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

歐美的先進技術首先用於民用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性,一次大戰結束之後的歐美,作爲勝利者們似乎喪失了作戰的勇氣,一直到被德國人堵在門口一頓暴揍,這纔想起來要還擊。

英法的綏靖政策徹底的失敗,英國坐困孤島一直到美國參戰纔算緩過一口氣來。不想日本海軍竟然生猛的幹掉了美國太平洋艦隊,澳大利亞還有美軍幫忙守一下,印度只能自己來。組建英印軍需要大量的武器裝備,美國的生產力固然強大,這不是沒有現貨麼?只有中國才能提供英國急需的裝備。所以現在英國要求着中國,平行時空的歷史上,英軍不就是靠着出賣中國遠征軍才全身退回印度的麼?

這個時空,英國可沒有這個機會了,直接連緬甸都讓出來了。丘吉爾最希望得到的不是來自中國的裝備,而是中國政府加入盟國,對日作戰。爲了實現這個目的,丘吉爾有點不惜代價的意思,。正因爲如此,莊森纔不繞彎子,也徹底的放棄了英國人固有的矜持。

“中國需要的技術,英國應該都有,就算英國沒有的,美國也應該有。方大總統,英美中結盟,才最符合中國的利益。未來的世界,英國主導歐洲,美國主導美洲,中國主導亞洲。自由世界聯合起來主導世界秩序,這符合中國利益。”莊森很直接的談利益,附帶出英國首相丘吉爾對戰後世界格局的憧憬。

方劍雄心裡暗暗好笑,美帝都參戰了,戰後英國還想主導歐洲?騙誰呢?戰前的歐洲英國都無法主導,現在被人堵在門口很揍,就跟一個垂死的病人一樣,靠着美國這顆人蔘在吊着一條命,也敢說什麼主導歐洲。就算中國能答應,美帝能答應麼?丘吉爾的如意算盤不就是利用美國打德國。拉着中國對抗戰後的美國麼?這一套在一戰之後就玩過一次,現在還指望複製一戰後的結果麼?真是異想天開!

“上一次我已經明確的表示,中日之間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現在我的態度還是這樣。不過中國還沒有做好兩線作戰的準備,中國需要時間組建新的部隊。”方劍雄的態度還跟上次一樣。莊森多少有點放心了。但是很快就憂心忡忡道:“日本很可能會攻打印度!英國政府需要幫助。”

方劍雄面露詫異道:“怎麼?英國連印度都擔心守不住麼?我國在緬甸有一個機械化軍和兩個步兵軍的存在,日軍只能走海路去印度。以日本的海上運輸能力,一次能投送三個師團的兵力就是極限了。難道駐印英軍連三個師團都抵抗不住?再說了。這麼大一個印度,日軍三個師團至少要**作戰一個月以上才能得到來自國內的增援吧?”

堂堂的大英帝國落到這步田地,說實話是很丟人的事情。現在不是要臉的時候,莊森只能實話實說:“我軍在非洲擊敗了意大利軍隊之後,德軍登陸非洲。隆美爾麾下有三個裝甲師,總兵力約三十萬。蘇伊士運河太重要了,我們不得不從印度抽調了一些部隊。現在新部隊還在組建中,而且嚴重的缺乏裝備,大英帝國需要中國的幫助。如果可能。英國最希望看見的是中英結盟,中隊直接從陸地上出擊。”

話說到這個份上,莊森還在念念不忘的提一句中英結盟,甚至都不提什麼中國志願者進入印度一說。放棄緬甸,英國已經心疼不已,再讓中國人進入印度。那真叫無法接受了。總之莊森接到的使命,就是獲取中國的幫助,底線是中隊不以任何形式進入印度。

“裝備的問題倒是好辦,我們從蘇軍手裡繳獲了一大批武器彈藥,可以向貴國提供三個步兵師的裝備。同時還可以向貴國提供200門122榴彈炮和200輛t26坦克。本來可以提供的更多,但是很多裝備都在修復中,只能陸陸續續的提供給貴國。”方劍雄這次難得大方一次,沒有提錢的事情,這倒不是良心發現,主要這些裝備是用來打日本的,反正這些裝備給了英國,將來就算落到日軍手裡一部分,也沒有彈藥補充,很快就會變成廢鐵。

“感謝中國政府的幫助,我想知道英國將爲此付出一些什麼?”莊森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從來都是隻講利益的傢伙,肯定是忘記提要好處了。

“請告訴丘吉爾首相,這些裝備都是中國無償提供的。鑑於目前中隊還沒有準備好於日本開戰,這些裝備就算是表達一點點歉意吧。請丘吉爾首相放心,中英美結盟是大勢所趨,自由世界必將主導整個世界秩序。”方劍雄一番話,說的莊森很激動,被忽悠的離開之後突然想到,這樣回覆國內,能不能讓首相滿意呢?

