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大丞相

剛纔羣臣過來求情時,楊堅已經確定了今天皇帝突然的爆發是一場陰謀,是誰在對付自己?楊堅心中不由苦苦思索。

“隨公,我剛纔查了一下,天元大皇后要被皇上賜死的消息是京兆丞府最先傳出來的。”楊素並沒有和其他朝臣一起回去,而是留了下來,他接到要朝臣齊向皇帝求情的這個消息就覺得不妥,頓時多留了一個心眼,碰到大臣就詢問他們的消息從何而來?幸虧他追查的早,否則朝臣一個傳一個,就再也追查不出來。

楊素出身於弘農華陰楊家,弘農楊家是大周有名的望族,楊堅父親楊忠發跡之後曾認祖追宗,把自己歸於弘農楊家之後,弘農楊家也需要楊忠也壯大自己,遂認了這一門親戚。

楊堅在殿上所說楊慧與自己不和,並無虛言,楊堅早年獨自一人在尼庵中長大,楊忠將他接回去後已是十三歲,楊慧對於這個突然出現的大哥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大爲不滿,後來又仗着自己娶了順陽公主,對這個大哥更是沒有多少尊敬,纔會發生砸禍社之事,楊堅與楊素的關係反而是比楊慧的關係親的多,更象是親兄弟一般。

楊堅哼了一聲:“京兆丞,他有多大膽子?”

自從以前的京兆丞樂運被天元皇帝處死後,繼任的京兆丞並無半分前任的風骨,屬於牆頭草之類,誰勢大靠向誰,沒想到這次竟然敢對自己使陰勁,楊堅可不相信他有這樣的膽子。

楊素也知道京兆丞無膽對付楊堅,只是多一條線索而已:“隨公,從趙王進京後,近來長安已波濤洶涌。”

“處道,多謝你費心了,這個背後之人我一定會追查出來。”楊堅狠狠的道,看到遠處妻子還在烈日下爆曬,楊堅心中說不出的憤怒。

又是一個多時辰過去,天元皇帝與鄭譯已下完四盤棋,雙方打成了平局,開始第五盤的決勝局,這一局棋鄭譯毫無狀態,越下越笨拙,天元皇帝一路所向披靡,鄭譯的一條大龍也眼看就要給皇帝屠了。

天陽已過完了最熱的午時,未時,慢慢轉向了申時,只是它的熱量依然不減,外面照樣可以曬死螞蟻,獨孤氏依然跪在青石板上,她有一種膝蓋已烤熟了的感覺。

遠處一片烏雲漸起,並傳來了數聲雷響,老太監突然又喃喃自語起來:“關中久旱不雨,怎麼就突然打雷,難道外面暴曬的民婦是在求雨?”

天元皇帝擡頭望了望門外的天色,臉上有數分驚異,隨口道:“她如求得雨來,本天尊當大赦天下。”

老太監連忙出去,不一會兒就返回:“奇怪,奇怪,烏雲已經遮住了毒日,那民婦已經不用被爆日所曬,只得她快要倒下了。”

鄭譯的大龍終於被皇帝屠了,天元皇帝樂呵呵的將棋子放下,外面已經是電閃雷鳴,果真嘩啦的啦下起雨來。

鄭譯悄聲道:“天意難測,看來上天果然是垂憐那民婦。”

天元皇帝頓時有點不自在:“走,出去看看。”

鄭譯連忙和老太監跟在皇帝身後,來到宮門,果然看到一個人倒在水中,已經分不清面孔,透過*,只見手腳蠕蠕而動,也不知是死是活。

天元皇帝心中頓時不忍,對站在宮檐下的長孫晟道:“去,把她扶來見本天尊。”

長孫晟連忙進入雨中,將獨孤氏扶起,獨孤氏卻是撲通一聲,仍然跪在地上,任由風雨吹打,長孫晟只好跑回來向天元皇帝回稟:“那民婦說她母女有罪,無顏見天尊。”

“赦她們母女無罪。”

長孫晟又冒雨出去扶持,但獨孤氏拒絕扶持,她在雨中苦苦撐持,一步一步地爬到階前,然後一句一磕頭道:“臣妾教女無方,罪該萬死!承蒙天尊赦罪,必當犬馬以報。”說完,人往後猛然一倒,已是昏死過去。

天元皇帝大急,本想伸手扶一下,只是見到獨孤氏全身是泥,頓時縮手,喊道:“快,來人,把皇后請出來。”

老太監茫然的問道:“哪個皇后?”

