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閨閣之中

八十萬銀子,一半兒是金錠,照李桑柔的安排,裝了兩船,不大兩條船,都是吃水過半,兩隻船一前一後串在一起。

“這個,怎麼交待的?”潘定江拿着稅銀出庫的押解單,遞到如意麪前,問道。

“給大當家。”如意示意潘定江。

潘定江強壓下滿肚皮疑問,將押解單遞給李桑柔。

李桑柔接過,用油紙細細包好,遞給大頭,大頭解開褲帶,貼肉綁在腰上,再繫好褲帶。

“我們走了。”李桑柔看着大頭重新系好褲帶,笑道。

如意和百城拱手欠身,潘定江緊擰着眉,不放心的揮着手,“人我都交待好了,全聽大當家吩咐,大當家路上要小心哪。”

最後一句話,他沒說出口:船上,那可是八十萬稅銀哪!

李桑柔和大頭上了船,船上二十來個潘府家丁都是尋常船工打扮,拽起錨,將船撐離碼頭,貼着江北岸,在夜色中順江而下。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大頭掌舵,李桑柔坐在船頭,她那把鋼弩和成筐的弩箭放在身後船板上,潘府家丁撐着長長的竹蒿,一趟趟從船頭走到船尾。

兩隻船順着江水,又快於江水,飛快的往下流而去。

天色近明的時候,李桑柔指揮着,兩條船泊進一片荒蕪的蘆葦叢中。

衆人安靜的吃飽喝好,安排好警戒,輪流值守,其餘各人,各找地方睡覺。

李桑柔靠着低矮的船艙門,半坐半躺,似睡非睡。

金烏西落,滿天星輝下,兩條船撐出蘆葦叢,繼續順流而下。

寅正前後,船過了一處大沙洲,很快,前面一條狹長的沙洲隱約可見。

到黃梅縣城界了。

“靠岸,你們上岸吧。”李桑柔暗暗鬆了口氣,示意潘府諸家丁。

諸家丁一句不多問,沉聲應是,將船略往岸邊靠近些,一個接一個,飛快的跳下船,幾個水性好的家丁,舉着鋼弩,頂着弩箭,往岸邊游過去。

李桑柔和大頭一人一根竹蒿,將船撐離巖邊,搖着櫓,往江對岸過去。

船頭在狹長沙洲前橫斜過去,順流斜往江北,進了通往鶴問湖的狹小入口。

“把燈點起來。”兩條船都滑進了入口,李桑柔立刻吩咐大頭。

大頭從一隻大筐裡摸出只纓絡纏的亂七八糟的小小琉璃燈,吹亮火折,點着琉璃燈裡細細的紅蠟燭。

幾乎立刻,岸上也亮起盞同樣流轉不停的琉璃燈,大頭忙吹熄了琉璃燈,撐着船靠近岸上燈亮的地方。

船撞上爛泥灘,爛泥灘上伸出塊長長的跳板,搭到船上。

李桑柔和大頭一前一後,從船上下來。十幾個壯漢上了船,抽起跳板,撐着船往鶴問湖進去。

李桑柔徑直進了岸上林子裡。

“這邊。”一個柔軟的女聲招呼了句,見李桑柔跟上來,轉身急步往前。

……………………

天邊露出頭一縷曙光,兩條船緩緩泊進一處莊院的私人碼頭。

孟夫人裹着件灰黑連帽鬥蓬,站在碼頭上,船剛剛泊好,孟夫人就往前一步,跳上了船,兩個中年女管事緊跟在孟夫人身後,也上了船,一起進了船艙。

兩個女管事擡開船艙裡的船板。

孟夫人看着船板下碼的整整齊齊的金錠,往前一步,踩在金錠上,走了幾步,彎腰拿起一塊。用手指掐了下,翻過來,眯眼看着金錠底部清晰的大齊荊州關防。

兩個女管事一左一右,伸頭看向孟夫人手裡的金錠,看到金錠底部明晃晃的大齊荊州關防,四隻眼睛一起瞪大,屏着氣,用力將瞪大的眼睛眨回原樣。

孟夫人轉着看了一會兒,放回金錠,示意兩個管事蓋上船板,走到後面,隨便點了一塊,示意兩個管事打開。

這一塊船板下是銀錠,孟夫人彎腰拿起塊銀錠,轉過來,看着銀錠底部,同樣的大齊荊州關防的標識。

片刻,孟夫人放回銀錠,一邊往外走,一邊吩咐兩個管事,“這兩條船,你們兩個親自看管,不許人靠近,等我吩咐。”

