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選秀(二)

初選過了幾日便是複選,有資格進入複選的便要去儲秀宮裡住着,讓宮中的貴人相看,最後看是撂牌子還是指婚或者入宮侍奉皇上。

複選便也進入了陽春三月,進去了穿的是自己的衣裳,先前在冀州的時候,華氏已經給兩人備下,兩個人的色調,李汝蘭挑的都是些冷色調,她生得明豔,若是配上水紅之類的顏色會顯得爲人輕佻,而李筠婷則是讓華氏看着挑了,華氏喜好女兒穿生嫩的顏色,便是鵝黃,水紅一類的顏色了。首飾也放入了包袱裡,因爲要打賞下人,塞了不少小荷包。兩人都選擇了帶上書打發時間,李筠婷是棋譜,而李汝蘭本想帶着《詩經》卻又嫌輕佻,最後挑了李白的詩集。

剩下的有幾十個人,散散站在一塊兒,李筠婷記憶裡不錯,看着容貌上好的都是漢軍旗的,氣質佳的則是滿旗的。

陌生人站在一塊兒,都有些拘束,李汝蘭是打定主意進入那些世家女的圈子,站着和李筠婷遠了些。

李筠婷身邊一個嬌小柔美的姑娘,同李筠婷開口了,“你們應該是姐妹吧。”

李筠婷看了她一眼,桃紅色的旗袍,襯得肌膚粉嫩,耳珠帶着是小粒的珍珠,全身上下的行頭表明,並不是個富庶的。而結合李筠婷的記憶,她上次站在自己的身後,也是漢軍旗的。李筠婷說道:“是我姐姐。不過你怎麼知道的。”李筠婷見着旁邊也有人說話,便同這個小姑娘聊了起來。

“樣貌並不相像,不過身上的料子倒是如出一轍。”小姑娘說道。

“我同她確實不像。”李筠婷說道。

小姑娘看着很明顯李汝蘭已經同一個鑲白旗出身的聊上了撇了撇嘴,她雖然家境一般但是看人的本事卻不錯,見着那個鑲白旗絕對這圈人中身份高貴的。不過她同李筠婷說話,一來是因爲就站在她身邊,二來李筠婷是中間容貌最漂亮,她這次是想着進後宮,這般顏色的,得了機會可以招呼一二。在這位姑娘的眼中看來,這次選秀除了要給些皇子選福晉之外,此次後宮也需要充實,那麼容貌上佳的漢軍旗便是很好的選擇。而李筠婷這樣性子挺冷的人,其實也是單純。

兩人聊了些,你多大,家中的情況,還互通了姓名,是喚作孫曉柔。

原本是三三兩兩站着,遠遠見着太監來了,便都噤了聲,那個太監先領着人分了屋子,是兩人一間,那孫曉柔見着李汝蘭和鑲白旗的還站在一塊兒,便扯了扯李筠婷的衣袖官說,好看的小說:。意思是她們兩個人一個屋子。

到太監那裡登記,便分了屋子,李汝蘭同那鑲白旗的最後去了朝南的屋子,而孫曉柔同李筠婷兩人去了朝北的。

進了屋子,一排排的向南的雕花窗子推開,垂着曼紗,窗邊立着兩個梳妝檯,銅鏡顯然是剛磨的,兩個一模一樣的暗紅色的牀架子上雕刻着垂柳。雕工自然細緻細緻。銀色的鉤子勾着鵝黃色的綢子帳幔。

整個屋子的擺設大方。

還有兩個櫃子,上面有着銅鎖,裡面的東西都是一式兩份,兩人把帶來的東西分揀開。

李筠婷收拾好了之後,便坐在旁邊的杌子上,“且等我一下,我也快了。”孫曉柔說着,加快了手中的動作。“幸好姐姐同我一個屋子,旁的人不熟悉,觀姐姐最爲可親。”

對這話,李筠婷並沒有應答,不過孫曉柔也不以爲意,“比不上姐姐動作利索,不過也算是好了。”

