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五虎”咆哮朝廷,朝臣對“五虎”恨得咬牙切齒。除“虎皮”劉湘客外,丹初對他們也沒什麼好印象。

“虎頭”袁彭年,湖北公安人,“三袁”袁中道之子。隆武二年,李成棟、佟養甲率清軍攻入廣東。袁彭年時任廣東學政,署理布政使,降清,替佟養甲起草告示,中有“金錢鼠尾,乃新朝之雅政;峨冠博帶,實亡國之陋規”之語。

袁彭年爲“五虎”之首,一直想入閣輔政,過一把大學士的癮,在五虎中最爲囂張,屢次在永曆帝面前出言不遜。永曆帝甚至說過氣話“以後官俱聽袁彭年升除罷”,責備袁彭年干涉朝廷用人大權。

“虎皮”劉湘客,爲丹初舊識,陝西同鄉,常爲赤軍代言,人品姣好。歷史上,劉湘客隱居山中,鬱鬱而終,是“五虎”中唯一一個守節不降的。

“虎尾”丁時魁,湖廣江夏人,爲人最恣肆。大學士朱天麟擬旨譏諷“五虎”,丁時魁大怒,遷怒於首輔嚴起恆,糾集言官十六人進內閣,欲毆打嚴起恆。嚴起恆得信,避之,大學士朱天麟受之,不堪其辱,乞休,上再三挽留。

內閣爲朝廷中樞重地,首輔有宰相之名,丁時魁竟敢如此大膽,置朝廷體統於何地?

“虎牙”金堡,浙江仁和人,崇禎十三年進士,遙柄言路,逮誰罵誰。譬如陳邦傅,金堡上疏稱其“十可斬”。歷史上,金堡爲了不留辮子,做了和尚,但和黃宗羲一樣晚年失節,甚至還爲尚可喜作《平南王元功垂範》。

“虎爪”蒙正發,湖廣崇陽人,貢生出身,人品最污。不過,他著有《三湘從事錄》,王夫之又爲之作墓誌銘,使他在史書上身價陡增,實際是個慣於鑽營、百無一用之人。

朝廷遷到梧州,脫離東勳地盤,五虎失去倚靠,立即失勢。上至永曆帝,下至大小臣工,早就對五虎恨之入骨,立即將其打入詔獄,先打了一頓板子。金堡最招人忌,捱打最重,被打斷了雙腿。

錢秉鐙與劉湘客、金堡等人關係頗深,今日求見,正是爲了營救五虎。

他見識頗高,對“五虎”另有高見,說道:“爵帥,金堡、丁時魁等入朝,全恃瞿閣老標榜之力,先挾閣老傾同朝,壓東勳;再合東勳脅主上,驅羣小。

“瞿閣老留守桂林,聲氣阻絕,反被金堡等人所遏,竭心力、物力而奉之。金堡入朝,閣老不論關防衙門必寄揭帖,以示倚重之意。故有識者曰,‘留守亦是勳鎮氣息’。”

這是什麼意思?丹初有些不解,錢秉鐙要拿瞿式耜壓自己?還是在暗示“五虎”爲東勳聲氣,必須出手營救?

說實話,這“五虎”中,唯有劉湘客、金堡值得營救。其他三虎,丹初巴不得落井下石。金堡曾多次彈劾丹初,丹初也無意救他。

卻聽錢秉鐙繼續說道:“我朝黨爭之烈,堪稱歷朝之最。今韃子入寇粵東,禍在腹心。朝廷不思恢復,無尺寸指劃,反而興起大獄。行在人心惶惶,言論紛擾。

“況且,五虎所倚恃者,東勳、留守也。朝廷所賴以御虜者,東勳也、留守也。打狗還要看主人,朝廷打虎,毫無顧忌,此誠非應付危局之道也。

“當今之計,首在抗虜。朝廷應停止打虎,寬釋五虎,息事寧人。各派和衷共濟,勳鎮齊心協力,方是中興之道。爵帥手握精兵,靠近行在,應奮袂直言,糾亂除弊。”

時勢造英雄,自己的地位已能“糾亂除弊”了?丹初略感自衿,沉吟道:

“五虎莠言亂政,惹得衆怒,君臣激憤。此次被投入大獄,實屬活該。不過,此事關係吳楚之爭,關係勳鎮團結。我自會上疏直言,必不使一人斃命,免得皇上落下戕斃言官的罵名。”

錢秉鐙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如釋重負,說道:“爵帥深明大義,實乃大明之福。不過,還請爵帥從緊。五虎除虎首袁彭年外,其餘四人已被投入詔獄,捱過廷杖。金堡受傷最重,雙腿已殘,躺在船上動彈不得。”

聽到“廷杖”二字,丹初眉頭一皺。明朝重文輕武,但黨爭激烈。皇帝爲了擺脫文臣控制,重用閹寺,凌虐文臣,廷杖時有發生。

“五虎”在朝中官職並不低,如袁彭年爲都察院左都御史,劉湘客爲都察院僉都御史,丁時魁爲吏科都給事中,金堡爲禮科給事中。朝廷怯敵如虎,卻勇於廷杖,著實不能服人。

“先生說得是,借重先生大才,請先擬一份奏疏,再加蓋我的印信,明日即可上奏朝廷。” 錢秉鐙大喜,眼眶一紅。

丹初察覺到他有些失態,問道:“先生到我軍中,從此便是自己人。有何苦衷,但說無妨。”

