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海軍的朝陽

寧海號回國後,楊振海四人又回到了由陳季良將軍所管轄的第一艦隊工作。至於寧海號的艦長,則由“海榮號”前任艦長高憲申上校擔任。

四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怨念,他們知道他們還年輕,還需要歷練。他們在高上校的手下,繼續在寧海號上工作。

同年10月1日,從海軍總部來了一人,向楊振海四人傳達了命令。內容只有一句話“楊振海、張凌霄、王文昭、陳文鈺速到海軍總部報到—陳紹寬。”

第二天,四人向高憲申告別後,坐上了直接開往福州海軍總部的車。隨着車輛的起步,四人又開始了新的旅程。

王文昭道:“將軍突然又調我們去總部幹什麼?別又是去辦公室工作吧。”張凌霄道:“應該不是,我們可不是幹文職的料,那是女人乾的事,我們就該在軍艦上工作。”

陳文鈺不服氣道:“怎麼說話的,女人怎麼了。女人也可以不幹文職嘛,女兵一樣可以上軍艦。”

她繼續說道:“現在是民國,不是晚清。你們說話注意點,不要歧視女人。信不信,我一拳把你倆打下車去。”說罷,她把拳頭捏的咯吱作響。

張凌霄和王文昭直咽口水,心道:“你就不是個女人。”沒辦法,他們知道自己打不過眼前這個,長相是女人,拳頭不是女人的女人。

副駕駛的楊振海淡淡道:“別吵了,消停會兒吧!我想應該是有什麼新的任務,別亂瞎猜。”……

兩個小時候,汽車在福州海軍總部的大門前停下了,四人帶着行囊走了辦公樓。

司令辦公室的門敲響了,陳紹寬的剛剛放下毛筆。紙上“海中利劍”四個大字寫得大氣磅礴,宛如游龍。特別是那個劍字,最後那一筆真的像一把利劍一樣。

他看着這四個字微微一笑後,中氣十足的說道:“進來!”

四人進入辦公室後,站得筆直向陳紹寬敬禮道:“將軍,海軍少校楊振海、上尉張凌霄、王文昭、陳文鈺向您致敬。”

陳紹寬擺了擺手道:“這裡是我的辦公室,沒有外人,不用這麼多禮數。找地方坐下吧!”四人在木質沙發上端正的坐了下來。

楊振海一眼就看到桌上的四個大字,他微微一笑道:“將軍,您的書法真好,寫書了軍人的大氣磅礴。”

陳紹寬坐在椅上上道:“你也懂書法,書法的事我們先不談,空了再聊。我找你們過來有其他的任命,還有,以後叫長官就可以了,將軍只是一個職務而已。”

四人嘴角一笑,同聲道:“是,長官。”

陳紹寬拉開了抽屜,從裡面拿出了四張紙,分別發給四人。四人看後,無不一臉貿然的對視。

楊振海詫異道:“將軍,不,長官。這份任命書沒有錯吧!你要把我們調離戰艦,去福州海軍學校教書。”

王文昭悄悄說道:“還真是說中了,還真得去當文職了。”

陳紹寬喝了口茶,平靜的說道:“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有什麼問題就說出來。”

楊振海道:“長官,我們當海軍,是希望有朝一日能戰艦上去打日本人,不是去大後方當教書先生。”

陳紹寬的臉上還是很平靜,他看着其他三人道:“你們也是這個想的嗎?”三人都堅定的點了點頭。

陳紹寬輕輕的放下手中的茶杯,一把拍在桌子上,大聲的說道:“我原本以爲你們這幾年有所成長,思想有所提高,沒想到還是這麼膚淺。你們,太讓我失望了。”

四人都沒有說話,就這樣靜靜的坐着。陳紹寬也覺得自己剛纔火氣大了些,他平復心情後,語重心長的說道:“我們海軍的軍費這麼緊缺,你們以爲當初爲什麼要派你們出去留學。難道就是爲了培養一個輪機長、一個參謀長?”

