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李自成(1644年之前)

《明季北略》中本書故事時間前,李自成的記敘,或有助於大家閱讀本書。

李自成起事

李自成,陝西延安府米脂縣雙泉堡人。雙泉堡大鎮,東西街口,有大井二,故名。父名守忠,務農頗饒。生二子,長名鴻名;又二十年,爲萬曆三十四年丙午,五月生次子,名鴻基,即自成也。九月,鴻名生子名過,十二月,鴻名死。先是,守忠父李海,一名勢,俱單傳,惟忠守生二子,然鴻基生而鴻名即死,亦單傳耳。鴻名死,三年妻改適,守忠撫鴻基與過八歲就塾,二人不喜讀書,酷嗜拳勇,各不相下。守忠屢責不悛。年十三,鴻基母死,竊與過出外朋飲,裡有劉國龍,亦同庚,相遇甚歡,偕往郊外馳馬,飲於村肆。相謂曰:吾輩須習武藝,成大事,讀書何用?次日具牲禮詣關廟仿桃園故事,鴻基欲較力,見神前鐵爐一座,重七十三斤,隻手舉之。繞殿一匝,仍置故處。劉國龍掩衣欲舉,不能動。兩手握之,方起行五步止。李過奮力一提,亦不動。如國龍法,行十五步止。鴻基復提繞殿一週,置於舊處。道士驚賞曰:汝父爲善,故生汝。鴻基大言曰:大丈夫當橫行天下,自成自立,若株守父業,豈男子乎?前三歲曾夢偉將軍呼予李自成,今即改名自成,號鴻基。國龍等稱賀。由是三人,數聚飲,守忠嗔責,復將延師束之。自成私走延安,聞羅教師,曩爲將,武藝超軼,遂師之。日與其黨馳射,大喜。越四月,移書國龍與過,雲予在延安,師羅某習武,汝二人速來同學,不可虛廢歲月。正月十六日,守忠見書,往覓,時自成於羅處初習單刀,不即歸,羅固勸之,乃還。越三月,守忠恐復往,乃延羅某於家,使劉、李三人師之。年十八,自成性喜生事,守忠爲過娶鄧氏,而自成欲擇美婦,遂遲半載,娶韓金兒,豔而淫。年十四,適西安老紳爲妾,以行斥,繼爲延安監生妾,又見棄。至是自成娶之。其夕,守忠夢土地告雲:汝家禍崇入門,百日內有大災,速與汝孫暫避河南,勿被虎傷。倘違吾言,後悔無及。汝子自成有禍無害,守忠覺不樂,遂與過託進香泰安去。月餘自成往延安,韓氏與裡棍蓋虎兒有奸。越半月,自成歸,晚宿十里鋪,夢韓與少年偕寢,欲殺之,少年走,乃殺韓而寤。黎明即行抵家,宛如所夢,舉刀直前,蓋虎兒以綈袍御之而逸,遂殺韓。衆挾之赴縣,時署篆艾同知曰:汝妻不良,殺之固當,但捉姦須雙,今止殺妻,於律不合,遣孟縣丞往驗。次日庭訊,笞二十下獄,自成倩丁門子賄二百金,乃出,即發審單雲,李自成因妻韓氏不良而殺之,卻無姦夫同殺爲證,何以服人,況不合律,姑擬徒。俟獲姦夫再審。自成怒曰:殺死**,理之當然,奈何受金面罪,我會須控憲,丁聞之而懼,白於艾。艾出牒覆勘,自成以泄言,知不免,遂殺艾,遁走甘肅。二年己巳冬,大清兵十萬人入越薊薄京,京師戒嚴,徵兵勤王,甘肅巡撫梅之煥有文武才,總戎楊肇基素稱驍勇,奉旨赴援,自成投軍,居肇基麾下,邊地多盜,肇基每使親兵往剿,止事劫掠,獨自成見壯士輒釋去,每雲東海舟頭,亦有遇處,已而升總旗,屬下五十人,俱稱長官。甘肅東有盜警,自成心謂響馬頗有英雄,可結一二,以作異日瓜牙。因請往捕,甘肅與蘭州接壤,有高如嶽者,膂力絕人,善騎射,白袍白巾,聚黨百餘,服色悉按五方,居土山堰下,自稱闖王,時出行劫。自成引兵搜三日,如嶽以八騎至,自成列陣以待。如嶽曰:高闖王在此,速讓道。自成曰觀若亦是好男子,何爲作此舉動?予特奉令取汝,如嶽曰:能者來戰,飛騎突至。自成迎戰良久,藝勇悉敵,知不可力爭。乃謂之曰:自古好漢識好漢,觀汝狀貌,定非凡品,可下馬相見,有一言奉告,遂各敘禮,歡如魚水。同至土山,結爲兄弟,宰馬設誓,雲患難相扶,富貴共享,若有異心,神其不佑。酣飲達旦,自成將行。語之曰:自此以往,勿復行掠。予若功名小就,請同處邊庭,倘鄙願有違,相從不遠,乃別。自成回鎮。以他級報功,遂升把總。適徵兵檄至,梅撫楊鎮勤王,以王參將爲先鋒,自成與劉良佐不服。良佐,字明輔,大同左衛人。自成曰:寧爲雞口,毋爲牛後。良佐曰:昔郭子儀本行伍中人,後爲天下大元帥,我二人有才如此,寧憂不富貴?自成曰:大元帥何足道,漢高祖劉知遠,我太祖皇帝豈患宗傳下天子,亦是平空做成事業者。楊主將安識吾兩人。時師北行,王參將居前隊,楊總戎統中軍,過蘭州犒師,秋毫不犯。次日百里抵金縣,邑小令怯,閉署不出。王參將入城欲見令,有兵譁於庭,笞六人,半爲自成卒。自成怒,與良佐等縛令出,欲見肇基。適遇參將,刺殺之。時良佐妻子在蘭州十里莊,自成孑身,聞如嶽有衆八百,率所部往。時高麾下勇士,有羅汝才、劉國龍、賀一龍、馬守應、劉希堯等數人劫掠郡縣,官兵屢敗,曾於臨洮府城外,關廂人家,掠美婦五,邢氏、趙氏、餘氏、安氏、鄔氏,而邢氏尤絕色,如嶽嬖之,妻鮑氏妒甚,適自成至,遂以邢氏配之。每日賊將輪劫,賀錦自北都返報,大清師已退,將推督下剿,衆有懼色。其議乘兵未至,掠平民充陣,以精兵繼之。於是各統所部往渭原、河州、金縣、甘州等處劫掠,所至之地,即起火,名放亮兒,所掠衣糧等物,即令鄉民畀至營中,持刀問雲:願從否?如不願,即雲我送汝去,一刀殺之。苟願從,又問有父母妻子否?無則不問,有則問想否,不想則已,倘雲想之,吾送汝去,復一刀殺之。凡初獲者,必縛五日始釋,有逃而復獲者,則截其耳,或黥其面,兵遇之反指爲真賊,解官請賞,主將不之省,斬首示衆,故不願作賊者,既爲賊所掠,亦無如之何而從之矣。由是衆至數萬。

