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結盟的原因

1914年有兩件事促使德國力求速戰。一是6月間德國完成了基爾運河的加寬工程,使新造的“無畏艦”能從北海通過運河直接駛入波羅的海,加速軍隊調動的靈活性;二是4月份英國開始同俄國進行海軍談判,小毛奇獲知此事後,大爲不安。6月1日,小毛奇對曾出使英國多年的埃克哈德施泰因說:“我們已準備就緒,在我們是愈快愈好。”德國深知,如果戰爭拖至1917年發生,那時俄法兩國完成新的擴軍計劃,實力對比會起變化。德國外交大臣亞哥夫在1914年7月寫給駐英大使的信中說:“現在,俄國基本上尚未做好戰爭準備。法英兩國也不願意現在打仗。根據所有權威人士的推測,再過幾年,俄國就有戰鬥力了。到那時,它用自己士兵的數量就能壓倒我們;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和戰略鐵路都將建成,然而我們的集團的力量卻將日漸衰弱下去。”

德國人預感到俄國的力量將日益增強,而現時貌似強大的奧匈帝國將日趨衰落,因此希望在實力對比有利的情況下發動戰爭。

有趣的是,這一次戰爭的交戰雙方,在戰前都持樂觀態度都認爲自己會很快的贏得戰爭的勝利。軍國主義橫行的德國人興奮的跳腳,一心要報仇的法國人,不改浪漫的本性,認爲這場戰爭勝利會來的輕鬆。法國人爲了打贏這場戰爭,也準備了很多,加上有英國這個盟友,腰桿子就更硬紮了。

7月5日,德國明確表示支持奧匈對塞爾維亞動武。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戰爭爆發之前,英國的最大貿易伙伴是德國,英國內閣裡頭有十二名閣員明確反對戰爭。英國政府卻看的很清楚,德國人制造能力更強,晚幾年開搞,德國的海軍實力可能會趕上英國。

這麼說吧,從1911年的摩洛哥危機開始,歐洲各國加快了備戰的步伐,瘋狂的軍備把各國都壓的喘不過氣來,歐洲各國承受的壓力都到了一個臨界點。

歐洲在摩拳擦掌的時候,亞洲也不安靜。威廉二世在召集寵臣及軍方大員開會確定要打仗之後,立刻指令公使哈豪森,不惜一切代價,將中國拉上德國的船。這個時候,多一份實力就多一份勝利的保證。中德關係一貫的良好,現在中美之間又搞了一個什麼友好協定,要是能把中國拉上再捎帶上美國加盟,那就爽呆了。

哈豪森求見,很輕鬆的見到了方大帥。這份待遇讓他很自豪,在中國這個地界上,就美國公使和德國公使有這待遇,別的國家的公使,想見方大帥一定被擋駕。大帥是不幹政誰來都這理由,這兩天別的公使也來過,都被擋了。

別人爲起爲啥中德公使能見大帥,理由也很充分,私人朋友之間的會晤,管得着麼?

這種很明顯的偏心,在六月最後的兩天裡,在其他各國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方大帥那可是個瘋子,當初還是一個小軍閥的時候,就敢挑戰大英帝國的尊嚴。現在手下傭兵數十萬,膽子必須是更肥的。萬一這個傢伙一衝動,加入了德國的同盟呢?俄國的那就要癢癢了,至於日本嘛,英國政府還得防着他在中國做大,根本就不敢放手讓日本打中國。

很明顯,大英帝國認爲中日中俄之間的實力沒有可比性,現在的關鍵是歐洲,德國人不是好對付的。亞洲只能作爲資源地,英國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國,還得防着日本在亞洲做大。對於日本,英國從來都是又利用又壓制。說起來日本也挺不容易的,在英國的屁股後頭跟着,國家小資源少,有點錢都拿去造軍艦填陸軍了,國民生活水平很差。

這一次會見,正好趕上孫寶琦和湯化龍都在方劍雄這,倒不是這二位閒着沒事,實在是這兩天中美友好合作協議這個事情,日本抗議的很厲害。孫寶琦那裡抗議之後,又去找湯化龍抗議。日本在中國是有駐軍的,伊集院甚至發出了戰爭的威脅。大總統和總理有點遭不住了,來找方劍雄要個準話來着。

“元帥閣下,很榮幸見到您。按照中國人的說法,今天就不繞彎子了,本人僅代表德意志帝國皇帝,向閣下轉達皇帝陛下的意思。德意志帝國願意放棄庚子賠款,給以中國最惠國待遇,向中國提供兩億金馬克的無息貸款。前提是,中德結盟”哈豪森算是一箇中國通,漢語說的還算湊合。在這個時候說漢語,哈豪森是做了功課的。

對於說服方劍雄,哈豪森自我感覺很有把握,理由是方劍雄一貫的親德。這個理由在國家關係之間其實很站不住腳,問題是中國人總給洋人一個印象,那就是講關係。

哈豪森的話沒喲出乎方劍雄的預料,但是讓湯化龍和孫寶琦大爲吃驚的同時大喜。中德美三國結盟一事,孫寶琦是有參與的,當時的清政府太爛,被日本人給這個事情攪黃了。或者說整個協約國體系,就沒人願意看見這個事情的發生。