“是。”兩名管事垂手答應,跟着上了岸,孟夫人徑直往宅子過去,兩個管事各召人手,安排看管。

李桑柔跟着裹着頭臉的女使,進了一處小小的宅院,沐浴換了衣服,上了輛車,從問鶴湖這一邊,繞往江州城。

老車伕趕着車,大頭縮在老車伕旁邊,蜷成一團,睡的呼嚕有聲。

李桑柔在車裡,也是睡的香甜,接她的女使坐在緊靠車門坐在車裡,半開着車門,看着外面,時不時看一眼沉睡的李桑柔。

她不知道這人是誰,不過,夫人對她很敬重。能讓夫人敬重的人,可沒幾個。

午時前後,車子進了守將府後角門。

大頭打着呵欠,跟着老車伕往後面馬廄進去,李桑柔一身女使裝束,跟着接她的女使,進了孟夫人正院。

“大當家辛苦了。”吳姨娘迎在上房門裡,讓進李桑柔。

南窗下的榻上,孟夫人正坐着喝茶。

“夫人剛回來。”吳姨娘轉身跟進,微笑解釋了句。

“一共八十萬兩。”李桑柔拱手,孟夫人欠身。

“大當家真是大手筆。”孟夫人示意李桑柔坐。

李桑柔坐到榻前扶手椅上,接過吳姨娘遞過來的茶,欠身先謝吳姨娘。

“跟夫人做生意,總要拿得出手。”李桑柔一口氣喝了半杯茶,才笑答道。

“大當家這筆生意,要分出去多少?”孟夫人沉默片刻,看着李桑柔問道。

“四十萬。”李桑柔乾脆直接的答道。

“那不算多。”孟夫人慢吞吞道,“餘下的錢呢,大當家接下來準備做哪樁生意?”

“暫時沒有打算。這筆錢能撐一陣子。

“揚州城的宅子,銀子再多都沒用,人手不夠,工匠更少,一年裡用的銀子有限,順風要貼補,可也不至於太多。

“還有一樣,就是棉花,要是能種出來,就要找人改紡車織機,這些都要錢,不過,應該不會太多。

“別的,暫時沒什麼用錢的地方。”李桑柔看起來很是輕鬆自在。

“大當家這是過路財神。”孟夫人看着李桑柔。

“掙錢不就是爲了花錢麼,這怎麼能叫過路財神,難道夫人掙了錢,全堆起來不用?”李桑柔笑道。

“大當家做了挺多事,比如這晚報。”孟夫人指了指榻角堆着的一摞晚報。

李桑柔笑着,沒說話。

沉默片刻,孟夫人看着李桑柔問一句,“爲什麼?”

“嗯?什麼爲什麼?”李桑柔反問了句。

“大當家掙瞭如山似海的銀錢,再一把一把散出去,大當家自己,用不了幾個錢吧。”孟夫人打量着李桑柔。

“我還真沒想過爲什麼,這些都是我能做的事,能做麼,就順手做了。

“掙來了錢,總要用出去,要不然,銀子都堆在那裡,等我死了之後,不也是便宜了不知道誰,要是那樣,還不如在我手裡,由着性子漫撒出去。”李桑柔笑道。

“大當家這是要留芳千古了。”孟夫人這句話說的意味不明。

“你喜歡聲名遠揚嗎?”李桑柔看着孟夫人,認真問道。

孟夫人沒答李桑柔這句問。

“我很不喜歡。

“聲名揚出去,就很難再自由自在,我還是覺得能自自在在的到處走,到處閒逛,隨心行止,才最自在。

“而且,聲名這東西,活着是累贅是拘縛,死了,真要被人寫了文兒,寫了什麼什麼傳啊記的,寫進了史書裡,那就必定要遭人議論,被人評說。

“一個個的庸貨俗人,用他們的小雞肚腸,鼠目寸光,肆無忌憚的指指點點,說你必定這樣,肯定那樣。

“可偏偏你又死了,毫無還手之力,實在憋屈。”

“可就算你豎了面桑字旗,該知道你姓李不姓桑,知道你是誰的,還是知道了。”孟夫人失笑出聲。

“有多少人知道?”李桑柔看着孟夫人,“你們府上,你知道,她知道,楊將軍知道,還有誰知道?”

