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駙馬

那日後沒幾天,便有朝臣上奏本給魏皇,說查出孫壽貪墨軍餉的事,魏皇自然是大怒,下令將孫壽交大理寺嚴查,鄴城禁軍防衛便交給了崔林,老崔相次子,也是廣安王王妃的二哥,這下滿朝的風向都清楚地嗅出蕭桓的受寵,一時間巴結奉承的人不斷。蕭桓卻謹慎,對於上門來拜訪的人均推說自己身體不適,一律不見。魏皇看得欣慰,旋即以太子標驕奢淫逸,蠻橫自大,結黨亂政爲由將其廢除,又在五月廿二這日昭告天下太廟,立皇次子桓爲太子。至此,昭示着魏國權利重心移至廣安王一派,故後黨徹底失勢。

消息傳到樑國的時候,已經到了五月底,樑帝自議和以來,精神時有不濟,於朝政上不再上心,時常與後宮衆美人嬉戲,臨朝的日子也少了許多。朝中大事,一律交予皇太子及大學士徐應介並方奇等幾個首要大臣處理。

徐應介這日將魏國廢立太子的事稟報時,恰逢樑帝聽朝,他聽殿上內侍將那冗長的魏國太子冊立祭文唸完許久,也不見樑帝有什麼反應,便出列陳辭:“陛下,如今魏國太子更替,恐於我國時局不利啊。臣以爲現下應加強軍備,萬不可喪志啊。”

“徐大人這話真是奇了怪了,”又是方奇從一旁跳出,咄咄逼人:“魏國立個太子,於我大梁有何相干?徐大人成日裡這樣疑神疑鬼,杞人憂天的,勞動陛下,不知是何用心啊?”

方奇本是同皇八子陳留王一黨,平日裡便時常對太子一派的徐應介看不順眼,因着近日裡來頗受樑帝恩寵,底氣也比從前足了許多,竟然直接對徐應介不客氣起來。

徐應介三朝老臣,又是如今太子妃祖父,還從未有過人對他這樣橫加指責,一時間竟然氣的說不出話來。

周臻見狀,忙上前奏道:“陛下,臣以爲徐大人言之有理。雖說魏國冊立太子乃魏國之事,但是這位新太子乃是原廣安王蕭桓,此人不比原來蕭標,一向野心極大,素以吞併宇內爲己至,時下他爲太子,魏皇最近身體也每況日下,加上素來偏疼蕭桓,怕是魏國的政局已多爲他掌控,對我大梁的國策怕也不會是從前議和時那樣了。”

“這個倒是笑話了。”方奇冷哼一聲,“周大人莫非忘記了?這和約可是你同蕭桓簽訂的。”

“方大人,”周臻不緊不慢地說,“當日簽訂合約,於蕭桓來講,不過權宜之計,那日他還想回國去平定政局,爭皇太子之位,如今太子大位到手,他自然不會再對這一紙和約認真,恐怕現下正想着如何再打回我大梁來。”

“周大人,既然這蕭桓如此言而無信,大人當日爲何要同他簽訂和約?莫不是收了他什麼好處?”方奇冷冷地聲音在大殿上響起。

“你——”周臻只覺得方奇純粹是在胡攪蠻纏,只得擡眼看向皇帝,卻不見皇帝回覆,只好對方奇怒目而視。

“陛下,”方奇嘴角微翹,避開周臻的目光,行禮道:“依微臣看,這蕭桓方纔被立爲太子,怕是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考慮我大梁的事,更何況,我大梁與魏國的和約還是他簽下,他定然不會這樣言而無信,令天下人恥笑,再說,就算他真的有這份心思,也得等魏國皇帝薨了才行,畢竟魏皇是很贊同議和的。到時候,我大梁的精兵強將早已備好,哪裡還能等他來放肆?”

“魏皇贊同議和,不過是因爲那年他尚才統一北地,將韃靼趕至極北荒漠,令其稱臣,沒有那麼多精力罷了,如今蕭桓若再起心思,又得了我們歲幣賠付,恐怕魏皇也會極爲贊同的!”徐應介回過神來,反口駁道。

“夠了!”皇帝冷冷說道,衆臣皆爲一驚,忙躬身低首,“依朕看,你們也不要草木皆兵,先靜觀其變吧。”衆人忙行禮,皇帝忽然又道:“周卿先留下吧,其餘的,退朝吧。”

衆臣散去,卻都暗中打量着周臻,面上神色各異,周臻心中疑惑,只得垂首立在丹陛之下。

“周卿,”皇帝甚爲和藹地從御座上走下,來到他身旁,問道,“周卿年方几何?可曾婚配?”

