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雨滿臉堆笑快馬疾馳,想到從此可以與二位賢妻長相廝守,心情就像雨後的陽光一樣燦爛,一路迎着清涼的秋風,沐浴和煦的陽光,歡快的騎行,至黃昏時又至風陵渡口。
秦天雨牽着馬徘徊在大河沿岸,等待船家接渡,見大河對岸落日紅霞映紅了半邊天,夕陽的霞暉倒映在大河水中央,水天一色,無限豔麗。秦天雨見大部分船家已經泊船靠向彼岸的風陵渡口,風景雖好卻無心再賞,忙沿河邊搜尋還未泊船靠岸的船隻。
忽然遠處傳來馬蹄聲響,秦天雨回身一看,見數百名秦軍揹負弓箭策馬向秦天雨追趕而來。秦天雨大驚心道:“秦王政自食其言居然還是派兵來誅殺於我,哼,只是這區區數百人,我又豈會放在眼裡。”
那羣追兵還在幾百步之遙便已挽弓搭箭,箭如飛蝗直朝秦天雨飛來。秦天雨舉劍揮擋,策馬向秦兵迎面奔來。秦兵連續放箭都被秦天雨一一擋去。突然寶馬長嘯一聲忽而倒地,原來寶馬已經身中數箭,秦天雨從馬上躍起向秦軍中央飛去,落在衆兵中央,快速進攻,秦軍不好開弓只好拔刀相鬥。
秦天雨見寶馬倒地身亡,心中氣憤怒張,又有秦王寶劍在手,猛砍連劈,這數百名秦軍不過半柱香時刻已被殺卻大半,那些秦兵見秦天雨身處衆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任由砍殺,一些功力薄弱的士兵甚至都未接近秦天雨卻被秦天雨的劍氣所傷,衆兵士人人心中害怕,卻又不敢臨陣退縮,唯有以死相拼。奈何秦天雨也越戰越勇,但見秦天雨飛躍空中數丈,一招天外飛劍向下俯衝橫掃,又不知道有多少官兵倒地身亡。餘下幾十名官兵合力將秦天雨圍在中央,誰也不敢先近前出招,大家屏住呼吸靜觀其變,正僵持不動,忽聽身後又傳來馬蹄聲,那羣人,騎在馬上老遠便喊道:“總盟主,我們來了!”
秦天雨見來者共十一騎,衝入秦軍當中揮劍便砍,使得招數與秦天雨如同一轍。秦天雨大喜:“原來是十三劍派的兄弟到了,有勞衆位了。”十三劍派騎馬在秦軍中橫衝直撞不過須臾片刻已將秦軍全部殺盡。
秦天雨見秦兵已經殺盡,忙向十三劍派的諸位英雄抱拳答謝:“秦天雨承謝各位門主今日前來相助,今日能與衆兄弟聯手殺盡這出爾反爾的秦軍真是痛快。”
這時十三劍派衆劍士一起下馬向秦天雨參拜:“屬下奉太子殿下之命特來迎接總盟主。”秦天雨將大家扶起問道:“怎麼不見田盟主和高漸離兄?”
這時十三劍派的人全都悶聲不語,搖首扼嘆,其中一人更是淚流滿面說道:“不談也罷,好在總盟主能無恙歸來,眼見天色已晚,船家都已經泊船靠岸,我們大家就坐在大河沿岸觀景喝酒,待到天明再渡河。”說完大家都各自從馬上行囊拿出酒袋。
秦天雨見說話之人正是田光的胞弟田亮,秦天雨再次問及田光之事,熱血男兒再次流淚,秦天雨才知道田光已經身亡離去,心中不免難受,見田亮拿起一袋酒向他扔來,秦天雨接過仰頭就飲。
秦天雨見大家也不問刺秦之事,甚至連荊軻也不問,大家自顧大口喝酒。此時對於這些人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痛飲一番,他們狂喝猛灌,已顧不上親人離去,同袍戰死,更不會問及荊軻,似乎只有酒纔是他們唯一的朋友。
秦天雨想到自己從生死矛盾掙扎出來,心情歡暢,不知喝了多少酒。忽然又有人縱聲放歌,大家手搭着肩,你喝我唱,酒過數巡,衆人跌跌撞撞都有幾分醉意。田亮滿臉通紅,一手勾搭秦天雨的肩膀,一手向秦天雨敬酒說道:“秦…秦兄弟…雖然你當初不肯出任總盟主,但是你…武藝高強,…無人能比,所以在我們心中你…永遠都是我們的總盟主。”大家一起搖晃過來向秦天雨敬酒說:“田亮兄說的對,天雨劍客永遠都是我們的總盟主,我們大家一起敬你。”
