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一戰,第一軍的戰果相當之豐厚,擊斃敵軍八千餘,俘虜一萬八千多,而其他的繳獲更是堆積如山(清末梟雄224章)。
而他們自身的傷亡雖然也有一些,但是相對於戰果而言還是賺大了。
此戰中,施清瑄的第一軍總傷亡人數大約在三千人上下,其中第一師、第三師這兩支主力部隊傷亡約八百人,第二騎兵團的騎兵們也傷亡了將近兩百多人,上述將近千人傷亡中,有近六百人當場陣亡。
此外三個協防師雖然是打醬油的,出力不大,但是死傷不小,傷亡了將近兩千人。
這種大規模戰役,就算打的再順利,也不可能說傷亡小的!
不過好在作爲主力的皇家陸軍只傷亡了千人左右,傷亡比例還不到百分之六,並沒有讓第一軍的主力部隊傷經動骨。
至於協防軍嘛,傷亡雖然多了些但是實際影響並不大,而且按照中華軍的慣例,戰後接受的這些大量俘虜都是會補充到這些協防軍裡頭的,損失較大的協防師轉眼之間就能夠恢復過來。
不過這一次接受的俘虜,並沒有和以往那樣一股腦都補充到協防師,隨軍的軍訓部官員在查看了俘虜的那些清軍練軍士兵後,發現這些練軍士兵雖然整體素質上還不如皇家陸軍的士兵,但是比那些綠營、八旗俘虜強得多,甚至比中華軍內的現有協防軍士兵都要強得多。
畢竟清廷的練軍是效仿中華軍的前身,也就是餘勝軍而建立的,招募的兵員也都是優秀士兵,訓練水平也算可以,這些練軍士兵之前可是能夠承受百分二十以上的傷亡繼續和中華軍進行線列對射的。
這些兵員對於當代中國而言,是一種比較寶貴的兵員,絕對不是那些綠營士兵,甚至也不是中華軍的協防軍士兵可以相提並論的。
所以隨軍的軍訓部官員當即就是決定,把大約三千名練軍俘虜單列出來,一一勸說他們加入中華軍。這個加入中華軍可不是說讓他們加入協防軍,而是直接加入皇家陸軍,這等待遇尋常俘虜或者主動投誠過來的士兵沒有的。
一番勸說後,當場有半數人將近一千五百人願意反正。加入皇家陸軍,對於這些人軍訓部的官員大批一揮,直接就補充到了第一師、第三師以及第二騎兵團中去了,甚至補充的人數比戰損的人數還要多出來五百人,以至於戰前還不滿編的第一師都滿編了。
還有半數不願意反正加入皇家陸軍的。中華軍自然不會好心的直接放他們走,甚至還給他們發放路費之類的,而是一律強制剃了光頭,然後甭管願不願意直接補充進入協防軍中,到時候就是當炮灰的命。
而更多的一萬五千人的綠營俘虜,這些人就更好處理了,不管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直接補充或者整編爲協防軍,軍訓部的官員都懶得詢問他們願不願意。
其中挑選了兩千身體條件較好的青壯。補充到第九協防師以及第十九協防師和第二十協防師這三個現有的協防師中,剩下的一萬多人就地整編爲三個協防師,分別爲第二十一協防師,第二十二協防師,第二十三協防師,未來就是當炮灰的命!
此外受到現有軍官數量嚴重不足,銓敘司的官員再一次無奈的減少了協防師軍官的比例以及低銜高配的比例,以往一個協防師裡有一箇中校師長,一個少校副師長,三個少校團長。三個上尉副團長,九個上尉或者中尉營長,九個少尉副營長,一共約五名校官。二十一名尉官。
然而這一次要新組建三個協防師,而統帥部那邊顯然不可能新派上百名軍官過來,而如果從第一軍轄有部隊抽調的話,也會極大的損害現有部隊,即第一師和第三師的戰鬥力。
基於這種情況,駐紮在蘇北方向的銓敘司官員不得不採用變通的方法。一方面是抽調少量軍官過來,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加大了經驗豐富的士官任職比例。
比如第二十一協防師,其首任師長不是以往的中校軍銜了,而是一個少校,之前是第一軍的後勤參謀,其副師長更只是一個上尉,而三個團長裡一個校官都沒,只有三個上尉,而副團長更不是什麼軍官,只是三個從軍資歷深厚的士官。而九個營長都只是少尉,之前大部分第一師或者第三師的副連長,而副營長沒有軍官,也換成了士官。
三個師都這麼搞的話,軍官的需求量就大大降低,不至於太大的影響第一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
畢竟對於中華軍而言,協防師就是炮灰部隊,平日裡裝裝聲勢,打打下手,戰時就充當炮灰,用來偵查敵人的防禦部署,或者乾脆是用來消耗敵人的子彈。
所以儘管中華軍的協防軍是越來越多,但說實話也越來越得不到重視,這一個協防師裡的軍官人數,連皇家陸軍的一個步兵營的軍官人數都比不上了。
軍官的不足,也是讓中華軍開始重用一些願意主動反正的清軍或者太平軍投降軍官,這些軍官雖然素質有好有差,但好歹也是軍官呢,大多數也是識字的,如果他們真心投靠的話,那麼中華軍也不介意把他們吸納進來,然後派到協防軍那邊任職。
這一次就有這麼一批,大約二十來人,他們之前都是在揚州戰役裡被俘虜的前清軍裡千總、守備、甚至遊擊這種將領。他們被俘虜後,中華軍可不管他們是大官小官,通通剃頭一股腦編爲普通的協防軍士兵。
這幾個月下來後,一些還活着,同時也比較機靈,哭着喊着要報銷大中華帝國,爲大中華王師而戰,嗯,順便也爲了不用繼續當炮灰,某一天就被驅趕着去填護城河。
經過挑選後,湊了二十來人,然後就把他們委任到新編的三個協防師裡頭,充當連長這一級別的軍官,不管以前是守備還是遊擊。通通授予陸軍少尉軍銜。
當這些人從後勤官員的手中領到皇家陸軍的正式軍官的時候,要幾個感動的都哭了!