周臻臉一紅,不知道怎麼地心一下子突突地跳了起來,他忽然想起端午那日從錦瑟手中掉落的絲絹,上面淡淡的香氣,似乎就縈繞在了他的鼻端,使得他說話結結巴巴起來:“回稟,回稟陛下,臣,臣今年已經廿四歲了,尚未,尚未婚配。”說到最後一句時,聲音不知不覺地小了下去。

皇帝笑了起來,拍拍周臻的肩膀:“周卿覺得朕的阿梧怎樣?”

周臻大吃一驚,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只得嚅嚅諾諾:“陛下,永樂公主端雅聰慧,寧靜……”

“好了好了,”皇帝擺擺手,打斷他的聲音,“阿梧那個性子朕還不知道,哪裡來的端雅寧靜。朕倒瞧着你們彼此有些意思啊。”

周臻一怔,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忙跪下:“陛下,公主尊貴,臣萬萬不敢高攀,也沒有——”

“你年輕有爲,有什麼不可高攀的?”皇帝有些不耐煩,令他起來“再說,阿梧也很中意你。”

周臻一怔,卻想起那日見到錦瑟同蕭桓在一起的情景來,她那如花的笑靨,對着他溫柔的眼眸,而自己,永遠是嘲諷和取笑。他心下微微有些酸楚,頹然道:“陛下,恕臣直言,公主殿下中意的,恐怕不是臣。”

“哦?”皇帝一怔,眉頭微皺,看向周臻。

周臻咬咬牙,心一橫:“那日臣奉陛下命去探視蕭桓,驛館中人說他出門去了。臣離開後欲報知陛下,誰料陛下不在宮中,臣只得自行回府,途中遇見友人相約去太白居,誰料——”他停了下來,想起那日錦瑟在自己耳邊的警告,暗自有些後悔方纔的衝動,只是話已出口,再無法挽回,只好垂頭不語。

“誰料什麼?”皇帝不願意給他停止的機會,聲音勃然變冷。

“臣竟然看見公主殿下同蕭桓在一起,談笑風生!”他緊閉了眼睛,聽見這句話從自己的嘴裡低低地吐出。

“放肆!”皇帝大怒,“你竟然污衊公主清白?”

“臣不敢,”周臻似乎鬆了一口氣,跪倒在地:“臣不敢有半句謊言欺瞞陛下。”他似乎能聽見自己的心砰砰跳動的聲音,一下一下,砸的自己生疼。

“這件事還有誰知道?”皇帝終於開口,不帶一絲溫度。

“回陛下,除了臣,沒有別人了。”周臻覺得渾身麻木,艱難地開口。

“好。好。”皇帝連說了兩個“好”字,想了想,又問:“你看他們彼此可知道身份?”

“臣以爲蕭桓野心不小,暗中接近公主,居心叵測,陛下不得不防啊!至於公主殿下,”周臻停了一停,“臣以爲她不知,只當做是一普通男子,一時貪玩好奇罷了。”

皇帝緊盯着他,似乎是想知道他真正的心思,周臻感到皇帝目光如鍼芒一般落在自己身上,他感到鼻尖的汗水一滴滴地落下,落進面前鋪地的金磚裡,慢慢滲透,直到進自己心裡。良久,皇帝終於收回目光,對着殿中早已呆立在一旁的內侍德福道:“傳旨,吏部左參議周臻年輕有爲,人品端莊醇厚,於朝廷有大功,今賜周臻尚永樂公主,加封駙馬都尉,升至從二品,欽此。”四平八穩的話丟下,周臻心頭猛然一震,不知道是喜是悲,擡起頭來看着皇帝。

“阿梧是朕最鍾愛的女兒,朕—要—你—好—好—待—她!”皇帝看着周臻,陡然加重了語氣一字一句地說。

“臣領旨謝恩。”周臻只覺得渾身上下都溼透了,心頭忽上忽下的彷徨,皇帝的話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悲喜難言。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聽香亭中,錦瑟望着李美人手中的一瓣石榴,喃喃自語。

“說什麼呢?”李美人聽見,回首看着她,笑笑。

“沒什麼。”錦瑟搖搖頭,“梅兒,你說書上說的那些舉案齊眉,相敬如賓都是什麼意思呢?”

“哎喲,公主思春啦?”李美人咯咯笑起來,走到她面前,“莫不是心裡有人了?”