“軍中裨將,倒有不少知道的,不過,傳說中,你女生男相,膀大腰圓,黑臉有須,十分兇殘,還有說你愛吃人的,最愛吃心肝。”吳姨娘柔聲笑道。

“挺好。”李桑柔聽的揚眉而笑。

“確實,做生意賺錢,漫撒銀子,都很痛快,揚出了名,卻是又麻煩又累贅。”孟夫人不知道想到什麼,笑起來。

李桑柔衝孟夫人舉了舉手裡的茶杯。

“杭城那邊的綢子,這兩天就能到了,大當家就在這江州城盤桓幾天,等綢子到了,一同過江?”孟夫人笑道。

“好。”李桑柔爽快答應,站起來,“能給我找個地方睡一覺嗎?兩夜沒怎麼睡了。”

孟夫人看向吳姨娘。

“大當家跟我來。”吳姨娘站起來,帶着李桑柔,推開通往西廂的暗門,再從西廂出去,轉了幾道彎,進了兩間耳屋。

“那扇門外是一個小小的天井,極小,有扇角門,出了角門,就出府了。角門鑰匙在那個抽屜裡。”吳姨娘指着耳屋,和李桑柔笑道。

李桑柔謝了吳姨娘,進了耳屋。

耳屋裡齊全整潔,李桑柔看過一遍,打個呵欠,上牀睡覺。

吳姨娘回到上房,坐到孟夫人對面,“你剛纔要說什麼?”

李桑柔到時,孟夫人剛剛回來,換好衣服,還沒來得及說話。

“她送來的八十萬,是荊州的稅銀。”孟夫人聲音低低。

“你怎麼知道,有印記?”吳姨娘話沒問完,就反應過來。

“嗯。大齊荊州府。”

“那怎麼辦?要全部重鑄?八十萬兩,只用咱們的人,要好一陣子。”吳姨娘擰着眉。

“這稅銀,她怎麼弄到手的?不過幾天功夫。”孟夫人像是在問吳姨娘,又像在自言自語。

吳姨娘看着她,沒說話,她不是要問她,她只是在想這件事。

“他要納的人,看好了?”沉默良久,孟夫人垂眼問道。

“看好了,一個是府衙書辦家姑娘,還有一個,是唐秀才的孫女兒,他說他不是貪婪女色,這是爲了子嗣着想,兩個人都是宜生養的面相。

“這兩位,他讓人帶給我看了,都是腿粗臀寬,確實都挺宜生養的。”吳姨娘微微提着心,答道。

孟夫人垂眼抿茶,好一會兒,似是而非的嗯了一聲。

“他納就讓他納吧,多生養也好,家裡又不是有王爵侯爵,只能挑一個承襲,就算他以後真掙到了爵位,那又怎麼樣?你難道還把這些看眼裡?

“他納了擡了的,生就生吧,也不過多幾個人吃喝。

“再說,也不是沒有好處,孩子多了,也省得他總是盯着大哥兒一個人,跟大哥兒說這個說那個,教的大哥兒一天比一天跟咱們離心。”吳姨娘小心的勸道。

“大哥兒心高氣傲,可他的才智膽色,卻撐不起他的心高氣傲,這些年,我越來越擔心大哥兒,擔心他長大了,真要做了官,做了這一家之主,只怕,還不如他父親呢。”孟夫人聲音低低。

吳姨娘神情黯然,垂着眼沒接話。

大哥兒當着她的面說的那些狠話,她從來沒敢跟她提過,她比她更加擔心大哥兒長大之後,真要到大哥兒長大了,做了官,做了一家之主,她和她,該怎麼辦?

這些憂慮,她常和她說起,她總讓她別擔心,說有她呢,可她怎麼能不擔心呢?

“大哥兒這樣的脾氣,要有人壓着才行。”沉默良久,孟夫人慢吞吞道。

“嗯?”吳姨娘看向孟夫人。

“讓我好好想想。”孟夫人擡手止住了吳姨娘的疑問。

……………………

一個月後,在黃梅縣等的急的百爪撓心的陸賀朋,終於等來了江南過來的綢子船。

急急趕回來的孟彥清和黑馬等人,帶回了五六百輛大車,再次裝滿綢子,連夜往回趕。

陸賀朋接到了綢子,卻沒看到李桑柔,大頭也沒在船上,陸賀朋心裡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卻一個字不敢問不敢說。

大當家明明說了跟綢子船回來,這綢子到了,船到了,大當家人呢?大頭也沒回來,這是怎麼了?

