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戰果與善後

玄龍軍回來時,普樂郡的百姓正扶老攜幼的站在兩旁看着這支救了他們的軍隊,這些百姓受突厥人圍城數十天,每天都擔驚受怕,而且還要親冒突厥人的矢石協助軍隊守城,雖然城沒有破,家家戶戶卻掛起了白幡。

在城池危急時,無論軍民都是日夜盼望援軍的出現,只是慢慢由盼望變成了絕望,許多人久不見援軍時,甚至對朝庭的見死不救破口大罵。

如今這支援軍雖然救了他們,但他們的親人卻早已死去,對於這支援軍頓時感情複雜,不知是該感激他們救了自己,還是怪他們來的太晚,讓自己的親人死去。

看着沿途衣衫破爛,許多人身上還有血污的百姓沉默不語的看着他們,玄龍軍剛纔殺敵人的興奮頓時消減下來,整個現場一陣沉悶,人人都感到一股壓抑之情。

一名老人顫巍巍的向楊天走去,數名親兵連忙將他擋住,楊天喝道:“讓開。”

楊天本以爲回城之後會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從沒有想到會是這種氣氛,只是看看殘破的城牆,百姓身上的血污,還有這些百姓當中全是老弱婦孺,十人之中還不到一名青壯,楊天若有所悟,這些百姓恐怕是怪罪援軍來的太晚了,讓他們的親人死去。

楊天心中苦笑一聲,自己知道情況後,可以說得上披星戴月趕路。沒想到還會遭到百姓怪罪,只是知道此時不是爭論的時候,必須讓百姓把自己的怨氣發出來,否則自己苦心救援的數萬百姓非但不會感激自己,反而會產生怨恨。

看着老人向騎在高頭大馬上地軍隊走去,周圍的百姓都有一點不安,許多人竊竊私語起來:“這不是許老伯嗎,他要幹什麼?”

“真慘,唉。許伯家五個兒子都在守城中死了,如今家中只有幾個小孫子,莫非許老伯是要找他們說理?”

“說什麼理,若不是人家相救,我們也要死了。”

“是啊,我們總是人家救的,人不能忘本。”

一個婦女聲音哽咽起來:“若他們能早來一天,我家相公也不會死,只要早一天啊。”

這句話一說。許多人都跟着哽咽起來,整個現場一片哭聲,玄龍軍將士剛纔心中還罵這些百姓忘恩負義,只是聽着,聽着,眼圈也不由紅了起來,的確,若朝庭接到消息就派援軍,援軍至少半個月前就可以趕到,而且平高郡也不會落入突厥人手中。他們不用穿行山區來援。雖然玄龍軍將士心中感覺委屈,但也無法分辨,難道可以說來的晚全是朝庭之錯。

看着那名老人走近,楊天連忙下馬,玄龍軍的其他軍士也跟着下馬,現場頓時嘩啦啦聲一片。衆人都睜大着眼睛看着老人,不知他會做什麼,會不會得罪眼前這位全身披甲,看上去非常年輕的將軍

“將軍,將軍,突厥人跑了?”

楊天點了點頭:“跑了,跑不了的都被我們殺了。”

“跑了好,殺了更好,可是我的五個兒子全部回不來了,兒啊。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你們全走了,哪怕是留下一人也好啊。”老人頓時大哭起來,身子一軟,坐在地上。

老人一哭。周圍地悲聲更大,楊天聽得慘然。將老人扶住:“老人家,是我們來晚了。”

“不,將軍,老朽還是要感謝你,你雖然沒有救出我的兒子,但還是救了我的孫子。”老人向人羣中招了招手,那邊站着兩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小三,小五,你們兩人過來。”

兩個男孩看了看自己的爺爺,又看了看周圍的玄龍軍軍士,心中有些畏懼,這些軍士剛剛追殺突厥人回來,身上的殺氣還沒能消除。

“過來。”老人重重的喝了一聲,兩個男孩才拖拉着腳步來到楊天面前。

“跪下,給將軍跪頭。”