“纔沒有!”錦瑟臉微微一紅,轉身去看李美人身後的湖水,碧波盪漾,片片蓮葉相接,微風拂動,有淡淡地清香飄來。

“臉都紅了,還沒有,”李美人放下石榴,走到錦瑟身前,正要打趣她,忽然看見遠處皇帝身旁近侍德福正急惶惶地跑來。

“怎麼了?”待德福氣喘吁吁地進了亭子,李美人問。

“參見娘娘,公主殿下。”德福行了一個禮,略平復了下呼吸,從懷中拿出一卷黃色帛書,開口道:“傳旨,吏部左參議周臻年輕有爲,人品端莊醇厚,於朝廷有大功,今賜永樂公主出降周臻,加封周臻爲駙馬都尉,升至從二品,加封永樂公主爲寧國公主,食邑三千戶,欽此。”

“殿下,殿下,接旨啊。”德福宣完聖旨,卻看見錦瑟愣愣地跪在一旁,絲毫沒有反應,不禁輕聲提醒她。

“不!”錦瑟彷彿一下子被嚇到了,猛然站起身來,看着德福,茫然道:“不是這樣的,父皇他誤會了!我要去找他……”話還沒說完,她就已經奔出亭子外邊,向皇帝寢殿方向疾步而去。

“這是怎麼回事?”李美人有些懵懂,看向德福。

“陛下只叫傳旨,老奴也不清楚啊。”德福迴避開李美人的目光,低聲說,“娘娘,陛下還說了,公主同娘娘交好,婚儀就由娘娘操辦着些。”

“父皇——”錦瑟方纔要衝進樑帝的寢殿,就聽見樑帝的一聲怒斥,“放肆!”她一怔,停步在門前,卻聽見裡面樑帝的聲音:“休要再向朕提及此事!你若想施行這些政策,抗擊魏國,等朕死了罷!”錦瑟方知不是針對自己,微微緩了一口氣,輕輕地走進殿門,看見太子跪在樑帝面前,尚自陳辭:“父皇,兒臣別無他意,只是覺得今日徐相和周參議所言有理,父皇對魏國是不可大意啊。”

“夠了!”樑帝冷冷打斷,方要繼續說,擡眼卻看見錦瑟站在門口,面色惶惶,不覺緩了語氣,“好了,朕知道了。”

太子還想再說些什麼,樑帝已經向錦瑟招手,微微笑道:“阿梧,你怎麼過來了?”

錦瑟上前,向樑帝行了禮,又同太子見了禮,這纔開口:“父皇,女兒不願意嫁給周臻。”

太子一愣,他方纔同樑帝談及朝中大事,並不知道錦瑟已經被下旨許婚給周臻,看向錦瑟的目光中便帶了幾絲疑問。

“阿梧,”樑帝神色一斂,“周臻年輕有爲,人又是極爲老實持重的,哪裡不好?朕看你同他也頗有情意,這才下了旨。”

“不是,父皇”錦瑟忙辯道,“我不喜歡他的,我、我只是覺得他好玩,才逗逗他,父皇你誤會了,快些收回旨意吧。”

“胡鬧!”樑帝微嗔,“朕是天子,說過的話怎麼能收回?再說,周臻身爲朝廷大臣,豈是你隨意嘲弄的?”

“父皇——”錦瑟大急,撒嬌道:“我真的不喜歡他的,您收了聖旨,就這一次,就當是疼女兒了,父皇——”她眼巴巴地看着樑帝,只盼着這次撒嬌也能達到效果。

“朕意已決,你不要再鬧了,好生去準備完婚吧。”樑帝本來由於太子方纔談及的國事不快,卻仍舊強忍了下去,溫和地對錦瑟說。

“父皇——”錦瑟見他不爲所動,忙跪下,言語懇切,“我真的不喜歡他的!父皇,女兒錯了,以後不會嘲弄周臻了,您收回成命吧,女兒求您了!”她又回頭看向太子,“哥哥,你幫我求求父皇,我不喜歡那個周臻的!”

太子看見她的模樣,也覺得不忍,跪下道:“父皇,或許阿梧心中另有他人,父皇是真的誤會了,不妨……”他話還沒說完,就聽見樑帝甚怒的聲音:“另有其人!好個另有其人!你知道她心裡想的是什麼人!”

錦瑟一怔,想起穆桓英俊的臉,溫暖的微笑,和在雨中默默呵護的溫情,一時有些恍惚,聽到樑帝這樣說,又猛地有些心驚,難道是……父皇知道了?她正自驚疑不休,卻聽見樑帝繼續怒道:“阿梧,朕不管你心裡那個人是誰!你下降周臻的事是絕對不會改變的!”又對着太子:“你於公爲國之儲君,於私爲兄長,還是好生勸勸你妹妹,如何真正端莊恭謹!都退下罷!”

