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

北風呼嘯,吹得房屋上的茅草刷刷作響,冷冽的空氣自門縫裡破爛的窗紙鑽進來,冷的的人直打寒顫。氣候一年比一年寒冷,纔是十月底的天氣,讓人感覺已經到了寒冬臘月一般。這麼寒冷的季節也不知道那些關外的滿韃不好好的在家呆着,爲何非要來大明作亂?

只有陳越知道,這是到了著名的小冰河時期,整個地球的天氣都要比以前寒冷的多,即使在亞熱帶的兩廣,到了冬天也會下上鵝毛大雪。冬天極度寒冷,夏天則相繼出現乾旱和大澇,糧食極度減產,百姓們收成極差導致食不果腹,在加上邊事不寧朝廷賦稅不減,無路可去的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就像被上天詛咒了一般,大明的最後幾十年天災人禍接連不斷。

幾十名家丁裹着厚厚的衣服,聚在最大的一間屋子裡聚精會神的聽着陳越授課,四支巨大的蠟燭點燃了安放在屋子的四角,把整個屋子照的晃如白晝,靠着窗戶的地方生着兩個煤火爐,有竹管通過窗戶把煙霧引到外邊,煤爐上坐着的銅水壺咕嘟咕嘟的冒着水泡,屋中的人誰也顧不得理它。

白天訓練,晚上認字,是陳越給家丁們制定的計劃,按照要求,每個家丁一個月的時間至少要認識八十個字,一年之後要會簡單的讀寫。授課的教材沒有選用孩童識字的三字經千字文,而是陳越自己根據訓練編寫的識字教材,把訓練中用到的口令,對家丁們的要求,以及各種紀律獎罰條列統統列了出來,編撰成一本薄薄的冊子,用以給大家學習。

在家丁當中,像陳平、李奕等人是本來就識字的,學習這些自然是毫無困難。有時候陳越爲了偷懶,便讓陳平李奕代替自己授課。李奕在對清兵一戰中因爲冷靜被陳越賞識,提拔爲小旗官,暫時任命爲陳巖的副手。

學了半個時辰的字後,家丁們各自散去睡覺,陳越推開屋門站在院中。看着面前黑黝黝的城牆,不由得感慨萬千,清兵首級吊上城頭,自己等人沒再被認作奸細,也受到了城上大官的嘉獎,可是城門卻還是沒有打開,自己等人依然只能呆在城外,好在還有煤場的房子,有燒之不盡的蜂窩煤,使得大家不會挨凍。

城門雖然沒有打開,倒是從城上吊下來很多食物,大米油麪鹽菜,各種物資足夠幾十人在外面生活上一個月。陳越不知道城上的大官是怎麼想的,爲何明知道大夥不是奸細而是立功的功臣,卻還是不打開城門讓大家進去?

陳越不知道城中人是怎麼想的,他能做的就是既來之則安之,既然進不了城門,那就呆在城外的煤場吧,反正清兵不會攻打北京,這裡靠近城牆很是安全,正好趁着難得的清淨時間好好操練一下手下的家丁。相信經歷過一場戰爭的家丁們收穫頗大,經歷過殘酷戰鬥的他們會漸漸成長爲合格的士兵!

就是不知道父親陳江河現在怎樣了,還有那可人的吳婉兒,以及自己的蜂窩煤生意......

就在陳越掛念家裡的親人之時,一道城牆之隔的另一間煤場(原楊家煤場),煤場的房屋裡同樣燈火通明,吳婉兒正喜極而泣,因爲她聽到了陳越和弟弟陳平安全的好消息。

“總之就是這樣,阿越他沒事,反而立下了大功,估計很快朝廷會授給他官職,到時說不定會做個千總什麼的當當,你弟弟阿平現在也好,我在城頭親眼看見了他。”陳江河勸說了吳婉兒一番,便逕自回房休息了。他執勤到了天大黑,勞累了一天實在疲憊,要不是要把消息告訴吳婉兒,他早就在營房裡悍然大睡了。

他沒事,殺了幾個清兵立了功,弟弟也沒事,這一切真好!吳婉兒呆呆的看着桌上的燭花,內心歡喜的想要雀躍歡呼。原來掛念一個人是這般滋味,會時刻爲他牽腸掛肚!

