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三拒勸進

身爲餘勝軍這支政治軍事利益集團的統帥,林哲自然是非常清楚自己控制下的這個利益集團的真實面目。

這些體系裡,其文官階層大多是浙江、江蘇兩省的士紳階層,前清官員以及商業之家,他們代表的是中上層爲主的地主、商人階層的利益,比如說被林哲委任爲浙江巡撫的畢餘同,拋開他是林哲的妻舅這個私人身份,他還是紹興山陰縣的地主,前清秀才,屬於標準的士紳階層。

又比如說被委任爲蘇鬆太道的薛煥,杭州知府的黃培志,他們都是前清官員,而且算得上是中層的那種。

倒是餘勝軍的軍官們,大多寒門出門,但即便是寒門,但他們之前大多數也都是士子,讀書人,同樣屬於社會上的精英階層,而真正社會底層出身的幾個將領,比如王呂雲、徐言青,他們大多也都是和林家關係密切的人,主要是前林府的護院,家奴,林氏商行的僱員等。

因此也就造成了當今餘勝軍的軍政官員團體裡,實際上就沒幾個真正社會底層的人存在。

這些人圍繞在林哲身邊,對林哲的私人忠誠是一方面,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爲了他們自身的利益。

而對於他們而言,自身利益要怎麼體現呢?

自然是升官發財!

而再也沒有什麼比當開國功臣,封侯拜相更讓他們嚮往的了。

這從上個月開始,就有人持續向林哲暗示或者直接進言讓林哲登基稱帝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想要讓林哲稱帝后,自己也獲得王爵厚祿!

對此。林哲一直都是採取拖延、旁觀的態度。

這倒不是因爲林哲自己不想要稱王稱帝之類的,而是因爲之前的時機不適合,他纔剛起兵反清呢,連內部整合都還沒完成,浙江都沒能完全拿下。

這就稱王稱帝的話。還不得被天下人恥笑啊!

按照他的想法,是要等到自己整合好內部,徹底掌控了江蘇、浙江後,就出兵鎮江和江寧,一舉攻克江寧後,就算是把整個蘇南給拿了下來。那樣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定都南京,然後稱王稱帝。

只是他還是低估了手底下這些人對榮華富貴的急迫心理,這浙江還沒能完全拿下呢,就是陸續給自己上勸進表,而這一次還不是單獨某個人勸進。竟然是數十人聯名上書。

對於這種情況,林哲也就不得不慎重了。

畢竟餘勝軍是一個整體,他林哲雖然是餘勝軍這個利益集團的統帥,但是他也不能無視衆多屬下的利益和意見,強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推動所有事情。

如今已經拿下大半個浙江,想來不用半個月第四師那邊就能夠拿下浙江全境了,到時候正式稱帝建制的話,也不會太過寒酸了。

林哲向來是個果斷堅決的人。既然心中已經決定了加速稱帝建制的進程,那麼自然就會立刻去做。

當然了,林哲自己不可能說直接召集一大羣下屬然後不知廉恥的說我要稱帝了。他需要保持主公的矜持,所以他採取的方式相當簡單,那就是對這封勸進表扣下,然後不回覆,不評論也不下發。

嗯,如果林哲已經是皇帝之類的話。這種行爲就可以說:留中不發!

而在這種事情上留中不發,那麼就是足以給諸多臣下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那就是我已經默許這個事了,你們再加把勁多上幾封勸進表。到時候我林哲勉爲其難就會順應民意、天意,稱帝建制了。

果然,餘勝軍的那一票軍政高層都是人精,一見前兩天送上去的勸進表被留中不發,下面的一大堆人就是臉上露出了狂喜,等了這麼久,主公終於是有這個意思了,那我們還等什麼?

於是乎,隨後數日裡,無數的勸進摺子如同雪片一樣飛進了林哲的大元帥府!

而在浙江杭州,徐言青一邊聽着心腹手下的話,一邊臉上是露出疑重之色。

只聽那心腹手下道:“卑職一得知消息,就立即快馬加鞭趕來杭州了,將軍,我們得趕緊回上海啊,不然的話就都被其他人搶在前頭了!”

“據傳溧水那邊的林將軍已經快馬加鞭往回趕了,預計明後日就能夠抵達上海,還有第三師的施將軍這段時間更是一直都待在上海,他們擺明了是要搶擁立之功啊!”邊上的另外一個參謀也是如此道。

徐言青此時卻是神色已經逐漸平靜了下來,也不說話,但是內心裡卻是冷哼一聲,施清瑄和林安飛好不厚道,竟然撇開了我徐言青搞這一套。

哼,想要獨佔擁立之功,也得看看你們有沒有這個本事!

想到這裡,徐言青對身邊的參謀長林茂道:“給第八混成團和第十混成團發去緊急命令,限他們在十天內各自拿下金華和溫州,我要給大元帥送上一份登基大禮!”

徐言青沒有第一時間趕回上海,而是給部隊下了嚴令要求短時間內拿下溫州和金華等府,只要拿下了這兩個地方,那麼就代表着餘勝軍已經徹底掌控浙江全境。

到時候自己帶着這份功勞再返回上海,比他們的口頭花架子勸進有用多了。

當然了,他也不能這麼無動於衷的乾等着,他也是親自寫了一封勸進摺子,然後派遣心腹家人緊急送到上海,及時向林哲表明他的擁立之意。

一月上旬,整個餘勝軍體系裡的高層陸續向上海彙集,他們都知道,林哲稱帝建制已經是必然成行的了,而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會放棄這種擁立之功。

而在這羣人中,回上海最晚的是徐言青!