說罷也不再看他們二人,轉身拂袖去了後殿。

錦瑟從未被樑帝這樣怒斥過,一時間又是吃驚,又是委屈,再想想方纔樑帝的話,似乎是隱隱知道了她同穆桓的事,心中又滿是疑惑憤怒,竟然怔在原地,一動不動。

太子起身,看到她小臉憋得通紅,眼淚一圈圈兒地在眼眶裡打轉兒,卻又強自抿嘴忍住,不讓它們掉下來,只覺得可憐,上前扶起錦瑟,溫言道:“阿梧,不要惹父皇生氣了,先回去吧。”

錦瑟委委屈屈地隨着太子起身,卻再也忍不住,眼淚刷地落下來,撲進太子懷裡,放聲大哭。

太子無奈,也只得一邊輕拍着錦瑟的後背,一邊安慰道:“阿梧,父皇今日不高興,你先回去吧;若是不想嫁周臻,改日哥哥來同父皇說,好不好?”

錦瑟不答話,只是一個勁兒的搖頭。太子嘆了一口氣,回頭看看周圍的宮人,示意他們離去,在錦瑟耳邊溫言道:“阿梧,就算是委屈了,也不要在父皇這裡哭,先跟哥哥離開,好嗎?”

錦瑟從他懷裡抽抽噎噎地擡起頭來,撅着嘴委委屈屈地點點頭,太子從懷中取出一條帕子,輕輕擦去她面上的淚水,笑笑:“不要哭了,再哭,眼睛都腫了。”

錦瑟不答,兀自抽泣,太子無奈,只得朝殿外招招手,令東宮的侍從過來,帶她離開。

錦瑟隨太子到了東宮,早有宮人報知徐瑛,她迎出門的時候,看見錦瑟臉上通紅,滿是淚痕,仍舊扒在太子懷中抽噎個不停,連帶着太子胸前的衣衫都被眼淚浸的皺巴巴的。太子也不做別的,只一邊不停地安慰錦瑟,一邊用手帕抹去她面上的淚水。

徐瑛從未看見過錦瑟這樣委屈的模樣,大驚,忙過來問道:“這是怎麼了?”

錦瑟看見徐瑛過來,又覺得委屈,“徐姐姐——”她鬆了太子,又拽着徐瑛的袖子哭起來。

太子又好笑又無奈,只好嘆口氣,說:“今日在父皇那裡捱罵了。”

“誒——?”徐瑛頗爲驚訝,“爲了什麼事?陛下一向疼愛阿梧的啊!怎麼可能讓她受這麼大的委屈?”

“先進去吧。”太子無奈地再嘆了一口氣。錦瑟卻擡起頭來,恨恨地說:“父皇非要我嫁給那個周呆子!”

“周臻。”太子見徐瑛將疑問的目光投向自己,忙解釋道。

徐瑛一邊拉了錦瑟進殿,一邊疑惑:“你不是蠻喜歡他的嗎?他出使回來,還巴巴地跑去看。怎麼又不願意了?”

“我纔不喜歡他!”錦瑟甩開徐瑛的手,坐在殿中的矮凳上,一旁有宮女立刻送上茶水,錦瑟揭開蓋子喝了一口,“那種呆模呆樣的,誰喜歡!”

“那是——?”徐瑛心中一動,忽然想起同太子大婚前在錦瑟殿中看到的那幅未完成畫上的白衣男子,“是什麼人?”

錦瑟一愣,看向徐瑛,忽而面色通紅,卻不說話。太子覺得疑惑,問徐瑛道:“阿瑛,你知道?”

“她不知道!”錦瑟忙打斷太子的問話。

太子更加疑惑,徐瑛忙對他使了個眼色,微微笑笑,對着錦瑟說:“是什麼人,改天等陛下心情好了,我去同他說便是。”

錦瑟怔了怔,似乎有幾分恍惚,並不回答徐瑛的話。徐瑛見狀,對太子搖搖手,太子會意,說:“你們姑嫂兩個好生聊聊吧,我還有些朝堂上的事,先過去了。”

徐瑛忙起身:“恭送殿下。”太子點點頭,對着徐瑛笑笑,轉身離去。

徐瑛回身,對着錦瑟說:“你哥哥走了,你現在可以說了吧?是那天你畫的那個人嗎?他是哪裡人?若是合適,我同陛下說去就是。”