編年雲:二年都城警,詔天下勤王,山西巡撫耿如杞以兵入援,譁於涿州,大掠良鄉。耿如杞逮論死,潰兵遂竄走秦、晉山谷間爲盜。先是元年,米脂人李自成性狡點,善走,能騎射,家貧爲驛書,聞王嘉允反,往投焉。後推高迎祥爲首,稱闖王。

一雲自成多力善射,少與衙卒李固、鐵冶劉敏政結好,暴於鄉里,後隨衆作賊。其兵嘗雲:我王原是個打鐵的,今後軍都督府張家原是個補鍋的。初是隻七十人相從,後漸結聚,及並了老■〈犭回〉■〈犭回〉、小表英兵,纔有數萬。

各本俱載賊首高迎祥,而此獨言高如嶽,是一是二,存實以俟考。

李自成降叛不常

洪承疇精韜鈐,率曹文紹、曹變較、賀人龍等,凡破賊於寧塞、於西安、於延北、於西濠、於莊浪,斬賊渠神一魁等,招降中鬥星等,先後剿獲甚衆,由是張獻忠與延安賊李自成,奔盩鄠間。

六月,陳奇瑜圍自成於漢中車廂峽。會連雨四十日,弓矢俱脫,賊馬乏芻,死者過半。自成大窘,乃自縛乞降。奇瑜許之,各給免死牌籍。七月七日辛卯,賊至鳳翔,藉口奉督撫檄,安插城內,守臣知其詐,給以門不敢啓,須縋城上。先登三十六人,盡殺之。奇瑜因借爲辭,劾地方官紳撓僨撫局,命緹騎逮寶雞知縣李嘉彥、鳳翔鄉紳孫鵬等五十餘人,下獄。

李自成陷登城,圍合陽門,洪承疇兵至,解圍去。轉寇平涼、邠州。八月,自成陷咸陽,殺知縣趙濟昌,官兵至,賊棄金帛餌官兵,竟西遁。屯幹州,招之,不聽。復陷隴州,賊到處烏合,簡精壯爲前驅,收婦女老弱,急則用之,餌官軍,故諸臣動稱斬馘報捷,賊勢實不減。

