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在哈豪森看來,這是一次成功的會談。同樣在方劍雄看來,這也是一次成功的忽悠。對於方劍雄來說,只要把好處弄到手,時間拖下去,未來的主動權必然掌握在手。

哈豪森在給國內的電報裡提到這一次會晤時,用樂觀的語氣道:通過多方面的接觸,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這個中**隊的實際控制者,擁有的權力類似於皇帝。這一點從名義的大總統在中德結盟這一問題上的迴避與閃爍其詞相比,方劍雄給出了更能讓人信服的答覆。方劍雄這個年輕的軍事**者,擁有着超乎同齡者很多的政治智慧,也很有魄力。正是在他的推動下,帝國在遠東的市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很顯然,方劍雄對帝國有着超乎一般中國人的好感,這一點大概跟他在德國的經歷有關。(據稱,一位德國女士救過他的命。)以上這一切,結合目前中國的現狀,方劍雄卻很難做出一個決斷。國家沒有完全同意,政治體制的建設沒有走上正軌,外部列強的壓力巨大,等等原因導致了方劍雄的遲疑。我認爲,這種遲疑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應有的水準的表現。至於他說的兩年時間,應該是一個大概的估計,提前的可能性很大。

怎樣治理一個國家,方劍雄毫無經驗,但是他知道歷史大致軌跡,可以很有針對性的下手。距離一戰還有一年多的時間,這一年的事情能做的事情不多,所以必須充分的利用這一年儘快的把一些要緊的事情做好。

日頭到了頭頂,人頭攢動的工地上一個個工頭摸樣的舉着喇叭喊:“吃飯了吃飯了,動作快一點,早點吃完中午還能歇上半個時辰的,不耽誤下午幹活。”

喧鬧的工地安靜下來,人們紛紛停下手裡活計,往路邊的工棚裡走。架起的一口一口的大鍋就在邊上,蒸籠裡是饅頭,翻滾的糊狀物是各種骨頭熬出來的辣糊湯,還有一個大竹簍擺在邊上,裡頭是切成一段一段,用油炒過的鹹魚。面對着事物的誘惑,儘管很多人已經在咽口水,還是乖乖的排着長隊,這是規矩。不願意守規矩人,都已經被攆出工地去了。用負責這段工地的官員的話來說,這叫“害羣之馬”。

午飯按照工牌來領,吃飯的時候交上去,回頭由工頭髮還。幹活的人羣男女都有,午飯男的發三個饅頭,湯一碗,鹹魚一塊,女的饅頭兩個,湯一碗,鹹魚一塊。這些饅頭據說是美國麪粉做的,一個能有二兩重。就算乾的是體力活,也能吃的半飽,加一碗湯能有七分。

李全今年三十五歲,舞陽人。戰爭和匪患,給河南百姓帶去了無盡的災禍,李全的家過了土匪,趕上去年是荒年,這日子本來過不下去了,趕上白朗破了縣城,只好逃荒。往年逃荒,人都往北去,去鄭州或者洛陽,在不行就過黃河,往京城去。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討吃的要容易一點,願意施捨的大戶人家也多。

去年冬天逃荒正好相反,不能往北去了,鬧白朗匪患呢。土匪纔不管你是不是逃荒的,拖家帶口的被撞見了,先搜刮一番,再把家裡的女人給禍害了。運氣更倒黴一點,能遇見當兵的發瘋,那結果比土匪禍害更慘。

李全聽人說湖北去年沒遭災,趕上一個方大帥打走了北洋兵,對待百姓好的很。於是將家裡最後一點棒子麪做成乾糧,推上一輛獨輪車馱着老孃抱着孩子,後面跟着媳婦揹着僅有的家當,沿着鐵路南下。不斷從各地彙集一起的難民,沿着鐵道湖北走。這一路逃荒可不是好玩的,路死溝埋不過是尋常事。就拿李全一家來說,一輛車五口人,一路風塵走到了武信陽。這半道上要是李全出點啥狀態,生個病受點傷什麼的,這一家子估計就得家破人亡。

到了信陽,城外有穿着綠皮的官兵設卡,給這些南下的逃荒的人都攔住了。不是不讓繼續南下,而是把這些逃荒的人集中起來,發給食物衣物,還逼着去一個臨時的搭建的澡堂子裡洗乾淨,休息了兩天之後,當兵的給裝上火車,一路南下變得的輕鬆了起來。到了黃陂,才知道是讓他們修路來了。開始上路的時候,這一家人無疑內心忐忑,可是在當兵的槍口面前,沒有人敢於反抗。

到了黃陂,有政府人挨個問話,叫啥,哪人,多大,問完了寫竹牌子上,遞給李全一家人,然後還交代一番,到了工地上做事,三頓飯管飽,但是不得偷懶,一切要按照規矩來,要聽工頭的話。所謂的工頭,都是一些黃陂本地人,原來都是一些小吏。

故土難離,逃荒是看不到希望的選擇。熬過了冬天,春天來臨時,再回家去,大概每一個逃荒的都是這麼打算的。李全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等他一家人到了工地上,這個想法很快就變得不那麼強烈了。

首先是一天三頓飯,早晨一個饅頭,稀粥隨便吃,儘管這個稀粥夠稀的,一大碗最多有半兩米,差不多能當鏡子用了,但不是還有一個饅頭麼?中午一頓很實在,不是一碗飯一塊肉,就是饅頭加骨頭湯,晚上跟中午差不多。你要說能吃的多飽,那不好說,反正在這地界想餓死是別指望了。關鍵是,女人也能幹活,老孃在工棚裡帶孩子,還能去領一些針線納鞋底,十雙鞋底工錢五毛。工地上幹活的,男人一天五分錢,女的三分。(前文有誤,見諒)

