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

就在衆人以爲林哲封李惠嬪爲妃是想要立太子的前奏時,林哲卻是在隨後兩天又是先後封方德嬪爲妃。

然後皇二子林抲的母親安莊嬪也是被封爲妃!

還不止這兩個人呢,此外爲林哲生下皇四女的錢康嬪也是被封爲妃。

如此一來,就是先後有四女被封爲妃,而這四女都是爲皇帝生下皇子或者皇女的妃子。

本來一開始林哲是沒有打算封這麼多人的,他最初的本意是隻封李氏爲妃,但是因爲後面方德嬪的因素,他也是想着給這個自己最寵愛的女人一些更高的宮內地位,然而既然都給了方德嬪,那麼安莊嬪和錢康嬪自然也不能落下了,畢竟她們也都是爲林哲生下了兒女的人,厚彼薄此可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在這後宮之內。

這些女人們平時裡在林哲面前都表現的跟好姐妹一樣,但是林哲表面上看不到不代表他不知道這後宮裡沒有鬥爭啊。

雖說林哲並不是什麼博情的情種,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女人都是自己的女人,自己有義務給她們一個安定的生活。

說起來有些可笑,爲了給這些女人一些希望,林哲除了大部分時間待在方德嬪這裡外,小半時間給了皇后陳靜外,還會專門抽出時間來去其他嬪妃所處,雖然不會說太頻繁,但是總不會讓她們一年到頭都看不見自己。

而且宮內舉行一些活動的時候,比如看皇家舞蹈團表演,又或者是像去年那樣參加火車通車儀式這種事上,林哲基本上都是會把她們都帶上。

這些舉動不代表着林哲喜愛她們,而只是在盡一個丈夫的責任而已!

說起來,這些被皇家規矩鎖在深宮之中的女人也是過的極爲淒涼,皇后陳靜好一些,身爲皇后的她是後宮之主,這當女主人自然是過的舒心無比。

而方德嬪也勉強還行,雖然有着諸多規矩約束着她。但是憑着林哲的寵愛,她可是經常跟着林哲出宮,然而即便如此,方德嬪也是依舊無法適應深宮生活。

除了上述兩女外。其他女人就更悲劇一些了,基本上一年到頭都無法出宮幾次,平日裡最大的安慰就是她們的父母,姐妹進宮和她們說話了。

這些被鎖在深宮之中的女人並沒有外人想象中的那麼開心和幸福!

而這也是爲什麼齊琳一直拒絕入宮的原因,她願意當林哲的女人。甚至寧願不要嬪妃的名份,但是也不願意入宮成爲一個深宮怨婦。

林哲的這一次先後封了四名妃子,算是對這幾女的一些安慰了!

而這個時候,外頭的那些大臣們也是有些看不清了,前些時候只有一個李慧妃獲封的話,那麼這些大臣們還可以認爲這是林哲要立林碃爲儲的前奏。

但是現在一下子封了四個妃,這就讓很多人有些搞不懂了,難不成這只是例行公事,任何一個產下皇子或者皇女的都可以獲封不成?

他們猜的其實還真沒錯!

之前林哲單獨封李氏爲妃的時候,還真是因爲林碃的學習表情讓他比較滿意。所以纔會特地用了‘教育有方’這四個字爲由封李氏爲妃。

因此儘管林哲自己不願意承認,但是這已經是有了把林碃當成儲君人選的一種表現。

而後來同時封四女爲妃,則是一種普遍性的行爲,甚至是打算就此成爲定例,凡是生下皇子皇女的嬪都能獲封‘妃’。

然而更高一級別的貴妃卻不是這麼隨便的了!

帝國的後宮制度參考了古禮,同時也參考了明朝時代的一些制度,這後宮裡也是等級明顯的,有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昭儀、才人、貴人等等級,其中皇后自然是一人,稍後的四個等級都有嚴厲的規定。其中皇貴妃作爲僅次於皇后的封號,明確規定非儲君之母不授,如儲君爲皇后嫡子,則空置。

貴妃、妃這兩個級別則是非皇子、皇女之母不授。

而嬪這個級別沒有多大的硬性條件限制。但是卻規定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九嬪,這沒辦法,上古周禮就是這麼規定的,只能有九個,只能少不能多,此外由於后妃的封號從嬪開始就確定下來。比如方德嬪,封妃後是德妃,以後則是德貴妃,德皇貴妃,這個‘德’字是屬於她的獨一封號,至少在她死之前是不能授予給其他妃子的。

