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

1867年六月十六號,這一天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萬里晴空烏雲,海面上也沒有什麼狂風大浪。

一艘小漁船正掛着風帆慢吞吞的出港,港口內還停泊着約莫數十艘船隻,多數都是一些小噸位的漁船,而在這些漁船的旁邊,則是停泊着四五艘裝載有火炮的軍艦,不過也都是一些幾百噸以下的小型軍艦。

陸地上的諸多建築大多比較低矮,不過都是帶有濃厚的俄羅斯風格,最高大的就是一座東正教的教堂。

城鎮雖然規模小,不過街面上走動的人並不少,這在太平洋北部,尤其是極北地區的沿岸城市裡是相當少見的。

這是一座平靜的港口小城市,慵懶中帶着一絲平淡。

不過這些平淡很快就消失了,因此海平面上出現了一縷淡淡的白煙!

有經驗的水手一看就會知道,那是採用蒸汽機的船隻冒出來的煙柱,而看煙柱的大小就能夠大體猜測得出來,那是一艘噸位起碼超過兩千噸的大型蒸汽船隻。

越大的船隻,採用的蒸汽機越大,鍋爐越大,這燒的煤炭自然也就越多,煙柱越大。

那些小火輪的發出來的煙柱和今天海面上出現的煙柱相比,完全沒有可比性!

煙柱很快就是引起了港口炮臺上的一名水兵的注意,這個臉上掛滿了鬍子的水兵拉了拉旁邊的一個士兵,並開口道:“快看,那是什麼?”

旁邊的士兵睜大了眼睛看了又看。而此時,海面上的煙柱已經是越來越清晰。而緊隨這道煙柱之後,還有另外兩道煙柱。

看到這些。那名士兵的臉上很快就是露出了恐慌之色:“那是什麼,難道是中國人又來了?”

在幾個月前,就有一支中國的艦隊曾近靠近過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甚至還對這個小港口進行了小規模的象徵性炮擊,這讓困守在堪察加半島上的俄軍驚慌不已。

所幸的是,上次中國人並沒有進行登陸或者大規模炮擊,而是很快就退走了。

在,又有艦隊抵達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在這地方,在這個時間裡出現一支戰艦艦隊。用腳趾頭想都知道應該是中國人的艦隊。

不可能是俄國人的,因爲俄國在太平洋的戰艦多數已經被擊沉,而且就算之前沒被擊沉,但是也沒有這麼大的戰艦,都是一些幾百噸的小貨色,所以眼前這支還沒有露出全貌,但是領頭的那艘就是至少兩千噸的大型鐵甲艦絕對不可能是俄國人自家的艦隊。

那麼是否是英法美等國的艦隊呢?

可能性也不大,先說美國人,受限於美國海軍的遠洋能力以及美國西海岸都堪察加半島的遙遠距離。美國人如果派一艘兩艘船隻來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有可能,但是絕對不可能派一支艦隊過來,因爲此時的美國海軍沒有這個能力。

而法國人也沒有什麼可能,法國人雖然在亞洲有一定的實力存在。但是海軍也普遍偏弱,他的主力戰艦清一色部署在英吉利海峽以及地中海,根本就不可能向亞洲派出多少戰艦過來。

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倒是有這個實力。而且他們還做過這種事,十幾年前他們就來圍攻過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但是現在嘛,除非特殊情況。不然英國人也不會大大咧咧的冒險穿過中國沿海,然後跑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來。

要知道從新加坡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一路上都得經過中國海軍的勢力範圍。

以目前帝國海軍對英國皇家海軍的防備情況來看,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只要主力一出港,估計帝國海軍就會進行相關部署,東印度艦隊剛出現在中國南海沿海,估計就會遇上中國的主力艦隊。

這一個搞不好,就是會引起兩國之間的再一次艦隊決戰,所以在沒有打算和帝國進行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英國人也是不會隨便抽調讓東印度艦隊進入中國的沿海,免的刺激到中國人以爲英國要對中華帝國宣戰了。

因此,這個時間裡能夠出現在堪察加半島海域的大規模艦隊就只能是一家,那就是中國海軍。

港口外發現中國艦隊的消息很快就是被這幾個士兵們傳報了上去,不一會,幾名軍官模樣的人就是出現在炮臺上,而且手中還各自拿着望遠鏡。

其中一名大鬍子俄軍軍官從手中的單通望遠鏡看見,首先入目的是一片幾乎遮雲蔽日的煙柱,而這些煙柱西方,則是多艘黑乎乎的戰艦。

儘管距離尚遠,但是這個俄國海軍軍官卻是一眼就看了出來,爲首的那艘戰艦就是中國人的盤古級鐵甲艦。

俄國人和中華帝國彼此低強度交戰多年,對雙方的一些軍事情報自然有所蒐集,再加上中華帝國作爲緊隨英法等國發展鐵甲艦,其時間度上並不慢,而且在美國內戰中,中國建造的華盛頓號表現不俗也是引起了各國海軍的注意。

去年的一場珠江口海戰,真正讓世界列強認識到了帝國海軍,而他們對帝國海軍裡的兩種主力艦,即盤古級鐵甲艦以及炎帝級鐵甲艦自然是相當關注。

儘管具體的性能不可能知道的太清楚,但是一些表面上的東西還是能夠大體知道的,比如說眼前的這艘盤古級鐵甲艦,排水量應該是在兩千五百噸左右,並且有着非常明顯的外部特徵,那就是露天旋轉炮塔再加上集中在船體中央部分的副炮。