撲通一聲,兩名男孩都跪了下來,照着爺爺的話咚咚地磕起頭來,只是數下額頭上已是一片血紅。

楊天大爲感動,這些百姓還是如此純良,普樂郡被圍四十餘天,雖然怪不到自己頭上,可是朝庭卻絕對負有責任:“老人家,讓他們起來吧。”

“沒事,將軍,讓他們磕幾個頭吧,即是爲他們自己,也是爲他們的父親,他們的父親雖然去了,可是將軍卻替他們報了仇,這個頭他們應該磕,將軍,老朽也給你磕頭了,普樂郡雖然丟了大人,可是還有孩子,只要孩子還在,老朽就還有希望,普樂郡也有希望。”

老人這麼一跪下,周圍的百姓發了發呆,也跟着跪了下來,援軍在城下大戰突厥人時,多數百姓都上城觀看,他們親眼見證了援軍的英勇殺敵,無論如何,這些援軍救了他們是事實,雖然青壯大部分死去,可普樂郡的孩子還在,就還有希望。

不知是誰率先呼出了萬歲的口號,接着所有的百姓都呼了起來,一邊狂呼,一邊流淚,玄龍軍將士都鬆了一口氣,剛纔那種壓抑感讓他們都覺得比打了敗仗還難受,此時的歡呼聲中雖然夾雜着不少傷感,但那種壓抑的氣氛總算沒有了。

達奚長儒被一名親兵扶着,從後面上來,到了楊天跟前,將扶着地親兵推開,向楊天鞠了一躬:“老夫多謝將軍救了普樂郡數萬軍民。”

達奚長儒是縣公,又是宿將,在武帝時就立下過無數功勞,雖然楊天現在有前線總管的名分,也可以節制他,只是哪敢

自己行禮,連忙將達奚長儒扶住:“樂安公,當不得晚輩了。”

“當得,如何當不得,有志不在年高,老夫在你這個年齡可做不了這番事。”達奚長儒剛纔悄悄和兒子有簡短的交談,基本知道了玄龍軍的情況,楊天救他實在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稍一不慎就會把自己搭進去,楊天雖然是一個晚輩,達奚長儒卻是真誠的道謝。是爲他,也是爲了活下來地數萬軍民。

“當不得,當不得。”楊天連忙謙遜,親自攙扶着長奚長儒進城。

除了達奚洪的五百人,玄龍軍的將士都是第一次踏入這座城池,整個城池可以說是滿目蒼夷,許多房屋都被折成了廢墟一片,街道兩邊全是白色,都是新建的靈堂。由於突厥人圍城,商旅斷絕,市面上也沒有什麼人影,相比擊敗突厥人,接下來普樂郡的重建恐怕更加艱難。

回到城中後,玄龍軍開始統計戰果,這次突厥人突然莫明其妙的逃走,白讓玄龍軍撿了一個大便宜,戰果無疑驚人,除了在南門殺死殺傷二千。俘虜一千突厥人外,玄龍軍在東門殺七百餘突厥人,在北門到一路追擊的路上,突厥人伏屍三千餘具,玄龍軍一番大戰下來,靠着二千人擒殺了七千餘突厥人。加上攻城時死亡的人數,二萬突厥人只逃出四五千,即使突厥人現在發現了玄龍軍的虛實,又能將逃走地人全部集合,也無法再對普樂郡構成威脅了,唯一可慮地就是平高郡七萬突厥人的動向。

突厥人逃走的匆忙,這次丟下的物質也有不少,光是戰馬就有七千多匹,這些可都是突厥上好的戰馬,若是運回長安。一匹馬就能賣上百貫。牛羊有數萬頭,其他武器甲杖也有不少。

這些全是戰利品,按規矩七成要上繳朝庭,三成楊天可以自行處理,戰馬楊天不想隱瞞,反正玄龍軍要多少物質,朝庭都能撥下來,犯不着留下一個把柄,這三成戰馬已有二千多匹。足夠玄龍軍一人換上一匹了。

