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請學爲圃

bookmark

翡翠乃嶺南之物,此時已馳名中原,與白玉交相輝映,同爲貴人宮廷所好,黑夫也不必解釋,能聽懂的自然聽懂了。

昨日,吃過那頓“翡翠白玉湯”後,黑夫在即墨城大水井邊新建的豆腐坊裡,給秦始皇演示了歷史穿越小說本本都寫,已不必再水一遍的滷水點豆腐。

這是農家在膠東折騰半年的成果之一,原料菽便是大豆,乃是中原土產,歷史悠久。而膠東種的更是比中原菽豆產量更高,四百年前管仲從山戎引入的“戎菽”,那是一次著名的外來物種引進,一起引入的還有“冬蔥“。黑夫讓農家在膠東做的事,其實與管仲也差不多,只是更精細和複雜。

加上在黑夫和墨家的推廣下,在關中,石磨已是司空見慣之物,製備豆汁豆腐的一切條件都齊全了。剩下的,就只是黑夫通過一次“偶然”的事,爲農家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那是秋天的事,如今已是十一月中旬,幾個月過去,豆腐工藝已經被摸索得很成熟。

當然,製備豆腐的過程,引發沒見過這場面的羣臣一陣嗟嘆是自然的。甚至有趙高的弟弟,郎官趙成懷疑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有毒。

黑夫的迴應,是當着他的面,喝了一碗灑糖的甜豆腐腦,一擦嘴,啥事都沒有。趙成只得閉了嘴,最後不少大臣都試喝了點,有喜甜的有喜鹹的,不一而足。

而今日,黑夫則邀請秦始皇來參觀城外的農家菜圃,這片膠東欣欣向榮的“農業科技園”,被黑夫取名“大寨”,也不知是何緣故。

在大寨,農家的領袖許勝帶着弟子拜見秦始皇,同時爲他介紹起來:“小民敢言於陛下,一般的菜圃,從關中咸陽宮室,到邊塞軍營,所種多是這幾樣。”

許勝掰着手指,一一給皇帝數道:“葵、韭、薤(xiè野蒜)、蔥、藿,此五菜者,可謂隨處可見,其中,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

至於其他的芥菜、芹菜等,多是地域性的,沒有大範圍普及。

“只是一旦進入晚秋……”

許勝指着一路來,光禿禿的菜圃搖頭道:“五菜皆絕,唯獨葵菜,六七月種者,季秋採摘,可用鹽淹作菹臘菜。八九月種者,到孟春之月採摘,於是春寒料峭時,唯一能吃上的新鮮蔬菜,就是葵。可在膠東,天氣寒冷,葵菜常不能越冬便凍死大半,秋天做下的葵菜菹臘,也吃不了幾頓……”

因爲葵菜的產量實在是太少了,對於北方漫長的冬天來說,杯水車薪啊。

葵菜尚且如此,其餘蔬菜一旦入冬,也統統吃不上了。

隨行羣臣裡,倒是沒人問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秦朝秉承的是“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哪怕是子嬰這樣的宗室,也是在基層混過,儘管不清楚蔬菜的時令,也至少知曉,在漫長的冬天裡,普通兵卒、百姓那乏味的食物:

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裡,帝國的幾百萬戶人家,數十萬兵卒,每天就只能靠一點乾巴巴的鹹豆醬,來下難嚥的粟飯。有的人家準備不足,醬也吃完了,就只能磕鹽塊下飯,最慘的是連鹽都吃不起的人家,你能想象每天什麼都不下,兩頓淡寡米飯用冷水沖服的生活麼……

這時候,不論是屯戍的兵卒還是百姓,肉是不敢想的,但哪怕來點蔬菜給他們改善下伙食,也是極大的奢侈了!

所以別小看菜籃子,它可是關乎民生的東西。一旦哪天你發現市場裡的菜價漲了,百姓的日子,便不好過嘍。

這時候,黑夫接過許勝的話,對秦始皇道:“但在膠東,經過農家不懈努力,卻找到一種菜,四季皆與,比葵菜更耐寒,產量更大,且味道更好……”

秦始皇瞭然:“這便是朕前日所食的‘菘’?”