皇帝大罵:“蠢貨,當然是天元大皇后。”

楊麗華跌跌撞撞的走了出來,見到獨孤氏渾身泥士的倒在臺階上,頓時抱住大哭不已,天元皇帝有點尷尬,安慰道:“愛妃不用急,她只得曬了太陽,又遭爆雨襲擊纔會如此,你快帶你娘回宮中,替她換上乾淨衣服,本尊等下讓御醫給她瞧瞧就是。”

楊麗華此時心中雖然充滿怨恨,只是對方是皇帝,無論做了什麼事,她依然只有道謝之後,纔將獨孤氏扶了下去。

看着兩人的背影,天元皇帝眼中難得有一絲愧色,他今天雖然放過了楊堅,對楊堅的話卻沒有完全相信,如今看到一天過去,除了獨孤氏自己,連一個求情的人都沒有,終於相信楊堅並沒有結黨。

獨孤氏在楊麗華攙扶下後就醒來了,她不顧大雨,堅持要穿着帶着泥水的衣服冒雨回家,今天在太陽下灸烤的經歷,讓她一刻也不願待在皇宮。

第二天過後,天元皇帝彷彿將昨天的事忘記了,依然每日沉靜在後宮中,與諸位皇后和嬪妃玩五木之戲。

楊堅對於尉遲家的報復很快來臨,尉遲運和尉遲順兩人都被調出了京城,尉遲家的白虎軍也被派到了與南朝對持的前線,蜀國公府雖然依舊在,但尉遲家沒有一個能獨掌大局的人待於京中,等於徹底遠離了權力忠心。

其實若不是尉遲運,尉遲順兩人畫蛇添足,煸動朝臣去向皇帝求情,楊堅不一定會短期內發現尉遲家對自己的敵意,畢竟楊堅並沒有得罪過尉遲家,雖然搶了本應屬於尉遲迥的大前凝位置,但兩家還有親戚關係在。

如果尉遲家能夠忍耐,拖到天元皇帝去世之後,尉遲家再對楊堅發難,由於尉遲家有趙王這張牌,很有可能尉遲家將全面佔據上風。

楊堅暗自慶幸尉遲迥不在京中,若尉遲迥在,對付起來就難了,尉遲運和尉遲順兩人還是差了一點。

千金公主與突厥人的婚事定在五月份,趙王雖然可以暫時留下來,但千金公主一出嫁,趙王就必須離京,沒有尉遲家與自己抗衡,楊堅相信,區區一個趙王在京中不可能短期內掀起風浪。

只是天元皇帝的身體垮得比預料中要快得多,剛剛進入五月,還沒來得及將千金公主送出長安,天元皇帝已經病倒了,病中的天元皇帝象一個孩子似的哭泣,後悔自己沒有聽楊麗華的話,保重自己的身體。

天元皇帝的病發展的太快了,從第一天病倒,第二天就完全處於彌留狀態,鄭譯和劉昉兩人及時封住了天元皇帝病勢嚴重的消息,對外只稱小病,皇帝暫時需要靜養,除了大前凝和幾位內史中大夫,誰也不見。

第二天,鄭譯和劉昉兩人就聯袂找到楊堅,一起進入宮中,商量皇帝去後的主政人選,楊堅卻沒有當仁不讓,反而是猶豫萬分,天元皇帝病的太早了,許多準備工作都沒有做好,楊堅本以爲至少有數月時間,沒想到只給了他二十餘天。

如今尉遲家雖然在京中的勢力已空,趙王也被楊堅派人日夜監控,禁軍將領大部分也會傾向於他,只是長安京城之外的根基楊堅卻沒有來得及紮實,楊堅一直韜光養晦,京師之外並沒有培自多少勢力,短短二十餘天佈置,哪裡來得及。

如今尉遲迥盤據原來北齊大半土地,李穆與韋孝寬zhan有剩下的小半,司馬消難據有原來樑朝江北九州,畢王宇文賢控制關中,王謙統制西蜀,五個皇叔皆封邑萬戶,楊堅只有長子控制了與突厥前線的十餘城,貿然出頭,有如蛋中未成形的小雞,急欲破殼而出,十有八九是凶多吉少?

