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閻應元帶兵出吉安

吉安城只有士兵三千,靠着發動全城百姓守城這才擋住賊軍的進攻,若是閻應元帶出去的軍隊多了,自然會影響吉安的防禦,一旦賊軍再次攻來,後果不堪設想,從這個角度來說,知府馬守德的舉措任誰也挑不出毛病。

一千士兵就一千士兵,閻應元也並不十分在意,和賊軍數十萬相比,一千和三千原本就沒有多少區別。閻應元此行並不是爲了尋賊軍決戰,而是要尋機襲擊賊軍的運糧部隊,進攻小部賊軍,試着牽制一部分賊軍好給攻來的明軍主力緩解壓力。

人都有野心,閻應元也有,他不呆在安全的吉安城中而是帶着軍隊出擊冒險,爲的正是心中的野心。

從一介江陰典吏身爲九品主薄,從吏員一躍擁有了官身,可閻應元並不滿足。若是正常年月,像他這種雜途官根本沒有什麼前途,這輩子幹到底也休想成爲知縣。這也是李播敢於訓斥他的原因。

可現在卻不是平常年月,而是亂世!亂世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的時候!

閻應元知道,憑藉自己守住吉安之功,肯定會得到朝廷的賞賜,可那遠遠不夠。因爲吉安府知府馬守德和知縣李播纔會是最大的得益者。閻應元可以想象,吉安戰事報到朝廷之後,功勞簿上主要功勞肯定是馬守德和李播的,自己等多跟着後面吃點殘羹冷炙。說不定朝廷大發慈悲,會把自己由主薄升爲縣丞,可也不過從九品升爲了八品,那又算得了什麼!

只有建立別人無法爭搶的功勞,建立足以引起朝廷重視的大功,一舉成名天下知,纔會有從縣丞主薄這樣的佐貳官成爲朝廷大員的可能,才能讓李播這樣的人仰視!

大明乃是士大夫的天下,正常時候根本沒有閻應元這樣人的出頭機會,好在現在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用武之時。齊國公陳越能從區區一介軍戶成爲大明國公五省經略位極人臣,我閻應元雖然不敢和陳越相比,卻也不敢妄自菲薄。

得到知府馬守德同意出兵後,閻應元立刻開始挑選士兵,在守城時全城軍民俱聽從他的調遣,對軍中虛實知道的很清楚,知道那些將領士兵能用敢戰。

當然出擊賊軍這麼危險的事情很士兵未必有膽量跟隨,不敢戰的士兵即便強行帶着也會壞事。閻應元便召集城中諸將領以及壯丁們的首領,宣佈自己將奉命出擊,敢出戰者可找自己報名,不會勉強。

聽了閻應元的話後,諸軍官們都面面相覷,沒想到閻應元如此大膽。

對閻應元閻主薄,諸軍官自然很是佩服,在他的帶領下吉安才安然無恙,各人的身價性命才得以保全,可佩服歸佩服,若是閻應元有其他紛紛,衆人自然願意聽從。可現在卻是出擊賊軍,想想數十萬賊軍的龐大規模,不由得心裡膽寒。

看諸軍官遲疑的模樣,閻應元開口了:”諸位,出擊賊軍危險無比,本官不會勉強大家,畢竟這不是爲了守城。不過我要告訴爾等的是,賊軍之所以撤退,是因爲朝廷派遣大軍來援救江西。

現在賊軍主力已經退到了南昌,吉安府內只有小股兵力留存,不僅吉安府,臨江府、撫州府、袁州府也都沒有多少賊軍。

我們的兵力雖少,可我們卻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熟悉山川地理。即便遇到強大的賊軍咱們打不過,也可以仗着熟悉地理而安全撤退。

而一旦咱們能夠打上幾場勝仗,收復一兩座城池,建立的功勳足以讓大家加官進爵,遮蔭子孫!“

隨着閻應元的話語,很多軍官臉上露出了躍躍欲試。

“我願追隨閻主薄建功立業!”終於,一個叫做王成的把總站了出來,一臉的堅毅之色。

“閻主薄是文人是官老爺都不怕死,俺怕個鳥,我也願意追隨閻主薄。”另一個叫做李全的把總也叫道。

有了人擡頭,報名跟隨的越來越多,閻應元輕易的找到了足夠的軍官。

然後閻應元命令衆軍官各自去召集自己相熟的士兵,同時又從吉安協助守城的青壯中找到三百多自願追隨的壯丁,和衆軍官召集的士兵籌夠了千人。

這一千人人數雖然不多,卻全是敢於出城和賊軍作戰者,而閻應元對衆軍官以及很多士兵都很熟悉,指揮起來將如臂指使。

徵召了足夠的人數後,閻應元便帶着大家來到武庫,各自挑選武器裝備。

知府馬守德同意了閻應元出征,在武器裝備上並不剋扣,而是打開武庫任憑挑揀。閻應元根據轄下士兵們的特點,挑選了一百支火銃,一百副硬木弓,五百支長矛,三百副刀盾,組成了包括五百長槍手,三百刀盾兵,一百弓箭兵,一百火銃兵的隊伍。攻守兼備,遠程近程火力都有。

士兵編組完畢之後,又領了十日的給養之後,閻應元便帶軍出了吉安城。

“府尊,賊兵可是聲勢浩大,閻應元只有一千人,若是一旦失手可該如何是好?”