陳奇瑜報降賊一萬三千有奇。先是,衆賊爲洪承疇所逐,竄漢中。二月,陷興山;壬申,入瞿塘,陷夔州。三月川兵敗賊於巴州。據巴西諸險賊,不能度,且飢無所得食,故乞降於奇瑜。奇瑜降檄諸部按甲無動,遣官監護降者,且檄所過郡邑爲具飢糧傳送之。諸賊舉無降意,又未大創,徒以飢疲睏於地險不得逞,既度棧道,已出險,漸不受繩束,仍事殺掠,所至罷市,賊遂盡殺監視官五十員,攻陷麟遊、永壽,勢不可遏矣。此八月事。

閏八月,陳奇瑜至鳳縣,時賊益熾,北接慶陽,西至鞏昌,西北至邠州、長安,西南至盩鄠、寶雞,衆殆二十萬。奇瑜始悔其見愚,急分兵出御,而兵已寡矣。九月,賊陷靈臺、崇信、白水、涇州,復陷扶風。

洪承疇遣總兵左光先等,援隴州賀人龍,圍始解。十月,左光先擊自成於高陵富平間,斬首四百餘級,自成佯求撫,真寧知縣王家求遽信之,出城招諭,失其印。甲寅,陝西巡按傅永淳,上言漢南降賊陷城,破邑,所在騷然,皆由奇瑜端主招降,謂盜心已革,不許道途訊詰。故郡邑不敢問,開門揖盜,剿撫兩妨,皆奇瑜之流毒也。山西巡撫吳牲,亦言招安流盜,最宜慎重,彼狼子野心,勢難馴伏,況邊地窮荒,蕪居無食,僅曰免死,遂甘心易慮乎哉?上以秦盜猖獗,逮巡撫練國事命李喬巡撫陝西。十一月,削總督陳奇瑜職,聽勘。十二月,進洪承疇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山西、陝西、湖廣、保定、真定等處軍務,其總督三邊如故。

自縛乞降,賊窘甚矣。雖不即殺,亦宜分遣,乃給牌以遺後患,豈計之善者,宜物議之沸騰也。

李自成稱闖王

自成既入洛,撰九問九勸諸僞詞,號召羣盜,勾引亂民,遂爲闖王。辛巳,自成獨雄一部,汝才改稱曹操營。

予思古之僞號多矣,未有以闖名者,稱之自高迎祥始。或雲:闖者,馬出頭貌,馬出頭,是主字在馬上也。取馬上定天下意。然止可爲馬上之主,不能拱坐稱主也。故宋獻策有云:我主不過是馬上皇帝,其意亦見及此矣。蓋僞號初設,莫不有數存焉,然迎祥作逆十載,勢既橫且久矣,而世終未聞稱高闖王,僅知有李闖王者,前此猶未甚也。及自成破洛以後,而始甚矣。人第知闖王爲自成,而不知始於迎祥。抑第知自成爲闖王,而不知始於卯、辰之際也。故特着之。使世知闖之所自,與號闖之非無說也。

李自成兵逾百萬

張獻忠糾諸賊,會李自成河南諸土寇,以兵畢赴,自成衆逾百萬。賊兵逾百萬,勢孔熾矣。宗社危如累卵,當時廷臣,猶若處堂燕雀。何哉!

昔人有言:人不可以無勢,天下之事,勢而已矣。當獻忠在房竹,自成附之,及自成復振,獻忠又會之,強弱寧有定乎?

李自成陷襄城

十一月,自成復陷襄城,巡撫汪喬年、守將李萬慶,死之。喬年號歲星,遂安人,天啓壬戌進士,官提督三邊僉都御史。先是,喬年於陝西發自成先冢,得小蛇即斬以徇,誓師進兵,將援郾城,抵陝縣,時襄城新破,喬年遲疑不敢進,襄城貢生李永祺,率邑人出迎官軍,自成聞之,解郾城之圍來迎戰。喬年身中數矢,一軍盡覆,以數百人入城,居守五日,襄城復陷。喬年自刎未死。被執見殺。三萬餘衆,盡被屠戮。自成深恨諸生,遂劓刖百九十人。又購永祺,永祺匿免,屠其族人九家,殺守將李萬慶。萬慶乃降將射塌天也,累功至副將,至是自成陷襄城殺之。詔贈都督同知榮祿大夫,主祠襄城。