同時,中國海軍把主力艦的風帆都給拆掉了只剩下蒸汽機這一事也是引起了各國海軍的議論紛紛。要知道這年頭大家還是不太信任蒸汽機的,除了極少數的內河近海戰艦外,那些遠洋戰艦基本清一色都有着風帆,哪怕是到了七十年代建造的那些萬噸鐵甲艦,也多數帶有風帆。

而帝國海軍在1866年下定決心全面採用蒸汽機,放棄混合動力的做法,在當代很多海軍人士看來都是非常冒險,不負責任的行爲。

在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裡,人們對風帆的爭論,其實就和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裡的航空母艦是否配屬大口徑艦炮一樣,要知道早期的航空母艦也都是配屬八寸艦炮的,直到後面才慢慢取消。

對於戰艦的設計和建造,儘管中國受限於工業基礎,尚未能做到和英國那樣輕鬆,比如同樣噸位下,蒸汽機的功率就明顯不如英國人的蒸汽機,但是帝國海軍爲了縮小和英國等列強海軍的差距,往往會採用非常激進,甚至是不成熟的技術,用以換取部分性能上的戰術優勢。

你可以說帝國海軍是具有創新精神,但是反過來說這也是帝國海軍的無奈之舉,要是有幾十艘鐵甲艦足以碾壓各國海軍的話,誰還要採用這些冒險的技術啊,還不是一樣會用最便宜,最成熟的技術。

俄國人自然也是多多少少能夠打探到部分消息。

如今只看了一眼,他就能夠確定,來的這艘鐵甲艦就是中國人的主力鐵甲艦之一,盤古級鐵甲艦。

其他後頭的那幾艘,雖然還無法詳細分辨出來,不過也應該是中國海軍裡的那些一千多噸的風帆巡洋艦。

此前俄國海軍可沒少在北海海域和中國海軍的這幾款風帆木製巡洋艦交手,雖然大多時候都是悲劇收場,但是好歹也是有了經驗不是。

“你們看,他們後面還有運輸艦,十艘,不,他們有二十艘以上甚至更多的運輸艦!”

一支敵人的艦隊了除了戰鬥軍艦外,還有着大量的運輸艦,這意味着什麼已經是非常明顯了,他們是要來進攻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而且這種進攻不僅僅是來炮擊港口,而是要登陸直接攻佔該地。

這種情況讓港口內的俄軍相當驚慌!

不一會,急促的鐘聲就是在這個小港口城市裡敲響了起立,一隊隊的俄軍士兵們開始扛着槍支走上炮臺等防禦陣地。

生活在這座港口城市裡的俄國普通百姓也是亂哄哄的!

帝國海軍北太平洋特遣艦隊的到來,讓這座寧靜的港口城市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而此時此刻,特遣艦隊的旗艦伏羲號上,李炳龍也是和那些俄**官們一樣,手持望遠鏡觀察着遠方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

他手中的這具望遠鏡是帝國自主生產的第一代單筒望遠鏡,早年帝國國內並沒有什麼專門的光學鏡片企業,軍方所用的望遠鏡一般都是進口貨。

不過望遠鏡這種東西乃是軍隊的必需品,所以爭取國產化也是理所當然的,望遠鏡的原理大家都知道,關鍵就在於能否製作出合格的鏡片。

望遠鏡的鏡片對精度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對人員的技術要求非常高。

不過就算困難,軍方也不能坐視不理,而肩負着國防技術發展的三大武器公司更不能坐視不理,在皇室資產管理處的內部分工協調下,北方武器公司開始籌建鏡片廠,然後開始挖掘各種技術人員,然後研發並生產望遠鏡。

李炳龍手中的這具望遠鏡就是北方武器公司鏡片廠所產的海軍專用的單筒望遠鏡,性能上勉強跟得上,但是唯獨的一個壞處就是,價格及其高昂,同樣性能的望遠鏡,從國外直接進口的話,比這國產貨要便宜至少三分之一,而且這還把越洋運費給算上了。

國內的很多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業產品,造價往往要比直接進口還要昂貴!(。)

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49章 董離第274章 應對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80章 扶持軍工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68章 十萬兩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47章 入城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471章 窮教育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48章 厘金初顯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85章 大婚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603章 傾銷地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74章 上任設衙第84章 水師初成第92章 抽十殺一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章 餘姚林家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76章 亂世重典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92章 抽十殺一第5章 縣令相邀
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286章 慘烈交鋒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538章 國運之戰第629章 當塗之發展第207章 激戰六安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149章 董離第274章 應對第448章 越南危局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80章 扶持軍工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68章 十萬兩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48章 三國之勢第47章 入城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376章 第九協防師改革第471章 窮教育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703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四百而十二章 獨特的上海第48章 厘金初顯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85章 大婚第451章 教育和水利發展第574章 趙大黑闖關東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645章 李平桐下獄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518章 工商稅務改革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170章 整編擴軍會議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106章 大勝而歸第603章 傾銷地第191章 清軍南援第627章 新港公司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74章 上任設衙第84章 水師初成第92章 抽十殺一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章 餘姚林家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478章 密室會談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第76章 亂世重典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100章 太平軍的戰壕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322章 漁船和情報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92章 抽十殺一第5章 縣令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