紫禁城,乾清宮中,兩支蠟燭放在桌案兩邊,照亮了案几上方寸之地,在空曠的大殿中光亮卻顯得那樣的微弱。

大明的崇禎皇帝俯身案几上,皺着眉頭看着桌上的奏摺,薊州失守的消息今天才傳到北京,而清兵已然到了北京和通州之間,首輔周延儒信誓旦旦的說只是邊軍鬧餉弄出的動靜,誰知道卻是清兵攻破了薊州後封鎖了消息。堂堂大明皇帝,等到清兵兵臨城下時,才知道清兵入寇連失數城的消息。

“邊將不足峙,邊撫無可依,更恨郵牒無聞,塘報無發,兩撫一鎮,悉逮爾系之獄,誅之!”崇禎重重把奏摺摔在地上,惡狠狠的說道。一邊侍候的太監王承恩默默的上前把奏摺撿起,規整起來放到一邊,又默默的退了下去。

再拿起一本奏摺,卻是總督京營的恭順侯吳惟英上奏摺,言說士卒已經數月沒有發餉,軍隊毫無士氣,要求朝廷補發餉銀。

而戶部則上奏,說國庫空空如也,根本拿不出銀兩,現在連朝廷官員的俸祿都減半並且拖欠了兩個月了。

壞消息,到處都是壞消息!整個京城,整個大明,就沒有一件讓朕省心的事情!崇禎恨恨的一把把奏摺掃到一邊,靠在龍椅背上劇烈的喘息着。過了一會兒,責任心使得他不得不再次俯身案几上,再次拿起了一本奏摺。

這本奏摺卻是左都御史李邦華上奏,說了一件巡城時發生的趣事,一個小小的把總之子,帶着幾十個家丁僕人在城外遇到了清兵的哨騎,憤而戰之,竟然擊敗了精銳的清軍哨騎,繳獲了四枚滿人首級。

原來我大明還有勇士啊!這個陳越真是可用,假以時日,必然是滿桂曹文詔一般的勇將,這是李邦華在奏摺中對陳越的期許。可是大明積弱如此,即使滿桂曹文詔健在,又能力挽狂瀾嗎?

“臣以爲京營糜爛不堪,已然不可救藥。放任陳越入城,如一匹白布掉進染缸,不復原來顏色,倒不如放之曠野之間、危險之地,磨而礪之,或可成爲棟樑之材!”

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819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403章 兵發東臺第290章 將計就計第十五章 家丁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612章 我希望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948章 合圍(第三更)開個單章,說一下吧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913章 城破第802章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第735章 宮變第四十四章 大戰鐵獅子(下)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1030章 商稅第762章 密議第667章 把賊軍徹底留在江西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227章 鐵獅子倒戈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465章 陷阱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344章 戰後第193章 範天宇第893章 吳三桂馬踏八旗軍陣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962章 談笑間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684章 破岳陽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953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四章 大肚漢和小公主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271章 繼統之爭第241章 醫治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362章 幺蛾子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611章 風將起第612章 我希望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1030章 商稅第217章 馮元颺的囑咐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496章 鄭森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469章 揚州城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879章 無路可退的吳平第233章 宣武門第1013章 鄭森反了第806章 三路大軍攻山東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781章 痛斥錢謙益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三十章 瑣事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592章 義薄雲天第613章 返航強推感言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483章 定計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
第553章 諡號“忠武”第二章、必須要賺錢了第819章 對峙第一百五十三章 白虎堂上血光濺第403章 兵發東臺第290章 將計就計第十五章 家丁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637章 該如何對朝廷去說?第733章 哪吒斃命第612章 我希望第495章 綠營兵襲營第948章 合圍(第三更)開個單章,說一下吧第382章 都督府日常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690章 驅潰兵破陣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230章 金蟬脫殼第913章 城破第802章第528章 吳三桂和鰲拜第735章 宮變第四十四章 大戰鐵獅子(下)第380章 排行老二第四十二章 比武前第1030章 商稅第762章 密議第667章 把賊軍徹底留在江西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284章 福王“登基”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855章 大破清軍爲時不遠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五十六章 合作第227章 鐵獅子倒戈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465章 陷阱第432章 再遇郝搖旗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發第344章 戰後第193章 範天宇第893章 吳三桂馬踏八旗軍陣第437章 俺們是大明錦衣衛(4000字大章)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318章 以文御武是傳統第962章 談笑間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684章 破岳陽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953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第874章 彈指間,三百韃騎灰飛煙滅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一百三十五章 和坤興公主坦誠相對第四章 大肚漢和小公主第320章 南京攻略(1)第650章 崇禎病入膏肓第812章 得民心大事可成第271章 繼統之爭第241章 醫治第378章 顧錦城和楊小磊第362章 幺蛾子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611章 風將起第612章 我希望第774章 竟無幾個是忠臣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1030章 商稅第217章 馮元颺的囑咐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496章 鄭森第871章 會不會有援軍?第469章 揚州城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第1017章 要給丈人面子第835章 窮途末路第879章 無路可退的吳平第233章 宣武門第1013章 鄭森反了第806章 三路大軍攻山東第814章 收復掖縣第781章 痛斥錢謙益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三十章 瑣事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499章 水攻之議(2)第977章 中埋伏了!第592章 義薄雲天第613章 返航強推感言第218章 竹槓敲不成第869章 圍城打援第483章 定計第991章 是誰給你的膽量敢這麼對我說話(兩章合一)第551章 刀閃處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