丘吉爾當然不滿意,但是他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敦促莊森,一定要加快與中國外交部門的接觸節奏,儘快拿到中國提供的武器裝備,要求莊森力爭半年之內讓中國加入盟國。同時還指示情報部門,儘快弄清楚中國想從德國獲得哪些技術。只要英國有的,就免費提供給中國,絕對不能讓中國加入德國一方。

忙完了中國的事情,丘吉爾的目光轉向非洲。非洲的戰場主要集中在北非,法國在北非的殖民地爲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意大利獲得利比亞,英國佔了埃及。這個是戰前的格局,二戰爆發後法軍被德軍橫掃,英國縮在家裡隔着英吉利海峽苦苦堅持,埃及英軍不過五萬人,墨索里尼以爲有機可乘,便集中25萬大軍從利比亞殺向埃及。

不想氣勢洶洶的意大利軍隊真的打起來時,竟然戰鬥力五的渣。讓韋維爾指揮英軍和英印軍殺的打敗而回,英軍趁勢追殺,佔了昔蘭尼加,眼看着意大利軍隊就要被英軍趕下大海,墨索里尼只好厚着臉皮向希特勒求救。

本來希特勒就有出兵非洲的意思,開始墨索里尼還不答應,生怕德軍鳩佔鵲巢。不想自己的軍隊打仗手藝太潮,別說英軍了。就連英印軍都打不過啊。這個真是太丟人了!要知道意大利軍隊武裝到牙齒,韋維爾手裡不過是英印軍50000人外加蘇丹國防軍4500人。而且英軍的坦克還是用土辦法造了幾輛披上鐵皮的裝甲車,大炮只有兩門古董榴彈炮。

所以說,希特勒攤上這麼一個豬隊友,真是命苦。好在這個時空的斯大林沒有精力在羅馬尼亞撩撥小鬍子。小鬍子也沒有先動手收拾好大鬍子。一門心思要渡海作戰滅掉英國。不列顛空戰的時間和激烈程度都遠遠超過了平行歷史。而且德國在巴伐利亞也打出了石油,證明中國給的情報是準確的。現在方總統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油田之一的利比亞的佔據者意大利發來了求救信號,本來就打算殺向非洲奪取油田進而切斷蘇伊士運河的希特勒答應了墨索里尼的請求。因爲沒有蘇聯戰場。所以希特勒能夠派出更多的軍隊去非洲。當然小鬍子也不是白答應墨索里尼的,提出了讓他難堪的條件:撤銷格拉齊尼亞的職務,北非意大利軍隊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墨索里尼捏着鼻子接受了!

隆美爾奉命來見希特勒,在辦公室裡希特勒把一本英國雜誌丟給隆美爾,指着雜誌封面上一臉驕傲微笑的理查德、奧康納中將道:“將軍,請你給我把他從非洲趕走,我不願意再看見他的影子!我將在這裡靜候你的消息。”

小鬍子很乾脆,隆美爾同樣乾脆利落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轉身離開。接受命令的隆美爾。立刻乘飛機前往北非,先從空中俯瞰了非洲大地,發現意大利軍隊很可能是敗在了沙漠的惡劣氣候條件之下。心裡不免暗暗的鄙夷這個豬隊友,都在利比亞呆了那麼多年了,居然還沒有適應非洲的氣候。

希特勒很快調集部隊,第五輕裝甲師率先登陸非洲。隆美爾不等後續部隊,就帶着第五輕裝甲師和兩個打醬油的意大利師,用疑兵之計迷惑嚇唬班加西的英隊,駐紮班加西的是英軍第二裝甲師一部還有第九澳大利亞師,直接被隆美爾唬住了。丟下班加西就跑。

隆美爾緊追不捨,英軍第二裝甲師終究沒能逃脫被全殲的命運,俘虜了橫掃意大利軍隊的理查德、奧康納中將。被俘的理查德-奧康納被帶到隆美爾面前時,很不服氣的問:“請問將軍是如何在短時間內不停頓的進行攻擊的?”

隆美爾一笑回答:“我對部下的命令總是進攻!一刻不停的進攻!我的部下手中每一挺機槍都可能只剩下最後一條子彈帶了,這一點你們是否想到過了呢?”

