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上行下效

bookmark

廷尉蒙毅看了一眼身陷囹圄,跪坐在秸稈上的喜,目光中有欽佩,亦有惋惜,又轉身對來者道。

“御史大夫,我只能給你一刻。”

茅焦作揖道:“一刻已夠了,多謝廷尉。”

蒙毅還禮:“不敢,他一介小小侍御史,卻做了吾等九卿不敢做的事,蒙毅雖無法效仿,但也敬佩不已。”

言罷,蒙毅便讓衆吏都離開,只留下茅焦與喜,隔着牢獄的木欄相望,鋪在地板的稻草充滿尿臊昧,這裡沒有窗戶,沒有牀榻,只有外頭的火把能映出喜的身形。

“糊塗!”

茅焦終於忍不住了,怒責這個被自己看好的屬下。

“我讓你糾察吏治,整治不法官員,但你怎敢直接指點到陛下頭上,竟還說陛下乃是吏治敗壞之源!?”

“喜愧對御史大夫厚愛。”

喜已去了官服,摘了獬豸冠,穿着刑徒的赭衣。他對茅焦長拜,半年前,正是茅焦點名讓喜入朝爲御史的。

“但喜,卻未曾愧對自己的職責和本心!”

茅焦的火氣沒了,嘆息道:“你爲何要如此?”

在這昏暗的牢獄裡,喜向茅焦講述了他這麼做的原因。

“我年輕時,有幸來到咸陽服正卒之役,住過一年。那時候,關中百姓尚且淳樸,其聲樂不流污,其衣服不輕佻,對有司敬畏恭順,埋頭苦耕。而咸陽的官府,每個秦吏都肅然恭儉,莫不敦敬、忠信。卿大夫們,也是出於其門,入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不比周,不朋黨。又聽人說,陛下剛剛親政,銳意進取,每天批閱奏疏,親自聽決奏疏,他勤勉節儉,虛心納諫,凡事皆決於法,賞罰公平。”

“從那時起,我便明白大秦必將一統天下,也知道,該如何做一名秦吏!”

喜侃侃道來,茅焦不由閉上了眼,那是二十多年前,秦王政親政之初,整個國家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陽。

如今,帝國看似如日中天,但許多事卻變了。

喜的聲音變得低沉:“此番,我進都城五月有餘,看到了無數過去未見的怪事。”

“從武關到藍田,沿途皆是膏腴之地,本是春耕農忙時節,可在田地裡忙活的,卻都是老弱婦孺。一問之下,他們才說,家中子弟都去服役了。去的地方五花八門,或是塞北長城,或是張掖西域,或是海東之地,或是江南嶺南,但更多的,還是在驪山和阿房。”

喜回想起自己看到這兩處奇觀時的震驚:難怪田地無人,原來數十萬的勞力,都集中在此。二十年前他來服役時,修的也是驪山,但規模不大,幾千人就能完工,但如今的地基,卻足足擴大了一百倍!

到底有多大呢?將所有地上地下建築囊括後,相當於半個安陸縣的面積!

而阿房的規模,亦不亞於驪山,或者說,皇帝已經把整個關中,都變成了一個大宮室,處處有樓,步步是閣。

咸陽沒有外城牆,因爲函谷、武關、蕭關、隴關,它們便是秦都的四座城門!

多麼宏大的野心,多麼壯麗的奇觀,但喜卻沒有絲毫激動,反而脊背發涼。

“這,得多少人才能修起來啊……”老秦吏無法想象。

帶着滿心疑問,喜開始了在咸陽的工作,但他卻發現,這已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官場和朝堂。

和黔中郡一樣,官吏的隊伍裡,尋找藉口,收受禮金者有之,直接貪贓枉法者有之,對各地刑徒徭役,敲詐勒索者亦有之。

卿大夫之中,也不再大公無私,而是不敢做事,多數人都是在混,更有甚者,連丞相、九卿也開始崇尚奢靡,結黨營私,李斯車騎僭越,卻有內官通風報信,便是最典型的例子。

當秦始皇令御史府整頓吏治時,喜也曾摩拳擦掌,親自帶隊,出入各大官署,緝捕了曹咎等貪污受賄者,攪得咸陽雞犬不寧。

哪怕別人暗地裡痛罵他“安陸荊蠻”,喜也不爲所動,只希望能在污穢的水中,注入一絲清流,讓朝廷恢復成二十年前的模樣。

可越往裡走,他才發現這水深不見底。

一名貪腐的官員一席話,讓喜恍然大悟。

”安陸荊蠻,你縱然將全咸陽,乃至於全天下的貪墨之吏都抓了判刑,黔首日子就能好過?吾等貪墨的那點錢,夠燒阿房宮的幾塊磚?”

