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隋朝以來貫穿南北的一條主動脈——赫赫有名的隋唐大運河。】
【到明初時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是線路。】
……
天幕上那條熟悉的運河變了一個模樣。
從原來的人字型,變成了一字型。
……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在洛陽,從杭州出發後要繞一個彎子到洛陽,然後再往北走。】
【到元朝一統天下後,以大都爲首都,繞道洛陽就很沒必要,於是就改了線路。】
【重新開通了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三個河道。】
【大運河重新連接,成了一條直線,全長三千多裡。】
……
北齊·文宣時期
“要不說你元朝短命呢。”
高洋翹着腳吐槽着。
“一定是被楊廣的怨靈詛咒了!”
“人家亡國纔開的運河你居然不用!”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
李祖娥歪了歪頭。
有時候皇帝不喝酒她也不明白皇帝在想什麼。
……
【不改還好,一改麻煩大了。】
【會通河,元朝初年在濟寧至臨清間開鑿的運河,爲連接南北大運河的樞紐幹線。】
【但從竣工後就出了問題,這條運河流量太淺,導致大運河流量減少,運輸量更銳減。】
【因此元朝時期,大運河的作用也一直有限】
【北方的物資供應相當多都依賴海運。】
【再後來元末天下大亂,會通河也荒廢。】
【這條南北主幹道也就基本廢了。】
……
大明。
朱元璋這回是認真了。
隨着民生的恢復,運輸問題也開始突出。
北方邊境防務、軍糧供應、南邊交通貿易。
都依賴運河。
他也知道運河有問題。
可修運河不是小事。
花錢多不說,會通河的技術問題更愁人。
這條運河當初修建時地形就沒選好。
水道的樞紐位置地形最高!
他奶奶的!以此爲分界點,往南往北地形都低!
一旦趕上水量少,船走到這裡就只能擱淺。
“……妹子,給咱拿紙筆來!”
老子抄兒子,那能叫抄嗎!
……
【朱元璋在位三十年,修了水利工程無數,京杭大運河卻依然不動。】
【北方運輸,主要依賴海運。】
【原因就是這破地方費力費錢費人。】
【但到了朱棣執政時,這玩意不幹不行了。】
【一是遷都提上日程,這條南北交通線必須要打通。】
【二是海面上不太平,倭寇成天鬧,海運風險太大。】
【三是北方的錢糧供應,依賴南方運輸更多。】
【公元1411年二月,工部尚書宋禮受命,發動三十萬民夫,大舉疏通會通河。】
……
大元。
忽必烈看着天幕,愣了一下。
“快快快!抄抄抄!”
京杭大運河可太重要了!
不說運河一通京師之地如何。
只是運河沿岸等地就能成爲提供賦稅的重地!
更別提沿路可以灌溉多少農田了!
終於不用侷限在江南之地了!
大軍的鐵騎也可以監察天下了!
“哈哈哈哈!天命在我啊!”
……
【除了拓寬河道加大水力,治水方案主要以“南旺導汶”的方式解決南旺地勢高的問題。】
【所謂“南旺導汶”,就是切斷當地河流汶水的原有線路,將汶水完全注入會通河。】
【這樣一來,地勢極高的南旺就成了分流的脊樑。】
【同時宋禮又修築了大量水庫和蓄水池,用以調節水量,確保水力供應。】
【經半年修治,這項重大的水利工程徹底完成。】
【會通河疏通後,漕運的運輸量也大爲改觀。】
【從永樂年間起,自徐州至臨清九百里,可以過船萬艘,運載糧食四百萬石,堪稱歷史空前。】
【而在會通河竣工後,朱棣又命陳瑄打通了另一水利樞紐清江浦。】
【江南至淮安的運河線路,也從此連成一片。】
【貫穿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正式暢通。】
……
大唐。
李世民皺着眉思索着。
種種措施確實對天下有利。
但問題就在這裡。
“他乾的太多了。”
……
季漢。
“君王有雄心壯志,但天下財力的增加是極爲緩慢的。”
諸葛亮搖着羽扇。
“況且與朱元璋不同。”
“說是斯民小康。”
“但他的一切治理核心始終圍繞着一個地方。”
劉備與曹操等人對視一眼。
“北平!”
……
【朱棣的一系列舉措相繼收到回報。】
【僅就收入來說,永樂時期每年的稅糧收入就比洪武時期增加三百多萬石。】
【地方上的錢糧,更是儲備充足。】
【隨着京杭大運河的暢通以及海外貿易的興起,明朝的工商業和手工業也蓬勃發展起來。】
【但眼看着國家富庶,朱棣的治國方略也悄然改變。】
【雖然還追求斯民小康,但大功業同樣不能少。】
……
天幕上。
年老的皇帝看着前方。
那是一片無盡的光明。
金戈鐵馬平定四方。
高船大艦萬國來朝。
堂堂新都光照大千。
然而在無盡的光明之下。
皇帝腳下的陰影也在此起彼伏的波動着。
……
【衆所周知,大功業等於有面子,有面子等於花大錢。】
【發動對安南的戰爭,動兵三十萬。】
【五次北征漠北,每次動兵三十萬到五十萬。】
【僅這六次仗軍費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鄭和七次下西洋,次次能讓國庫跑老鼠。】
【營建新都北京,僅採集大型木材就動用民夫十萬多人,甚至鬧出江西動亂。】
【疏通運河,營建長陵,修建武當山道觀,全是大工程。】
【雖然朱棣在位時期,一直注重減輕百姓負擔,即使幹這些大工程,也注意不誤農時。】
【但百姓賦役加重,勞役過重也是事實,爲此也是暴動不斷。】
Wшw. ⓣⓣⓚⓐⓝ. ¢O
【評價B級·得三分】
……
大漢·宣帝時期
“爲了擺脫篡賊之名,朱棣也是拼了。”
劉病已看着天上的種種行爲,第一想法是好大喜功。
但轉念一想,一個個卻又都是有跡可循。
他是藩王起兵,那北方之地又不能在封藩王,就只能遷都以天子實邊。
既然遷都就要考慮北方的草原問題,所以陸陸續續北征草原。
而外患平了,就要考慮京師附近的供給。
運河就要疏通從而保證糧運。
但凡此種種哪一個又不是勞民傷財?
偏偏又一口氣都做了。
爲什麼?
以爲他需要功績來證明,這個位子我坐纔是天命所歸。
劉病已現在明白了一點鄭和下西洋的含金量。
以外貿充內庫,以內庫補國用。
要是沒有下西洋的行爲。
劉病已大約能確定。
朱棣必要走隋煬帝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