一直到二十四號徐言青纔是返回上海,然而他卻是帶來了一個讓衆人羨慕無比的消息,那就是數天前,第四師所部已經相繼攻克溫州和金華等地,浙江全省已經落入餘勝軍掌控之中。

而趁着這個機會,徐言青再一次上勸進摺子,說我大中華已經光復浙江,有蘇南和浙江兩地,已足以奠定霸業根基,又擁軍十萬,他日揮軍西進剿滅賊軍、北上推翻滿清指日可待。

爲安定文武要員,十萬將士之心,爲奠定大中華千秋偉業,請林哲依舊典,遵古禮,稱帝建制。

隨着徐言青帶着攻克浙江全境的消息返回上海後,林哲知道,時機已經成熟了。

林哲決心提前稱帝,這不僅僅是他的個人意願,實際上林哲本人還是不太願意過早的稱帝的,最好是拿下大半個中國後再稱帝,這樣才名正言順。

然而很多事情並不是說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林哲如果一直用大元帥這個不倫不類的稱號,估計很多下屬都會想不通甚至有意見,如果只是稱王的話也是不妥。

稱王和稱帝的區別在於,你稱帝的話就擺明了要爭霸天下,不拿下全中國不罷休。而只是稱王的話,僅僅是在名份上就矮了人家洪秀全和咸豐帝一頭,人家一個是天王一個是皇帝,你林哲只搞一個吳王或者楚王之類的,這不就是把自己定位在諸侯國上頭嗎,你讓那些以輔助皇帝,開創千秋霸業爲己任的開國功臣們情何以堪?你讓屬地裡的士紳士子情何以堪,這還要不要來投靠你了?

所以儘管現階段稱帝的話,會被很多人恥笑甚至瞧不起,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大大的安定人心,拉攏更多的人爲林哲效忠。

1857年的中國,依舊是一個處於傳統封建社會的中國,在這個時代,那些將領和官員們需要一個效忠的對象,數十年寒窗苦讀,只爲賣與帝王家!

這就是這個時代精英羣體的心理寫照!

如果林哲只稱王不稱帝,那麼別說吸引其他省份的人來投了,估計江蘇和浙江的士子們都會繼續跑到清廷控制區去參加科舉。

儘管林哲的餘勝軍是代表着新生階層的利益,但也是需要拉攏讀書人階層的支持,現階段而言,如果沒有大量投誠的前清官員,主動投效的讀書人,林哲難不成還能自己辦個學校然後培養出數以萬計的官員來維持統治不成?

爲了表明和太平天國、滿清朝廷誓不兩立的決心,爲了安定餘勝軍現有軍政官員的心,爲了拉攏招攬更多的人才投靠。

林哲這纔是默許了手下人的勸進行爲!

一月二十七號,以林安飛、施清瑄、徐言青等人爲首,一百多名文武官員齊齊彙集在大元帥府前,再一次上呈勸進書,並長跪不起。

林哲拒之並大肆訓斥!

兩日後,衆人再一次齊聚勸進,具有極大表演天分的施清瑄和當初勸林哲反清另立乾坤的時候一樣,勸說到情動之處,眼淚鼻涕齊出,惹來了其他幾個一同勸進的餘勝軍軍政高層鄙視不已。

他們也想這麼學,但是奈何這臉皮實在沒有施清瑄那麼厚,讓他們擠出幾滴眼淚來還行,然後要哭的跟死了老子一樣鼻涕橫流,還真沒那本事!

面對他們的二次勸進,林哲再拒!

但是羣臣並不死心,隔了兩天後又是再一次齊聚大元帥府前,跪求林哲稱帝建制。

面對部衆的第三次勸進,林哲再拒!

而被拒後,那些羣臣們雖然一個個哭喪着連,但是心裡頭卻是歡喜着呢,因爲按照慣例,這拒絕三次之後,下一次林哲就不會再拒絕了!()

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25章 廣德激戰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71章 窮教育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79章 主政一方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5章 縣令相邀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69章 江海關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24章 婆羅洲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391章 進城第635章 李平桐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441章 鐵甲艦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7章 募兵買槍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520章 夏威夷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25章 廣德激戰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92章 抽十殺一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185章 揚州城破
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2章 機器繅絲廠第25章 廣德激戰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614章 鋼面鐵甲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471章 窮教育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79章 主政一方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5章 縣令相邀第166章 盡佔江南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239章 獅子大張口第69章 江海關第317章 紡織產業第385章 滄州激戰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532章 出兵香港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24章 婆羅洲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254章 一夜寒風起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49章 一追一逃第391章 進城第635章 李平桐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441章 鐵甲艦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7章 募兵買槍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48章 新一代戰艦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520章 夏威夷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25章 廣德激戰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166章 攻克南京第476章 炮擊下關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310章 談判重啓第498章 湘潭起義第146章 王侯之賜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92章 抽十殺一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280章 退守廣州第102章 保護軍帥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522章 殖民時代的外交官第607章 北海國購艦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288章 崩潰和反衝鋒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105章 浴血衝鋒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185章 揚州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