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南亞次大陸,爪哇,呂宋。

轟隆隆。

在前往南雄州的火車上。

大明天子頗有些不太滿意這火車的速度。

看起來聲勢浩大,但其實連馬匹都跑不過。

不過蒸汽機車最大的優點就是其強大的牽引力。

所以這種火車可以一次性運載非常多的貨物,相對而言這已經是當前最先進的交通運輸工具了。

現在在大明朝國內已經有兩條鐵路同時開建,就是連接廣州、長沙、武昌的西線動脈,以及連接廣州、南昌、應天府的東線大動脈,日後這些鐵路都要繼續向北衍伸,成爲全國鐵路網的一部分。

唯一的問題是,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太耗錢了。

如果沒有完成明元紙幣化的金融改革,朱道樺連想都不會去想。

但是現在,由於掌控了印鈔機,這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就成爲了帶動經濟運轉的火車頭。

不過問題在於,這些印出去的錢,可不能不在社會上運轉,反而流向了購買土地、房產市場,從而帶動土地價格和房產價格上漲,反而導致大明的工業化進程受挫。

畢竟投資房地產帶來的金融收益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好在現在大明民間資本足夠充足,而且由於朱皇帝自己不太懂金融,因此大明的金融政策基本趨向於保守,對於開動印鈔機大印鈔票的行爲很是謹慎。

都小心得過分了。

因此現在在鐵路投資這樣的基礎設施建設上也沒有大踏步前進,現在只是很保守的制定了十年內完成以武昌、應天府、廣州爲核心的鐵路計劃。

而且大部分也不是從財政上撥款,而是儘可能吸納民間的資金,畢竟大明是封建君主混部分資本主義的怪胎嘛。

修鐵路可不是爲了社會福利,而是爲了賺錢的。

而這一條廣州到南雄州的鐵路線路就成爲了一條示範線路,就是要讓廣東的闊佬們看看鐵路的好處。

此時在這一輛列車上。

絕對忠誠於朱皇帝的廣東闊佬們倒是沒有像是朱皇帝那樣對火車的速度不滿意,反而是一臉的震驚和稀奇。

這條鐵路最初是一條便路,是爲了支援江西戰場而臨時修建的,並不是很牢固的線路。

而如今是在原來的便線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固,夯實了路基,使得這條線路成爲了一條可以通行重載列車的雙向鐵路線路,未來也會在南雄州分流,一面向西北,一面向東北延伸。

“真是厲害,這一趟火車拉的貨物至少是上千輛馬車的量了!”

“有這火車,日後貨物通行天下九州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肯定是有得賺啊,這火車的速度比船快多了,而且這天下能行大船的地方終究是太少了。”

“不只是運貨,運人也不錯啊,以前從廣州北上武昌、應天府,尋常人家若是走路,得走上個一兩個月,現在若是有鐵路相連,兩三天就能到了,而且還安全得多。”

“是啊是啊,這一走幾個月,太費錢了,若是有鐵路運輸,這去一趟應天府可就沒有那麼難了。”

在一列列車廂內,廣東的土豪們議論紛紛。

也難怪廣東的土豪們會對這火車感興趣。

沒辦法。

以前廣東的士子要去南京考試,得提前個兩三個月出發。

去南京都還算是幸運。

要是要上北京。

那就要提前一年出發了。

這一路上山長水遠,指不定就遇到個把強盜,要你吃點餛飩麪或者板凳面的。

再加上現在的珠三角已經開始有點後世“世界工廠”的樣子了。

大量的工廠生產出來的商品也需要市場,需要貨物運輸的支持。

在這之前。

想要大規模的運送貨物就只能沿着海洋、大江大河的河流運輸。

而現在,有了這鐵路,豈不是天下哪裡都能去的。

和可是真正的貨通天下。

在這一列列車上。

受邀的都是廣東當地有點身家的土豪。

還有廣東議政廳、廣州府議政公局的議員們。

以及幾名大明朝的重臣,還有從海峽總督府回廣州敘職,彙報印度洋戰況的海峽總督府總督羅建功。

“皇上,印度洋艦隊大勝,現在我軍已掌控印度洋,並且和馬拉塔國簽訂了條約,印度市場已經重新被打開了。”羅建功說道。

“接下來就是在印度陸地上的戰爭,現在不列顛人肯定是不甘心失敗的,他們在陸地上集結兵力,並且花費了不少錢新招募了三萬僱傭兵,算上他們原來的五萬印度土著僱傭兵,再算上一萬五千從不列顛本土調來的龍蝦兵,現在不列顛的印度殖民地方面在南亞次大陸掌握的陸軍兵力就胸襟達到八萬五千了!”