給三頓飯吃,還有工錢,開始的時候李全並不敢信。等到他風雨無阻的幹了七天後,工頭把一隊一百個人叫一起,按照每天出工的次數,李全夫妻倆領到了全勤的工錢,五毛六的紙幣。工頭告訴大家,這錢在整個湖北,跟大洋和銅圓是一樣的用。工棚區裡有家小店,買點雜七雜八的東西。不是很確信世界上會有這種好事的李全,去了一趟小店裡頭,猶豫再三,拿出錢來表示要買五分錢的綠豆糕。

店裡的活計笑眯眯的,被稱好了包上,收了他五分錢,臨走還笑臉相送:下回再來啊!

真的用錢換買到了綠豆糕的時候,李全反倒失魂落魄的,回到住的工棚裡,狠狠的給了自己一個巴掌,罵了自己一句:“敗家子,五分錢啊!半個銅圓呢!”。

當天晚上,昏暗的油燈下,老孃納鞋底,孩子歡天喜地的吃糕點,婆娘笑盈盈的縫補衣裳。一家人,就這麼很意外的,看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中國人就像野草,春風吹過,原野上生命力最爲旺盛的,就是野草。只要看見了生活的希望,中國人就能以最爲堅忍的民族特質堅持下去,朝着心目中甚至相當模糊的希望前進,慢慢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夫妻倆一前一後,打了各自的飯和湯,往住的工棚裡走。一家人呆的工棚不大,就一個六七平米的棚子,地上鋪的稻草,一張草蓆。土坯壘的牆,頂是竹子夾着茅草,剛來的時候連個門都沒有,後來是李全自己用每個月休息三天的假期,去野地裡找的枯枝編了一個門。

兩個人的午飯,一家人吃,想到孩子在家一定餓了,夫妻倆走的有有點急,地上有個小坎子沒注意,婆娘被絆了一下,手裡的瓷碗脫手,正好迎面走來三個人,一碗粥全潑其中一個年輕人的身上。

三個年輕人中的兩個雙眼露出兇光,透出殺氣往前上,夫妻都給嚇傻了,顧不得心疼地上的那碗粥。眼前這年輕人穿的整齊,真不知道拿什麼來賠人家這身衣服呢。

這個很帥氣的年輕人雙手一伸,攔住了要上前的兩個隨從,淡淡道:“沒事!”說着話,沒去管身上的粥,蹲下身子,拿起地上的碗,遞給李全的婆娘道:“這位大嫂,對不住,我走路沒注意,擋着你的道了。”

夫妻倆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呢,年輕人已經把碗塞給李全的婆娘,回頭對身邊的小夥子道:“給他們一塊錢,算是賠償他們今天的午飯。”說着話,年輕人已經越過夫妻倆繼續往前走,夫妻倆完全沒注意到,年輕的臉色變得鐵青。身前的一塊被粥潑到的地方,也沒去收拾。

“敗家的婆娘,剛纔是他撞的你?”李全回過神來的時候,三個人已經走遠了,跟做夢似的,手裡還捏着一塊錢,仔細看看沒錯,確實是一塊錢的紙幣,李全在工頭那裡用零錢換成一塊的,讓婆娘攢着呢。

“昧良心的話不敢瞎說,剛纔確實是我腳下絆着了。”這婆娘倒是實誠,沒有說瞎話。大概也跟那個年輕人看着就令人敬畏有關吧。

走出這一片工棚,年輕人的臉上越發的難看,追上來的兩個小夥子見狀也都不說話。又走了一會,齊二柱上前道:“扶帥,剛纔的事情。”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十一章 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九章 聯手第九鎮(中)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九十五章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三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二十三章 方家事(下)第一百三十章情報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五十三章民國新氣象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五章 立業(上)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六章 殊榮!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次登島作戰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一百三十九章盟友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曾經的尊嚴第十一章 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九章 聯手第九鎮(中)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決戰(5)盤外招第一百零三章 擴張(九)束手無策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九十五章第六十四章整編大幕啓動第一百一十三章擴張(十九)高人啊!第十七章 重點扶持對象第六十九章 新目標第三十一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二十三章 方家事(下)第一百三十章情報很重要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前發動第三百一十章冰釋第十九章 蕪湖方家(上)第二百九十八章民族工業的機遇和未來第三十四章 且忍一時(上)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五十三章民國新氣象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五十八章 朱家寶的蕪湖行(上)第三十章 見撫臺(下)第三十七章 民國版的《古城會》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四十九章 上海灘(二)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一百五十八章 興奮的日本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十四章《橫濱條約》第一百四十章 圍城(3)孫傳芳的苦戰(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第一百零二章航運合作(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第二十九章 東征、北伐(十八)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蔡松坡(下)第一百八十九章戰場觀察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五章 立業(上)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五十四章 大國心態第一百一十八章決戰(9)非戰之罪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十六章 代理人(下)第五十二章 上海灘(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六十章盛宴啓動第七十一章京漢線之戰(十一)租界衝突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六章 殊榮!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六十三章京漢線之戰(三)臨戰第九十七章 擴張(三)根據需要決定幕後指使者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二十三章決戰(14)條件第八章聯手第九鎮(上)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一百三十九章訪談二百零五章 偉大的勝利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七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十四)汝河鏖兵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三十八章海軍陸戰旅第二百二十九章 凡爾登意外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四十三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