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挺進中原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七年八月底,潁川郡昆陽縣(河南葉縣)。

一場大戰已落下帷幕,敗者四潰而散,勝者則開始清理戰場,爲城內的“義軍”解了圍。

“真不敢信,吾等竟真贏了!”

坐在一輛傾覆的戰車旁,任由醫兵爲自己包裹傷口,吳廣有些失神。

看着眼前堆積如山的兵甲、糧食,他心中對武忠侯和韓信,愈發敬佩!

回想半個多月前,當奉命在汝南招徠陳人的吳廣得知自己被調入韓信麾下,並要隨之出汝南,北上深入中原腹地時,他的內心是抗拒的。

當時的吳廣,雖然重新在汝南站穩了腳跟,手下聚集了三四千人,但仍是小打小鬧,未敢與下蔡的北軍相抗——六月份時,他與陳勝在淮陽城下慘敗的陰影,仍縈繞在吳廣心頭。

但韓信麾下這支軍隊之精銳,卻讓吳廣爲之側目!

這支兩萬人的軍隊不但裝備精良,着甲率別說吳廣手下的烏合之衆,連秦軍也比不上,幾乎人人披甲,北伐軍幾乎所有的騾馬,也統統調給韓信使用,算是一支機動部隊了,重物交給騾馬,士兵得以快步行軍,每日可走五十里……

也算韓信運氣好,恰逢東邊的楚盜項籍猛攻淮陽,吸引了陳郡幾乎所有的兵力,項籍與萬餘秦軍決戰於淮陽城下時,韓信就乘機佔領吳房縣,擊潰了上蔡守軍,徹底控制了汝南。

韓信這次出兵,是黑夫防禦反擊大戰略最重要的一環,用黑大帥的話說,就是:“插進敵人心臟的一把尖刀”。

“王賁主力已被吸引至江漢、隨縣,後方必然空虛,若能使一上將出汝南,擊南陽宛城,則關中、潁川、洛陽之糧必斷!”

圍魏救趙,這算是黑夫在正面剛不過王賁的情況下,想到破局的最好辦法了,而這項使命,自然交給了他手下最能打的將軍:韓信。

當韓信佔領上蔡後,擺在他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是直接向西,越過方城夏道,進攻宛城。

這南陽郡本是一個大盆地,西依秦嶺,南部爲大巴山餘脈,東南部爲大別山,北爲伏牛山,東爲桐柏山。其中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有許多斷斷續續的丘陵,這就是“方城夏道”。

由於這些丘陵之間的斷口過大,過多,並不利於防守。因此春秋時,楚人在最終奪取南陽盆地之後,便想了個辦法,在此修築了一條長城,將那些土山連接起來用於防守。

這便是著名的楚之方城,因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成了荊楚北部的屏障。

雖然後來,方城被趙魏韓三晉聯軍攻破,南陽也爲韓國所佔,數十年後又爲秦所奪。但從始至終,方城一直有所維護。這次戰爭,方城還成了王賁的東部防線,有兩萬人守着方城南北隘口,得知黑夫派偏師出汝南後,南陽郡守也立刻率軍出宛,至方城守禦。

眼看方城一線大軍雲集,於是韓信不走近道,反而繞了遠路:他率軍徑直向北,進入潁川郡境內,佔領了舞陽縣(河南舞陽)……

於是吳廣等人又得匆匆放下手裡的飯碗,繼續向北急行軍。

韓信這一北上不要緊,可嚇壞了南陽、潁川的郡守郡尉。

需知,王賁在南陽集中了二十萬大軍,月費糧秣三十萬石,這些糧食光南陽郡可供應不上,還需要從三個地方運糧。

其一就是關中,走武關道,但因路途遙遠,沿途耗費太大,每月只能運來五萬石。

再有便是洛陽,走魯陽南下宛城,每月可運十萬石。

而最重要的,則是敖倉的糧食,作爲秦朝在關東最大的糧倉,存糧數百萬石的敖倉發車南下潁川,再通過昆陽、葉縣,進入南陽郡——這也是王賁寧可放棄關東許多郡縣,卻要求潁川絕不容有失的原因!

眼下,韓信攻佔舞陽縣,距離秦軍糧道不過數十里,派出輕兵大肆燒掠糧隊,一時間,糧車都停在了襄城,不敢再去昆陽。

爲消除這一大患,南陽郡尉不得不離開方城,帶着兩萬人北上,而潁川郡秦軍也奉命從陽翟南下,希望在葉地合圍韓信。

戰機總是稍縱即逝,就在這當口,昆陽縣的韓國遺民聽說有“義軍”進入潁川,也按捺不住了,便發生了反秦暴動,殺吏作亂,佔領了縣城。

潁川郡尉不得不先圍攻昆陽,這是致命的失誤,韓信得知消息後,立刻率全軍北上,與潁川軍在昆陽城下爆發了大戰……

結果便是眼下的光景,北伐軍大勝,潁川軍大敗,向北潰散了。

吳廣包裹好受傷的胳膊,立刻趕到韓信與利倉處,喜滋滋地報功道:“韓裨將,吾等繳獲了許多糧秣,足夠讓將士們飽餐一頓了!”

