,一邊瞥着營帳內新放置的“大秦始皇帝”牌位,有些不安地問道。

他仍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根據打聽到的消息,秦始皇御駕中依然一切如故,既沒有打出哀旗,也未曾全軍發喪啊,唯一傳出來的,就是公子胡亥被立爲太子。

“因爲我很清楚始皇帝的脾性。”

黑夫整理甲衣,說道:

“從十七年滅韓,到二十六年滅齊,只花了十年時間,秦始皇幹完了秦朝歷代先君數百年想做的事情。”

“期間也遇上過困境,比如李信伐楚大敗,喪七都尉,朝野上下都覺得,楚國是滅不了了,起碼要休整數年才行。但始皇帝卻馬不停蹄,才敗了二十萬,立刻又組織了六十萬,空國伐之,遂滅荊楚!”

“而從二十八年到三十七年,又徵蠻夷戎狄之邦,令吾等四面出擊,大秦疆土,北過大夏,西涉流沙,東有東海,南盡北戶!”

“其中最艱難的仗,莫過於南征百越,屠將軍才喪師數萬,全天下都反對,認爲耗費性命取無用之地,何益哉?但秦始皇卻一意孤行,使我爲將軍南下,花了兩年時間,總算令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在嶺南新建數郡。”

“同時進行的,還有築長城,修馳道,建宮室,開五尺道,尋西王母邦等事。尤其是這尋西王母邦,真是一波三折……”

一說到此事,黑夫就忍俊不禁:“最初傳聞崑崙在河西祁連山,於是月氏被滅了。”

“又說在西域,於是南北兩道盡是秦使者商賈,最後也沒找到。”

“這時候,大夏人跑來說王母在條支以西,於是秦始皇使李信興師西征,跋涉萬里,不惜耗費億萬之財,就爲了那不知真假的傳聞……”

“這些事,我都直接間接參與了,故深有體會。終其一生,秦始皇帝做事,哪一件不是有頭有尾,何曾有半途而廢的時候?”

“皇帝陛下,你啊,真是天下第一鐵頭娃……”黑夫在心裡吐槽。

利倉算聽明白了:“故君侯以爲,此番始皇帝出巡,既然說了要去會稽,只要他還活着,就一定會抵達?”

“然也。”

黑夫道:“如今半途而折返換道,或是要通過冥厄三塞入中原,返回咸陽,肯定是出了大變故!”

幾年前的莒南刺殺,秦始皇也不曾改道,在黑夫想來,能改變秦始皇目標的,只有一件事……

“死亡!”

利倉仍有顧慮:“萬一皇帝是故意改道,就是要使人以爲他已死,賺君侯出現呢?”

黑夫搖了搖頭:“不可能,封我爲武忠侯,再遷安陸家眷鄉黨,已是蓋棺定論、釜底抽薪之計,何必再畫蛇添足?再說,秦始皇帝太驕傲了,不屑於玩這種小伎倆。”

利倉這纔不疑,感慨道:

“君侯真是瞭解秦始皇啊!”

“畢竟是君臣一場。”

黑夫淡淡地說道,他將鶡冠的纓帶系在頷下,讓利倉出去,召集衆人。

等利倉離開後,黑夫卻朝那新刻上字的“秦始皇帝靈位”拱手。

“我不像趙高,能揣度您的一言一行,但在您的志向大略上,這世上,沒有人比我更理解了。”

“我來自兩千多年後,所以深知,大一統、車同軌、書同文、行爲倫,這都是利在千秋的事。”

“是它們,讓中國不管分裂多少次,都始終爲中國!百代都行秦政法!”

所以偉人才說:祖龍魂死秦猶在。

“而在一統後,被世人抨擊爲窮兵黷武的擴張,實則奠定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基礎疆域。”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笑:“知道麼,陛下,您的大方向,和穿越者都想做的事太像了,以至於我,只需要往裡面添磚加瓦就行。”

黑夫相信,若是秦始皇能活得更久,若是他得到一張世界地圖,在孰視上面的廣袤疆域後,下一刻,肯定是一拍案几,用關中話嘟囔:

“何不早說?”

然後,殖民日本,征服印度,發現美洲,將秦疆域拓展到地中海去……肯定是皇帝想做,能做,也敢做的事!

所以對黑夫來說,他與秦始皇的關係與其說是君臣,不如說是晚輩與長輩,是兩個在中國夢裡惺惺相惜的人。

撫着手裡的木牌,黑夫嘆道:

“所以我敬您!”

“服您!”

