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重設經濟大臣

^_^即便是林哲打算對內閣進行調整,但是這種調整前期是必須低調的,林哲也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安排,包括考慮怎麼調整(清末梟雄642章)。

不過這種考慮以及低調不可能持續太久,畢竟事情總是要去做的。

十一月二十九號,林哲召見帝國大學校長樂賈山。

此事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因爲林哲平常裡對教育事務就比較關心,而國內的幾所綜合性官辦大學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任校長的職權地位並不遜於明清時代的那些國子監祭酒,尤其是帝國大學的校長更是權重。

通常時候,這些校長也不是那些傳統的教育界人士,而是正兒八經的官員,實際負責教學事務的還是各所大學的教務處主任。

樂賈山同樣如此,他早年是在教育部任職,不過在四年前被委任爲帝國大學校長,不過此人的年紀是比較大。

召見樂賈山之後,林哲又是密集召見了多名重臣,而且都是地方上的權臣,比如上海市市長李南泉、廣東省巡撫吳熙這兩個人。

這兩個人可不簡單,當代的上海市以及廣東省,可是帝國的第一大以及第二經濟大省,上海市不用說了,雖然只是一個城市而已,但是這個城市是屬於特大城市。

前幾年上海就已經是和松江府整個吞併了進去,後來隨着太倉州被撤銷,其所屬的幾個縣分別劃歸蘇州府以及上海市,因此上海又是把嘉定縣給吞併了,其轄區是比以往的松江府還要多一個縣。

其經濟總量更是讓其他府縣,甚至省份難以比肩,上海一地的經濟總量,就比已經不管轄上海、南京這兩個內閣直轄市的江蘇還要多,也比廣東、直隸大。

上海如此重要,也就讓這個城市的官員都是集中了帝國最優秀的官員,其前途一般都是比較好,上海的前面幾任市長。除了齊瑄雲這個身份比較特殊的外戚外,如今基本都已經是進入了內閣。

而廣東省的巡撫也不簡單,廣東是帝國的第二大經濟地區,依託着國際貿易。廣東雖然缺乏各種資源而無法籌辦重工業,但是依舊以輕工業發展爲主導,愣是把直隸這個北方工業重省給壓了下去。

這幾個人回南京覲見林哲,可不是常規的回京述職,而是特殊召見。而讓人意外的是,他麼見過林哲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返回。

就當那些官員們迷惑的時候,林哲就是直接頒佈了一連串的聖旨,宣佈任命原帝國大學校長樂賈山爲帝國教育部大臣、任命原上海市市長爲工商部大臣、廣東省巡撫爲財務部大臣。

原教育部大臣江道泉升任內閣協理大臣,原內閣協理大臣郭龍雲不再兼署工商部大臣。

上述的一連串安排,對於帝國政壇而言無疑是徹底的震動,帝國裡除了薛煥以外,權勢最大的郭龍雲以及江道泉,一個被調離了老巢教育部。雖然是升任協理大臣了,但是對於江道泉而言,是得還是失就是一件非常值得考量的事了。

而郭龍雲之所以能夠擁有龐大的勢力,其中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兼任工商部大臣,如今被剝奪了這個兼職了,他就和江道泉一樣成爲一個普通的協理大臣了。

而且這還不夠,每隔幾天,原本人們還納悶被免職的原財務部大臣齊宣浩會有什麼下場的時候。

林哲把原財務部的‘經濟研究司’、工商部的‘工商改革司’等多個司局和內閣直屬的‘經濟規劃室’合併,成立了全新的‘經濟改革室’。

這是一個全權負責帝國經濟改革等幾乎所有改革事務的權力機構,如果用後世九十年代的政治體制來形容。大體上比較類似於體`改委,主要職能是研究、協調、制導經濟發展的相關事務。

如果這麼解釋還不夠明確的話,那簡單的理解其中一項就夠了,那就是這個經濟改革室擁有審覈、批准國家大規模項目的權力。

而這只是他們擁有的權限之一。

當官員們研究了這個機構後。一下子就是睜大了眼睛,這個經濟改革室擁有的權限甚至還要超過當年的宮務廳經濟發展委員會。

如此一個權重的機構,甚至超過了普通的各部,而這樣的一個權重機構的負責人會是誰?