喬年發墓斬蛇,都任剉骨糞豬,可謂二快。

自成陷南陽 шωш⊙ⓣⓣⓚⓐⓝ⊙c ○

自成再破秦師,獲馬二萬,降秦兵數萬,乘勝圍南陽。數日而陷。總兵猛如虎奮勇出戰,殲賊數千,既城破,猶持短刀巷戰,至唐府門,望北拜,口稱負恩,被賊殺死。唐王遇害;知府邱懋素罵賊不屈,合室見殺。參將劉士傑、遊擊郭關、守備猛先捷,俱戰死。太監劉元斌,率軍救河南,聞南陽陷,仍擁婦女北去,縱兵大掠,殺樵汲者論功。俄上命御史清軍元斌倉皇,悉沈婦女於河。及明年十月,元斌誅,以其縱軍焚劫也。

是歲二月,自成圍開封,督臣丁啓睿,率諸將左良玉、虎大威等集兵朱仙鎮,與自成戰,全師皆潰。六月,闖、曹分兵東南,一敗官軍於棗陽,復回豫,郾城一戰,賊衆折傷,適十一月汪喬年敗,十二月自成復圍汴,官軍敗績於水坡,賊勢張甚。

自成陷河南州縣

十二月,李自成連陷洧州、許州、長葛、鄢陵。鄢陵知縣劉振之力絀,衣冠再拜自刎死。賊陷禹州,徽王遇害。自成屯朱仙鎮,時內鄉、鎮平、唐縣、新野,俱降於賊。鄧州知州劉振之死焉。

劉振之,字而強,號冰壺,慈溪人。曾祖父及兄,俱爲名臣。振之弱冠補諸生,崇禎庚午舉人,出黃道周門。三上公交車不售,因愛東陽山水,遂受教諭,升鄢陵知縣。因言東陽士風日惡,不久將變起,甫去而難作。人服其先見。治鄢陵以恤民爲務,時流寇充斥,軍士過邑索糧者,迫縣宰萬狀,至縛之去,父老啼號奔救,斂貲以犒,始釋歸。邑中有通賊者,言城小不支,降之便,振之正色叱之,城陷,謁先聖,秉笏坐堂上,賊至,索印不與。賊置雪中三日,猶罵不絕口,賊斫之十餘刀,乃死。事聞,贈太僕少卿,黃道周額其門日「忠孝大儒」。振之生平留心聖學,事繼母毛,有古孝行。自己未歲,書片楮藏之笥中,每歲加紙護之,至是家人啓其封,則不貪財,不好色,不惜死,三語也。卒年五十六年。

人惟財,色二事,孽障纏綿,一當生死關頭,便有許多繫戀,觀劉公藏笥格言,真所謂看得破,跳得過者矣。無欲則剛,亹其然乎。

段增輝,字含素,商邱人。以賢良辟召,不就。辛巳,賊至,率鄉人捍禦,賊再攻乃克,被執不屈死。而鄉官原任簡討馬剛中,字九如,崇禎甲戌進士,爲賊支解。工部郎中沈試,字君明,官生,遇賊大罵,脅降不從,賊以亂梃擊死。

賦至睢州,鄉宦通政使李夢宸,號元駒,崇禎辰進士,自經死。賊皆赴宅羅拜,鹹嘆爲有德仁人。

監軍兵部主事餘爵,字天有,穎川人,崇禎辛未進士、率兵援沛,力戰被執,罵賊不屈,與侄敦華同死。

李自成屠陳州

壬午正月,李自成陷西華,三月朔庚午,自成等攻陳州,副使關永傑戰死城上,鄉紳崔必之、舉人王受爵等手刃數賊,被執罵賊死。賊怒屠陳州。二十二日辛卯,陷睢州、太康。二十六日乙未,陷歸德府,復乘勝陷寧陵、考城。

