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可能是現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僅僅是統計的人口就超過了一百萬。
還有大量從各地農村涌入倫敦尋找工作機會的失地農民也許根本沒有納入統計。
這些“低端人口”支撐着現在大英帝國世界工廠的地位。
能夠和倫敦比拼人口密度的,也許就只有東方的北京、江寧、廣州而已。
不過,現在大英帝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明顯受到了東方崛起的大明嚴重的威脅。
因爲那是一個人口遠超過英格蘭,同時在技術上可能要比英格蘭更加先進的國度。
在這之前。
從東方中國引進的商品,包括茶葉、瓷器、絲綢等。
屬於高端商品。
雖然這導致了英國在對中國貿易之中長期處在逆差地位,但好歹沒有威脅到英國主要產業鏈的生存。
出於對於東方大帝國的恐懼,英國人遲遲也不敢下定決心派遣自己的炮艦前往東方。
但是現在可不同了。
現在“東方問題,大明問題”已經變成了擺在倫敦議會、英國王喬治三世、首相小威廉.皮特眼前迫切需要面對,而且要拿出對策的問題了。
現在法國發生了一系列的動亂。
這種動亂暫時還停留在法國國內,沒有蔓延到歐洲諸國。
但是喬治三世和英國的貴族們不會對此視若無睹。
他們很清楚,如果英國國內的產業被衝擊,導致產業凋零,那些本來已經失去了土地,現在又失去了工作的工人們很可能就會變成套在他們脖子上的索命繩。
反正。
隨着英國土地的大量集中和大規模的工廠產業工人階級的形成。
這些工人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的了。
雖然英國通過七年戰爭逼迫法國割讓了加拿大。
但是法國反手就支持了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獨立,讓英國在北美損失慘重。
再加上自從光榮革命以來,代表新興的資產階級利益的輝格黨長期把持了英國朝政,喬治三世上臺以來雖然通過一系列手段重新扶持託利黨上臺,平衡了朝局。
但是輝格黨的勢力無疑是龐大的。
他們在議會的呼聲無法被忽略。
甚至託利黨內也有不少喊打喊殺的聲音。
眼看着就要達成兩黨一致了。
馬車從骯髒的倫敦出城之後。
城外的風景畫風陡變。
白牆紅瓦,牧場牛羊,谷堆風車,一派祥和安靜的鄉村景色。
和後世的歐洲郊區也別無二致了。
總之就是一副美如畫的景象。
但是坐在馬車內的林大公可沒有心思去欣賞這英格蘭郊區美景。
他在歐洲待了快八年了。
對歐洲相當瞭解。
在他看來,整個歐洲最可怕的國家就是英國。
這個國家有着極強的擴張的慾望,同時他們也有非常高明的統治手腕,也有強大的軍事力量。
其主喬治三世也堪稱明主,國內雖有輝格黨、託利黨的黨爭,但是總體上維持了政局的平衡,同時也因爲可以從各殖民地攫取到足夠多的利益,兩黨都能獲得好處,因此鬥爭只侷限於議會。
另外這個國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齟齬,從歐洲這邊的傳統來看,英格蘭和蘇格蘭應該是兩個國家組成的共君聯盟。
但同樣是因爲英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
有殖民地的市場利益,蘇格蘭的凱爾特人和英格蘭的盎格魯人這一對死敵,也因利而合。
這樣一個存粹因爲利益而捏合起來的國家,同樣有着因爲利益而戰的傳統。
甚至可以說,這個國家的戰爭手腕同樣相當的可怕。
如果英國決定對大明採取措施的話。
這對大明來說,絕對是不小的麻煩。
“總領事,您還在想着英國人的反應?”
在馬車內,一名坐在林大公對面的年輕人問道。
年輕人名叫潘有科,是十三行同孚行行主、大明工商聯合促進會會長盤有度的幺弟。
在大明還沒進廣州的時候,他就通過和外商接觸學會了西班牙語、法語、英語。
後來在廣州第一次科舉的時候也高中進士,在朱道樺身邊做了一段時間的天子近臣,半年前,也就是大明在北伐江西之戰正是激烈的時候,從廣州乘船前往歐洲。
經過半年的航行才最終抵達英國普斯茅斯港。
隨後他帶來了朱道樺對歐洲政策的最新指示。
就是不高調,不參與,不妥協的三不原則。
不高調、不參與。
便是大明不會主動參與歐洲事務,畢竟大明現在在歐洲無法投送力量,沒有實力作爲後盾,參與歐洲事務並不明智。
不妥協,便是在涉及到大明利益的事情上,寸步不讓,而且是最爲強硬的寸步不讓,哪怕對方宣戰,也不需要退讓。
這同樣是因爲大明有信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有絕對的控制力。
哪怕是歐洲國家聯合起來。
也無法在東亞海域戰勝大明!