“願意聽你指揮,爲你做裱糊匠。”

“如果我們能開門見山地說一次話,多好啊……”

但那是不可能的。

因爲除了這些外,秦始皇骨子裡,仍是一個封建帝王,獨斷專行,不可能與他的臣工,來一場平等的談話。

不管眼光看得多遠,他的好大喜功,濫用民力,仍不可避免地將時代推向深淵,使黑夫做的一切,變成抱薪救火。

黑夫也是在三年前,才意識到這點……

“所以你我,也許想要一個相同的結果,但在過程上,註定殊途!”

有的人,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黑夫將木牌,放入了匣子裡。

“前幾天,您曾爲我蓋棺定論。“

黑夫將箱子緩緩合上,將秦始皇帝的靈牌,關在裡面,隨着匣中光線一點點減少,黑夫也露出了笑。

“投桃報李,始皇帝陛下,接下來,該輪到我,黑夫,來替您蓋棺定論了!”

……

當黑夫鑽出營帳時,冒着滅族危險,一路追隨他至此的三千短兵親衛,已站在這片澤中闊地上。

他們都是南郡人,是黑夫引以爲豪的“子弟兵”。

因爲經常頂着訓練艱苦,每個人都曬得跟黑夫一樣黑,爲了顯示自己與衆不同,他們髡去了髮髻,哪怕黑夫的都長出來了,短兵卻依舊每月理一次髮,已成慣例。

這次跟來的三名率長,多是黑夫的伐楚舊部,其中就有十多年前就做過黑夫什長手下,又在滅楚戰爭中,幫黑夫扛過旗的大個子牡。

此外,跟黑夫來的,更有東門豹、陸賈、吳臣等人,所有人都看着黑夫,看着半月潛伏後,重新披掛甲冑,恢復昔日神采的將軍!

對這羣知根知底的嫡系,黑夫甚至不用煽情的動員,只需要大聲告訴他們一個事實:

“秦始皇帝陛下,去世了!”

並無三軍慟哭,在場的人,雖是廣義上的秦人,但吃的是黑夫的飯,對皇帝只有畏懼,沒有愛戴。

但他們身上,在聽到這句話後,依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猶豫沒了,變成了躍躍欲試。

擔憂沒了,變成了談笑風生。

膽怯沒了,變成了餘勇可賈!

懸在頭頂的太陽已落,乾燥炎熱的空氣多了些清涼,曾經不敢擡頭的人,也敢揮動手腳了!

黑夫道:

“二三子,吾等亡匿得夠久了,本將軍以爲,雲夢澤的魚蝦蟹蛤雖然鮮美,但若無南郡的稻米佐餐,還是少了點什麼!”

一陣轟然大笑。

沒人再憂心忡忡地問黑夫:“吾等該如何是好!?”

而是大聲用南郡方言起鬨道:“將軍說得對!不吃飯不行啊!還是快帶吾等出去,好好吃碗飽飯罷!”

“自當如此!”

黑夫振臂道:“然朝中有奸臣逆子,嫉恨本將軍,竟秘不發喪,矯皇帝之詔,欲謀害忠良,要將安陸全縣百姓抓到關中,奴役處死!更要將南征軍士卒,將汝等,也統統打上叛逆罪名,變成刑徒!”

“他們非但不讓吾等好好吃飯過日子,連活路都不留!”

這當然是黑夫編的,張口就來。

但這種事,趙高、胡亥應該幹得出來,就當是莫須有吧。

眼看羣情激奮,黑夫朝衆人拱手作揖:“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二三子,爲了掙條活路,可願與黑夫共舉大計,清掃篡位逆子奸臣,重整朝綱?”

三千人也不問是什麼大計了,齊齊單膝下跪:“吾等已自髡髮髻,這條性命,早就交付給將軍了!願追隨將軍赴深溪,蹈烈火!”

士氣可用,黑夫滿意地頷首,他也表現得很輕鬆,笑吟吟地問幾個靠過來的親信下屬:

“汝等覺得,接下來應去哪?”

東門豹理所當然地說道:“當然是去安陸,救父老鄉親!”

此言博得了大多數人的贊同,既然秦始皇已死,將士們現在唯一的顧慮,就是家眷了。

陸賈卻建議道:“將軍,李由已離開武昌營,收繳三萬將士兵刃,如今正率師一萬,南下長沙,再慢的話,就要被他搶先了!還是應去長沙營,與陶、蕭兩位都尉匯合,且等嶺南主力北上,擁兵數萬,再進取不遲……”

東門豹和季嬰頓時大怒,指着陸賈鼻子罵道:“你這儒生,要將軍置其母兄,置安陸數萬鄉黨生死不顧麼?”