猛然回首,喜看清了自他入咸陽後,就一直隱約察覺的違和,來自何處了。

《爲吏之道》教訓秦吏們:需知民能,善度民力。但事實是,朝廷卻從不顧及民生,天下十分之一勞力,一直在路上和邊疆奔波。

官吏貪污一文錢就判罪,但無數的民脂民膏,卻被用於建設宮室、甬道、廊橋,百吏乘機從中抽利。

朝廷要求官吏、黔首務必遵循法令,但朝廷自己,卻經常喜歡帶頭破壞法律:一年的役期延長到三年,每年一次的口賦,最多時追加了十多次。本來該殺的人,皇帝一句話就放了,本不用死的人,卻因上位者的怒火,被一起殘殺。

法家絕不言鬼怪神靈,甚至不相信天,堅信一切皆決於人。然而,秦始皇卻一味尋仙求長生,不惜耗費巨資,派遣使者通西域,修長達千餘里的馳道直達玉門關,又築阿房,期待神仙王母能入住。

喜擡起頭看着茅焦,眼中滿是不解:”御史大夫,我是鄉下鄙人,從入武關開始,就看到無數的宮室,已經這麼多屋子了,就算陛下後宮美人充棟,也夠住了吧?“

他想不明白,爲何要爲這些多則無用的東西,荒廢了真正重要的事。

不以小功妨大務,不以私慾害人事,丈夫盡於耕農,婦人力於織,這是法家的理想,可現在,怎麼全反過來了?

以上種種,就是帝國中樞,最大的違和!

“我竊以爲,若想要吏治清明,不僅要律令嚴明,且需君主帶頭守法,恪守爲君之道,爲吾等做出表率。否則,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天下人見陛下喜愛紛奢,亦紛紛效仿,視法爲無物也。故吏治之敗,源於君道不正,若陛下一日不改弦易轍,縱然將全天下的貪官污吏都抓了,吏治依舊難清!”

貪污腐敗是每個政權都要面對的難題,事情當然沒這麼簡單,但喜是個固執的人,固執的人,會認準一個理後,做自認爲正確的事!

“你說的沒錯。”

茅焦嘆氣:“但你身爲侍御史,又不是諫議大夫、博士,爲何要如此剛烈直諫,這是越權了……”

“因爲無人說話啊。”

喜苦笑起來:“諫議大夫們訥訥其言,儒生博士天天鼓吹天下太平無事,那些敢說話的,如淳于越等,早就被趕走了。”

至於九卿丞相甚至是御史大夫?他們一直在迎合皇帝,戰戰兢兢地守在自己的職位上,不敢多說半個字,伴君如伴虎,他們怕啊。

“御史大夫,我最怕的,不是吏治敗壞,而是人人對此習以爲常,熟視無睹,是明明看在眼裡,卻裝作看不到!”

喜站起身,握着着牢獄木欄:”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總得有人說實話啊。

茅焦靜靜地聽着,目光悲憫,從喜身上,他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曾在認爲秦始皇帝做錯事時,站在沸騰的大鼎前,面不改色地罵醒他,然後欣然就烹。

而陛下,當時幡然醒悟,勸下他來,對他說:“非先生,寡人幾鑄大錯矣。”

那時候的陛下,能做到禮賢下士、虛心納諫,躬行節儉,是理想的君王。

但是啊,人是會變的,從寡人,變成了朕。

一統天下後,皇帝不僅不再節儉,開始意得欲從,更嚴重的是,衿奮自賢,驕溢縱恣,羣臣恐諛。

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天下剛剛統一的那一年,還能做到“事皆決於法”,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則變成了“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

這一切,都不幸被尉繚子說中了。

“秦王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我布衣,然見我常身自下我。誠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爲虜矣……”

茅焦回味着這些話,心中無比酸澀,他敢肯定,自己再像當年那般直言進諫,恐怕真的會被烹了。

這就是喜要面臨的狀況。

“上一個向陛下直言進諫的人,叫優旃。”

茅焦放緩了語氣:“他是一個倡優,說話滑稽頑皮,素來討陛下喜歡,那次他假裝酒醉,當衆說,這天下哪有什麼西王母,更沒有長生,意在進諫。但他沒想到,陛下也醉了,大怒之下,割了他的舌頭。”

從幾年前開始,秦始皇就最忌諱兩種話,一是說長生是假的,二是提議立太子,這兩件,都會讓皇帝想到一件事:

死亡!

“喜,你的奏疏措辭之劇烈,十倍於優旃之言,恐怕要被斬了腦袋啊!”

這也是茅焦來廷尉監牢見喜的原因,他想拉這個觸碰逆鱗的莽撞人。

“立刻陳書向陛下認錯,或能免死!”