“正是菘菜!”

秦始皇吃慣了大魚大肉,偶爾來一頓“翡翠白玉湯”倒也挺新鮮的。

而且說實話,在御廚的烹飪下,那壺湯味道很不錯,豆腐滑嫩可口,青綠色的菘菜也挺好吃,就秦始皇的口味而言,比關中的蓴菜、巴蜀的葵、芹等菜都要鮮美。

而御醫陳無咎等擇此菜品嚐後,認爲菘菜微寒味甘,具有養胃生津、清熱解毒等功效,還勸秦始皇可以多吃……

這時候,衆人正好走到一片菜地處,此處分別種着冬葵,還有菘菜。

昨夜才下過雪,已然積雪的地裡,旁邊的冬葵已經蔫了,但菘菜卻依然完好,因爲是八九月才種下的新菜,尚且稚嫩,其色澤呈淡青白色,上面盛着點未化的雪,卻依然精神抖擻。

許勝笑道:“此物之所以得名爲菘,乃是因爲它凌冬不凋,四時長有,有鬆之操,與其他菜不同,經過霜後的菘,吃起來才特別鮮美。”

說着,一行人又到了菜地旁的屋舍,打開了地窖,裡面儲藏着一顆顆菘菜,雖然它的長相,與後世的大白菜還有不少區別:是散葉而非結球,體量也遠不如一顆十多斤的大白菜。

但這已經是黑夫熟悉的一幕了,他去過北方農村,見過老百姓冬天屯白菜的景象。

同時許勝也嗟嘆:“古人吃菘雖早,但昔日此菜只作野菜,百姓偶爾採食,以備荒年,幸好膠東郡守提醒,說曾見此菜寒冬依然完好,或可試種,吾等才尋來種下。不曾想,得到的牛肚菘,葉片厚大,成熟時色澤如翠玉,且味甘,啖之無滓,口味不亞於葵!”

雖然體型、口感還有待改善,但能不到一年時間,便能從幾種野生的菘裡選出較優品種,已經殊爲不易了。

農家雖然是搞農圃的專業戶,但卻沒有現代科學研究體系,他們只能用神農嘗百草的辦法,不斷積累經驗,在衆多的植物裡,小心翼翼找到無毒的食物圖譜,再經過不斷馴化和培育,優中選優,最終推廣種植。

黑夫只能利用自己前世在農村老家的經驗,隨口提一些可能的點:比如將菘與芥菜混種,因爲它們好像都是“十字花科”的,可以進行雜交,這樣或能反覆提升品質,希望有朝一日,能培育出後世的大白菜來吧……

黑夫這麼做,並不是爲了自己的口腹之慾,也不是爲討好皇帝的口味,更不爲給達官貴人的餐桌上增加菜餚!

而是希望,在漫長的冬日裡,在帝國各個寒冷的角落,只能嚼着乾飯的黔首士卒,能吃上一碗可口的白菜湯,或者是百吃不厭的醃白菜……

孟子說,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這一點黑夫不敢保證,但至少,一些容易普及的新事物,一碗皇帝喝了也叫好的“翡翠白菜湯”,能爲百姓泛善可陳的生活添一點滋味。

想到這,黑夫便爲農家向秦始皇請功道:“陛下,臣聽聞,古時民有疾,未知藥石,神農氏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溫、平、熱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義,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書上以療民衆,而醫道自此始矣。”

“今日農家許勝等亦嘗百草,擇菘菜而植之,將每次嘗試培育的過程,也一一記於紙上,好讓弟子效仿。他日若能使家家戶戶皆能食此菜,亦是一大善政!”

“的確是一道善政。”

秦始皇頷首,應黑夫之請,給許勝和農家弟子以封賞,賜爵賜地,但許勝的弟子們拜謝後,卻又道:“陛下,老朽有一事欲稟!”

雖然許勝當年有擁護呂不韋,逃離關中的劣跡,但那是過去的事,秦始皇對他還算和善,頷首道:“但說無妨。”

許勝告罪,說起了一樁往事……

“陛下,昔日,孔子之徒樊遲請學稼。孔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爲圃。孔子又曰,吾不如老圃。”

“樊遲出去後,孔子對其餘弟子曰,小人哉,樊遲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若如是,則四方之民以襁褓負其子而至矣,何必親自學稼?”