秦天雨見大家一起敬酒,盛情難卻,一手與田亮搭靠,一手執着酒袋仰頭就飲。忽聽刀劍揮霍聲,秦天雨本能極速躲閃,卻被田亮緊緊擁住,忽感身後灼痛,原來後背已被匕首刺中,若不是躲閃極快,此刻恐怕已經刺穿心臟,秦天雨大駭,忙向上飛躍,落在離十三劍派數丈之外,忍痛問道:“這是爲什麼?我敬你們是英雄,以你們爲榜樣,爲什麼你們卻要設計偷襲在下。”
十三劍派見秦天雨血染衣襟,卻未中要害之處,都在想:秦天雨但憑本能反應,在毫無防範之下能躲得過劍道高手的暗中偷襲,實在不令人敬而生畏,想到此,大家後背相靠,舉劍指向秦天雨,只聽田亮說道:“百劍門主尊你爲百劍總盟主,推舉你爲刺秦大使,可是你明明有機會殺了嬴政狗賊,你卻放虎歸山,爲什麼,究竟是爲什麼?你可知爲了此番刺秦大計,死了多少武林同道,長劍門二十六位英烈血濺福來客棧,百劍門千位劍士爲了請你出山,薊城郊外相互拼殺,名門將後秦舞陽,還有大將樊於期,荊軻,他們都死於非命,太子殿下爲了刺秦,連心愛的皓月公主也忍痛相讓於你,而我大哥田光爲了保住刺秦機密也自盡身亡,高漸離見衆多摯友一一殞命已經發瘋離去,而你卻枉顧大衆所望,漠視武林同道的諸多犧牲,臨陣叛變,枉太子殿下這麼信任於你,你這叛賊,人人得以誅之,你卻還要問爲什麼!”
秦天雨大笑:“原來你們和這地下的這羣‘秦兵’都是太子丹派來的,你們假裝相助於我,去我防範之心,然後再偷襲我,又算什麼大丈夫所爲?”
田亮說道:“想當初,秦盟主以一人之力劍挑六大劍派的盟主,武功境界實在令人匪夷所思,今日我等十三劍派若不使詐,又怎麼會是你的對手。”
秦天雨問道:“太子丹之前又怎麼會知道我會護秦不殺,卻爲何早早安排你們在此伏擊我?”秦天雨忽然似乎明白了一切,哈哈大笑:“原來就算我能刺秦成功,太子丹也會將我置於死地,只是要殺我秦天雨又是談何容易。”
田亮大聲道:“雖然太子下令我等不論秦盟主刺秦成功與否,都要將你截殺,可是我們十三劍派還分得清青紅皁白,我們本來是來助你逃脫,可是我們萬萬沒想到,你居然會在渭水放了秦王政,今天我十三劍派就算拼了命也要殺了你。”
秦天雨忍痛把匕首拔出,頓時鮮血直濺,秦天雨從懷中掏出藥粉,敷在傷處,扯衣包紮。
十三劍派見秦天雨懷有徐福配製的創傷藥,無不駭然,忙趁秦天雨包紮傷口之際聯手攻去。
秦天雨平時對十三劍派的俠義之舉最爲敬佩,又習得十三劍派的各路劍術,雖然此時十三劍派設計暗殺自己有欠光明磊落,但因自己違背衆人所望護秦在先,是以秦天雨已經放下了心中仇恨,不再追究適才被刺之恨,但此刻十三劍派仍不知退去,卻似亡命之徒向秦天雨揮劍掃來,秦天雨此刻身負重傷,若還手下留情,只恐怕性命難保,無奈才舉劍奮力抵抗,又見十三劍派劍招環環相扣,招招致命,秦天雨不得不痛下殺招,三十六路秦家劍法已經不留有餘地。
不過片刻十三劍派的每位劍士都紛紛中劍受傷倒地,秦天雨劍指十三劍派說道:“我與秦王政有血海深仇,我何嘗不想一劍殺死他,可是秦王政身系華夏未來,我怎可爲了一己私仇而不顧天下衆生。”
田亮怒道:“秦王政兇殺成性,你竟是俠義中人,又說爲了天下衆生爲何還要放過暴秦?”
秦天雨收回寶劍說道:“自從周平王以來,我華夏五百年就算沒有強秦又何時停止過戰爭殺戮,你們可知道爲什麼?”秦天雨不等衆人回答又道:“因爲天下諸侯各自爲王,爲了擴大自己的領土疆域才互相殘殺,爲了天下開創一個沒有戰爭的未來,唯有天下一統,四海一國才能結束這漫長的戰爭。放眼當今天下,也唯有秦王政才能實現天下統一。衆劍士雖爲俠義之士,可是這戰亂時期若不盡快天下一統,結束這場戰爭,就憑你們平日鋤強扶弱,多殺幾個惡人,又能拯救多少個百姓。”
十三劍派被秦天雨問得無語,秦天雨也不再言語沿着河邊離去。未走多遠,忽然身後劍聲齊響,秦天雨以爲是十三劍派又要出劍進攻,急忙拔劍回身,卻見十三劍派的十一位劍士一起揮劍自盡。
秦天雨忙奔過去相救問道:“衆兄弟這又是何必呢?”