剛剛那個公公簡單講解了,讓她們約摸半個時辰後在大殿裡候着,會有專門的嬤嬤負責儲秀宮,講解裡面的規矩。

孫曉柔同李筠婷的屋子在最裡,出來的時候,正巧見着了李汝蘭同那鑲白旗的姑娘一併出來。

李汝蘭心中有些緊張,她拋棄了李筠婷同這位鑲白旗交好的,閨名是董鄂氏,嫺婷。李汝蘭選擇這位也是有道理,那天初選的時候,她便留意到了,容貌上佳,爲人氣質有些傲慢,這樣的人並不難相處,李汝蘭試探了一番,更發現她頗喜歡舞文弄墨,李汝蘭便對症下藥,同這位交好。果然,只不過是隻言片語,便知道這位董鄂氏是未來的三阿哥的福晉,李汝蘭原本對清史頗有研究,自從進了李府知道有可能同四爺一塊兒,更是回憶這些前世的知識默了下來。

這會兒見到了李筠婷,李汝蘭雖然有些心虛,但是很快定了下來,忽然想到康熙會指給李氏給四阿哥胤禛,這定然是李筠婷或者是她其中一個,若是一個屋子,其實更好對李筠婷使絆子,便又有些後悔。李汝蘭想了想,便對身邊的嫺婷說道:“剛剛走過去的就是我妹妹。”

“嗯。”嫺婷應了一聲,想了想說道:“她也同你那般做的好詩詞嗎?”

“那倒沒有。”李汝蘭淺笑着說道,“她不會作詞,只會一些棋譜。”

嫺婷一聽便沒了興趣,若是說下的一手好棋也罷了,只會背棋譜,算是下乘。

若是有以前的空間在手,李汝蘭可以在宮中散步李筠婷的消息,毀了她的名聲,但是現在連白芷也不在,只有她自己,只能做些這樣的很小的動作,期待發生蝴蝶效應,並不敢有大的動作。

李筠婷細語同孫曉柔說着話,很快就到了廳堂。

三三兩兩,都是結着對子前來,大家小聲說這話,讓這個廳堂裡發出嗡嗡的聲音。這回兒似乎比上午的時候,人心都安定下來,嘰嘰喳喳個不停。

等到看到嬤嬤來了,連忙止住了。

嬤嬤先是說了些客套話,“各位姑娘進了儲秀宮,都是主子,這段日子安心住着,主子們自有主意。若是輪着要見主子們,或者是有些個筆試,上頭下來了旨意,我們都會告訴姑娘的。”說這話的時候,嬤嬤頓了頓。

李汝蘭則是盤算着,雖然是會告訴,這裡有時間差,若是打點好了這些個宮女還有嬤嬤,便可得到益處。只是人心其實那麼好掌握的,在李府的環境畢竟單純,到了宮中,李汝蘭便不停轉着腦子,恨不得把一句一詞揉碎了分析。

所有人都聽得仔細,李筠婷也細聽着,“這次的秀女有九十名,也是歷來最多的,儲秀宮本就使喚的人手不夠,少不得一些事由煩勞給位姑娘親自動手了雷神重生最新章節,其他書友正在看:。”

這一條不少人在宮外便知曉,有些頭腦靈活的,挑室友便會選看上去其貌不揚家世不出衆的,很多事情,讓同住的代做了。

嫺婷本是這般的打算,只是見到李汝蘭是個人物,不過漢軍旗出身,可能還是要幫自己做事。

李汝蘭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室友定下來要做暫時性的使喚丫鬟。

嬤嬤一條條說着,衆人都聽着認真,飯食可以在這殿中用,也可以自己端着回房。

等到嬤嬤們離開了,姑娘們便有窸窸窣窣,說起話來。

“我在家中也是做過一些活。”孫曉柔先對李筠婷伸出橄欖枝示好,“若是需要的話,我可以幫忙。”