“且不說吾等人數不到馮敬的一半,縱然去奪了安陸,救了鄉親們,也是腹背受敵啊。”

陸賈一邊躲着東門豹的拳腳,一邊爭辯。

黑夫讓人拉住魯莽的阿豹,說道:“汝等所言皆有道理。季嬰,你素來機靈,又熟悉安陸地理路勁,立刻帶些人潛伏過去,藉着數萬鄉親在縣城集結的當口,混進去,等我號令!”

“諾!”

季嬰立刻帶着數十名沒髡髮的安陸人乘漁船出發。

“利倉。”

шωш▪ тTk Λn▪ ¢〇

黑夫又喚了最信任的年輕晚輩,拿出了鎏金、鎏銀兩枚虎符,將銀符交給利倉。

“這是南征軍內部調動必須用到的鎏銀虎符,你立刻持着它,去往長沙以南的營地,告訴小陶,始皇帝已崩,可以執行先前商量好的第二個計劃。而後,再去湟溪關,讓在那待命的韓信、去疾二人,立刻帶一萬精兵北上!定要全殲李由之師,儘量活捉他!”

“諾!”

利倉滿臉發紅,這是亢奮到極點的標誌,他很清楚,雖然自己不像東門豹那樣,爲君侯衝鋒陷陣,但在這場舉大計中的分量,也舉重若輕!

眼看季嬰、利倉皆有使命,絕塵而去,東門豹迫不及待地搓手道:“亭長,南北皆有人去,吾等就在此乾等着?”

“當然不。”

黑夫道:“此番舉大計,其成敗與否,最關鍵之處,其實不在長沙,也不在安陸……”

“那是在哪?”

東門、陸賈等人畢竟不是韓信,對兵勢看得沒那麼透徹。

“武昌!”

言罷,黑夫已跨上了坐騎,身後的短兵親衛,也豎起了那杆本該折斷的交龍之旂,此外,更多了一面黑底白字的“尉”字大旗!

一紅一黑,兩旗被雲夢澤的風吹得獵獵作響,黑夫也拔出劍,直指東方!

那個年紀越大越慫,用兵謀事,穩妥到有些猥瑣的君侯消失不見了。

這一刻的黑夫將軍,彷彿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鮦陽城,豪氣沖天!

“隨我去武昌營!”

黑夫鬚髮賁張,縱聲大笑:

“去告訴那三萬久盼歸鄉不得,卻忽然被繳了兵刃,遭受禁閉,正惶恐不安的南征軍袍澤!”

“告訴所有人,他們的將軍,回來了!”

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995章 大盜第999章 蜂王第747章 熒惑高第750章 復生第935章 夥頤第398章 匈奴第613章 胡亥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1031章 扶桑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1021章 趙無恤第844章 瑚璉第890章 楊喜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864章 亡秦者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950章 孰立?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187章 共敖第849章 博浪沙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68章 昭穆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762章 忠信第282章 勝利者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337章 梟子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662章 梅鋗第60章 將陽第666章 七閩第383章 豳風第47章 秦之律令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631章 演員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771章 狗咬狗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317章 六王畢!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11章 自食其果第99章 邦亡人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593章 海圖第347章 法術勢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519章 一夫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814章 蜀道難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591章 輔助第337章 梟子第392章 牛羊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592章 貓鼠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17章 萬人敵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32章 伯兄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140章 八卦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513章 法今王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76章 武城第459章 大丈夫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
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995章 大盜第999章 蜂王第747章 熒惑高第750章 復生第935章 夥頤第398章 匈奴第613章 胡亥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1031章 扶桑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1021章 趙無恤第844章 瑚璉第890章 楊喜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864章 亡秦者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971章 羣雄討黑第950章 孰立?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187章 共敖第849章 博浪沙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68章 昭穆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762章 忠信第282章 勝利者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337章 梟子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662章 梅鋗第60章 將陽第666章 七閩第383章 豳風第47章 秦之律令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631章 演員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34章 戶牖遊徼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771章 狗咬狗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317章 六王畢!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11章 自食其果第99章 邦亡人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593章 海圖第347章 法術勢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164章 上醫醫國第519章 一夫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814章 蜀道難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294章 獨當一面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591章 輔助第337章 梟子第392章 牛羊課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592章 貓鼠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17章 萬人敵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32章 伯兄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140章 八卦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513章 法今王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79章 一點都不甜第876章 武城第459章 大丈夫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