這就是朱道樺的底氣所在。
“沒錯,英國人和西班牙人這對敵人甚至都可能因爲大明而聯合,這歐羅巴真如吾國之春秋戰國,合縱連橫莫不如是,我大明怕是也被迫要捲入這戰國紛爭之中了。”
林大公收回了自己的思緒,說道。
“總領事,您可是擔心大明被歐洲人聯合針對?”潘有科問道。
“確有此擔憂,大明北方尚有大敵,我倒是不擔心歐洲人派遣軍隊到大明,他們就算聯合起來也不能派出多少軍隊。但是.如果他們和清韃聯盟呢?”林大公說道。
“聯盟也不怕,清韃不過冢中枯骨,我倒是認爲真正的敵人是英國人,他們在印度有廣闊的地盤,也在染指中亞,圖謀西域,日後消滅了滿清,大明必然是要在這些區域和英國、俄國有所爭奪的。”
潘有科太瞭解滿清了。
他不認爲滿清在得到了歐洲人的支持就能有什麼質的變化,不過是一百多萬的旗人而已。
倒是日後英國、俄國、大明三國肯定會在中亞碰撞。
作爲歐亞大陸的中心。
這個區域光是從地理上就能看得出來,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
“總領事,明王說了,現階段不需要害怕英國人的威脅,他要戰,便做戰!”
潘有科說道。
在他來歐洲之前。
大明已經在江西戰場上取得優勢,現在半年過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江西已是大明的地盤了。
擁有三省之地的大明,有底氣和任何歐洲國家打擂臺。
不得不說。
這個時代的東西方交流滯後性太大了。
現在朱道樺已經都進了江寧城,得到了整個江南,醞釀着要稱帝了。
歐洲這邊的消息還是朱道樺剛剛取得廣東時候的情報。
溫莎堡內。
英王喬治三世的御前會議室。
此時身材瘦削的喬治三世身邊站着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兩人。
胖、高的是當前英國首相威廉.皮特。
這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相。
查塔姆伯爵老威廉·皮特的次子,於1781年進入政壇,兩年後,也就是1783年就登上了首相寶座,而此時的小威廉.皮特才二十四歲而已。
兩年時間從貴族二代的紈絝,成爲大英帝國的首相。
這速度都不能用平步青雲來形容,簡直是坐上了火箭。
這樣的速度當然和他的背景有關。
但是小威廉.皮特也不是光有背景的紈絝。
他是有真本事的。
他本人精通國家財政,信奉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學。
從他擔任首相到現在九年時間。
他通過操作商品稅率和國債,幾年內就填補上了英國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遺留的大筆財政赤字。
同時還大舉開拓澳大利亞殖民地,另外還醞釀解散東印度公司,將印度直接納入英國的殖民範圍。
歷史上。
小威廉皮特從1783年到1801年擔任英國首相期間。
經濟上的政策極大的推動了工業革命在英國的發展,外交上推行大陸均衡政策,奠定了19世紀整個英國外交的基礎。
組織發法同盟,鎮壓法國大革命,干預拿破崙戰爭。
可以說是英國曆史上非常有爲的首相了。
瘦、矮的,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中將納爾遜。
納爾遜是英國皇家海軍歷史上最偉大的將軍之一。
不過現在的納爾遜可沒有後世的那些名頭,在參加了對美戰爭之後他就被閒置了。
1789年法國發生動亂,納爾遜重新被啓用。
不過他在歷史上真正被大用還是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期間,但現在的納爾遜卻因爲大明的崛起而提前被大用了——誰都知道納爾遜的海戰才華。
從東方傳來的消息讓英國相當不安。
尤其是荷蘭艦隊的戰敗,讓依靠海軍才攫取了世界霸權的英國坐立難安。
朱道樺使用的武器和海戰的模式,無疑是對現在風帆戰列艦時代的海軍戰術的一種顛覆。
而這種顛覆直接的影響很可能就是讓英國人苦心經營的龐大艦隊一夜之間變成了擺設!
在這種背景下。
納爾遜受命成爲了新艦隊戰術的研究者。
讓英國的海上力量如何比別的國家更快的完成轉型是納爾遜主要的任務。
同時英國還組建了新的海軍戰術研究處。
由納爾遜牽頭,還囊括了不少火器技術方面的專家,海軍專家,造船專家。
可以說,英國人對於新的戰術動向的反應已經是相當的迅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