楊堅不願主政,大出乎鄭譯和劉昉兩人意料之外,如果是換了另外一個人,無論是五位皇叔還是尉遲迥,司馬消難,王謙等人,二人立時會成爲過街老鼠,後果不堪設想,在這兩年中,他們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

鄭譯想起妻子蕭氏的話,哪怕我只當二個月皇后死了也是值得,他一咬牙道:“隨公若主政,我等當極力贊同,倘若隨公觀望不前,譯雖不才,也只好勉爲其難。”

鄭譯這話確是說的勉強,他知道自己無才無德,沒有天元皇帝的庇護,羣雄必定四面討伐,恐怕兩個月也挨不下去,可是讓其他人主政,也是立馬就死,他何不過把癮再死。

鄭譯的話逼得楊堅沒有退路,當真如此,尉遲迥、李穆、司馬消難以及趙王等藩王一擁而上,楊堅在長安的優勢也就不復存在。

劉昉見楊堅還在遲疑,跌腳道:“隨公,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你若不挺身而出,一旦羣雄割據,這天下就得四分五裂,再想收拾就難了。”

兩人不停的催促楊堅下決斷,楊堅嘆了一口氣,罷了,取天下向來沒有十拿九穩之事,本來就是一分希望九分賭:“兩位如此厚愛,堅如再畏縮不前,便對不起大家了;但今爲多事之秋,往後還望兩位鼎力支持。”

“那是當然。”

“自該如此。”

鄭譯,劉昉兩人都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三人剛剛決斷遠畢,一名太監匆匆趕來:“三位大人,皇上要立遺詔了。”

三人急忙趕到天元皇帝身邊,此時天元皇帝御榻前,只有一個御正中大夫顏之儀,顏之儀掌管着天子印璽,鄭譯,劉昉兩人無法攔阻顏之儀入宮。

天元皇帝已經奄奄一息,還能勉強發出聲音,爲了能讓皇帝將遺言順利說出,顏之儀命宮人給皇帝端來參茶,但參茶一喝,皇帝非但沒有了聲音,連搖頭的力氣也沒有了。

鄭譯大聲的道:“天尊,皇上只有八歲,需一大臣輔政,如今天尊無法言語,臣只好將人名念出,若天尊屬意誰,唸到時還請點頭。”

鄭譯念出一串長長的人名:尉遲迥、李穆、司馬消難、趙王招……最後才唸到普六茹堅。

皇帝此時根本毫無反應,只是鄭譯一念出普六茹堅,劉昉馬上道:“皇上笑了,那是屬意隨國公。”

鄭譯停止不念:“我也看到了,剛纔皇上對其他人不笑,單對隨國公微笑,那就是屬意隨國公,託孤於外公,再穩妥不過。”

楊堅在旁邊一直不言不語,顏之儀看了看楊堅一眼,忍不住大聲說出來:“我沒有看到。”

鄭譯和劉昉兩人對顏之儀的話視而不見:“事不宜遲,趕緊按先帝的意思起草遺詔!”

劉昉連忙點頭:“是。”

馬上展開聖旨,將遺詔一揮而就。楊堅任大丞相,總領知中外兵馬事,京師諸衛並受指揮。

寫完,顏之儀卻不肯用璽,大聲道:“天元皇帝昇天,幼主嗣位,當以宗室輔之,今趙王招最爲年長,又正好在京中,論親疏和德行,理應肩付重任,爾等受先皇重恩,當盡忠報國,何以將神器援予外人,儀決不誣罔皇上。”

若是讓趙王招輔政,鄭譯,劉昉兩人恐怕馬上就要死於非命,見顏之儀死腦筋,也不顧是多年朋友,鄭劉兩人將顏之儀死死按住,從他身上搶得璽印,蓋在遺詔之上,將遺詔交給了楊堅。