數萬頭牛羊楊天卻留了下來,轉交給達奚長儒。讓他把這些東西分給城中百姓。還將玄龍軍多餘的上千匹戰馬也留給達奚長儒,這些戰馬都是良駒,並不比突厥人的戰馬差。

朝庭的規矩是規矩,真正能執行地沒有幾個,要知道光是交給朝庭地五千餘匹戰馬價值就達六七十萬貫,加上牛羊和給達奚長儒的戰馬,這批東西價值恐怕在百萬貫左右,玄龍軍雖然不缺戰馬,可是完全可以私下倒賣,楊天年紀輕輕,竟然經得起如此誘惑而不貪一文,達奚長儒頓時對楊天肅然起敬。

楊天不貪是因爲他不需要錢,能用百萬貫錢財結好達奚長儒,楊天完全認爲值得,何況數萬匹牛羊分下去,大家都知道這是玄龍軍地戰利品,對玄龍軍頓時又多了一份感激。

這次玄龍軍以少擊多,雖然順利的不可想象,卻也有不小的傷亡,其中亡二百零五人,傷四百多人,讓楊天欣慰的是因親兵一直緊跟着他,只有十多人受傷,並沒有折損。

傷亡最慘重的是史萬歲帶的那幢人馬,史萬歲帶着部下連續在東門和北門兩場大戰,幾乎人人帶傷,亡的二百零五人中,僅史萬歲地五百人就有一百六十七人,可以說他的一幢人馬已經傷筋動骨。

不過,沒有史萬歲帶着這幢人馬浴血奮戰,可以說就沒有這次的輕鬆勝利,事後楊天得知史萬歲在東門和北門兩戰的經過,對史萬歲頓時刮目相看,如此勇將,得之實在是幸事。

只有王述有點悶悶不樂,這一幢人馬他是幢主,功勞多歸於史萬歲,他的親兵在這戰鬥中也折損了不少。

處理完戰利品之事,這一千多突厥俘虜楊天卻爲難起來,普樂郡的軍民對這些俘虜非常仇視,只是殺又殺不得,放又放不得,押解回後方,更怕這些俘虜暴亂,何況平高郡還有七萬突厥大軍,一不小心,不但這些俘虜會被突厥人救回去,押解地人也會全軍覆滅。

楊天一咬牙,乾脆先將這些俘虜用來做苦力,普樂郡現在急缺勞力,偏偏又有許多工程要做,城牆要修補,百姓的房屋要重建,有了這些苦力,應當會緩解一下普樂郡勞力的緊張,對於這些突厥人,只要不讓他們死去,儘管下狠勁使用,至於以後突厥人會不會把他們贖回去,那是以後的事。

處羅俟拼命打馬,玄龍軍停止了追擊還毫無所覺,直到他的戰馬再也跑不動才停了下來,一點人馬,身後只剩下一千多人,等了一天,陸續有落後的突厥人跟了上來,最後收拾到兩千餘人,處羅俟不敢再向南邊的方向而去,反而向北返回突厥大草原,只是派了幾個信使向沙體略彙報,他在普樂郡城下遇到大週數萬援軍,經過一番苦戰不敵,只得先期返回。

等到沙鉢略接到處羅俟的報信時,已是七八天之後的事,聽到數萬周軍在身後,沙鉢略頓時大驚失色,雖然懷疑外羅俟的話有假,只得數名信使都信誓旦旦地表示遭到周軍數萬人圍攻,處羅俟纔會大敗。

沙鉢略百思不得其解,這數萬周軍又是從哪裡飛過去的,只是想到能擊敗處羅俟兩萬人馬,沙體略又不得不信。

突厥人一月殺到長安城下的日期早已經過了,沙鉢略害怕遭到周軍夾擊,又派使威脅大周朝庭快點將貢物和美女送過來之後,率軍退出了平高郡。帶着搶到的財物回到大周的邊境,被突厥人攻佔的城池頓時全部恢復,只是昔日繁華的城池被突厥人一搶,卻是白骨盈野,慘不忍睹,要想恢復原先的規模,至少需要數年之後。