李筠婷笑着說道:“沒關係,你且顧着自己便好。”

似是宮中的貴人把她們忘了一般,御花園也沒有對他們開放,活動空間便只有儲秀宮,便有聽到丟了帕子,踩了石子跌跤這樣的事情傳來。

李筠婷是仗着自己的修爲,倒是無懼,而孫曉柔總是機靈帶着李筠婷避開這些,一來二去,李筠婷便頗覺得趣味。

“你爲何這般幫我?”李筠婷說道。

孫曉柔瞳孔微微睜大,雖然素來知道李筠婷是個爽利人,這般直言,便開了門窗,同李筠婷說道:“李姐姐怎會這般說?”

“其實那些小動作傷不到我,我只是奇怪,爲什麼你幫忙。”

孫曉柔聽到李筠婷自有應付的手段,當即紅了臉,“我倒是在姐姐面前鬧了笑話,姐姐有自己的應對措施。我是真心拿姐姐當朋友的。”

“若是是宮外,我們相識,我會這樣想,但是這裡畢竟是宮中。”李筠婷說道。

“那姐姐認爲我藏了奸?”

“也沒有。”李筠婷笑着說道,“你不用那麼緊張,我只是覺得奇怪,你若不願意說便罷了。”

“也沒什麼。”孫曉柔笑着說,“我素來知道姐姐是個利爽人,這般便直說了,我這只是幫個小忙,若是進了宮,還要姐姐扶照。”

“進宮?”李筠婷的眼睛不自覺瞪大了。

孫曉柔見着李筠婷的吃驚的樣子,倒也是一愣,繼而小聲解釋道:“一般而言,會有其他旗的進宮,只是最多的便是漢軍旗的。不知道姐姐注意到了沒有,但就是容貌而言,漢軍旗的是最出衆的。”

李筠婷下意識地點點頭,她有些好奇地聽孫曉柔繼續說。

“我原本是有些自信,此番要出人頭地,只是見着了姐姐才知曉天外有天,我瞧姐姐是個脫俗的,若是我同姐姐一塊兒,倒是可以結伴生存下去。”孫曉柔這般說道。

李筠婷有些啼笑皆非,不過轉念一想,若不是因爲這句身子被拐走這一段,更和裕親王府結了緣,若是生的貌美,充實後宮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這件事情倒是不能透漏給孫曉柔了,李筠婷說道:“妹妹是個有心人,只不過選秀的事情,都是說不準,什麼時候撂牌子,也是有可能的。”李筠婷自然不可能說自己是要做皇子福晉,若是指婚不是這個,自己還要想辦法改了去。

孫曉柔見着李筠婷的容貌,心裡覺得不可能,只不過也是笑着說:“也是,萬事都是說不準的。”