田亮斷斷續續說道:“盟主的話自是有一番道理,可是我等若不以死謝罪又怎麼對得住這地下的三百亡魂,其實他們都是我十三劍派的弟子,其中有一部分弟子都是我親手所殺,我們用盡一切辦法將你除去,到現在才明白是我們錯了,盟主你保重…”
秦天雨見田亮話未說完已經氣絕身亡,喃喃說道:“雖然我們政見不同,卻都是俠義中人,你們永遠都是我最敬重的人!”
秦天雨正自傷感,忽然見河面划來一艘烏蓬小船,見船頭擺渡人正是王燕林的下屬李渡,心中大喜。李渡向秦天雨揮手打招呼,又忙行船靠岸。
秦天雨進入烏蓬內想和李渡搭話,李渡見秦天雨身受重傷也不問候,只顧搖櫓划船。不多時,船已經劃到大河中央,李渡突然進入烏蓬內拿起大鐵錘猛砸船底板。船破水進,船身逐漸下沉。
秦天雨大駭怒道:“原來你也受了太子丹指使要來殺害我,爲什麼,就爲了一些金銀錢財,昧着良心害人性命。”
李渡哭道:“我李渡豈會爲了錢財害人,那傷疤人挾持我的妻兒老小,我不得以才加害於你,公子對不住了。”說完往水裡一跳已不見了蹤影。
秦天雨不諳水性,又身受重傷唯有拿起劍將船身劈開,劈開的船板浮在水面,秦天雨趴在浮板上,一手執劍,一手向岸邊划過去。正在忍痛奮力向岸划行,見不遠處駛來數艘大船。船頭站滿了數十名黑衣箭手,早已挽弓搭箭。那站在船首的箭士挽好弓對準秦天雨大笑道:“秦天雨,你也真夠命大,太子丹派了那麼多高手來殺你,都殺不死你,今天你落在我的手中,我諒你也插翅難飛。”
秦天雨見船頭說話之人束髮金冠,黑紗遮面,那人撕下面紗,臉上傷疤如新,正是二公子姬召。只見姬召正要開弓射箭,秦天雨忙握劍向姬召拋去,但因身受重傷,又處大河水中,勁力不足,只刺中了姬召的肩甲處。姬召着痛大叫:“射死他,射死他!”
百箭齊發,秦天雨身處水面上無可躲閃,身中數十箭,血染長河,又一撥箭射來,身體已不知中了多少箭。
大河盡頭落日西沉,晚霞遠處似見皓月莞蘭二位公主向他迎笑而來,隱隱約約,又忽然轉身離去。秦天雨斷斷續續說道:“對不住了,這次爲夫真的要離你們而去了,但願來世再做…”
日落長河,星月呈現,天空更加璀璨奪目,秦天雨卻身中數百箭,已然身亡,姬召身受重傷,回到船艙,忙命人開船離去。
這時河對岸兩艘大船一起向姬召極速行來,船頭站的有些是披甲秦兵,有的卻是身着勁裝的江湖劍客。那兩艘大船越來越近,姬召見船上爲首站的分別是風陵亭長常勝,另一艘大船卻是風陵客棧的大掌櫃王燕林。船上的士兵劍客早已挽弓搭箭,朝姬召等人射來。
姬召隨從或中箭死在船上,或倒栽水中,不過須臾片刻已死傷大半。姬召大驚,忙命人用刀挾持李渡及其家人,站至船頭,姬召卻嚇得躲在艙內不敢露面,也不做聲。
王燕林及常勝見燕國士兵挾持李渡一家人站至船頭不敢再射,只聽得挾持李渡的燕兵朝王燕林大聲說道:“王大掌櫃,你也來得太遲了,秦天雨有負我太子所託,背叛了我大燕,我等奉了太子殿下之命,將他伏罪,秦天雨已經身中數百箭,早已經氣絕身亡,在下等人只是奉命行事,你若要爲秦天雨報仇,就去大燕找我太子殿下。”那將士說完大笑又命人揚帆向東而去。
河面浮屍過百,不一會已沉入河底,而一人卻因爲身中的竹箭無以計數居然被竹箭供託於水面不沉。王燕林急忙將那人撈起,見死者果真是秦天雨,不禁痛哭嚎叫:“姬丹狗賊,我要你償命,我要你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