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根據地

蕭銑與姑母、表妹告別,帶了沈光和獨孤鳳倆跟班保鏢出京歸任。行了數日,在洛陽等到了處置完幷州的生意產業後來和自己會和的武士彠,然後走陸路到宿州,換上一直住在宿州等自己的從人,然後乘來去迅捷的車輪舸重返江東。

蕭銑一行人中,只有武士彠是北方人,而且是新歸附蕭銑的馬仔,所以自然是第一次見到車輪舸這樣的靜水航行快船,開始時看得驚詫不已,覺得此船竟然日夜換人蹬船可以行三百里之多,着實匪夷所思,只可惜相對於人力消耗來說運載量不大,不然用來經商的話肯定能獲巨利。

走到二月初三,衆人便回到了杭州——雖然蕭銑如今得到的新任命是揚州水曹佐史,按說這個職務是要去揚州交割上任的,但是因爲他的錢塘縣令需要先卸職,所以只能先回一趟杭州,與新人縣令把錢糧人事的賬目統統交割清楚。

新任錢塘縣令也是老熟人,便是去年給蕭銑打副手的縣丞陸鴻鳴了。因爲蕭銑修河有功,帶掣着杭州本地不少官員都在年底吏部的考功中得了上等考績,縣丞陸鴻鳴便是因爲輔佐之功,就地轉正提拔成了縣令,相當於是從正八品跳過從七品,直升正七品,喜得陸鴻鳴心中對蕭銑着實感恩戴德。

若不是因爲要給蕭銑空降過來騰位子,原本的錢塘縣令是不會出缺的,少不得還要留任好多年。結果爲了給蕭銑鍍金——當然也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官二代來鍍金,畢竟蕭銑也是幹出了真正的功績的——錢塘縣令的位置被騰出來,讓蕭銑坐了一年,誰知一年之後又高升,才便宜了陸鴻鳴。

……

錢塘縣衙,接風宴上。陸鴻鳴舉盞勸酒,口中美言不斷,堂下請來諸般舞伎助興,極盡招待之能事。

“唉,陸某在杭州,做官從曹佐到主簿,從縣丞到如今縣令,也見過十幾年了,前前後後送走四任縣尊,就沒見過官聲如蕭大人這般好的——不是咱說,前年秋天,蕭大人來接任的時候,還認下了兩千石的常平倉虧空。要某說,蕭大人若是依照常例,也留下這麼些賬目讓陸某將來去平,陸某也就認了,可是蕭大人偏偏不,高升走人,居然糧賬戶調絲毫不差,真是前所未見吶。

此前歷任,手頭不乾淨不說,而且還沒爲百姓辦過什麼事兒,十幾年來杭州城裡該是啥樣還是啥樣,哪像蕭大人。區區在任不滿一年半,民不加賦而西湖浚、運河開、百姓飲水灌溉之苦盡數根治。”

陸鴻鳴陪着蕭銑喝了一杯,一邊感慨,他把這些話說出來,也是不和現場其他作陪的人生分,籠絡示好地意思,另一方面也是給蕭銑貼金。

“陸縣令不必如此,豈不聞韓非子‘古者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輕辭天子,非高也,勢薄也;重爭土橐,非下也,權重也。’蕭某不爭,倒也不是蕭某品性高潔,不過是富貴足用,看不上這些敗壞名節的蠅營狗苟小利罷了。”

“照啊!蕭大人真可謂是當今之古人矣。”陸鴻鳴一副悠然神往的樣子,倒也不是作僞,而是今日才覺得見識到了累世簪纓的詩禮名門氣度。

列位看官可別小看了這一句讚譽。在獨尊儒術的年代裡,在孔夫子看來,越是末世越是禮崩樂壞,天下最美好的時代就是“三代之治”。所以讚美一個人是“當今之古人”,那就相當於是讚美可以媲美上古聖賢了。

蕭銑笑納了陸鴻鳴的讚譽,等他說完,才順勢開口:“卻怕是陸縣令要失望了,蕭某恰纔不過是說不屑於搜刮那些來自百姓的錢財,卻沒說不打算將來自己在杭州城裡城外經營一些產業,不加賦於民而取私財——若是到了那一天,卻不知陸縣令會不會覺得蕭某可憎。”

“哦?蕭大人這是看上了什麼營生?莫非是做些絲茶、田莊?不介意的話,陸某倒是想打聽一二。”

“蕭某如今得了朝廷特許,在揚州水曹任上,可以督辦經營漕運往來,想着江南絲茶在北地價值頗豐,故而想自己在城外買些荒地,墾荒經營田莊。”