喜默然半響,卻道:“御史大夫,從前沒有雕版印刷,也無紙張時,我喜歡將律令抄到竹簡上,一抄就是十年。”

“那些法律答問上,只有兩種情形,對、錯。我一遍遍告訴來詢問律法的黔首。切記要做律令上認爲對的事,不做錯的事。”

他擡起頭:“在獄掾眼中,這世上的事,唯對錯而已,喜認爲自己沒有錯,是陛下錯了,故縱然死,亦不悔!”

“你!你怎麼如此固執呢?”

茅焦氣得想將牢獄踢開,將喜揪出來扇幾耳光,讓他清醒清醒。

曾經,公子扶蘇也固執得不行,認爲全天下就自己敢說真話,一次次頂撞皇帝,遂受冷落。

但那是他未經世事,被打發去海東吃雪兩年,跟黑夫學了點東西后,扶蘇也變得圓滑,回咸陽半年了,即便看到許多不順眼的事,亦未曾發一言。

可喜是從基層調上來的,爲官二十載,他就不明白,這世上並不是非黑即白,若不加變通,是沒法做事的麼?

“因爲,我答應過人一件事。”

喜笑道:“在安陸縣,我有一個很看好的晚輩,十多年前,我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過了十多年,他在我入咸陽任官前,又回贈給了我,請我勿要忘記,如今若要違背,豈不是讓那後生笑話,說我虛僞。”

“是什麼話?”

喜的神情變得認真:“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

他退到牆邊,對茅焦長拜:“爲人臣,喜不敢欺君,爲法吏,喜更不敢見錯而不言!”

茅焦無言以對,他能怎麼說,他能告訴喜,自己也知道皇帝在往歪道走,但勸了也沒用,索性閉口。

機敏的人都看得出來,皇帝身體漸漸不好,求長生遙遙無望,恐怕沒幾年了,對茅焦而言,保持現狀,拖到山陵崩塌,拖到公子扶蘇繼位,這就是他的目標!

到那時,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阿房、邊戍、征戰,都能停下!就能真正做到黎庶無徭,男樂其疇,女修其業!

他已經放棄了老主人,期盼新的可能。

茅焦相信,扶蘇,乃至於南邊的昌南侯,也是這樣想的!

所以乘着這秦始皇換相,李斯爲左,馮去疾爲右,朝局動盪的機會,茅焦也在藉着整頓吏治的機會,打壓那些可能反對扶蘇繼位的人,安插親近扶蘇者。

可這大好形勢,都給喜一封奏疏給破壞了!

“御史大夫!”

就在這時,廷尉蒙毅再次來到身後。

“一刻到了?”

茅焦有些發怔,哪怕真有讀者將他們的對話,一字不漏從頭看到尾,也不過半刻吧?

蒙毅面容嚴肅,屏退左右後,在茅焦耳邊輕聲說了幾句……

茅焦頓時勃然色變,指着喜大罵道:

“你這安陸荊蠻,真是好大的福氣!半年來,長公子未曾發一言,可這次爲了你,一個區區六百石侍御史,卻毅然入宮,力勸陛下留你性命。若連累他惹怒了陛下,再次失了帝心,喜,不管你本意如何,是對是錯,你都將是大秦的罪人!”

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650章 藥(下)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53章 鄉里鄉親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69章 三楚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1003章 移席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578章 邊釁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848章 深海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909章 鴻門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55章 宰之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591章 輔助第939章 胠篋第28章 旬日演兵第243章 利鹹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89章 善惡對錯第787章 權謀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344章 麟之趾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521章 聰明人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51章 安心在外第627章 極盛第569章 蒿里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88章 久違了第694章 龍王第80章 真金白銀第124章 攻權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45章 銅鐵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7章 喜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377章 戍卒叫第614章 賭徒第362章 蘄年宮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1021章 趙無恤第640章 一飯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23章 軍訓開始第103章 殺意第445章 背水第608章 家園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985章 千鈞第619章 項氏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592章 貓鼠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366章 解夢第102章 諜影
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650章 藥(下)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53章 鄉里鄉親第439章 來個中心開花!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15章 長見識了第769章 三楚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1003章 移席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578章 邊釁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848章 深海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909章 鴻門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355章 宰之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591章 輔助第939章 胠篋第28章 旬日演兵第243章 利鹹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257章 樹上開花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834章 長袖善舞第89章 善惡對錯第787章 權謀第490章 財政危機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344章 麟之趾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521章 聰明人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51章 安心在外第627章 極盛第569章 蒿里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88章 久違了第694章 龍王第80章 真金白銀第124章 攻權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645章 銅鐵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7章 喜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377章 戍卒叫第614章 賭徒第362章 蘄年宮第76章 榮辱之責在乎己第1021章 趙無恤第640章 一飯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23章 軍訓開始第103章 殺意第445章 背水第608章 家園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985章 千鈞第619章 項氏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592章 貓鼠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366章 解夢第102章 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