“是要你們去外面學習先進的技術,戰術,不是你們個人學習,是爲了整個海軍去學習。派你們去日本當監造官,難道就只是監督製造這麼簡單嗎?是要你們學習敵人先進的造船技術。”

他繼續說道:“這一點,我相信你們學會了。打仗,保家衛國不是靠哪一個人,是靠全國軍民的團結。我們海軍也是一樣的,你一個人再強又有什麼用。你們得把你們所學到的知識毫不保留的教給其他人,只有整體提高了,國家的戰鬥力才能夠提高。”

這是陳紹寬第一次對他們發這麼大的火,相信也是最後一次。楊振海他們都是聰明人,他們明白了陳紹寬的意思。

四人相視一眼後,默契的點了點頭。四人立馬站得筆直,向陳紹寬敬禮道:“長官,對不起,我們錯了。”

陳紹寬輕輕擺了擺手道:“不要跟我說對不起,你們沒有對不起我。要說對不起,就去大街上給那些商販、農民、百姓說對不起去。我們,是他們拿錢養起來的。”

說罷,陳紹寬看着他親自書寫的四個大字,意味深長的說道:“海中利劍,不是指你,也不是指我。而是指,我中國海軍全部。”

四人沒有多說話,小心翼翼的收起了任命書,向陳紹寬敬禮後就要離開。這一刻,陳紹寬露出了微笑。他淡淡道:“你們要去哪裡?四位中校。”

楊振海微微一笑道:“海軍學校開年就要上課了。我們去協助招生處,招收海軍學員。”說罷,四人向陳紹寬敬禮,陳紹寬也微笑着回禮道:“加油。”

幾天後,他們四人如期前往海軍學校報到。此刻,他們已經是海軍學校的中校教官了。……

福州市廣場上站滿了人,帥氣的張凌霄、王文昭和漂亮的陳文鈺身着海軍的帥氣軍裝站在前臺上。用現代的話來說,他們就像是活生生的形象代言人,海軍的模特。

廣場的四周貼着各種標語,有“航海救國”“強國,強海防。”“到海上去,做保家衛國的先兵。”

前臺下,站滿了年輕人,他們有的是學生,有的是工人,也有的是剛滿十八歲的青少年。總之一句話,這裡站滿了熱血青年。

楊振海拿着一個用鐵皮裹成的錐形傳統擴音器,在做招生演講。他激動的說道:“同學們,朋友們,你們不是常說報國無門嗎?不是常說,沒有地方可以讓有知識、有文化、有勇氣的你們施展才華嗎?”

“你們,不是說,有一腔熱血,沒有地方揮灑嗎?不是說,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沒有地方效力嗎?”

“來吧!到海軍學校去,來當海軍。我們的敵人,要侵略我們的國家,要殘殺我們的兄弟,要**我們的姐妹。他們就必須從東洋的倭島,坐船過來,從海上登陸。”

“我們海軍,就是保護我們國家和兄弟姐妹的第一道防線,要想踏入我們的土地,就必須從我們的身上踏過去。”

“來吧!來成爲海軍的一份子,來當保家衛國的先兵,來當無愧於人民的中國海軍。”

這段話是他事先沒有打過草稿的,全部發自內心說出來的。或許,只有這樣真摯的聲音更能打動人內心的最深處。

人們踊躍道:“我要報名。”“我也要報名,打死那些豬狗不如的強盜。”“對,就算是死,也要爲了身後的國家死在自己的領海上。”

楊振海看向後面的三個“模特”,四人幸福的笑了笑。爲什麼要用幸福來形容呢?因爲他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這些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們,大的不過二十,小的只有十七八歲。這些本該在和平年代享受青春的美好的青少年,卻在國家的危難時刻,肩負起了保家衛國的重任。

由於報名的人數衆多,招生處的人都忙不過來了。四人又離開跑過去幫助發報名錶,爲這些未來的海軍戰士解答他們的疑問。

這樣的景象,看着真的很窩心。不亂外敵如何強大,只要人民的意識不死,愛國精神仍在,就能戰勝一切看似不可能戰勝的敵人。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