“八萬五千總兵力,不過印度人不足爲慮,只要能打垮那一萬五千龍蝦兵,這南亞次大陸就會被大明掌控了!”

朱道樺說道。

他的話讓在場的幾名大臣面面相覷。

朱皇帝毫不掩飾的對印度本地僱傭兵的蔑視讓他們覺得皇上是不是.太過於輕敵了。

“皇上,印度土著也有些能打的民族,尤其是騎兵衆多,在不列顛人的麾下就有廓爾喀騎兵、旁遮普騎兵、錫克騎兵、孟加拉輕騎兵,總兵力達到了三萬餘的騎兵軍隊,英國公那邊的騎兵力量只依靠一兩個旅的龍騎兵,絕不可輕敵啊。”

羅芳伯捋了捋鬍鬚說道。

朱道樺聞言不由得點點頭:“是朕有些輕敵了,印度遠在萬里之外,如何作戰,決定權應全部下達到前線。”

朱道樺想了想說道:“可成立一個總管印度方面戰事、藩國分封的機構,內閣方面要拍人,印度諸藩聯軍也出點人,事情商量溝通好再辦,不可出現諸部互相掣肘之事。”

在印度那邊,隨着不列顛人的艦隊被打垮,他們能夠做出的掙扎也就是在陸地上而已。

而掌控了大海的大明幾乎是立於不敗之地,更何況朱皇帝是真的覺得印度僱傭兵的戰鬥力值得懷疑。

這當然是後世帶給朱老闆的一些不良影響了。

說不定印度人民在這個時代就是非常的英勇善戰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大明朝廷不會去幹涉諸藩實行的制度的問題。

也就是說孫士毅這樣的藩臣,是需要自己來搭建自己的國家制度的。

到時候印度諸藩,也可以招募土著爲兵嘛。

大明在印度的階段性目標已經完成了,這個人口差不多有兩個億的大市場,已經成爲了大明的獨佔市場了。

現在全世界總人口才多少?

攏共也就纔不到九個億。

現在大明本土的人口有兩個多億,如果把漢地都拿下,就能達到三個億。

全世界九億人口,有五個億的市場是被大明獨佔的,有這樣廣袤的市場,大明的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就能繼續高速發展幾十年!

商業稅和工業化帶來的高額財政收入也能支撐大明朝進行四處的征戰了。

就是地盤太小了。

要繼續努力才行。

想到這裡。

朱道樺把心思從印度轉移到了南洋。

如今大明在南洋有兩大據點,一個是海峽總督府,一個是婆羅洲。

同時也並沒有接受一些南洋蘇丹國稱藩的請求——依禮,要成爲大明之藩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的。

要經過考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行——除非得到了大明天子的特准。

海峽總督府牢控馬六甲海峽。

而在婆羅洲,小規模的戰鬥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通過戰爭,蘭芳省不斷通過軍屯向北、東拓展地盤,如今已經基本把大半婆羅洲佔了。

“如今在南洋尚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荷蘭人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價值,爪哇島上的巴達維亞總督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朱道樺說道。

在巴達維亞附近有大量的華人種植園,這些都是在荷蘭東印度公司和大明的南洋之戰分出勝負之後,荷蘭人不得不做出的妥協,而經過今年的發展,現在在巴達維亞周圍遍佈着華人種植園。

爪哇島肥沃的火山積土壤是非常肥沃的農耕土地。

在後世這個小島上就有一個億的人口了。

這樣的土地,中國人肯定是感興趣的。

“荷蘭加入了不列顛人主導的反明聯盟,這意味着他們之前和大明的合約已經作廢,爪哇島上的軍屯上抽丁,組建一個陸軍旅,將荷蘭人從巴達維亞趕走!”

朱道樺手指着南洋地圖上的巴達維亞說道。

這並不難做到,甚至都不需要大明出兵,因爲在爪哇島的種植園都是武裝種植園,每個華人青壯都裝備了燧發槍的。

給一個陸軍旅的名額。

都不知道多少爪哇島上的青壯搶着參軍。

而且荷蘭人也知道自己的巴達維亞殖民地不太可能保留太久。

因此也沒有在巴達維亞增兵,甚至開始從巴達維亞把人撤走,荷蘭人在印度也有一小塊殖民地——不過現在看起來他們不但保不住巴達維亞,印度殖民地很快也要丟了。

在決定了爪哇島的事情之後。

朱道樺的目光看向了地圖的北方,婆羅洲以北的.呂宋島!