第112章 嫡子(一)第14章 緣法(二)第107章 大婚(三)第48章 微醺(二)第103章 家中(一)第40章 赴京(二)第22章 歸巢(一)第111章 大婚(七)第93章 孕事(一)第120章 嫡子(九)第98章 瑞哥(一)第68章 進宮(六)第2章 奪舍(二)第91章 隆冬(一)第144章 雍正(五)第15章 緣法(三)第95章 孕事(三)第115章 嫡子(四)第85章 上位(三)第4章 苦境(一)第37章 浪起(四)第97章 孕事(五)第148章 雍正(九)第93章 孕事(一)第101章 開府(一)第144章 雍正(五)第138章 子殤(二)第121章 刁難(一)第44章 京中(四)第35章 浪起(二)第79章 承德(七)第56章 還鄉(二)第49章 微醺(三)第68章 進宮(六)第118章 嫡子(七)第43章 京中(三)第136章 一廢(四)第127章 刁難(七)第8章 困境(五)第137章 子殤(一)第27章 歸去(三)第4章 苦境(一)第39章 赴京(一)第144章 雍正(五)第106章 大婚(二)第107章 大婚(三)第82章 宮中(二)第36章 浪起(三)第88章 錯棋(三)第147章 胤禛(八)第46章 王府(二)第153章 齊妃(五)第60章 選秀(四)第90章 滑胎(二)第146章 雍正(七)第63章 進宮(一)第116章 嫡子(五)第45章 王府(一)第38章 浪起(五)第28章 歸去(四)第26章 歸去(二)第155章 齊妃(七)第65章 進宮(三)第115章 嫡子(四)第81章 宮中(一)第15章 緣法(三)第138章 子殤(二)第118章 嫡子(七)第115章 嫡子(四)第154章 齊妃(六)第136章 一廢(四)第118章 嫡子(七)第153章 齊妃(五)第101章 開府(一)第89章 滑胎(一)第125章 刁難(五)第94章 孕事(二)第31章 歸去(七)第144章 雍正(五)第64章 進宮(二)第148章 雍正(九)第90章 滑胎(二)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31章 歸去(七)第42章 京中(二)第122章 刁難(二)第52章 微醺(六)第140章 雍正(一)第22章 歸巢(一)第143章 雍正(四)第120章 嫡子(九)第87章 錯棋(二)第89章 滑胎(一)第32章 歸去(八)第102章 開府(二)第43章 京中(三)第79章 承德(七)第16章 緣法(四)第40章 赴京(二)第28章 歸去(四)
第112章 嫡子(一)第14章 緣法(二)第107章 大婚(三)第48章 微醺(二)第103章 家中(一)第40章 赴京(二)第22章 歸巢(一)第111章 大婚(七)第93章 孕事(一)第120章 嫡子(九)第98章 瑞哥(一)第68章 進宮(六)第2章 奪舍(二)第91章 隆冬(一)第144章 雍正(五)第15章 緣法(三)第95章 孕事(三)第115章 嫡子(四)第85章 上位(三)第4章 苦境(一)第37章 浪起(四)第97章 孕事(五)第148章 雍正(九)第93章 孕事(一)第101章 開府(一)第144章 雍正(五)第138章 子殤(二)第121章 刁難(一)第44章 京中(四)第35章 浪起(二)第79章 承德(七)第56章 還鄉(二)第49章 微醺(三)第68章 進宮(六)第118章 嫡子(七)第43章 京中(三)第136章 一廢(四)第127章 刁難(七)第8章 困境(五)第137章 子殤(一)第27章 歸去(三)第4章 苦境(一)第39章 赴京(一)第144章 雍正(五)第106章 大婚(二)第107章 大婚(三)第82章 宮中(二)第36章 浪起(三)第88章 錯棋(三)第147章 胤禛(八)第46章 王府(二)第153章 齊妃(五)第60章 選秀(四)第90章 滑胎(二)第146章 雍正(七)第63章 進宮(一)第116章 嫡子(五)第45章 王府(一)第38章 浪起(五)第28章 歸去(四)第26章 歸去(二)第155章 齊妃(七)第65章 進宮(三)第115章 嫡子(四)第81章 宮中(一)第15章 緣法(三)第138章 子殤(二)第118章 嫡子(七)第115章 嫡子(四)第154章 齊妃(六)第136章 一廢(四)第118章 嫡子(七)第153章 齊妃(五)第101章 開府(一)第89章 滑胎(一)第125章 刁難(五)第94章 孕事(二)第31章 歸去(七)第144章 雍正(五)第64章 進宮(二)第148章 雍正(九)第90章 滑胎(二)第24章 番外 -前世今生第31章 歸去(七)第42章 京中(二)第122章 刁難(二)第52章 微醺(六)第140章 雍正(一)第22章 歸巢(一)第143章 雍正(四)第120章 嫡子(九)第87章 錯棋(二)第89章 滑胎(一)第32章 歸去(八)第102章 開府(二)第43章 京中(三)第79章 承德(七)第16章 緣法(四)第40章 赴京(二)第28章 歸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