1933年,新年伊始,海軍學校如期開學了。當初的學生、工人穿上了中國海軍學員的軍裝,開始上課了。

而楊振海他們則成爲了各專業的教官,他們忙碌在各自的講臺上,爲這些學員講解駕駛技術、航海技術、武器知識等等等等。

也各自帶着自己的學員登上練習艦,親自示範戰艦的駕駛技術、航海設備的使用、通信設備的使用、以及武器的使用,和戰術指揮。

就這樣一教就是一年多,每一天都把全部的精力發在這些海軍學員身上。他們從這些學員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初的影子,他們要不遺餘力的教會他們所掌握的一切技能。

一旦開戰,這些人就是海軍的中堅力量,就是真正的海中利劍。他們年輕而有活力,吸收知識也很快,成長也很快。很快,他們就要成爲正真的海軍戰士了。年輕的他們,就像是初升的太陽一樣,寄託着海軍的希望和國家的希望,現在的他們就是中國海軍的朝陽。……

第九章:再訪日本第二章:導火索第十一章:血灑江陰(四)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十一章:三劍客就位第四章:調兵遣將第十一章:三劍客就位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一章:畢業季第七章:首次開炮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八章:初見陳紹寬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三章:燈下黑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十一章:血灑江陰(四)第七章:寧海亮雄風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八章:海軍的朝陽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一章:血色的頂戴花翎第五章:海榮號巡洋艦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一章:畢業季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十章:氣球有大用(二更)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四章:真正的勇士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七章:海上黃埔軍校的厲害第十章:氣球有大用(二更)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五章:海榮號巡洋艦第四章:調兵遣將第八章:海軍的朝陽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一章:畢業季第五章:八重山號沉默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五章:海榮號巡洋艦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七章:首次開炮第九章:再訪日本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二章:不辭而別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七章:海上黃埔軍校的厲害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二章:不辭而別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四章:調兵遣將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七章:海上黃埔軍校的厲害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二章:不辭而別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七章:寧海亮雄風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十章:血灑江陰(三)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一章:血色的頂戴花翎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三章:燈下黑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十一章:血灑江陰(四)第五章:八重山號沉默第十章:氣球有大用(二更)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二章:導火索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五章:八重山號沉默第十章:寧海號的妹妹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四章:海軍中尉(二更)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
第九章:再訪日本第二章:導火索第十一章:血灑江陰(四)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十一章:三劍客就位第四章:調兵遣將第十一章:三劍客就位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一章:畢業季第七章:首次開炮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八章:初見陳紹寬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三章:燈下黑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十一章:血灑江陰(四)第七章:寧海亮雄風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八章:海軍的朝陽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一章:血色的頂戴花翎第五章:海榮號巡洋艦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一章:畢業季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十章:氣球有大用(二更)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四章:真正的勇士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七章:海上黃埔軍校的厲害第十章:氣球有大用(二更)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五章:海榮號巡洋艦第四章:調兵遣將第八章:海軍的朝陽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一章:畢業季第五章:八重山號沉默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五章:海榮號巡洋艦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七章:首次開炮第九章:再訪日本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二章:不辭而別第三章:巧遇陳文鈺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六章:海軍的壯舉第七章:海上黃埔軍校的厲害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二章:不辭而別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第四章:調兵遣將第九章:應瑞艦出征第七章:海上黃埔軍校的厲害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二章:不辭而別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七章:寧海亮雄風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十章:血灑江陰(三)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一章:血色的頂戴花翎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二章:冰冷的上野公園第三章:燈下黑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十一章:血灑江陰(四)第五章:八重山號沉默第十章:氣球有大用(二更)第九章:血灑江陰(二)第二章:導火索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一章:戰爭的序幕第三章:寧海號開建第六章:冰冷的下水禮第五章:八重山號沉默第十章:寧海號的妹妹第十一章:寧海計劃第四章:海軍中尉(二更)第五章:頭上的約定第六章:忍無可忍(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