李自成決河灌汴梁

開封即古大梁,咽喉九州島,域閫中夏,水陸都會之地。太祖第五子,初封吳王,國錢塘,尋改封於此,爲周王。先是,崇禎十四年二月十二日戊午,李自成合羣賊圍開封,穴城攻之。七晝夜不息,巡按高名衡,率司道官嬰城固守,軍餉告匱,周王出庫金五十萬,買米麥餉守陴者,復懸金募死士,擊死一賊者,予五十金。兵民皆踊躍共擊賊,賊退數舍,豫撫李仙風督諸將至,開封賊退,開封圍解。仙風與高名衡互相訐奏,詔逮仙風,仙風自經死,遂以高名衡巡撫河南。十二月,自成復圍開封,名衡與推官黃澍、總兵陳永福、遊擊左明國等力守。周王儲庫金於城頭,擒一賊者,予百金;斬一賊者,五十金;戰歿者恤其家;傷者以輕重爲差。自成攻圍數日,親帥諸將於承明門下耀武。時永福號稱神箭,從城上射自成,中左目幾死,遂收兵不出。已而拔營屯朱仙鎮,與丁啓睿、左良玉等戰,及十五年壬午四月二十四日癸亥,自成復攻開封,以前兩攻不克,士馬多殺傷,自成乃申約圍而不攻,以坐困之。五月,自成陷開、亳;六月,命侯恂以兵部侍郎總督援剿。官兵討賊,與孫傳廷援開封。七月,停河南鄉試,以開封久圍不解也。八月,開封久困食盡,人相食。時羅汝才亦食盡,謀他徙。自成分糧以饋之,約破開封,以東隅屬汝才。汝才乃留不去。九月,河決,開封勢如山嶽,水驟長一丈,士民溺死數十萬,周王府第已沒,率官眷及諸王露棲城上七日夜。督師侯恂,以舟師迎王。二十三日庚寅,總兵卜從善,以水師至開封城上,推官黃澍扎木爲牌,從王乘夜渡達堤口,得免覆溺。汴梁佳麗甲中州。羣盜心豔之,前後三攻汴,士馬死者無算,賊積恨矢必拔,久懷灌城之謀,顧以子女珍寶山積,不忍棄之水族。至是河大決,百姓生齒,盡屬波臣矣。黃澍以守禦功,詔授御史。遺聞雲:自成決河灌汴城中,諸貴官欲自爲脫計,亦鑿堤引水,汴梁遂陷。名衡等乘舟潰圍走,上念防守勞苦,不深罪,但罷名衡等官而已。名衡,字平仲,號鷺磯,山東兗州府沂州人,崇禎辛未進士,授如皋知縣,調興化,考選爲雲南道御史,巡按河南。崇禎辛巳,李自成破雒陽,下汝郟,乘勝趨汴。自二月十二日至十八日,併力疾攻者七晝夜,名衡百道御之,賊乃退。上嘉其能,命爲僉都御史,巡撫河南。是冬,賊復圍大梁,名衡固守經年,及汴沒,名衡渡河而北,賊解去,得請告歸裡。癸未,北兵攻陷沂州,名衡夫婦抗詈不屈,死之。虞山錢謙益吊之。有三良詩。三良者,汪喬年、段增輝,暨名衡而三,皆謙益門人也。黃澍,字仲霖,浙江錢塘籍,南直徽州休寧人。崇禎丁丑進士,授開封推官,賊灌汴時,澍方坐署中,忽報大水至,視之已及案下矣。大驚急登高,城將沒,白周王曰:須扎木筏乃可出,王以是免。甚德之,澍遂得擢御史。

張民表,號林宗,河南中牟人,宮保孟男之子也。萬曆辛卯舉人。十上春官,不第,藏書數萬卷,手自點定。喜詩及草書,好施與,結賓朋,家遂中落。時時往中牟,盪舟於郭外之南陂。客至即拉與俱,無日無客,無客不醉。頂高冠,飄二帶,帶上繡東坡「半升僅漉淵叨酒,三寸纔容子夏冠」之句。每日醉陂頭老杏下。崇禎壬午,寇圍大梁,民表勸當事,密檄左良玉趨大梁,背北城而陣,通黃河一線,以爲餉道。又當令陳永福,兵列城外,勿聽入,入則城中餉竭,勢且民與兵俱盡,皆不聽。圍城五閱月,日夜登陴,水灌城,負先人神主,抱詩文稿三尺許,登木筏,顧求登者衆,不忍卻,移筏就之,筏旦沈,乃移筏登屋,屋上人垂綆相接,民表老且乏食,數上下者久之,水大至而沒。年七十有三。次子允隼,及門人文士皆從焉。長子允售,泅水至西城,請救父,罵賊而死。幼子允■〈隹上大下〉,憑浮木,依老僕婦棲屋上,垂兩日夜,老婦餓,欲啖之,急附浮木順流下,得渡舟次免,賴父門人周亮工求得之,撫諸其家,而民表遺骸,則高名衡得而葬之柳園雲。

中牟縣,屬開封。

周王出金賞士,卒得其力以保城池,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也。賢於秦、楚二王擁資千百萬,拱手饋賊遠矣。然周王所以爲此者,無他,見之明耳。謂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於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無金。豈若作賊於守庫者之愚哉?

自賊亂以來,殺人不可勝計,其最烈者,無如獻忠之屠武昌、自成之淹汴梁也。夫圖大事者,當以得人爲本。張李所爲如此,不過黃巢、赤眉之徒耳。天心人心胥失之矣。欲不速亡得乎?吾聞自成矢鏃入睛,牢不可拔,每當陰雨,則痛三日,御一女則血不止。其與獻忠眉心膿穢不絕,俱天所以報其好殺也。其不死也幾希矣!