奧康納低下了曾經驕傲的頭,懊悔不已的自責,如果能在多堅持幾天就好了。可惜,戰爭的結果沒有如果,勝負就是勝負。首戰告捷的隆美爾,很快得到了新的部隊,又有一個裝甲師運到利比亞,隆美爾立刻向託布魯克發起攻擊,丘吉爾急電韋維爾:“誓死守住託布魯克,決不允許有撤退的念頭。”

一個月後,丘吉爾這份電報收穫的是託布魯克失守,33000英印軍被俘,其中國有10名將軍。正在美國訪問,與羅斯福商議,謀求拉中國下水。羅斯福收到電報時看了一下,茫然的把電報遞個丘吉爾,上面寫着:“託布魯克投降,25000人被俘。”丘吉爾面目呆滯,久久不能言語。也就是這份電報,促使羅斯福提前向非洲派出美軍,幫助英軍作戰。對於英美來說,退出利比亞還能接受,但是絕對不能丟掉埃及。

殺氣騰騰的隆美爾再次得到了一個裝甲師的增援,爲了儘快得到利比亞的油田,希特勒很是下了一番血本,陸續往利比亞輸送了三個裝甲師和十個步兵師,決心一口氣把英國人趕過蘇伊士運河。當然在此之前,希特勒晉升隆美爾爲德國陸軍元帥!

距離柏林1500公里之外的一輛指揮車裡,隆美爾正在抓緊時間睡覺,他實在太疲勞了。他的一幫參謀圍在收音機旁邊,收聽到了來自柏林的特別廣播。播音員用抑揚頓挫的聲音宣佈:“元首大本營,元首宣佈,晉升隆美爾上將爲德國陸軍元帥!”

圍着收音機歡呼的參謀們發出的聲音,並沒有能吵醒熟睡中的隆美爾,醒來之後隆美爾得知這一消息時,也是又驚又喜,在給愛妻的信中如是說:“對我來說,當上陸軍元帥就跟做夢一樣。”

面對勢不可擋的隆美爾,丘吉爾先撤掉了總是跟他唱反調的韋維爾,然後派了一名新的將軍奧金萊克去埃及,希望他能擋住隆美爾的猛烈進攻,同時美國陸軍裝甲第二師也緊急趕往埃及,師長巴頓剛從中國回來,還在短暫的休假期間,就被趕上了船。

英國情報部門還幹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用潛艇把幾名殺手送上岸,然後對隆美爾的指揮部進行了一次斬首行動!可惜,英國人的運氣太差,精心策劃的行動因爲隆美爾不在指揮部而白忙活一場,參與行動的所有情報人員陣亡,僅僅成功殺死5名德軍參謀。

暗殺行動失敗之後,隆美爾趕回指揮部,並沒有預料中的憤怒,而是下令把所有英國行動人員的屍體清潔乾淨之後拍照,派人把這些照片送給正在跟他對陣的奧金萊克。

奧金萊克自認爲摸清楚了隆美爾的底細,集結了75000人發起了“十字軍行動”,英軍主動攻擊,兩軍坦克加起來1000多輛,在滾滾黃沙中展開你死我活的廝殺。關鍵時刻,隆美爾果斷的投入了最後的預備隊第十五裝甲師。

鋼鐵洪流向英軍陣地撲去,毛毛細雨中,坦克全部該上艙蓋,每一輛敞篷汽車上都筆直的站着一個軍官,士兵們荷槍實彈,坦克在前開路,汽車載着步兵伴隨攻擊。

英軍被這股氣勢鎮住了,回過神來猛烈射擊,一名軍官被擊中倒下,立刻有一名軍官站起來。每一名德軍的軍官都代表着一種一往無前的氣勢。

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熱火朝天的1914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視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略東北(1)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八十二章朝鮮獨立軍(1)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二十章 軍部新星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二百四十七章 歐戰洗禮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三章民國新氣象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一章標準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
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全面追趕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六十六章 泗水案(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一百八十九章雷霆(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放煙火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一百一十五章 終結者計劃第一百六十二章 熱火朝天的1914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二百三十章 不被重視第二百六十四章新的中美關係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七十五章辛亥年(3)第一百零四章又來一個挨刀的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略東北(1)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建國以來最大的戰役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八十二章朝鮮獨立軍(1)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二十章 軍部新星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二百四十七章 歐戰洗禮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三百零六章 遠東佈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三章民國新氣象第一百九十章 後起之秀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二百三十一章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四十二章無奈至極第四十六章躍馬中原(二)再勝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二百八十七章 反擊號角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三十七章 革命黨上門(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九十五章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二百七十一章 再臨滬上第四十七章 出招和對策第九十五章 擴張(一)徐紹幀來投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二十一章 方家事(上)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七十一章標準第六十一章現實困難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二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十三章 強硬反擊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十六章合作與誤導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一百四十二章 圍城(5)閻老西第一百五十四章利益至上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十二章 方家事(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四十三章 中原鹿正肥(十)漢陽再告急第五十二章核心問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