吉安城頭,看着迤邐離開城池的閻應元一千軍隊,廬陵知縣李播不解的問道。

“失手了又如何,是他非要帶兵出擊賊軍,本府不過是考慮到整個江西局勢不得不答應。”知府馬守德淡淡的說道。

“可是,他手裡可是有一千精兵啊,咱們吉安本來兵力就不多,若是賊軍再次來攻又該如何?”李播不滿的道。有一句話他沒說出口,若是吉安因此淪陷,自己二人的性命恐怕就保不住。

馬守德擡眼看了李播一眼,很是爲他的目光短淺而嘆息。

“若是賊軍再次大舉來攻,三千軍隊和兩千守城又多大區別嗎?前次的守城戰使得士兵和城內青壯們都懂得很多守城的技巧,閻應元在與不在,並未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你我纔是這吉安府城的主事官員,讓一個雜職官搶了風頭難道你不生氣?

若是賊軍再次攻來,正是你我顯身手的時候。”

經歷的一場激戰之後,馬守德自以爲已經精通了守城之術,他現在認爲若是換了自己守城,也不會再比閻應元做得差,所以竟有些躍躍欲試的等待賊兵再次攻來。

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60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903章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1009章 仗義執言第861章 李彥直請令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621章 按計劃進行第878章 絕望的穆爾察第820章 定計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544章 無題第450章 阻擊第1001章 離開西安府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476章 襲擊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725章 絕望第530章 陰狠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565章 造船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352章 朝議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714章 白龍魚服入鄱陽第1003章 鎮江第666章 覆滅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961章 鄭芝龍之死第一百五十章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742章 送信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889章 吳三桂歸降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979章 白頭第698章 着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834章 歸心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286章 弘光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297章 爭吵第790章 葫蘆案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1031章 海戰第898章 追與逃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248章 毒蛇第480章 騎兵營第741章 坤興公主要出手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388章 談判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693章 襄陽戰局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800章 妥協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518章 援兵到第376章 軍械第1016章 齊王回京第565章 造船第428章 進讒言的方名夏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
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606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15章 再聞坤興公主的消息第951章 鄭芝龍要談判第1037章 呂宋攻伐戰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277章 君臨(第一章)第596章 倭人的反應第903章第514章 巧言如簧的劉能第1009章 仗義執言第861章 李彥直請令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211章 南遷之議第718章 郝鄭兩軍起內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不是滿人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第533章 斷了滿韃後路第621章 按計劃進行第878章 絕望的穆爾察第820章 定計第662章 修築棱堡第544章 無題第450章 阻擊第1001章 離開西安府第726章 飯食飄香千騎卷平岡第476章 襲擊第988章 羞憤的錢謙益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1039章 西班牙人的突襲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725章 絕望第530章 陰狠第574章 水師學堂第565章 造船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352章 朝議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1042章 大明不能允許有亂賊的存在!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714章 白龍魚服入鄱陽第1003章 鎮江第666章 覆滅第948章 公主也可監國第753章 錦衣衛大戰應天府第782章 徹底收服第325章 功敗垂成圖奈何第三十八章 勳貴子弟第961章 鄭芝龍之死第一百五十章第645章 克荊州,何騰蛟殉國第742章 送信第315章 瓜洲渡大軍過江第889章 吳三桂歸降第一百六十二章 畫風突變第758章 複雜的局面(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賞(第三更,爲舵主修煉飛魚的心酸加更)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979章 白頭第698章 着急的是賊軍不是我們第834章 歸心第771章 該殺的殺第286章 弘光第618章 佔據北港第244章 追贓助餉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377章 朝廷大事(4000字大章)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297章 爭吵第790章 葫蘆案第220章 勢如破竹第1031章 海戰第898章 追與逃第969章 鄭森談兵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西山風雲第248章 毒蛇第480章 騎兵營第741章 坤興公主要出手第206章 崇禎十七年就要來了第388章 談判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693章 襄陽戰局第212章 天津巡撫第800章 妥協第792章 封駁與恩科第518章 援兵到第376章 軍械第1016章 齊王回京第565章 造船第428章 進讒言的方名夏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899章 到了徹底消滅滿躂的時候第196章 局勢已經十分緊張第685章 爲國效力是本分第610章 驟然間形勢反轉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