很快林哲就是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一直深得林哲信任的原財務部大臣齊宣浩。

原財務部大臣齊宣浩被直接任命爲‘督辦經濟改革事宜’,加賞協理大臣銜。賜伯爵爵位,加俸一年。

後面的協理大臣銜、伯爵銜、加封一年俸祿之類的都已經足夠讓其他人驚掉下巴的了,而真正引起人們驚呆的還是他的差遣。

他並沒有被直接委任爲經濟改革室室長之類的職務,而是以聖旨的名義讓他‘督辦經濟改革事宜’。

凡是前面有個督辦,後面還有個事宜的之類的欽命差遣,世人都有着一個稱呼,即欽差大臣,如果來個通俗稱呼的話,那就是‘經濟大臣’。

這種欽差大臣和內閣各部的各部大臣不同,前者是一種差遣,是拿着尚方寶劍,在職權範圍內可以直接行使皇帝賦予的權限,而後者只是一個職務名稱而已,並不是欽差。

而在帝國十多年的歷史裡,除了外交部門的那些駐外外交官有着幾個這種欽差頭銜外,在國內歷史上出現過三個。

分別是海軍大臣以及西征大臣,嗯,還有被早就被取消多年的經濟大臣。

其海軍大臣是林哲考慮到軍方里陸軍的勢力太大,海軍過於弱小,爲了扶持海軍的獨立性,避免海軍成爲陸軍海戰隊,所以很早就是確定下來了海軍大臣。這個海軍大臣嚴格上來說和海軍部總長不同,不過通常都是同一人擔任。

西征大臣,一開始則是面向湖廣、雲貴四川等,隨着國內統一後林哲也沒有撤銷這個頭銜,而是用到了新疆、浩罕方向。

因爲新疆和浩罕距離帝國實在過於遙遠,而且處於和俄國、英國以及當地勢力之中,很多事情需要當地的軍政要員當機立斷,因此在這個地方是特設了一個西征大臣。

不過這個西征大臣並不是和以往一樣,由軍方將領擔任,而是由文官擔任,通常是內閣出身的高級文官擔任,要不然的話,以軍方將領那些人對軍功的渴望,而林哲又賦予他們欽差的全權的話,這還不得天天打仗啊。

至於經濟大臣,早年是郭龍雲的專屬頭銜,後來郭龍雲入閣也就取消了,而現在林哲卻是重設經濟大臣的職務,而且權限之高還超過當年的郭龍雲時代。

這透露出來的是什麼信號?

第一個信號就是林哲對經濟發展依舊是保持着高度關注,第二個信號就是林哲想要在內閣裡扶持出第四方的勢力。

換句話說也可以是郭龍雲以及江道泉已經是讓林哲有所不滿。(。)

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318章 面聖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69章 江海關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9章 主動追擊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150章 勸進表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632章 帝大系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76章 亂世重典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47章 皇子所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700章 戰爭,起!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13章 見黃宗漢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19章 主動追擊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
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318章 面聖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185章 揚州城破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399章 西征展開第319章 特殊時期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69章 江海關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19章 主動追擊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41章 三衝敵陣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150章 勸進表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225章 攻克宿遷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449章 出兵越南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675章 捷報頻傳第632章 帝大系第714章 太子監國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492章 中薩鹿兒島條約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24章 理想和現實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685章 冊立太子(二)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579章 寧朝動亂第405章 湘軍動亂第699章 海軍軍備競賽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622章 大陸軍政策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76章 亂世重典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463章 編修清史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499章 帝召民女第647章 皇子所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700章 戰爭,起!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13章 見黃宗漢第396章 咸豐身死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第194章 科舉和新式教育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3章 設卡收稅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19章 主動追擊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610章 訂單爭奪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117章 他不敢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