因此九嬪的封號雖然一開始效仿明朝,但是並沒有規定說明確封號,只規定嬪這一等級而已。

最後的昭儀以下、包括才人、貴人則是無限制,無定數。

不過到目前爲止,林哲的後宮還是比較簡單而純粹的,除了皇后陳靜外,他的嬪妃只有當年一起選入宮內的九嬪,如今九嬪裡有四女被封爲妃,也就只剩下五嬪了。

至於昭儀、才人、貴人這三級,人數也不多,大多都不是林哲正式大婚或者選秀女娶進來的女子,比如說之前有個女官因爲貌美被林哲看中,進而正式入宮進而獲封才人,凡是和林哲而有一夕之緣的女人,只要她個人願意的話,基本都能獲封一個頭銜。

封妃一事最開始雖然引起了不少波瀾,但是最後卻是沒能引起什麼太大的波動,因爲這事雖然一定程度上關係到了皇儲之爭,但嚴格上來說意義也不大,同時這還是林哲的家務事,外臣想要管也管不了。

所以此事頂多也就是那些關心皇儲之爭的人關係一些罷了,對於普通大臣們而言,此事還沒有近期的帝國稅務改革來的這麼重要。

進入十月份後,帝國執行的農業稅改革已經進入了第二個年頭,去年剛施行的時候可是引起了極大的波瀾,甚至出現了出場小規模的叛亂,儘管這些叛亂在軍方的強力鎮壓下很快就是消失的無影無終,但是此事依舊給帝國官員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而繼農業稅改革後,財務部那邊又是開始推行了工商稅改革,這一次財務部雖然吸取了農業稅改革的教訓,並沒有一下子就在全國實行,而是分別在安徽、浙江兩省各自挑選了一個府進行工商稅改革試點。

推行一年後,財務部的報告時,新工商稅務體系更加完善,不僅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帝國的稅收,同時也能夠更好的區分行業、企業規模大小進行徵稅,而不是和以往那樣一刀切,利潤豐厚的行業繳納的稅收和利潤低下的行業都相差無幾。

爲此,財務部已經是正式提交內閣,請求把新式工商稅務體系推廣到全國施行。

然而此舉雖然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但是也有很多人表示了謹慎,他們是害怕發生和去年一樣的事,新稅務改革引來大規模的抵`制甚至造成帝國的動亂。

當然了,他們也沒有說直接發對稅務改革,而是表示要謹慎再謹慎,最好是再試點幾年,逐步擴大試點區域,從一個府,再到一個道,然後到省,等其中幾個省試行後效果不錯的話,再推廣到全國施行。(。)

PS:

關於章節名,本來上一章應該是516的,但是打錯了寫成517,而雨天我在作者後臺無法修改章節名,所以只能將錯就錯了!因爲雖然章節名少了一個516,但不代表着缺少了章節。

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5章 輕鬆勝利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84章 水師初成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318章 面聖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76章 亂世重典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91章 進城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41章 辦學難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31章 謹慎東進第318章 面聖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1章 謹慎東進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636章 風波起第232章 奏摺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54章 火藥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8章 營制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92章 抽十殺一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700章 戰爭,起!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
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55章 輕鬆勝利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415章 橫掃巴東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135章 爲什麼要追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84章 水師初成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318章 面聖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404章 林成庭的選擇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590章 海關艦隊第141章 起兵的藉口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506章 寧滬線試運營第130章 打到鎮江去第75章 出兵松江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76章 亂世重典第373章 軍官缺口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53章 東進上海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391章 進城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341章 辦學難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299章 重炮之間的較量(一)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412章 英俄威脅第31章 謹慎東進第318章 面聖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31章 謹慎東進第508章 林成庭的野望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636章 風波起第232章 奏摺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444章 後裝槍時代的來臨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333章 帝國在行動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158章 王呂雲遇敵第195章 科舉題目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568章 迷茫的六十年代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79章 主政一方第654章 火藥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8章 營制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461章 林德步槍改進型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92章 抽十殺一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700章 戰爭,起!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81章 林德1854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