客有開封來者,告餘雲:城週四十里,大如南京,而周王則有外羅城,內有紫金城兩座,在府城東南隅十餘里,王殿俱用琉璃瓦,後有牟山,儼如帝居。清初廢爲貢院,殿磚悉折修築新城,王府門舊有石獅。高八尺許,今沒土中,僅有獅耳數寸露出。開封舊城俱被泥沙圍擁,地下垣形卑甚也。大清朝即於墉上加築新城,頗覺高隆。曩時人民輻輳,自流寇決河以來,遂荒蕪矣。城內廬舍茅瓦各半,鄉野瓦房僅十之三耳。又云城陷,開封幾無人,客過汝寧府固始縣,凡行六日,不見一人。途中草長數尺,不虞盜賊,止防狼戰。行者各帶柳木棍一條,時隔河有狼數百,衆大懼,然狼亦畏棍,不敢渡河。無錫優人王某,曾在周王府中教戲,親遇水難,逃歸述雲:水既侵入城,百姓多死,悉棲城堞上。久絕糧,城上俱賣人肉。凡三十夜,周王禁止之。有一人腰下藏炊餅,大如錢,每餅私賣銀一錢二分,凡水面苔藻,風浪瓢至,爭取食之。有得生者。有以布食而生者。若食紙則人必死。時有一富家,見水大至,急以大梁二座,用厚紬扎縛,將輕寶系其下,身藏乾糧,棲於樑上,順流而下,千有餘裡,乃得生。李自成將黃河一決,凡沉沒八百里生民,死者不可計,如此兇惡,而欲成大事得乎?

李自成陷襄陽

十二月,李自成、羅汝才合兵由唐縣而西,左良玉命造戰艦於樊,將避賊入郢,襄人怨其淫掠,縱火焚之。良玉怒,掠巨賈舟,載軍資婦女其中,而身率諸軍營於高阜,襄民焚香牛酒以迎賊。初三日戊辰,賊間道至白馬渡,良玉移營拒之,賊不得渡。良玉拔營而南,賊亦不敢逼。自成切齒於良玉每戰必力,良玉懼,不敢復與爭鋒,故恆避之。初四日己巳,襄陽陷。

李自成入荊州

時蘄黃之寇,復與自成合,諸渠帥皆戴自成,及破襄陽,自成分兵陷夷陵、宜城、荊門,向荊州。十二月初九日甲戌,偏沅巡撫奉惠王走湘潭,荊州士民開門迎賊。賊入荊州,又合兵鄖陽,令馬守應守夷陵,以犯澧常,賀一龍趨德安,以窺黃麻。

江陰馮生,自楚歸雲:偏沅軍門某駐荊州,踞上流重地,扼楚蜀咽喉,賊來不過擄掠鄉鎮,非敢睥睨荊州也。乃賊未來時,而城中風鶴日甚,偏撫奉惠王出城,官民各烏驚獸散。臘月十六,賊至城下,不費一矢,而自古力戰苦爭之荊州,唾手而得之矣。餘輩至嶽州,見惠王僦居於民舍,偏撫借寓於民房,竟不敢窺荊州一步。噫!何畏寇之甚也!

夷陵州,屬荊州;宜城縣,屬襄陽;荊門州,屬承天;湘潭縣,屬長沙;澧州,屬嶽州常德府也;麻城縣,屬黃州府。

李自成陷承天府

癸未正月,李自成陷湖廣承天府,巡撫宋一鶴守城,下城巷戰,揮刃擊殺數賊死。一鶴號鶴峰,順天宛平籍,北直保定府清苑縣人。崇禎三年庚午舉人,巡撫都御史。承天破,標下有願負之出奔者,一鶴堅持不肯,卒自刎死。江陰馮生在楚蜀時,又聞被執罵賊死。鍾祥知縣蕭漢,有賢聲,賊戒其部曰,殺賢令者死,乃幽之寺中。戒諸僧曰,令若死,當屠爾寺。僧謹視之,漢曰:吾盡吾道,不礙汝法,遂自經。