第25章 困獸上第62章 半渡而擊第32章 招攬下第21章 巧遇上第40章 甕中捉鱉第15章 楊約第47章 前驅第108章 憤怒第97章 故人第30章 親事下第83章 請旨第29章 登門上第51章 大戰開啓第19章 蜀公府第15章 大運河(二)第96章 暗衣衛第72章 烏第36章 東夷城第84章 又是道士第91章 戰起第84章 又是道士第65章 巡視邊關第38章 水軍初勝第56章 製糖下第60章 審問下第25章 宣詔第47章 攻城第12章 敲打第67章 出京第30章 香豔誤會第28章 脫衣下第29章 府兵第35章 各逞心機第35章 遼東城第84章 隕落第43章 圍城第18章 四惡下第38章 佳人遠思第111章 楊素來了第5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33章 憤怒上第9章 馴馬上第67章 出京第54章 賜名下第18章 四惡下第2章 隨公國府下第七十一章第88章 教訓第40章 使者貪婪第4章 班底下第26章 突厥來使第85章 渡河第33章 按兵不動第38章 陷井第3章 援軍第51章 朝堂上第57章 遠行上第58章 反擊第3章 班底上第38章 動盪下第44章 明悟下第5章 左右爲難第16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79章 甘切斷後路第79章 縱火第53章 議戰第11章 掃興第3章 援軍第94章 恢復漢姓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47章 戰議上第55章 敵影上第77章 情報第103章 軍紀第1章 隨公國府上第64章 武帝崩下第32章 表弟叔德下第59章 審問上第29章 府兵第32章 不速之客第67章 反思第64章 武帝崩下第11章 宮中深處第6章 兄弟下第115章 楊素之死下第54章 焚琴煮鶴第七十七章第44章 明悟下第23章 一隻風箏第59章 思退第66章 戰,不戰?第78章 十日第38章 佳人遠思第60章 埋伏佛門第65章 壽宴第20章 蜀公府下第61章 新羅神起第93章 回到洛陽第45章 六百里加急
第25章 困獸上第62章 半渡而擊第32章 招攬下第21章 巧遇上第40章 甕中捉鱉第15章 楊約第47章 前驅第108章 憤怒第97章 故人第30章 親事下第83章 請旨第29章 登門上第51章 大戰開啓第19章 蜀公府第15章 大運河(二)第96章 暗衣衛第72章 烏第36章 東夷城第84章 又是道士第91章 戰起第84章 又是道士第65章 巡視邊關第38章 水軍初勝第56章 製糖下第60章 審問下第25章 宣詔第47章 攻城第12章 敲打第67章 出京第30章 香豔誤會第28章 脫衣下第29章 府兵第35章 各逞心機第35章 遼東城第84章 隕落第43章 圍城第18章 四惡下第38章 佳人遠思第111章 楊素來了第5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33章 憤怒上第9章 馴馬上第67章 出京第54章 賜名下第18章 四惡下第2章 隨公國府下第七十一章第88章 教訓第40章 使者貪婪第4章 班底下第26章 突厥來使第85章 渡河第33章 按兵不動第38章 陷井第3章 援軍第51章 朝堂上第57章 遠行上第58章 反擊第3章 班底上第38章 動盪下第44章 明悟下第5章 左右爲難第16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79章 甘切斷後路第79章 縱火第53章 議戰第11章 掃興第3章 援軍第94章 恢復漢姓第21章 臥虎藏龍上第47章 戰議上第55章 敵影上第77章 情報第103章 軍紀第1章 隨公國府上第64章 武帝崩下第32章 表弟叔德下第59章 審問上第29章 府兵第32章 不速之客第67章 反思第64章 武帝崩下第11章 宮中深處第6章 兄弟下第115章 楊素之死下第54章 焚琴煮鶴第七十七章第44章 明悟下第23章 一隻風箏第59章 思退第66章 戰,不戰?第78章 十日第38章 佳人遠思第60章 埋伏佛門第65章 壽宴第20章 蜀公府下第61章 新羅神起第93章 回到洛陽第45章 六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