第211章 戰中原,二打一!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184章 加碼!孰優孰劣?第207章 平西王有了,誰是永曆呢?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461章 只要俘虜朱宜鑫第425章 高明的老師和笨蛋的學生第414章 你以爲你是霍去病啊?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374章 天地會的總瓢把子第193章 戰?走?和?第416章 這是島鏈第176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就滅族了!第276章 這是清軍殘餘?這明明是明軍精銳!第65章 明軍拖不起【求收藏求追讀】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317章 你有浩然正氣,我有砂鍋鐵拳。第116章 不是自己的博起來不心疼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108章 逆明真的有神仙幫忙啊!第215章 圈套圈得住真龍嗎?第57章 千萬別把我綁走!【求收藏求追讀】第265章 還在玩排隊槍斃啊第12章 蘭芳羅家大姐頭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154章 封建強兵和大清綠旗第1章 勁頭十足的造反派們。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75章 好多好多銀子!【求全訂】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441章 美國紅脖VS極端皇漢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44章 88888和6666【求收藏,求追讀】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433章 勝利屬於大明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55章 這是真正的自由市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455章 碰撞!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323章 拿破崙大勝,新沙皇登基第430章 六比一!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42章 貴中華,賤夷狄第55章 這是真正的自由市第126章 斷尾求生和炮灰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183章 這也太崇明媚外了吧第78章 指生爲死和旗將漢兵【求全訂】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71章 人民不感謝皇帝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368章 沒規矩的新大陸人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393章 再遠就管不到了第451章 接觸!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363章 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第29章 煌煌盛世大清朝第5章 誰是猴,誰是雞?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第225章 去遼北,去西域,去南洋,去美洲。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452章 騎一師VS騎一師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401章 煤和鐵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270章 要做好國民的心理建設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9章 招兵,招安。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
第211章 戰中原,二打一!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184章 加碼!孰優孰劣?第207章 平西王有了,誰是永曆呢?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461章 只要俘虜朱宜鑫第425章 高明的老師和笨蛋的學生第414章 你以爲你是霍去病啊?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374章 天地會的總瓢把子第193章 戰?走?和?第416章 這是島鏈第176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就滅族了!第276章 這是清軍殘餘?這明明是明軍精銳!第65章 明軍拖不起【求收藏求追讀】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317章 你有浩然正氣,我有砂鍋鐵拳。第116章 不是自己的博起來不心疼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第397章 歐洲文明的東方之盾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322章 君子要辦報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108章 逆明真的有神仙幫忙啊!第215章 圈套圈得住真龍嗎?第57章 千萬別把我綁走!【求收藏求追讀】第265章 還在玩排隊槍斃啊第12章 蘭芳羅家大姐頭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154章 封建強兵和大清綠旗第1章 勁頭十足的造反派們。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75章 好多好多銀子!【求全訂】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441章 美國紅脖VS極端皇漢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460章 爲何而戰?第44章 88888和6666【求收藏,求追讀】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433章 勝利屬於大明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55章 這是真正的自由市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455章 碰撞!第166章 在海峽自由市第323章 拿破崙大勝,新沙皇登基第430章 六比一!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42章 貴中華,賤夷狄第55章 這是真正的自由市第126章 斷尾求生和炮灰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302章 不要鬧大了第183章 這也太崇明媚外了吧第78章 指生爲死和旗將漢兵【求全訂】第92章 武功再高,也怕手槍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71章 人民不感謝皇帝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368章 沒規矩的新大陸人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393章 再遠就管不到了第451章 接觸!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13章 領明王的餉,種明王的地。第363章 朕有的是地方安排失去土地的農民第29章 煌煌盛世大清朝第5章 誰是猴,誰是雞?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98章 步步爲營,宣傳攻勢。第225章 去遼北,去西域,去南洋,去美洲。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452章 騎一師VS騎一師第316章 都是讀書種子啊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337章 資本主義的農業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401章 煤和鐵第179章 八旗子弟有餘勇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270章 要做好國民的心理建設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9章 招兵,招安。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