可綢子到了,至少,這生意是好好兒的,生意還做着,大當家的必定也是好好兒的,他不用擔心,一點兒都不用擔心!

幾天後,一大清早,沿着江北岸來來往往的商團,就覺得對岸江州城城頭上的大旗,好像跟從前不怎麼一樣,怎麼越瞧越像是他們大齊的皇旗呢?

陸賀朋沒看到江州城頭的大旗,城頭換旗當天,一大清早,他就被百城的小廝找上了門,傳了文先生的話:

世子爺已經把江州城打下來了,他的生意做不成啦,趕緊收拾收拾回建樂城吧。

陸賀朋自然認得百城的小廝,目瞪口呆之後,壓下滿肚子的不明白,立刻揹着小包袱,急急慌慌往建樂城趕回去。

事兒太大了,啥都別說了,等見了大當家再問吧,大當家肯定什麼都知道。

……………………

江州城到底是怎麼淪陷的,北齊這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就那麼幾個人,個個嘴巴緊閉,一個字不說不提。

至於南樑,江州城突然淪陷這事兒,簡直比平地摔了一跤還突然,南樑朝廷從上到下,亂成一團吵成一團,可這城到底是怎麼沒的,沒人說得清。

江州城淪陷當天,守將楊文的頭顱就被高高懸掛在城牆之上,楊文投降獻城,那肯定不可能了。

幾個死裡逃生的裨將,以及楊文身邊的親衛,說辭一致:

他們都正睡着覺,被一大羣蒙面人殺進去,他們赤手空拳,正睡着覺呢!被人家砍菜切瓜一般的殺啊,眨眼就殺了個乾淨,他們這樣那樣,總之,都是拼死才逃出了一條命。

至於守城的兵卒,也有逃出去的,他們的說法是另一樣:

他們一回頭,發現北齊人就站在他們身後,刀貼着他們的脖子!

怎麼回事?他們不知道啊!

滿城的市井小民,就更懞了,他們什麼都不知道,真不知道!

頭天晚上關城門的是樑軍,城頭上是大梁的旗,睡了一夜,早上起來,開城門的就成了北齊軍了,城頭飄着北齊皇旗,要不是城頭上吊着楊將軍的頭,他們還以爲是楊將軍獻城了呢!

楊將軍以身殉國,一妻一妾和獨子下落不明,都說肯定是死了,這是明擺着的!

從上懞到下的南樑朝廷遙祭了楊將軍,追封追贈,可這江州城到底是怎麼淪陷的,猜測一個接一個,一個比一個入情入理,聽起來個個都對。

楊將軍以下的偏將,個個值得懷疑,家眷沒隨在江州城的,家家被變着法子的又審又問,可偏偏除了楊將軍明確是死了,其它的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

帶人接守江州城的是文誠,忙了兩三天,各處初初妥當,文誠才慢慢鬆出來一口氣。

江州城只怕不用費太多力氣,他和世子爺想到了,可一來沒想到這麼容易,二來,沒想到這麼快!

他和世子爺不說措不及手,可確實有點兒慌亂,好在,總算一切順利。

“爺,外頭有位婦人,拿了這個,說先給你看看。”守門的親衛一溜小跑進來,將一個包的嚴嚴實實,四面都蓋滿封漆的四方小包,捧給文誠。

百城上前接過,手往下沉了沉。

“什麼東西?小心打開。”見百城手往下沉,文誠皺起了眉。

“是。”百城應了,小心捧着,放到門外地上,抽出刀,小心的用刀尖挑開。

伸頭看清楚了,百城呃了一聲,一把抓起小包,幾步衝到文誠面前,壓着聲音,“銀子!”

文誠一把撕開,翻過銀子,看着底上的荊州關防的標識,立刻吩咐百城,“請進來。”

一箇中年婦人跟着百城進來,恭敬的曲膝見禮。

文誠拱手還禮,“嬤嬤客氣了。”

“先生客氣了,婢子奉了我家太太吩咐,留在這裡等先生,有兩條船,要交還給先生。”中年婦人垂着手,恭恭敬敬道。

“有勞嬤嬤了。”文誠欠身,吩咐百城,“你帶些人去,把船撐過來。”

百城一聽就明白這兩條船是什麼船了,答應一聲,急忙出去召人。

“嬤嬤怎麼回去,要我這邊安排嗎?”文誠看向中年婦人問道。

“多謝先生,不用了,我們太太還吩咐了別的差使。”中年婦人垂手退了幾步,出了門,看到百城過來,往外出去。

文誠站在門裡,看着婦人裹上塊半舊灰布,夾雜在兵卒中間出去了,對那位未能謀面的孟夫人,再佩服一回。

大當家說,閨閣之中,燦若星辰。此話真是半點不虛啊!