這話聽在陸鴻鳴耳中,卻是頗不以爲然,便勸說蕭銑:“怎麼,只是要荒田?絲茶生意不比糧米,要想產出,從荒田開墾做起,只怕要有些年頭呢——稻麥等物,只要田畝墾熟了,次年種下去,便有收成。而絲茶生意,需要的是桑樹、茶樹。種樹不比種糧,哪怕田畝熟透了,還要三年五載纔有出息。若是求財,不如從人手中購買熟田纔是啊。以蕭大人在錢塘縣內的威望,只要您開口,想來各方鄉佐豪紳也都是願意割愛一些肥田美宅的。”

蕭銑對於勸說不以爲意,依然我行我素堅持說:“蕭某說了,不願與民爭利,只想爲民創利,賺的多少那是不在意的。其實只是希望開江南河北段乃至邗溝時,若有官中錢糧不濟的時候,私產能夠接濟其中一二便可以了。若是陸縣令覺得不方便爲蕭某辦理,那蕭某也不強求。”

“不麻煩不麻煩!方便的很。蕭大人真是高風亮節,爲朝廷主持河政,居然還有想着朝廷錢糧不足時拿私財接濟週轉的,下官真是不知如何崇敬是好了。蕭大人儘管開口,看上了哪片地方,某這便去辦。”

“來人,取本縣輿圖來。”蕭銑霸氣地一揮手,自有戶曹佐條件反射一樣取了圖冊來,雖然按說喝這頓酒的時候蕭銑在錢塘縣的職務已經卸任了,但是架不住他的威望已經讓下面的小吏習慣了。展開輿圖後,蕭銑指點江山一般信手一指:

“這兒,還有這兒,從西湖西北面的將軍山往外,再往西、往北,一直到西溪河、東苕溪、南苕溪圍攏的地段。蕭某去年治水時看了,原本都是沼澤溼地,絕無田畝,後來爲了給西湖尋一源頭活水,讓縣裡民夫治理了那些沼澤,填溝浚河,那兒才略有可觀。蕭某的意思,便是把那些地方包下,墾作桑田,將來自然依法向朝廷繳納戶調。

另外,除了這一處用於種桑養蠶外,蕭某還看上了西湖西南邊龍井山一帶的荒山、直達九溪、富春江邊。這些地方,按照本縣籍冊,如今也並沒有民戶民田。蕭某從太子那裡得知,如今朝廷利用義成公主與突厥和親之利好,極力推動突厥及其餘北狄胡人飲茶之俗,而且已經略見成效,將來我大隋邊榷貿易賣給突厥、高麗、吐谷渾等茶葉定然會激增。雖然富春江邊那些山地不宜種植稻米糧食,卻也可以種茶。只要朝廷願意將來對這些田畝以山田標準課稅,某便願意包下。”

陸鴻鳴的眼神隨着蕭銑的手指頭上下翻飛,幾乎要看得呆了。這還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人買地圈地是直接在大地圖上比比劃劃的——常人圈地,哪怕是一方豪紳鄉佐,最多拿着本鄉的土地籍冊和戶曹的小吏斤斤計較而已,哪有拿縣城甚至州郡的大地圖的?

“這這這……從西溪河下游到東苕溪,這東西之間怕得有四十里地呢,南北也有十幾裡寬。總數怕有……20多萬畝吧?南邊龍井山、五雲山雖然難以統計,只怕也不下於這個規模,這也太大手筆了吧。”

“怎麼,陸縣令這就捨不得了?”蕭銑拈起一顆梅子,臉上佯笑着。

“那哪能呢,既然是蕭大人開口,而且又是荒地,斷沒有捨不得的,某隻是覺得要是真圈了那麼多,而實際上又種不了,將來朝廷按此計稅,那不是反而賠補出來了麼。”

蕭銑擺手示意無妨,只是強調了一下在計稅面積方面的討價還價:“某既然吃下了,定然有把握完成朝廷賦稅,這些地方在旁人眼中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荒地,某卻有辦法儘快生利——不過,西溪河周遭本是沼澤,經過疏浚治理,乾燥排水的田畝也不過半數,還有半數是水面,這些水面,不該計入朝廷的計稅籍冊吧?南邊龍井山、五雲山知道九溪,其實也就九溪溪畔可以開闢茶田,真正深山險峻之處,如何得用?某隻要朝廷如實入冊便好。”

陸鴻鳴擦着汗水,忙不迭地應承:“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這些方面,自然不會佔蕭大人的便宜。按照朝廷度支律令,蕭大人也是熟絡的。民間墾荒田畝,若爲課田、露田,其始三年免稅,此後兩年半稅;若荒地墾作桑田,則增五年爲成樹之期,即免稅八年、此後兩年半稅。辦理籍冊時,按照五年應稅總額,百取其三爲契,百取其五爲勘丈之費——這百取其三的契稅,是無論登記造冊新田還是買入他人民田都要繳納的,這勘丈之費,則是新田獨有……”