蕭漢,號象石,江西南豐人。崇禎丁丑進士,授鍾祥知縣。五載俸滿行取,聞襄藩陷,自誓曰,士見危授命,豈可卸擔?遂以護陵保土,自請於撫按免覲。壬午十二月十一日,賊逼境,破關廂入,鹹失色,漢奮臂呼曰。此正鍾令效死之日也。入署奠辭家廟,出絹帨勒令衆媵自經。曰:男忠女烈,各宜自盡。吾不能庇城中億萬生靈,敢愛此三十二口,並兩雛子。於是揚鞭直指,擐甲登陴,重懸賞格,殺賊三千餘級,越六日,賊復大合幾百萬薄內城,相持五晝夜,至癸未元旦,漢擲劍向北,泣拜曰:臣力竭矣。急衝圍奔陵,賊亦踵至,漢挺身大呼鍾祥知縣在此,不得擅驚陵寢,賊卒挾之前,漢引頸就刃。賊曰:欲首,應雲即砍。賊曰:剝皮,應雲即剝。賊遣僞官元圭說降,以管夷吾劉清田爲言,漢應之曰:管仲不死有母在,我則白雲望斷,惟知向日。郁離子痛鱗介之易我衣裳,從龍淮左,我正值聖主英明金甌無缺,事不相同,死即死耳。勿復言。賊憚而重之。不忍殺,批片紙,令亂箭射死蕭知縣,漢即袒胸以受,寂無半鏃相加,旋有票送吉祥寺僧寮,至則羅列美饌,小賊一人主之。漢大罵不食,求死轉急。覓死且不可得,偶於圓定覓剃刀藏之,因取敝紙,書楊椒山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作忠魂補。又別錄夷齊死後君臣薄,力爲君王固首陽兩言。紙窮投筆起,復拾土塊從壁畫鍾祥縣令蕭漢願死此寺十字,隨時對壁自刎,血橫濺字。時正月初五日也。士民買櫬致誄就寺地痊之。

賊陷承天府,改曰揚武州,遣僞將王克生決顯陵,求寶,僞知州張聯奎,多備鍬鋤,獻策求歡,賊方舉事,欻風雷大作,畫晦,聯奎見金甲將,手持金瓜,當頭一擊,即昏迷跌地,口鼻流血,一夜而死。聯奎,宜城諸生,其妻何氏,固以貌都,爲賊所執,守節不從,慷慨遇難者也,克生抓去,不知所在,衆賊驚散,闖大懼,遂不敢動,一雲:諸賊發陵,忽大聲起山谷若雷震,賊懼而止,分兵陷潛江、京山諸縣。

何氏守節而死,聯奎媚賊而亦死,一流芳,一遺臭也。然聯奎大損名節,有負其妻,當頭一擊,快哉。閱此知州官不如縣令,男子不如婦人遠矣。

李自成屠黃陂

癸未正月十日乙巳,賊陷雲夢。十一日丙午,陷孝感。十二日丁未,李自成、羅汝才至黃陂,知縣懷印走,賊設僞令,黃陂士民殺僞官,賊怒,反兵屠之。夷城垣爲平地。十三日戊申,陷景陵,賊別將陷德安,自成馳檄黃州,指斥乘輿,僞託仁義以誘遠近,僞示有三年免徵,一民不殺之語。愚民皆感之。李巖復私作民謠,令黨誦之雲:穿他娘,吃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以故所至風靡,黃州守將棄城東下,掠江上客舟,大擾江南北,方國安諸將屯漢口。

李自成陷常德

二月,湖廣土寇陷澧州、常德,又陷武崗州,殺岷王。時湖廣諸蠻獠俱伺隙,土寇勾引,攻掠盡歸於自成。三月,澧州土賊勾自成陷常德。常德富強甲湖廣,積粟支十年,官史遇賊皆奔,土民無固志。遂陷。自是辰、嶽諸府,相繼告陷,而云、貴路梗矣。

李自成襲殺左、革

癸未二月初十日,自成襲殺革裡眼及左金王,並其衆。時羣賊俱歸自成,聽其約束。惟左、革二賊,恃其衆不相下。自成因置酒宴之,殺之於席上。革裡眼名賀一龍。

李自成殺羅汝才

三月,自成屯襄陽,命羅汝才攻鄖陽,久不下,多死,汝才所部怨自成。初,汝才聞顯陵之異,以天命未改,潛謀歸順,欲殺自成獻功,尋以印馬分營,起自成疑,至是四月,自成數十騎,突入汝才營,汝才臥未起,入賬中斬其頭,汝才一軍皆譁,自成以大隊兵脅之。七日乃定,並其衆。汝才陝西延安人,多智而狡賊,中號爲曹操,初隸高迎祥,後合獻忠,又合自成,折節下之,自成兵長於攻,汝才兵長於戰,相倚爲用,每破城,自成取六,汝才取四。羣賊推自成爲奉天倡義大元帥,號汝才爲代天撫民德威大將軍。汝才嗜聲色,所至郡邑,輒擇子女之美者,後房數百,女樂數部,珍食山積酣燕歌舞。自成每噱之曰:酒色之徒也。以山東人元珪爲謀主,每事取決焉。自成並殺珪。汝才死,所部多散亡,部將楊承祖,素驍勇,率衆盡走鄖陽,投守臣徐起元。起元守鄖數年,處強敵之間,竟保殘疆無恙,皆羅兵力也。■〈犭回〉在澧聞變,自成調其兵回襄。不從。五月,自成復攻袁時中殺之,小袁營遂滅。