爲趕在南北兩支秦軍合圍前打開局面,離開上蔡時,韓信勒令衆人拋棄了大部分輜重,輕裝前進,打贏這場仗的意義,讓心存疑慮的士卒們士氣大漲。

“韓裨將真是用兵如神。”

利倉也不得不佩服,他作爲都尉,在上蔡時力主向西進兵,強攻方城夏道,心裡想的是,不惜犧牲這支偏師,也要爲黑夫解圍。

但韓信卻否定了他的建議。

二人當初爲了路線問題,大吵了一架,但眼下看來,韓信的策略是對的。

韓信見利倉總算心服口服,心中亦有些得意,笑道:“兵法雲,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與其在敵人選好的戰場與之對陣,不如動起來,牽着他們的鼻子走,這是武忠侯在奪取南郡時的戰法,韓信不過是學他罷了。”

利倉頷首:“昆陽是南北通衢之地,奪取了此地,就相當於截斷了王賁軍最重要的糧道,周圍的逆軍,恐怕都要坐不住了。”

韓信道:“這也意味着,吾等恐怕要被中原的逆軍圍追堵截了!”

“有韓裨將指揮,無懼也,來多少,便滅多少!”

利倉心裡卻是歡喜,因爲他們鬧出的動靜越大,王賁老兒就越可能撤兵回援,也算對得起大帥了。

韓信偏頭看向遭到圍攻數日後,一片殘破的昆陽:“且不說這些,先進城罷!”

昆陽被潁川軍圍攻了數日,但城內韓人抵抗劇烈,城池未破,但死傷也很慘重。

方纔北伐軍與潁川軍大戰時,城內的人本還有些躊躇,但一看到北伐軍竟打着“韓”字大旗,又與秦軍殊死作戰,遂產生了一些美麗的誤會,還當他們是來複韓的同志呢!

於是,便真有人帶兵殺出城來,前後夾擊,這纔有了潁川軍的潰敗。

眼看大戰已畢,那些出城相助的韓人也過來拜見了,領頭的是個長八尺五寸的白麪漢子,年歲三旬上下,一身戎裝,英武之餘,又有幾分貴族氣質,方纔他作戰勇猛,殺了不少潁川軍卒,身上還沾着血。

此人被親衛攔下,卸了劍後才得靠近,他方纔向吳廣等人打聽他們從何而來,但衆人三緘其口,只知他們滿口陳楚口音。

此刻,這位韓人領袖又打量着韓信、利倉等人,眼睛最後定格在他們身後的“韓”字大旗上,遂不再疑慮,有些動容地朝韓信拱手道:

“韓信,見過將軍!”

韓信有些愣神,還當是自己聽錯了,一旁的吳廣等人則以爲他直呼韓將軍之名,真是大不敬,遂大聲叱喝。

韓信止住了他們,復問此人道:

“你……叫什麼?”

白麪漢子也摸不着頭腦,只能再作揖道:

“我叫韓信,韓襄王孽孫也,苦等多日,總算將楚地義師盼來了,大韓光復有望矣!”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661章 北江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66章 焦土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684章 奴隸第869章 山海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259章 章邯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634章 封侯!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964章 越兵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93章 大買賣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50章 復生第649章 藥(上)第26章 重振士氣第992章 大蟒第772章 招魂第309章 南昌第317章 六王畢!第844章 瑚璉第383章 豳風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009章 博弈第526章 停下!第703章 拾骨第247章 三馬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449章 錘砧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84章 石頭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397章 駿馬第609章 貨殖第7章 喜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333章 司馬欣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721章 陸梁第955章 酈生第39章 回家(上)第864章 亡秦者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98章 匈奴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58章 螳臂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939章 胠篋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185章 軍賊第480章 三傑第82章 盲山第980章 結第448章 騎戰第772章 招魂第769章 三楚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96章 趙佗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9章 人贓俱獲第429章 父親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29章 無衣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
第661章 北江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966章 焦土第17章 失期當斬?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684章 奴隸第869章 山海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259章 章邯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634章 封侯!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50章 南方人吃年糕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964章 越兵第732章 上病益甚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93章 大買賣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802章 左列鍾銘右謗書第750章 復生第649章 藥(上)第26章 重振士氣第992章 大蟒第772章 招魂第309章 南昌第317章 六王畢!第844章 瑚璉第383章 豳風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009章 博弈第526章 停下!第703章 拾骨第247章 三馬第244章 壁虎斷尾第449章 錘砧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84章 石頭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397章 駿馬第609章 貨殖第7章 喜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1022章 驕兵必敗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333章 司馬欣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721章 陸梁第955章 酈生第39章 回家(上)第864章 亡秦者第263章 這不是足球……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532章 不問蒼生問鬼神第398章 匈奴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558章 螳臂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939章 胠篋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185章 軍賊第480章 三傑第82章 盲山第980章 結第448章 騎戰第772章 招魂第769章 三楚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296章 趙佗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69章 人贓俱獲第429章 父親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29章 無衣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