現在日本咄咄逼人,孫寶琦和湯化龍被弄的焦頭爛額的時候,哈豪森來說結盟,這兩位真是大喜過望了。比起德國來,日本也好意思叫列強?有了德國這個盟友,還能怕日本?再拉上一個美國,那就齊活了。關鍵這個是德國主動提出結盟一事,這個真是讓人歡欣鼓舞的好消息。至少孫寶琦和湯化龍是樂見其成。

實際上中美德三國結盟一事,一瞪了威力巨大,比什麼協約國那強大太多了。問題是這個事情成不了,美國人肯定不幹,這是由於國家的地理位置和政治體制決定的。美國人不幹,方劍雄才不會答應中德結盟。再說這個時期的美事力量並不強大,乾點趁火打劫的事情還湊合,加入同盟國跟英法俄日開戰,美國政府還真沒這個勇氣。

換成孫寶琦和湯化龍任何一個做主,結盟一事肯定就成了。取消庚子賠款,最惠國待遇,還有兩億金馬克的無息貸款,這麼大的餡餅從天上掉下來,砸暈這兩位一點都沒難度。

“公使先生,貴國的誠意讓人感動,這個事情我會慎重的考慮。當然,最後的決斷,還是要符合法律程序,不是一兩個人可以做主的。這一點,需要時間,請您理解。”方劍雄的法子還是繼續拖,再有一個月,歐洲打起來再說。

“元帥閣下,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不過有的時候,要想獲得巨大的利益,不冒險是不行的。中德之間的結盟,客觀上確實會對中國的處境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但是可以肯定一點,一旦中德結盟,德國將幫助中國把人民武裝起來。而中國需要做的,不過是對日對俄的一小部分力量的負擔。”哈豪森這話說的真是充滿了誘惑性,當然他沒指望這話方劍雄當真。中德之間距離太遠,最要命的是中國不是個工業國家。僅有的一點點工業底子,根本無法支持幾百萬人的現代戰爭。

如果等上三年五載的,方劍雄還這就敢博一下。現在嘛,還是算了吧。

“是的,我知道”方劍雄點點頭,表示認可這個說法,但是語氣一轉,無視孫、湯二人熱切的眼神,還是沒有鬆口:“公使先生,請您有點耐心。”

“好吧,既然這麼說,我只好回去等消息。”哈豪森無奈的告辭,他也不好再說啥。在勸說反而落了下乘,德國這個時候還真的未必就認爲一定要把中國拉上船,沒有中國的加入,德國照樣認爲自己能打贏戰爭。這個時候的德國,上下都持樂觀態度。

哈豪森走了,孫寶琦立刻開口道:“扶國,爲什麼不答應他?還以爲你至少要有所傾向性的表示。”方劍雄看了一眼老師,又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湯化龍,這兩位當今中國權力最大的政客,除了軍權他們沒掌握,其他權力可都交個了他們。這兩人都想跟德國結盟,不是他們不怕大英帝國和盟友們,而是覺得能有把握把美國也拉上。

“二位請看地圖,這裡是德國,這裡是美國,這裡是中國。”方劍雄走到牆面前,指着一副世界地圖說話。“美國的地理位置最佳,大西洋和太平洋是美國防禦的最佳屏障。當今工業能力世界第一的美國,軍事實力並不強。美國的體制的決定了這一點,看看美國連日本海軍都難以壓制就知道了。接下來說德國的位置,歐洲的中部,俾斯麥之後,德國放棄了原來孤立法國的政策,使之陷入了法俄夾擊的不利局面下。一旦歐洲爆發戰爭,英國人強大的海軍面前,德國海軍是否能有所作爲,都要打個問號。如果德國不能在開戰之後的一個月內擊敗法國,並迫使法國投降,那麼我認爲中德之間的結盟就變得毫無意義。甚至,中國還要在適當的時候加入協約國的陣營。”

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圍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二百四十七章 歐戰洗禮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九十六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四十八章 謀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一百八十四章戰術欺騙(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十章 詹天佑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一章中原鹿正肥(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九十二章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師長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九十五章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四十章中原鹿正肥(七)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青黴素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十四章東征、北伐(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一百零七章擴張(十三)騎牆派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決戰(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二百六十六章 殊榮!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四面合圍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六十一章京漢線之戰(一)匪首現身第九十三章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二百四十七章 歐戰洗禮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決戰(4)苦守濟南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二百零一章 美國竹槓使勁敲第四十二章 中原鹿正肥(九)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二百九十三章 既要合作也要防備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十七章 東征、北伐(六)第九十六章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三章 大舉賣國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四十八章 謀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四十九章訂單給誰的問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蔡松坡(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光(4)禽獸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一百八十四章戰術欺騙(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沒什麼好談的!第三十章 東征、北伐(十九)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十章 詹天佑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四十一章中原鹿正肥(八)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九十二章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師長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坑第九十五章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四十章中原鹿正肥(七)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十章 新一輪整編第三十六章 所謀何者(上)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五十四章製造平衡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一章 突發事件第一百三十七章張作霖(下)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一百零一章縱橫之道(續)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一百零六章 青黴素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作霖(上)第二十四章東征、北伐(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黑夜閃電行動第二十章東征、北伐(九)第一百零七章擴張(十三)騎牆派第三百零二章 最後的決戰(2)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亞風雲(1)第二百六十六章 殊榮!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不一樣了!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五十八章長途奔襲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第二十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二章 庫頁島出油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一百四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