“不敢隱瞞爵帥,某與金堡交厚。金堡受刑獨重,垂死,寄臥‘虎爪’蒙正發舟中。某乞假,與金堡辭行,聞舟後有錙銖聲。乃知蒙正發賄賂錦衣衛,將要賣舟,預備逃離。

“買賣已成,某急曰‘須俟金君瘡愈,乃過舟,不然將移至何所耶?’其人悟,急毀約。蒙正發大爲不滿,謂我以他舟成己之義。予搜囊得百金猶不足,恰廣西巡按吳德操至,湊錢滿其數,金堡方得安臥。”

原來,永曆帝駐陛水殿,朝廷體統盡失。羣臣多置辦舟船,隨扈江上。錦衣衛亦缺船,雖已奉詔捉拿五虎,實際上五虎仍在自己船上,錦衣衛派人監禁而已。至於監禁是嚴是寬,全看賄賂豐寡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五虎醜態畢露。金堡無處棲身,蒙正發不顧同事之義,昔日五虎,都成病貓矣。

“爵帥,金堡是把利劍,若用得好,足以斬妖除魔。經此大難,想必他已有所悔悟。若爵帥不計前嫌,用之爲僚屬,以示胸懷寬廣,足收士人之心。”

看在錢秉鐙的面子上,丹初答應試用金堡。

錢秉鐙大喜過望,話說得也多了:“某斗膽問下爵帥,當今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誰?”

這還用問嗎?丹初脫口而出,說道:“自然是韃虜。”

“不然,”錢秉鐙正色道:“愚以爲,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袁崇煥與毛文龍相爭,東江鎮遂沉淪,三王一公投敵。何督師與堵閣老相爭,貽誤戰機,湖南遂糜爛,江西遂失。乃至於今日朝廷,吳楚相爭,往往誤事。是故,攘外必先安內,威權不立,政令不齊,中興恢復皆爲虛言。”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攘外必先安內。

這話振聾發聵,令丹初皤然醒悟。他在南寧設立寧國府、軍政府、軍諮府、行御史臺、行大理寺,小政權初具雛形。但小政權內部穩固嗎?各地土司、縉紳、田主、豪強是否會心懷不滿,伺機反叛?

錢秉鐙繼續說道:“太祖起兵之初,侷促在濠州城內,五路義軍互相火併。太祖有言,義軍之敵非元賊,實乃元軍自己。今日彼時,又有何異?”

шωш☢ тTkan☢ CΟ

這話就有點意思了。太祖起兵是爲創業,以此舉例,以是太祖類比丹初乎?

情報局說,行在人心惶惶。看錢秉鐙的意思,似已對永曆君臣絕望。

丹初只是會心一笑,未作言語。

第203章 撤退第121章 李成棟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六十章 土司第205章 蛇吞象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105章 雷霆之怒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58章 大將之風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25章 五屯所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306章 南越王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313章 變計東進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144章 授旗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49章 奇襲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29章 破城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126章 夜襲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三章 行軍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二十章 募兵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102章 反攻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
第203章 撤退第121章 李成棟第291章 攻克嚴關第146章 天賜不取,必受其咎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七十七章 火炮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七十五章 火槍揚威第六十章 土司第205章 蛇吞象第387章 攻克湘潭第289章 關門打狗第105章 雷霆之怒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194章 進駐蓑衣渡第294章 王永祚勸降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167章 聯姻土司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101章 結爲兄弟第三十四章 聽風亭論道第219章 大敗忠貞營第107章 終返廣西第五十八章 納妾第274章 不鳴則矣,一鳴驚人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158章 大將之風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七十六章 平等第222章 水戰芻議第327章 活捉張存仁第116章 十兩撫卹銀第125章 五屯所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199章 逼退清軍第206章 孫可望請封秦王第340章 縱橫捭闔第189章 擊退清軍第103章 黨同伐異第306章 南越王第134章 籌議大學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409章 丹初點將第313章 變計東進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64章 驅逐馬吉翔第298章 首蹶名王第411章 傾巢出動第285章 攻克紅沙坳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二十五章 破營第156章 勢如破竹第410章 改攻金口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144章 授旗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329章 二蹶名王第130章 收編匠戶第282章 親兵渡河第249章 奇襲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九十五章 大兵團之戰第129章 破城第八十八章 永歷帝出逃第126章 夜襲第六十四章 永歷帝移陛水殿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三章 行軍第177章 屯兵興安第二十章 募兵第135章 上架感言第302章 線國安歸降第七十四章 考覈第389章 奇襲跳馬澗第417章 破城在即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102章 反攻第一十八章 拆臺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386章 牛刀殺雞第122章 結交東勳第407章 傾盡國力,與虜決戰第八十七章 南巡第214章 昭平大治第391章 持重保守第288章 田源增竈第311章 南越國主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240章 大明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