孔子認爲他培養學生,不是爲了讓他們以後去種莊稼種菜,而是爲了從政爲官,爲了做肉食者,只要做了官,一切事情就迎刃而解。

儒家也認爲,在上位的人哪裡需要學習種莊稼、種菜之類的知識?只要重視禮、義、信也就足夠了!

總之,儒家的教育,從來就不是爲了培養勞動者,而是爲了培養勞心者。

但農家,卻正好走了與他們完全相反的道路,甚至有傳說:農家的創始人,就是孔子的弟子,那個被他鄙夷的“小人”樊遲!

這也難怪,農家曾經被孟子等儒家宗師鄙夷貶低得不行,連稷下學宮也擠不進去,只能在弱小的滕國謀出路,去遙遠的秦國找機會……

許勝看了一眼黑夫,黑夫眼中滿是鼓勵。

黑夫告訴許勝,就像在《呂氏春秋》裡的農家諸篇一樣,他們應該把這一段“嘗百草”的過程寫下來,教授弟子,同時也要讓天下人知道……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農圃之事並不是小人之道,而與儒家詩書禮樂一般,是關乎民生的大學問!”

這是許勝從未得到的鼓勵,於是,他便鼓起勇氣,請求秦始皇道:

“陛下,被儒士鄙夷的小人之道,卻是我大秦的實用之學,此乃農家之大幸,也是天下之大幸。老朽敢請陛下,能讓如樊遲一般,欲學於農圃的‘小人’,作爲弟子,向吾等學之。學成後可爲田官,爲陛下向黔首傳播節氣農時,堆肥漚肥之術,以及推廣菘菜等物……”

秦始皇和羣臣都一愣,這時候,黑夫也立刻站出來,說道:

“沒錯,陛下,正如當日在臨淄,論修書修史時,丞相所言。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闢禁。公學中已有法令之學,然在此之外,也當設工農之學!使這些有用之學,使菘菜、豆腐,皆能傳遍天下,澤被黔首!也讓那些以古非今的人看看,神農做的事,大秦一樣能做,且做的比古時更好!”

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118章 大梁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760章 不許笑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72章 驕傲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1008章 太昊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160章 大夫爵第67章 踏月而行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36章 擺闊第970章 風口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8章 袍澤們第594章 順逆第909章 鴻門第93章 案發現場第117章 大時代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202章 紅糖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183章 勸降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75章 烏氏倮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1021章 趙無恤第58章 赴任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373章 羊圈第320章 帝業第974章 假王第380章 秦頌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358章 護短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150章 陳屍第90章 捷報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448章 騎戰第108章 張子房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576章 舊部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590章 縱橫第49章 善假於物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3章 朝陽羣衆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621章 天罰第176章 冒險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762章 忠信第78章 大行於世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576章 舊部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443章 紅氅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9章 回家(上)第900章 不殺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726章 而立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87章 權謀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58章 受金第253章 兵成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889章 主角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946章 粉飾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
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118章 大梁第687章 入幕之賓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760章 不許笑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672章 驕傲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1008章 太昊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160章 大夫爵第67章 踏月而行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136章 擺闊第970章 風口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18章 袍澤們第594章 順逆第909章 鴻門第93章 案發現場第117章 大時代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202章 紅糖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183章 勸降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75章 烏氏倮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1021章 趙無恤第58章 赴任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437章 單于王庭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373章 羊圈第320章 帝業第974章 假王第380章 秦頌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358章 護短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150章 陳屍第90章 捷報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556章 必會君符第448章 騎戰第108章 張子房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576章 舊部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590章 縱橫第49章 善假於物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63章 朝陽羣衆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621章 天罰第176章 冒險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762章 忠信第78章 大行於世第85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576章 舊部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443章 紅氅第75章 義我所欲也第39章 回家(上)第900章 不殺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726章 而立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787章 權謀第206章 立足之資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58章 受金第253章 兵成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889章 主角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946章 粉飾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