楊堅望着遺詔上鮮紅的大印,怔怔失神,踏出這一步再無退路,他彷彿看到了遺詔上全是鮮血,那是敵人的,還是他自己的,現在一切都還難說。

第七十七章第15章 民心軍心第35章 遼東城第23章 一隻風箏第39章 鬧賊上第16章 軍營下第54章 焚琴煮鶴第85章 蠱毒第39章 新羅使者第62章 覆滅第85章 大樹倒下第16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83章 逃命第13章 禍因上第62章 穿行下第61章 新羅神起第30章 登門下第49章 新羅與百濟的分歧第37章 戰果與善後第1章 大旱第90章 軍棍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49章 新羅與百濟的分歧第49章 疑慮第90章 情懷第56章 鋌而走險第56章 慕容第39章 新羅使者第6章 朋友下第82章 貓妖第24章 危險下第63章 武帝崩上第71章 再無顧忌第68章 一線生機第37章 囂張第68章 代價第79章 甘切斷後路第38章 水軍初勝第52章 羅十二郎第7章 盯梢上第33章 憤怒上第64章 摸不着頭腦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67章 反思第43章 圍城第50章 疑鄰盜斧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65章 壽宴第50章 自貶第49章 捉襟見肘上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92章 教子第86章 餘波第18章 四惡下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55章 敵影上第18章 軍心下第92章 教子第92章 談判第93章 巧匠第41章 跋扈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7章 恢復上第80章 來客第18章 四惡下第2章 借刀殺人下第51章 仁壽三年第9章 琴音第54章 消息第43章 封賞第41章 正主上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45章 突厥上第42章 正主下第8章 帝王之家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55章 製糖上第96章 激戰第3章 初戰失利第52章 再起風波第53章 殺人救人第82章 貓妖第11章 搶親上第48章 灞橋密議第七十一章第21章 巧遇上第59章 急趕第29章 調任第53章 追查第16章 佳人下第26章 王中毒第62章 王府秘諜第71章 出征第8章 卜卦之說第48章 退意第14章 禍因下第31章 入城第62章 穿行下第63章 無情
第七十七章第15章 民心軍心第35章 遼東城第23章 一隻風箏第39章 鬧賊上第16章 軍營下第54章 焚琴煮鶴第85章 蠱毒第39章 新羅使者第62章 覆滅第85章 大樹倒下第16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83章 逃命第13章 禍因上第62章 穿行下第61章 新羅神起第30章 登門下第49章 新羅與百濟的分歧第37章 戰果與善後第1章 大旱第90章 軍棍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49章 新羅與百濟的分歧第49章 疑慮第90章 情懷第56章 鋌而走險第56章 慕容第39章 新羅使者第6章 朋友下第82章 貓妖第24章 危險下第63章 武帝崩上第71章 再無顧忌第68章 一線生機第37章 囂張第68章 代價第79章 甘切斷後路第38章 水軍初勝第52章 羅十二郎第7章 盯梢上第33章 憤怒上第64章 摸不着頭腦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67章 反思第43章 圍城第50章 疑鄰盜斧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65章 壽宴第50章 自貶第49章 捉襟見肘上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92章 教子第86章 餘波第18章 四惡下第37章 燕雲十八騎第55章 敵影上第18章 軍心下第92章 教子第92章 談判第93章 巧匠第41章 跋扈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7章 恢復上第80章 來客第18章 四惡下第2章 借刀殺人下第51章 仁壽三年第9章 琴音第54章 消息第43章 封賞第41章 正主上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45章 突厥上第42章 正主下第8章 帝王之家第105章 拍馬屁拍到馬腿第55章 製糖上第96章 激戰第3章 初戰失利第52章 再起風波第53章 殺人救人第82章 貓妖第11章 搶親上第48章 灞橋密議第七十一章第21章 巧遇上第59章 急趕第29章 調任第53章 追查第16章 佳人下第26章 王中毒第62章 王府秘諜第71章 出征第8章 卜卦之說第48章 退意第14章 禍因下第31章 入城第62章 穿行下第63章 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