第23章 大過年的第330章 差錯了第185章 都姓烏第340章 返第85章 人各不同第143章 此麻煩非彼麻煩第251章 一人一世界第13章 臣僕第73章 荒唐和秉公第110章 一片新土第33章 示威第120章 一天罪囚第89章 總是有附加第282章 大章啊第6章 華而不實第173章 新掌櫃第340章 返第323章 喜事第171章 入城第36章 葉四爺第175章 小報很要緊第231章 閒事兒第146章 容忍和放縱第94章 安頓第253章 信客第171章 入城第35章 尾巴的作用第341章 情懷第269章 七爺的煩惱第226章 難題第263章 揚州第116章 見一見鬼第27章 謀與殺第237章 吵架生財啊第226章 難題第292章 熱鬧的年第91章 意外第319章 花兒第197章 此城和彼城第214章 利同則合第319章 花兒第309章 見面第92章 原罪第332章 搓揉第45章 八卦潘第158章 人質換了手第10章 地頭蛇第172章 託付第279章 楊家子第23章 大過年的第185章 都姓烏第56章 召人第344章 匪第329章 人之常情第234章 樹威第350章 爲了月票!第241章 啓程第283章 閒話之間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212章 路道粗第52章 能做就做第283章 閒話之間第214章 利同則合第54章 開業大吉第324章 藉機第293章 陣勢太大第164章 接風吃第173章 新掌櫃第223章 雌虎頭兒第332章 搓揉第148章 不可爭閒鬥氣第254章 咱是一家人第53章 清風明月第93章 惡與魔第145章 收服不易第38章 唐家正店第338章 風花第15章 馬爺的自信第239章 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76章 錢財功名第126章 勝第42章 明暗第340章 返第66章 逆向思維第266章 遠道而來第313章 送返第59章 新業務第163章 回第132章 避回第280章 託付第106章 酬報第65章 都是有媳婦的人第337章 空口無憑第316章 半章第138章 另一種寸步不讓第308章 十萬花第151章 摟錢有道第122章 哨探第174章 閒話第72章 開年開戰
第23章 大過年的第330章 差錯了第185章 都姓烏第340章 返第85章 人各不同第143章 此麻煩非彼麻煩第251章 一人一世界第13章 臣僕第73章 荒唐和秉公第110章 一片新土第33章 示威第120章 一天罪囚第89章 總是有附加第282章 大章啊第6章 華而不實第173章 新掌櫃第340章 返第323章 喜事第171章 入城第36章 葉四爺第175章 小報很要緊第231章 閒事兒第146章 容忍和放縱第94章 安頓第253章 信客第171章 入城第35章 尾巴的作用第341章 情懷第269章 七爺的煩惱第226章 難題第263章 揚州第116章 見一見鬼第27章 謀與殺第237章 吵架生財啊第226章 難題第292章 熱鬧的年第91章 意外第319章 花兒第197章 此城和彼城第214章 利同則合第319章 花兒第309章 見面第92章 原罪第332章 搓揉第45章 八卦潘第158章 人質換了手第10章 地頭蛇第172章 託付第279章 楊家子第23章 大過年的第185章 都姓烏第56章 召人第344章 匪第329章 人之常情第234章 樹威第350章 爲了月票!第241章 啓程第283章 閒話之間第103章 閒逛閒談第212章 路道粗第52章 能做就做第283章 閒話之間第214章 利同則合第54章 開業大吉第324章 藉機第293章 陣勢太大第164章 接風吃第173章 新掌櫃第223章 雌虎頭兒第332章 搓揉第148章 不可爭閒鬥氣第254章 咱是一家人第53章 清風明月第93章 惡與魔第145章 收服不易第38章 唐家正店第338章 風花第15章 馬爺的自信第239章 催更圈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第176章 錢財功名第126章 勝第42章 明暗第340章 返第66章 逆向思維第266章 遠道而來第313章 送返第59章 新業務第163章 回第132章 避回第280章 託付第106章 酬報第65章 都是有媳婦的人第337章 空口無憑第316章 半章第138章 另一種寸步不讓第308章 十萬花第151章 摟錢有道第122章 哨探第174章 閒話第72章 開年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