錦瑟頗有幾分茫然,看了徐瑛半晌,欲言又止,最後卻苦笑了一下,搖搖頭,長嘆了一口氣,道:“算了,阿瑛姐姐,我們沒有緣分的。”

徐瑛迷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怎麼這麼就放棄了?只要是這大梁國裡的,我和你哥哥一定會幫你向陛下求情的。”

錦瑟扯扯嘴角,又輕輕地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向徐瑛深深地行了一個禮,目光中竟然有幾分悲涼,開口道:“謝謝嫂嫂,你同哥哥說,叫他莫要再同父皇當面頂撞了,我先回宮了。”

“阿梧——”徐瑛驚疑,錦瑟卻同她笑笑,轉身離去。

永慶八年九月初三,寧國公主出降。

清晨方至,錦瑟便起身,由宮中女官爲其上妝,戴好鳳冠,併爲她穿好層層華美的禮服。待裝扮完畢,錦瑟由女官領着前往皇極殿拜別樑帝,此時,駙馬周臻早已由吏部官員引入,在宮門東側等候公主。

錦瑟步入皇極殿的時候,重重鳳冠壓的她微微低下頭去,金絲鑲嵌的禮服鋪曳開來,在金磚地面上劃過一絲痕跡。樑帝看不清她面上的表情,只聽見她溫軟的聲音,卻帶着幾分冷漠,輕輕地開口:“女兒拜別父皇。”旋即由宮人們攙扶着叩首。

樑帝心中微嘆,上前扶起錦瑟,聲音竟然有些哽咽:“阿梧,日後好好同駙馬一起,父皇不會害你的。”

錦瑟沒有說話,低低地行了一個禮,便由着女官扶出殿門,上了華美的六馬翟車,隨後跟着公主的全副鹵簿、儀仗,以及作爲樑帝最疼愛的女兒所擁有的幾百箱華貴的嫁妝,陪嫁的宮女,內侍,拖曳成長長的隊伍,緩緩地出了宮門。

28.涅槃(下)7.會意17.駙馬8.交鋒(上)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29.真相56.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11.叄人44.羣芳53.驚變37.離亂21.軍報9.交鋒(下)11.叄人22.抽絲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5.君父30.交替38.波動35.脅迫9.交鋒(下)54.萬壽54.萬壽40.除夕(上)28.涅槃(下)56.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49.恩斷4.宮闈43.悲喜26.相思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18.遷怒42.姐妹50.帝子4.宮闈21.軍報35.脅迫19.神離18.遷怒12.情愫23.互易42.姐妹52.舐犢32.美人46.託孤17.駙馬38.波動35.脅迫53.驚變14.當歸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27.涅槃(上)50.帝子6.夫妻26.相思22.抽絲35.脅迫49.恩斷33.心思10.婚使20.暗涌39.年關44.羣芳45.移情21.軍報38.波動43.悲喜44.羣芳17.駙馬3.初見32.美人28.涅槃(下)51.落英26.相思40.除夕(上)4.宮闈34.故舊16.魏都24.對決33.心思31.回返34.故舊5.君父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1.幻滅49.恩斷2.陽春37.離亂14.當歸33.心思33.心思29.真相40.除夕(上)43.悲喜48.雲錦20.暗涌3.初見12.情愫
28.涅槃(下)7.會意17.駙馬8.交鋒(上)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29.真相56.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11.叄人44.羣芳53.驚變37.離亂21.軍報9.交鋒(下)11.叄人22.抽絲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5.君父30.交替38.波動35.脅迫9.交鋒(下)54.萬壽54.萬壽40.除夕(上)28.涅槃(下)56.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49.恩斷4.宮闈43.悲喜26.相思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18.遷怒42.姐妹50.帝子4.宮闈21.軍報35.脅迫19.神離18.遷怒12.情愫23.互易42.姐妹52.舐犢32.美人46.託孤17.駙馬38.波動35.脅迫53.驚變14.當歸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27.涅槃(上)50.帝子6.夫妻26.相思22.抽絲35.脅迫49.恩斷33.心思10.婚使20.暗涌39.年關44.羣芳45.移情21.軍報38.波動43.悲喜44.羣芳17.駙馬3.初見32.美人28.涅槃(下)51.落英26.相思40.除夕(上)4.宮闈34.故舊16.魏都24.對決33.心思31.回返34.故舊5.君父57.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1.幻滅49.恩斷2.陽春37.離亂14.當歸33.心思33.心思29.真相40.除夕(上)43.悲喜48.雲錦20.暗涌3.初見12.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