熬了好幾個月,終於不用當炮灰了,終於不用提心吊膽。生怕明天就被派到某座城池下去用性命填護城河了。
中華軍對待文官算是比較優待,只要你願意剃光頭效忠中華帝國,基本上擔任原職是百分百的,幹得好不用多久就能晉升。
不過軍隊卻是沒有重用俘虜將領的習慣,少數影響力極大的高層被俘虜了。比如說李秀成這種人,一般都是押回南京投進監獄,不是說你想要反正就可以反正的。而一些中層或者下層的將領乾脆就無視了,直接當成普通俘虜編入協防軍當炮灰了。
只有極少數主動帶兵反正投誠的敵軍軍官才能夠獲得優待,不過這種優待也不是說讓他們繼續帶兵,而是給他們一個閒職或者文職,並不會說讓他們繼續帶兵,比如說當初在鎮江裡,那些主動獻城投誠的太平軍將領們,大多數都被安排了閒職養老。
因此目前的中華軍裡。不管是皇家陸軍還是協防軍,少尉以上的軍官通通都是中華軍自身培養的軍官,沒有一個清軍或者太平軍投誠過來的軍官。
而現在,受限於中華軍的軍官缺口實在太大,同時協防軍由於不斷接受大量的俘虜,造成協防師內的軍官極爲短缺,所以銓敘司打算以現在的這二十幾個人爲試驗點,試着挑選一些勉強過關的投誠軍官去擔任協防師的軍官。
中華軍的這種嘗試,就是讓二十多個前清的軍官脫離了炮灰的苦海,成爲了中華軍裡最低級的軍官。
新編了三個協防師。而這些協防師的裝備也不用發愁,直接用繳獲清軍裝備就足夠了,冷兵器多的是,而火器的話也有一大堆繳獲的火繩槍。滑膛槍。
這一次繳獲的清軍槍支比較多,而且有一部分是擊發滑膛槍,對於這些部隊軍械部的官員已經把他們調走,準備運回上海改裝膛線,這完成改裝的話就是一杆米尼步槍了,這對於米尼步槍產量比較低的中華軍而言比較重要。
而那些清廷自造的燧發槍。雖然嚴格上來說也能改裝爲米尼步槍,但是因爲還需要再改裝擊發機構,把燧發換成火帽擊發,成本上有些高,另外嘛,軍械部對於滿清自造的這些燧發槍實在是無法信任,這質量實在是太差,而且槍管大小都統一不了,繳獲的這些燧發槍裡樣式看上去差不多,但最大口徑者和最小口徑者竟然差了三四毫米之多。
這種手工作坊做出來的東西興許有少數質量非常精良,但是大部分還是質量堪憂的。
因此軍械部這邊就把這些燧發槍和以前繳獲的燧發槍一樣,直接配屬給了協防軍部隊。
這一次繳獲的燧發槍有點多,足足六千多支呢,而一個協防師一個火槍團大約一千五百人,足足可以裝備四個協防師呢。
如今第一軍在蘇北地區有着原來的三個協防師,再加上現在新編的三個,一共六個協防師,其中四個可以用上燧發槍,剩下的兩個就得繼續用老舊的火繩槍了。
在軍需部以及軍械部的這些人忙着整編俘虜,接受戰利品這些師的時候,實際上施清瑄率領的第一軍已經是再一次行動了起來。
當天下午,施清瑄留下少部分協防師打掃戰場外,他帶着部隊直接北上宿遷,當天第一軍的前鋒第一師的一個步兵團抵達宿遷城外。
於此同時當日下午,桃源縣那邊北援的清軍得知宿遷清軍大敗後,嚇得一下子就掉頭縮回了宿遷,據聞當日已經靠近桃源的李鴻章也是打消了北上增援宿遷的鳥頭,而是進入了桃源縣城。
既然南邊這些人不敢跟上來,施清瑄自然也不會管他們,而是帶着主力部隊直奔宿遷,他要把宿遷給直接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