他書載三月十一日甲辰,自成殺汝才,而史略與編年,則載四月內。予謂自成三月初十殺左革;明日復殺汝才,恐未必如此之速也。

九零 人間地獄(上)一九 爭風吃醋七六 恐懼人心**、 印象改觀四二 洪氏收買九一 初次危機(上)七三 黑白無間(下)六三 鄉紳的應變七三 黑白無間(下)六五 猛虎下山四八 歡喜成親八一 請援人選六九 暗流洶涌五0 忠節之爭六八 諸生之勸三八 風波再起四六 父子聚首0五 北向遇匪四四 預言證實八七 暗夜縋城五八、六一 全城焦點二十五、吃了悶虧(三)六零、勇往直前(下)五二 心願得償二七 四大望族六二 暗夜陰謀八一 請援人選九零 人間地獄(上)六三 鄉紳的應變五五 柳依深情六二 暗夜陰謀五七 善意謊言二七 四大望族七三 黑白無間(下)二六 柳母識情0二 救命恩人張獻忠資料(部分)八五 風不止息四八 歡喜成親史料一**、 印象改觀五八、十七 合構出身八六 書生可畏二八 憂喜參半二0 邪惡高手二十五、 吃了悶虧(一)0六 殺出重圍**、 印象改觀三0 歷史人物三六 陰魂不散六七 調解中介六0 收買人心六八 諸生之勸0五 北向遇匪0一、 破空血戰四0 恐慌時局七七 衝冠一怒八一 請援人選六六 李府之變三五 里仁會首四八 歡喜成親七四 四面楚歌十二 心有安慰四六 父子聚首0五 北向遇匪五七 善意謊言三三 湯家慘禍**、 印象改觀0二 救命恩人一十 英雄救美七八 湯志的決斷九一 初次危機(上)二四 柳柔有妹七三 黑白無間(下)0九 外星美女四四 預言證實三五 里仁會首張獻忠資料(部分)0一、 破空血戰六七 調解中介五四 里仁內爭十三 無良問題二0 邪惡高手五0 忠節之爭四0 恐慌時局二九 很傻很天真五0 忠節之爭0四 初次接觸0三 比試驚豔十一 歸家無門四二 洪氏收買七九 出謀劃策四0 恐慌時局**、 印象改觀五一 劉府奴變七八 湯志的決斷四一 又遇王瑩
九零 人間地獄(上)一九 爭風吃醋七六 恐懼人心**、 印象改觀四二 洪氏收買九一 初次危機(上)七三 黑白無間(下)六三 鄉紳的應變七三 黑白無間(下)六五 猛虎下山四八 歡喜成親八一 請援人選六九 暗流洶涌五0 忠節之爭六八 諸生之勸三八 風波再起四六 父子聚首0五 北向遇匪四四 預言證實八七 暗夜縋城五八、六一 全城焦點二十五、吃了悶虧(三)六零、勇往直前(下)五二 心願得償二七 四大望族六二 暗夜陰謀八一 請援人選九零 人間地獄(上)六三 鄉紳的應變五五 柳依深情六二 暗夜陰謀五七 善意謊言二七 四大望族七三 黑白無間(下)二六 柳母識情0二 救命恩人張獻忠資料(部分)八五 風不止息四八 歡喜成親史料一**、 印象改觀五八、十七 合構出身八六 書生可畏二八 憂喜參半二0 邪惡高手二十五、 吃了悶虧(一)0六 殺出重圍**、 印象改觀三0 歷史人物三六 陰魂不散六七 調解中介六0 收買人心六八 諸生之勸0五 北向遇匪0一、 破空血戰四0 恐慌時局七七 衝冠一怒八一 請援人選六六 李府之變三五 里仁會首四八 歡喜成親七四 四面楚歌十二 心有安慰四六 父子聚首0五 北向遇匪五七 善意謊言三三 湯家慘禍**、 印象改觀0二 救命恩人一十 英雄救美七八 湯志的決斷九一 初次危機(上)二四 柳柔有妹七三 黑白無間(下)0九 外星美女四四 預言證實三五 里仁會首張獻忠資料(部分)0一、 破空血戰六七 調解中介五四 里仁內爭十三 無良問題二0 邪惡高手五0 忠節之爭四0 恐慌時局二九 很傻很天真五0 忠節之爭0四 初次接觸0三 比試驚豔十一 歸家無門四二 洪氏收買七九 出謀劃策四0 恐慌時局**、 印象改觀五一 劉府奴變七八 湯志的決斷四一 又遇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