“這些某都知曉,若是可以,那便估個價吧。”

陸鴻鳴馬上讓戶曹佐屁滾尿流地先來估算。要說實際丈量清楚,那就是大工程了,肯定等不及,所以只能是按照地勢隨便估計一下而已,而且還要儘量往少裡計稅算錢。大約過了足足幾頓飯的功夫,錢塘縣戶曹佐才磕磕巴巴地彙報說:

“二位大人,經計點,南苕溪、東苕溪、西溪河等塊圍攏及河沿兩裡內地塊,計東西最長四十六裡、均長四十三裡,南北最寬處二十一里,均寬十九里。總計面積三十一萬四千畝有奇。折去水面五成,併除阡陌、壟丘,實計十四萬畝整。水鹹土鹼,當爲下田。

龍井山、五雲山、九溪等處,羣山總面積二十五萬五千畝有奇,去河谷、峰嶺等不可開採、保留用地,可墾田計八萬畝,灌溉不易,亦當爲下田。而且此間還有一些麻煩,便是大人劃下的東苕溪邊一些地塊已經算是餘杭縣境內,本縣只怕無權管轄。同理龍井山、五雲山地塊的最西南邊,也已經進入富陽縣境內……”

小吏膽小不敢大包大攬,陸鴻鳴卻正在討好舊上司的當口,自然不會被這些小事阻撓了,立刻訓斥道:“這些小事,還拿來說幹嘛,不拘是餘杭縣還是富陽縣,都有本縣讓人去交涉,代理手續便是。你只管說正事兒:契稅多少,勘丈多少,一併報給蕭大人便是。”xh118

第1章 白雲蒼狗第19章 堂堂之戰第42章 議取平壤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79章 攤牌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26章 困龍入海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59章 首惡第22章 吳中豪俠第4章 薩水慘敗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13章 賊起賊落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27章 年關瑣事第3章 迎戰許紹第39章 王霸之氣第12章 得勝回朝第46章 謀反前夜第81章 桑基魚塘第6章 楊廣第9章 樑唐爭鋒第5章 到此爲止第86章 貫通江河第97章 如願過關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82章 價值窪地第38章 以退爲進第2章 笑納奇功第31章 追亡逐北第31章 潑天大禍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22章 突厥末日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9章 不動則已第41章 各個擊破第80章 根據地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16章 表妹的秘密第8章 心病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7章 樑入蜀都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15章 棋高一着第60章 白蘇扼腕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71章 誤認絕症第50章 必死之心第14章 福船建成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17章 釣龍之技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3章 苟富貴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44章 曾母逾牆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42章 焚藪而畋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62章 借船未遂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14章 作死佈局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1章 追亡逐北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25章 把柄在手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5章 到此爲止第60章 白蘇扼腕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28章 赴任剿賊第65章 試船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22章 吳中豪俠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87章 工程藝術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74章 更高起點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14章 運糧截糧第56章 談笑間第1章 江東復甦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1章 新豐故知酒
第1章 白雲蒼狗第19章 堂堂之戰第42章 議取平壤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79章 攤牌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26章 困龍入海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59章 首惡第22章 吳中豪俠第4章 薩水慘敗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13章 賊起賊落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8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27章 年關瑣事第3章 迎戰許紹第39章 王霸之氣第12章 得勝回朝第46章 謀反前夜第81章 桑基魚塘第6章 楊廣第9章 樑唐爭鋒第5章 到此爲止第86章 貫通江河第97章 如願過關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82章 價值窪地第38章 以退爲進第2章 笑納奇功第31章 追亡逐北第31章 潑天大禍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22章 突厥末日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39章 不動則已第41章 各個擊破第80章 根據地第41章 開皇十九年第16章 表妹的秘密第8章 心病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7章 樑入蜀都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15章 棋高一着第60章 白蘇扼腕第8章 僥倖的羣賊第71章 誤認絕症第50章 必死之心第14章 福船建成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17章 釣龍之技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3章 苟富貴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44章 曾母逾牆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42章 焚藪而畋第16章 駑馬戀棧豆升級版第62章 借船未遂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14章 作死佈局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1章 追亡逐北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25章 把柄在手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5章 到此爲止第60章 白蘇扼腕第34章 千字三百的大神第28章 赴任剿賊第65章 試船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22章 吳中豪俠第5章 乘桴浮於河第87章 工程藝術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74章 更高起點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42章 分贓慶功時第14章 運糧截糧第56章 談笑間第1章 江東復甦第67章 千年大計第21章 新豐故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